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頁
天步維艱—慕容垂評傳 作者:總老師麥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三、從交戰的過程來說,慕容垂對桓溫的追擊,路程雖然不短,速度卻非常慢。慕容垂有意將騎兵降至桓溫部步兵一樣的行軍速度,在這種速度下,對騎手和馬匹的耐力要求都是很低的,組織和協調的難度也不大,並不象曹操在荊襄追劉備那樣一日狂奔三百裏,隻有少量精銳騎兵能夠勝任。
綜合上述,在下仍然傾向於認為:那八千人就是當時在枋頭的燕軍騎兵總數。
在古代,步兵在正常情況下,一天可以行軍50—60裏,當然不是說他們不可以走得更遠,但軍隊行軍要保持一定的隊形,走得快的必須等走得慢的,也不能冒冒失失就往前走,一般先要有探哨證明前方道路安全才能行動。這樣,700裏的路程夠他們走十多天。桓溫的軍隊因為要客串施工隊,走得可能還要慢一點。在這段時間內,也許桓溫本人還能時時如臨大敵,不敢鬆懈,但晉軍的臨戰狀態,卻不可能始終保持。想想看吧,盡管桓大帥天天嚷嚷“狼來了”,要嚴加戒備,可這麽多天過去了,這“狼”就是沒有來。每名兵士都在直覺上感到,他們離燕軍越來越遠了,而離家越來越近了,換句話說,越來越安全了。而且這些日子不是行軍就是挖井,不是挖井就是行軍,他們也越來越累了,這種情況下,還可能隻靠主帥的一道命令,就嚴密得無懈可擊嗎?總之,攻其無備的時機已經成熟,而出其不意的打擊地點,慕容垂選擇了襄邑(今河南睢縣)。
盡管歷史習慣稱此戰為“枋頭之戰”,但實際上在枋頭發生的,隻是對峙,真正大戰發生地點,是在襄邑。事先慕容德在桓溫南撤時已離開石門,利用騎兵在機動上的優勢,早早趕到襄邑,設伏以待。本來普通的伏擊對桓溫一般也是不容易奏效的(姚襄就曾伏擊桓溫,反被打得大敗),但慕容垂指揮的追兵就在此時追上晉軍,突然襲擊,將晉軍趕進慕容德的伏擊圈,垂、德配合得如此默契,應該是慕容垂早就設計好的。此次會戰中,慕容垂部有八千人,慕容德部用於設伏的有四千人,另外那一萬一千名騎兵是否參戰,史書的敘述不太明確。燕軍參戰兵力在一萬二千到二萬三千之間。桓溫率五萬人北伐,雖有小挫但損失不大,此時兵力當在四萬五千以上,兵力上晉軍對燕軍至少有二比一的優勢。但這根本就不是正常的戰鬥,而是養精蓄銳的燕軍對疲憊鬆懈的晉軍發動的一次精心策劃的襲擊,在慕容垂、德兩兄弟的夾擊下,晉軍大潰,陣亡超過三萬人。
前秦的援軍苟池、鄧羌二將一看,打落水狗的機會已到,連忙參戰,往潰敗晉軍的屁股後麵又狠狠踹了一腳,桓溫再敗,又損兵近萬。不難想像,要是枋頭得勝的是桓溫的話,他們可能連晉軍的毛都不會去碰。
小評:枋頭之戰是十六國時代一次精彩的高手對決,但並不是一次勢均力敵的高手對決,這次交戰中,桓溫與慕容垂兩人的軍事才幹高下立判。自從慕容垂接手燕軍的指揮權後,桓溫的處處被對手算計到,步步在慕容垂的掌控之中,仿佛孫悟空與如來佛的較量,輸得一點懸念都沒有,桓溫以往雖然也有過失敗,但從沒有過如此的被動。慕容垂在枋頭之戰中的指揮,時時料敵機先,桓溫想幹什麽幾乎無法瞞過他,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被他操縱,而他要幹什麽,卻能總出桓溫的意料之外,用兵幹淨利落,一氣嗬成,堪稱軍事史上的傑作。
以往講述枋頭之戰的文章中,往往責怪桓溫不聽從郗超的良策導致失敗。假如桓溫採納了郗超的建議又會怎樣呢?以在下看,如採納第一策,隻要危急之際,慕容評等人肯把兵權交給慕容垂的話,桓溫恐怕還是難免一敗,而且因為輕裝前進,不留退路,輸得可能還更慘。如果採用第二策,也看不出桓溫有贏的機會,不過因為退路可靠,多半不會招致大敗。簡單來說,桓溫的將才遜色慕容垂很多,而且他在實力上也不處上風,不管怎麽做,基本上都沒有取勝的機會。
亡命前秦
晉兵敗走了,大燕帝國太傅慕容評感到腦袋的危機暫時解除了,可臀部的危機感卻被大大地激發了起來:那個連牙口都不周正的五侄現在春風得意了,舉國上下都以為他是救星了,真正豈有此理!而且他自己也敢自命不凡,現在就想把我駕空,把朝廷大臣都換成他的人,看看他在上書裏都說些什麽混帳話:“所募的將士,為了國家,捨生忘死,尤其是將軍孫蓋等人,摧鋒陷陣,功績卓著,應該得到非同一般的重賞!”不過就是打敗了個小小的晉朝嘛,以我大燕國力之強,破晉那是理所當然!而我大燕國為什麽這麽強,還不是因為我領導有方,可恨的慕容垂竟敢貪天功為已功,要挾朝廷。作為叔父,我當然得訓訓他,他竟然還頂嘴,在朝堂上和我吵架,對長輩兼首長還有一丁點兒起碼的尊敬嗎!?執政大臣可是我,這個位子絕不能讓這小子得到!
臀部比大腦發達的太傅大人為了尋求共識,找到了胸部比大腦發達的太後可足渾氏。可足渾也討厭慕容垂,不過理由更小家子氣:按說我對這個小叔子也算不薄了,好心好意地把妹妹嫁給他,他竟然一點兒也不愛惜,害得長安君三天兩頭到我這來訴苦,聽說他還和原犯婦段氏的妹妹眉來眼去的,當我不存在啊!話逢知已,慕容評與可足渾太後一拍即合,決定盡快設法,除掉慕容垂!
</br>
綜合上述,在下仍然傾向於認為:那八千人就是當時在枋頭的燕軍騎兵總數。
在古代,步兵在正常情況下,一天可以行軍50—60裏,當然不是說他們不可以走得更遠,但軍隊行軍要保持一定的隊形,走得快的必須等走得慢的,也不能冒冒失失就往前走,一般先要有探哨證明前方道路安全才能行動。這樣,700裏的路程夠他們走十多天。桓溫的軍隊因為要客串施工隊,走得可能還要慢一點。在這段時間內,也許桓溫本人還能時時如臨大敵,不敢鬆懈,但晉軍的臨戰狀態,卻不可能始終保持。想想看吧,盡管桓大帥天天嚷嚷“狼來了”,要嚴加戒備,可這麽多天過去了,這“狼”就是沒有來。每名兵士都在直覺上感到,他們離燕軍越來越遠了,而離家越來越近了,換句話說,越來越安全了。而且這些日子不是行軍就是挖井,不是挖井就是行軍,他們也越來越累了,這種情況下,還可能隻靠主帥的一道命令,就嚴密得無懈可擊嗎?總之,攻其無備的時機已經成熟,而出其不意的打擊地點,慕容垂選擇了襄邑(今河南睢縣)。
盡管歷史習慣稱此戰為“枋頭之戰”,但實際上在枋頭發生的,隻是對峙,真正大戰發生地點,是在襄邑。事先慕容德在桓溫南撤時已離開石門,利用騎兵在機動上的優勢,早早趕到襄邑,設伏以待。本來普通的伏擊對桓溫一般也是不容易奏效的(姚襄就曾伏擊桓溫,反被打得大敗),但慕容垂指揮的追兵就在此時追上晉軍,突然襲擊,將晉軍趕進慕容德的伏擊圈,垂、德配合得如此默契,應該是慕容垂早就設計好的。此次會戰中,慕容垂部有八千人,慕容德部用於設伏的有四千人,另外那一萬一千名騎兵是否參戰,史書的敘述不太明確。燕軍參戰兵力在一萬二千到二萬三千之間。桓溫率五萬人北伐,雖有小挫但損失不大,此時兵力當在四萬五千以上,兵力上晉軍對燕軍至少有二比一的優勢。但這根本就不是正常的戰鬥,而是養精蓄銳的燕軍對疲憊鬆懈的晉軍發動的一次精心策劃的襲擊,在慕容垂、德兩兄弟的夾擊下,晉軍大潰,陣亡超過三萬人。
前秦的援軍苟池、鄧羌二將一看,打落水狗的機會已到,連忙參戰,往潰敗晉軍的屁股後麵又狠狠踹了一腳,桓溫再敗,又損兵近萬。不難想像,要是枋頭得勝的是桓溫的話,他們可能連晉軍的毛都不會去碰。
小評:枋頭之戰是十六國時代一次精彩的高手對決,但並不是一次勢均力敵的高手對決,這次交戰中,桓溫與慕容垂兩人的軍事才幹高下立判。自從慕容垂接手燕軍的指揮權後,桓溫的處處被對手算計到,步步在慕容垂的掌控之中,仿佛孫悟空與如來佛的較量,輸得一點懸念都沒有,桓溫以往雖然也有過失敗,但從沒有過如此的被動。慕容垂在枋頭之戰中的指揮,時時料敵機先,桓溫想幹什麽幾乎無法瞞過他,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被他操縱,而他要幹什麽,卻能總出桓溫的意料之外,用兵幹淨利落,一氣嗬成,堪稱軍事史上的傑作。
以往講述枋頭之戰的文章中,往往責怪桓溫不聽從郗超的良策導致失敗。假如桓溫採納了郗超的建議又會怎樣呢?以在下看,如採納第一策,隻要危急之際,慕容評等人肯把兵權交給慕容垂的話,桓溫恐怕還是難免一敗,而且因為輕裝前進,不留退路,輸得可能還更慘。如果採用第二策,也看不出桓溫有贏的機會,不過因為退路可靠,多半不會招致大敗。簡單來說,桓溫的將才遜色慕容垂很多,而且他在實力上也不處上風,不管怎麽做,基本上都沒有取勝的機會。
亡命前秦
晉兵敗走了,大燕帝國太傅慕容評感到腦袋的危機暫時解除了,可臀部的危機感卻被大大地激發了起來:那個連牙口都不周正的五侄現在春風得意了,舉國上下都以為他是救星了,真正豈有此理!而且他自己也敢自命不凡,現在就想把我駕空,把朝廷大臣都換成他的人,看看他在上書裏都說些什麽混帳話:“所募的將士,為了國家,捨生忘死,尤其是將軍孫蓋等人,摧鋒陷陣,功績卓著,應該得到非同一般的重賞!”不過就是打敗了個小小的晉朝嘛,以我大燕國力之強,破晉那是理所當然!而我大燕國為什麽這麽強,還不是因為我領導有方,可恨的慕容垂竟敢貪天功為已功,要挾朝廷。作為叔父,我當然得訓訓他,他竟然還頂嘴,在朝堂上和我吵架,對長輩兼首長還有一丁點兒起碼的尊敬嗎!?執政大臣可是我,這個位子絕不能讓這小子得到!
臀部比大腦發達的太傅大人為了尋求共識,找到了胸部比大腦發達的太後可足渾氏。可足渾也討厭慕容垂,不過理由更小家子氣:按說我對這個小叔子也算不薄了,好心好意地把妹妹嫁給他,他竟然一點兒也不愛惜,害得長安君三天兩頭到我這來訴苦,聽說他還和原犯婦段氏的妹妹眉來眼去的,當我不存在啊!話逢知已,慕容評與可足渾太後一拍即合,決定盡快設法,除掉慕容垂!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