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官大哥加警官大叔,”簡秀登說,“我兄弟已殺了人?”


    “是誤傷人命。”


    “是用鐵斧傷的。”


    “是用鐵斧。”警官覺得她說話開始有點對頭了。


    “鐵斧誤傷了一條人命。”


    “鐵斧沒傷人,是你兄弟誤傷了人命。”


    12


    簡秀登扯了扯手中的證明書,說:“他殺人,由他去償命,這是你們的說法。”


    “是我們法律的說法。他是誤傷,斧子由高處往低處落,在著地之前先將某位過路人的腦袋砸了一下。”


    “證明書上是這麽說的?”簡秀登問得十分膽怯,因為她想到了自己也參與了移屍入洞的事兒。


    “斧子沒著地便砸了行人腦袋。那個倒黴蛋……我們的法律……你兄弟隻需坐牢,不用償命的。鐵斧已被驗過,可以發還給你,因為老百姓的東西,我們不能亂拿的。”


    “這些都是你們的說法?”


    “是我們法律的說法。”


    “警官大哥是好人呀。”簡秀登這時感到證明書上的文字已經一個沒少全進了自己頭腦。


    “你可以把證明書和鐵斧都帶回家裏去。”警官說。她後來說,在監獄裏,每條過道走到底,那兒都嚴嚴實實堵著一堵高牆,而高牆上本來就豎有許多尖細的鐵桿,這麽說來時間就顯得相當長了……時間已經相當相當長了……是時間的罪過,牆上狂風勁吹,細細的鐵桿被吹鼓得吱吱吱直響……其實是……聲音不分種類,她記得從監獄裏發出的聲音不能用普通人耳朵的聽辨能力去將它們分類,後來她說,高牆上的細鐵桿,真是細小得如同農民田裏的水稻杆子一般。每條過道都有獄警把守,囚犯居住的房間分布在過道兩旁。據今天來看,對於過道中的所有地方,她都曾在日記裏有過描述,可她單單忘了去觀察過道路麵是否也像城裏居民家中一樣,都鋪著兩尺見方的青磚。她心裏帶著“這是你們的說法”這一念頭,走遍了每條東西走向的過道。整座關押囚犯的監牢除了幾間警官用的房間和一間供典獄長辦公的房子以外,其餘地方都是這種一條過道,兩邊夾有牢房的建築結構。證明書和斧子都要被取回家裏去的。警官恐怕也是有苦難言。所有內容都與斧子誤傷人命有關。現在說話可要十分注意,在監牢之中,不能說出事情真相。內心最為痛苦、又最懂得守法之重要的人,就數那幾位警官了。二尺見方的鋪路磚與手裏的證明書一樣,……紀律單位中的牆是用山裏石頭砌成的,法律如石,山石壘牆,牆頭插入鐵桿……一般來說,光靠一個識字不多、識字沒幾個的女人來向外人歷數監獄和法律的過錯,這事本身就很難使人信服,可偏偏不巧的是,在她每日寫作的日記中,物質的證明遠比其它證明來得多,而且,這種“多”並沒有使我們倒胃口,那是大量大量大量的物質證明嗬,可以指出法律的錯,但她寫出的書麵文字卻是:“犬量犬量犬量的證明嗬”,她的“犬”與我們的“大”含義相同,她的“犬量”與我們的“大量”含義一樣,“記得當時我習慣將這兩個字通用,”她說,“也隻有這事,我記得最清楚。”第一天見麵的警官指引簡秀登走向關押簡求登的牢房,這使她似乎明白了一個道理,遵守法律是需要有一個善良的人在前麵引路的。因此她願意去麵對監牢中的高牆,願意去麵對獄警和囚犯,願意麵對所有善良的人。她在日記中說過:“那兒的人多數已是慈善之輩,他們隻保留著用熱忱眼光盯著陌生探監者觀看的優雅習慣,這可是人類最為古道熱腸的待客之道。”她忽然又說:“在寫作過程中,我確實能感覺到有許多動物在我身邊緩慢爬行。”爬行。動物在秋天爬行。在冬天爬行。也在春夏兩季爬行。厚厚幾堵高牆將監獄分隔成幾個狹窄區域,同時也將監獄內的囚犯分成幾類品種。分化。瓦解。動物爬行。極為可憐。監獄高牆的厚度與淺洞內腐屍胸背間的厚度相同。經過幾年腐蝕,腐屍全身早已萎縮,隻剩下骨頭,胸背彼此靠攏,最後胸背合一。牆與裝死屍的棺材……就是說,但凡一個人生了一雙明眼,他就能看清監獄高牆與裝死人屍體的棺材,它們的作用是相同的。收殮死屍,死屍入棺。還有一句話:囚犯入獄。牆的厚度就成了棺材的厚度。棺材的厚度就是木板的厚度。“木板的厚度就是木材的厚度,”她說,“牆是用什麽木材做成的?世上此類木板何其多。”她提出的問題對於我來說是很熟悉的,任何一堵過於高聳的牆,它的用料一定就是木材。是木材。是木材、牆和棺材。最終目的是為了能讓人們見到有一個較為理想的物體厚度出現。所以說,這是一個物體的厚度問題。是有厚度或者缺少厚度的問題。她在簡求登居住的囚室中一下子失去了對堅實物體的尺寸感。他的手老是在撫摸牆壁。主要是手出了問題。手是這起誤傷案件的製造者。是案發現場的觀望者。更是案情細節的隱瞞者。不進不退。不急不慢。不左不右。不前不後。不偏不倚。主要是因為下降路線正確。或者說是因為很沉重的物體快速下降,路線又十分正確,又擊中了靶心。在簡求登的囚室內,她靜靜坐著,她有耐心,她了解這一點,所以會陪他聊天。囚室內陽光充足。她如此描繪囚犯居住的地方,是因為這符合實際情況。可她為什麽要說囚室內光線明亮,為什麽不說房間本身很敞亮呢。可她急巴巴地在說囚室充滿了從外部世界照射進來的陽光。(“這是新年的陽光,新年的陽光嗬。我兄弟曾在過去某個新年裏說過此話。當時他剛好看見那件東西在陽光中飄呀飄,慢慢飄離棚頂。這是屬於固體物理現象呢還是屬於流體物理現象。流體物理說的是什麽理。世上有‘流體物理’一說嗎?‘誤傷人命’是謙虛的說法。私自處理死屍與私拆別人信件一樣都是謙虛表現。是心裏虛。木頭是慈善的,死屍躺下,木材跑來幫忙,為人做成棺材。對於已腐臭了數日的屍體,木材也屏住呼吸,笑臉相迎。我兄弟現在每夜睡的地方可是個單間。不用說,肯定是個單間。肯定是舒適的單間。”)“我敢肯定,他睡覺的地方是一個單間。在這樣的單間裏,無需姐弟兩人辛辛苦苦劃定中界線,兩人不會為了爭奪空間而吵鬧不休。”“我敢肯定。”她對於監獄……用木材做棺材。接納死亡者。善良。木板、牆、棺材、監獄、洞穴、腐屍、物體的厚度、她每天的日記寫作、原來都是些可以被移動可以被改變的東西、呀原來都是些可動之物在製造麻煩。“原來都是相同的一個理兒。”“監獄裏麵有時也是很講究禮儀的。比如囚犯們相互敬酒時就很講究禮儀。一人站起,一人離桌,一人舉酒慢慢走向獄中年長者,兩杯相碰,叮噹數聲,舉步離位者先幹為敬。典獄長是個老頭。副典獄長更是個老老頭。副典獄長是這個百年監獄未來的掌舵人。囚犯們一般都很樂意向這兩位典獄長敬酒,他們舉杯走向典獄長時表情十分自然。這種表情與平時俯首承受皮鞭擊打的表情不一樣,”簡秀登在日記中自問,“此中有不同的東西,是有不同的東西。監獄是講道理的地方。雖然一百年來這個監獄講來講去隻講清了少數幾條道理。但無論如何監獄仍是個對人講道理的地方。每當有囚犯刑滿釋放,典獄長便會組織其他犯人在監獄沉重的鐵門兩旁列隊歡送被釋放人員出獄。副典獄長屆時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走出監獄鐵門,在附近有行人走過的路邊道旁點火燃放爆竹,然後被釋放的那位先生或女士便會穿過陣陣嗆鼻的硝煙,飛速消失在城市人群之中。所謂群眾隻是這座城市裏的居民。居民隻是沒進入監獄服刑的群眾。被釋放人員將在城市居民中銷聲匿跡。但居民也是城市英雄,這點就像牢裏的服刑人員。胡扯。絕對沒有的事情。這是絕對沒有人會看到的事情。沒人知曉也沒人能理解……傻瓜,是吧。”她這天沿監獄四周的木材牆(棺材牆)走了好長一段時間。牆是用木材製作而成,這同地底下棺材一樣。再來一遍,棺材與牆都是用很結實很厚的木材製作而成。她問過兄弟一些關於獄中生活的情景,可在她寫作時,在她鼻腔裏進出的卻是許多活著的樹木聚在一起散發出的味道,“是吧,所有木材都是這樣。所有高牆遠遠望去,都有木頭紋理隱藏在牆的石塊中間。監獄的牆可以被人推倒。可以被釜底抽薪,抽得隻剩下幾塊幹枯的石頭留在原處。”“是吧。”簡秀登對監獄的概念,就是對高牆的概念,更是對有著樹林味道的木頭的概念。“我沿著自下而上高高矗立的許多石塊走了好長時間。我邊走邊看這些石塊。會的,會這樣的。各種形狀相同的牆被巧妙建造在自己兄弟居住的房子周圍。被建造在周圍。是周圍。沒弄錯。沒弄錯。”“高牆建造在他現在居住的房子周圍。”“是在周圍。”“周圍。”“周圍,周圍。”她說。簡秀登問得極有耐心,“講講麽,說給你姐聽聽。”什麽?不好明說的,又不能多說。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民國人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潘小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潘小純並收藏民國人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