徐海的經歷開始是當和尚,但在1551年他離開杭州的寺廟,去為他的一個父輩(王直的共同體中的一個商人)幹活。在1551和1554年之間,他參加了每一次到日本的航行,逐漸賺得了一小筆財產。但是在1555年,當他的這個長輩未能從到廣東的航行中返回時,大隅島主(他是他的長輩的庇護人和債權人)吩咐徐海以指揮一次對浙江的大規模襲擊來補償他的長輩的債務。他的船隊於1556年早期起航。這次軍事行動的目的是搶劫杭州、蘇州和南京等城市。


    胡宗憲知道他不能打贏抵禦徐海部隊的對陣戰,爭取通過談判使徐海投降。由於這個緣故,他不肯自己投入或指揮他的部下進攻。所有可以利用的部隊都被用來戍守胡在杭州的指揮部。但是,浙江的新任巡撫阮鶚(1509—1567年)決定主動出擊。他被打得大敗,被迫進入被包圍的城市桐鄉,他和他的部隊在那裏被圍困了一個月。在這期間,胡宗憲(他在南方隻有60英裏的杭州)拒絕派遣增援部隊去解圍。他認為,隻有和徐海以及其他首領達成某種協議才能解桐鄉之圍。胡告訴徐海,王直已經接受投降條件,要求他也這樣做。徐海同意投降以求得赦免,於1556年6月自桐鄉撤退,作為真誠的一種表示。


    在這期間,趙文華在朝中遇到了麻煩。1556年早期他上奏過他在撲滅海盜活動方麵的成功;但在6月,皇帝讀了關於徐海入侵,要求增援的報告後,命令嚴嵩說明發生了什麽事。趙不得不自動請求返回東南地區。他被命令採取進攻的作戰方針並根除海盜。現在已很明顯,皇帝決不會赦免徐海。


    徐海於6月自桐鄉撤退,趙文華於8月抵達浙江,在其間的六個星期中,徐海和胡宗憲專心一意地商談投降或撤退入侵部隊中的各種各樣幫夥。在入侵者中,徐海本人隻是幾個首領中的一個,同時整個集團的組織和配合是鬆散的。盡管徐海指揮圍攻桐鄉,但有許多入侵部隊參加。當胡宗憲派出人員向包圍這座城市的幾個海盜首領表示願意赦免時,隻有徐海響應並撤走。其他的幫夥那時離開是因為包圍延續的時間太長,同時農村已被搶劫一空。這些幫夥繼續搶劫,仍然是一個問題。


    入侵各部隊的首領們對於投降的問題有爭論。許多首領不信任帝國的官員們,拒絕考慮投降的提議。胡和徐海商定一個協議。那些要返回日本的,將為他們提供船隻;那些要留下的,將被授予軍事職位。同時,徐海的部隊在蘇州至海之間沿吳淞江參加清掃海盜的軍事行動,這次軍事行動與王直養子所開展的對沿岸海盜據點的攻擊相配合。胡的策略似乎正在順利執行。來往海外的商人正在做帝國軍隊所不能做的事情。徐海如果能夠得到足夠的錢去償還大隅島主,他願意撤走他的部隊,而胡表示他能夠對此作出安排。但是,趙文華於1556年8月到達時,一切事情都起了變化。


    趙文華抵達浙江後不久,他就公開地否定胡宗憲的安撫政策。他拒絕表明,如果不選擇投降,危機將如何解決;那是胡宗憲的問題。胡這時知道,在能夠做別的什麽事情之前,他必須利用撤退的提議拖住入侵者。這時入侵集團中的許多幫夥開始內部爭鬥,胡便利用他們的內訌,通過種種詭計和謀略除掉某些首領。徐海繼續與胡合作,仍然指望被允許撤走。他於1556年9月,在趙文華返回三個星期以後,正式向胡宗憲投降。


    徐海是被迫投降的。趙文華曾派人告訴入侵者,他們可以撤走,但另一方麵他卻秘密地命令一個反對安撫的官員,當他們撤退到海岸時伏擊他們。徐海逃脫,撤退到附近的一個莊園。他不再信任趙,但他無路可逃。他不得不爭取商定某種協議,他和他的部下藉此可以撤走。胡宗憲仍然給予他援助,但趙定要消滅他。帝國軍隊開始包圍他的營地,而徐為應付這次進攻作了準備,加強了他的陣地。最後的戰鬥持續了一個星期;直到最後一天,結局還沒有確定。徐海被發現溺水而死。包括他兄弟在內的幾個首領被俘,隨後被處決,他的部隊被追擊並被殲滅。1


    王直投降


    趙文華仍然認為他能夠設法赦免王直。首輔嚴嵩贊同他對沿海形勢的分析。通過赦免參加貿易的人,通過招募他們去攻擊海盜,通過允許他們經營他們的生計,迫不得已而進行海盜活動的人數將下降,而願意去鎮壓海盜活動的人數將增加。王直將被吸收進當地的軍事機構,並奉命去鎮壓海盜活動。


    但是,1557年9月,在王直到達浙江之前的幾個星期,趙被免職。他冒犯了嚴嵩,又觸怒了皇帝。在紫禁城主要的門樓於1557年5月焚毀以後,皇帝下令立即重建。趙作為工部尚書,在專業上對此負責,盡管他已在南方任職。當皇帝看到工程在進度上仍然晚了四個月時,他吩咐嚴嵩告訴趙,他應請求退職。隨後他把趙貶黜為民,並讓他和他的兒子一起戍邊,但在判決被執行之前趙便死了。沒有一個人敢於彈劾過他。皇帝不得不親自在專門事項上貶黜他,皇帝還責備嚴嵩沒有上報趙的任何罪行。他開始懷疑嚴嵩也不完全可靠,盡管任職時間很長。在這樣的情況下,嚴嵩不可能勸說皇帝完全改變他的撲滅海盜的政策,或敢於請求赦免王直。


    1557年10月,王直帶領一支貿易的大船隊抵達浙江海岸以外的舟山島。他立即派使者到胡的指揮部去告知他來投降,並要求允許貿易。胡讓使者返回;王依約等候他的命令。胡宗憲這時麵臨困境。他不能讓王直走;但是,如果他接受他的投降並保證他的安全,他可能被迫處決他。他決定接受王的投降。王於11月來見,隨即被拘留於獄中,盡管胡努力尋求某種解決辦法。胡最初上報王被捕獲時,補充說,王可以被處死,或被流放到一個島上的防區去。他的部屬激烈地反對這一建議。胡怕他的計劃暴露,收回了他最初的報告,最後隻是說,王直的命運由皇帝裁決。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右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唐風/唐曉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唐風/唐曉鵬並收藏右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