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石、謝玄等率晉軍七萬五千人(胡彬分走了五千)挺進到距洛澗以東二十五裏,探聽到梁成已在洛澗西岸布陣,畏懼秦軍勢大,不敢輕進。此時,困守在硤石的胡彬部因為原先是輕裝前進以求快速趕到壽陽的,如今被圍,所帶不多的糧草很快就要告盡。胡彬派人潛水逃出,向謝石等人報告說:“如今賊勢強盛,而我部糧食已盡,恐怕隻有來生再見了!”不想這個人未能潛出,被秦軍的巡邏隊捕獲,胡彬部糧盡的情報被秦軍掌握。


    苻融得知這個情報後,做了一個有點奇怪的錯誤決定:他派輕騎飛告苻堅:“晉軍人數不多,容易對付,隻是怕他們逃脫,我們應該快速行動。”苻堅接信後大喜,等不及正向項城匯集的大軍,隻率輕騎兵八千人,晝夜兼程,秘密趕到壽陽與苻融會合。如果苻堅不親至前線的話,即使淝水依舊戰敗,也不過就是五年前彭超、俱難之敗的放大版,前秦帝國不至於傷動筋骨。


    苻融在書信中所說的“賊少易擒”指的是什麽呢?很多書上認為指的是胡彬部的五千晉軍。此說恐不盡然,在下以為,應該是指謝石、謝玄的北府軍主力。第一、苻融有二十五萬大軍,要圍殲胡彬部的區區五千晉軍何必要援兵?第二、胡彬部早就被圍困於硤石,無力突圍,怎麽會說“但恐逃去”呢?如果是指此時在洛澗東麵二十五裏的謝石、謝玄大軍就合理了。而且要消滅七萬多晉軍,苻融感到以手頭的兵力沒有把握,也是可以理解的。第三、據《太平禦覽》記載,苻堅與苻融討論軍事計劃時,曾擔心晉軍知道他親至,會放棄淮南,固守長江,導致渡江不易,因此應該盡力將晉軍主力殲滅於長江以北。這個想法與遼瀋戰役中,毛澤東命林彪不攻長春先打錦州的考慮相似。苻融可能是從胡彬書信中史書未記錄下來的部分,得知進至洛澗以西的是北府軍主力,故通知兄長,意圖消滅謝石、謝玄部於江北。


    戰爭進行到目前為止,前秦軍節節勝利,苻堅信心滿滿,認為晉軍應該已經破膽(這點自然是想當然了),便又做出一個愚蠢決定:派度支尚書,原先東晉的襄陽守將朱序前往晉營勸說謝石等投降。之所以選擇用朱序勸降,大概是苻堅想用活生生的例子證明自已優待降人(這點卻是事實),也沒考慮到這個降人是否會真正為自己做事。結果朱序不但沒完成苻堅交待的任務,反而將所知前秦軍情全部悄悄告訴謝石等人,並說:“前秦雖有百萬大軍,但大部份還在路途上,如果全部到達,是極難抵擋的。應該乘他們大軍集結完成之前,給予他們一次重擊,隻要能打敗前鋒,可以重挫他們的士氣,下一步再戰就容易了。”


    洛澗之戰


    晉軍主帥謝石非敢戰之將,聽說苻堅已到壽陽,嚇了一大跳,打算堅守不戰。但他的侄兒謝琰、謝玄都有膽有識,極力主張接受朱序的建議,在他們的堅持下,晉軍終於決計一戰。十一月初,謝玄派北府軍第一猛將,鷹揚將軍(《晉書•苻堅載記》稱劉牢之是龍驤將軍,但胡彬已是龍驤將軍,可能有誤,故採用《晉書•劉牢之傳》的說法)廣陵相劉牢之精選精銳五千,奇襲洛澗西岸的秦軍梁成部。


    劉牢之,字道堅,彭城(今江蘇徐州)人,曾祖父劉羲、父劉建都曾做軍官,也算是將門之後,但在講究門第出身的東晉,隻能算是庶族,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他的一生。劉牢之是個紫紅色臉龐的高大漢子,長相極為威武,性格沉著堅毅且多謀略。謝玄鎮守廣陵時,招募大批武勇之士組建新軍,除劉牢之外,東海人何謙、琅邪人諸葛侃、樂安人高衡、東平人劉軌、西河人田洛及晉陵人孫無終等應募從軍。在這批猛士之中,劉牢之最為出類拔萃,謝玄任命他為參軍,每逢征戰,便率精銳為大軍前鋒,百戰百勝,威名日著,其果敢善戰,為此時晉軍諸將之冠(直到劉裕出現)。


    劉牢之受命之後,原本打算乘夜奇襲梁成,但梁成在之前已擊敗晉軍數次試探性攻擊,警惕性很高,於是劉牢之部在距洛澗十裏時,已被秦軍發覺。經驗豐富的梁成立即在洛澗西岸列陣以待。情況沒有預期的順利,但情勢已不容遲疑!劉牢之當機立斷,乘著黑夜兩軍相互看不清對手的多少,率五千晉軍以一往無前的氣概強渡洛澗,猛擊秦軍(從地圖上看,洛澗隻是一條很短的小河,再加上此時是寒冬枯水期,應該是可以涉渡的)!


    關於洛澗之戰的具體經過,因史書的記載非常簡略,而顯得模糊不清。在下隻能以那些零星的文字,進行如下的猜測:因為經過大擴軍,秦軍中應該編有不少從未經歷過戰陣的新兵,如果是在白天,他們看見晉軍人數少,應該能安心作戰,但在那個殺聲震天的夜晚,他們被晉軍的氣勢所嚇到,又不知道晉軍有多少人,很可能發生了騷亂。梁成奔到最前沿試圖製止騷亂,結果正好撞上劉牢之的主突擊方向,秦軍兵力雖然比晉軍多得多,但在黑夜裏調動指揮不便,使得在這一個點上,秦軍對晉軍沒有多少優勢,身經百戰的梁成被驍勇無比的劉牢之率部斬於陣中!劉牢之乘著秦軍混亂,分兵穿過秦營南麵,繞到秦軍背後切斷秦軍的歸路。失去指揮的秦軍在發現晉軍出現在背後時,驚恐萬狀,頓時崩潰,慌不擇路湧向淮水試圖渡河北逃。但淮水不是洛澗,即使在枯水季節,要一次淹死個萬把人也是輕而易舉的事,淹死的、被晉軍殺死的、自相踐踏而死的秦軍屍體擠滿了淮水以及南岸的秦軍大營......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步維艱—慕容垂評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總老師麥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總老師麥加並收藏天步維艱—慕容垂評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