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父親的表白,關英傑也抬頭凝視著遠處的荷葉,他竟不自覺地點了點頭,但嘴上卻輕輕地說出這樣一句話:“也許我會讓你失望的。”
父親說:“我想好了,先送你去當兵,到部隊鍛鍊幾年,回來再說,你願意嗎?”
關英傑聽了心裏為之一震,難道要我去當兵嗎?自己可是從來沒有想過要去當兵的,當兵這個詞似乎和自己離的太遙遠。他不敢再看父親那滿含期望的雙眼,他慢慢地說:“讓我想想吧。”
關英傑說完就獨自一個人先走了,他心裏實在是太亂了,他不願意讓父親看到他痛苦的抉擇的過程。他一直想說服父親讓他去復讀,等待明年再考大學,沒有想到卻被父親拉到這裏接受教育,想起來真像是上帝給開了個玩笑。
最後的軍禮4
4
關英傑帶著父親的重託來到了部隊。在離開家鄉的頭一天晚上,父親和他談了好長時間,但最後隻給他提了兩個要求:一是要當班長,因為隻有當班長才能在各方麵都得到鍛鍊和提高;二是要入黨,因為隻有入了黨,才能說明你進步了,回來才能當村支書。
可是,在部隊的三年時間馬上就要期滿,父親給自己的兩個並不算高的目標,到現在還沒有完成一個,這讓關英傑十分地痛苦,深感對不起父親。
在部隊三年,既沒有當上班長也沒有入上黨,真是慚愧啊!回去該怎麽向父親交待啊!現在離復員還有一個月時間,當班長是不可能了,隻看能不能入黨了。
上課後,部隊被帶到了訓練場進行軍體拳練習,關英傑一個人在連部寫年終工作總結。
鋪開稿紙,他隻寫了個題目“工兵營地爆連全年工作總結”,便再也寫不下去。盡管他坐下來已經一個多小時了,屋裏的火爐子也燒的旺旺的,可他還是寫不下去。
他腦子裏太亂了,滿腦子都是老父親那付飽經蒼桑、布滿深深的皺紋的麵孔。他失望而又痛苦地責問自己:“你在部隊三年都幹了些什麽?你怎麽麵對家鄉的父老鄉親和對你寄予厚望的父親?
關英傑寫不下去,便想到應該給家裏寫封信,把自己的情況向父親解釋一下。這樣,即使自己不能入黨,那麽,也應該讓父親明白沒有入黨的原因,應該讓他知道自己沒有入黨並不是自己工作沒有幹好,沒有當班長並不是自己能力不行。他想,隻要能給父親解釋清楚,他老人家一定會理解自己的兒子的。
於是,關英傑推開總結,重新拿來稿紙開始給父親寫信。腦子裏用來寫信的內容到處都是,比寫連隊工作總結容易多了,關英傑文思如湧,下筆千言,從第一個字開始,他就沒有停下過一秒鍾。他將自己在部隊三年來的表現,從工作情況談到思想轉變,從自己剛來部隊時的幼稚,談到現在的成熟,又重點講了指導員的性格特點,談了兩個人的性格差異、兩個人的分歧以及指導員的用人原則。
父親識字不多,他盡量用最通俗易懂的句子,挑最容易認的字來表達自己的意思。關英傑此時的思路很開闊,心裏似乎有千言萬語要往外湧,但又必須一個字一個字慢慢地寫,他生怕父親看不懂他的意思,生怕父親不能理解他的心情,所以,他的字寫的很工整,思想表達的很充分,感情流露的很真摯。
一個小時過去了,他基本上沒有抬頭,一口氣寫了四張,可是心裏還是有很多話要說,他想傾訴,他要發泄。此時,關英傑完全浸沉到家信的環境中去了,他忘記了周圍的一切,甚至忘記了自己的存在,他隻覺的自己是在給父親匯報三年來的思想和工作情況,他正在和父親麵對麵地進行談心交流,他隻覺得父親正坐在他對麵耐心地聽著自己的訴說,此時,他又覺得自己好像是一個受了委屈的孩子見到了久別的親人一樣,他要向親人訴說自己心中的冤屈。
突然,他聽見有人在使勁地敲門,他立即意識到是指導員來了,因為他早晨剛安排寫年終總結,現在一定是過來檢查自己是不是開始動筆了。這是指導員的一貫做法,關英傑對此有點反感。
指導員這個人,關英傑已經把他了解透了,他的一舉一動,關英傑基本上都能猜得清清楚楚。指導員也曾和他開玩笑地說:“你現在是最了解我的人,跟了我三年,把我給摸透了。”事實也確實是這樣。
關英傑急忙把還沒有寫好的信裝進抽屜,又把總結重新鋪到桌子上,這才起身去開門。誰知道進來的卻是李振。
李振一進門就喊:“你一個人在屋裏搞什麽鬼喲!這麽長時間也不給開門,我在外麵都快凍透了。”說完,又返身把門關好,走到爐子前烤了兩下手,便大大咧咧地走到關英傑桌子前看他到底在搞什麽“鬼”。
關英傑忙給他解釋說沒有聽見敲門聲,接著就隨便地問了一句:“你怎麽沒有跟連隊去訓練啊?”
李振也很隨便地說:“都快走的人了,訓練再好有什麽用啊!”
關英傑知道李振和師長有關係,所以聽了這話也就沒有再說什麽。李振平時對關英傑比較客氣,經常找他諞閑傳,所以兩人關係還算不錯。
看關英傑桌子上有稿紙,李振張口就問:“這麽專心是不是在寫情書啊?你那大學生妹子可真夠感情專一的,對你這傻大兵還咬住不放!”李振進來就一派胡言,讓關英傑哭笑不得。
</br>
父親說:“我想好了,先送你去當兵,到部隊鍛鍊幾年,回來再說,你願意嗎?”
關英傑聽了心裏為之一震,難道要我去當兵嗎?自己可是從來沒有想過要去當兵的,當兵這個詞似乎和自己離的太遙遠。他不敢再看父親那滿含期望的雙眼,他慢慢地說:“讓我想想吧。”
關英傑說完就獨自一個人先走了,他心裏實在是太亂了,他不願意讓父親看到他痛苦的抉擇的過程。他一直想說服父親讓他去復讀,等待明年再考大學,沒有想到卻被父親拉到這裏接受教育,想起來真像是上帝給開了個玩笑。
最後的軍禮4
4
關英傑帶著父親的重託來到了部隊。在離開家鄉的頭一天晚上,父親和他談了好長時間,但最後隻給他提了兩個要求:一是要當班長,因為隻有當班長才能在各方麵都得到鍛鍊和提高;二是要入黨,因為隻有入了黨,才能說明你進步了,回來才能當村支書。
可是,在部隊的三年時間馬上就要期滿,父親給自己的兩個並不算高的目標,到現在還沒有完成一個,這讓關英傑十分地痛苦,深感對不起父親。
在部隊三年,既沒有當上班長也沒有入上黨,真是慚愧啊!回去該怎麽向父親交待啊!現在離復員還有一個月時間,當班長是不可能了,隻看能不能入黨了。
上課後,部隊被帶到了訓練場進行軍體拳練習,關英傑一個人在連部寫年終工作總結。
鋪開稿紙,他隻寫了個題目“工兵營地爆連全年工作總結”,便再也寫不下去。盡管他坐下來已經一個多小時了,屋裏的火爐子也燒的旺旺的,可他還是寫不下去。
他腦子裏太亂了,滿腦子都是老父親那付飽經蒼桑、布滿深深的皺紋的麵孔。他失望而又痛苦地責問自己:“你在部隊三年都幹了些什麽?你怎麽麵對家鄉的父老鄉親和對你寄予厚望的父親?
關英傑寫不下去,便想到應該給家裏寫封信,把自己的情況向父親解釋一下。這樣,即使自己不能入黨,那麽,也應該讓父親明白沒有入黨的原因,應該讓他知道自己沒有入黨並不是自己工作沒有幹好,沒有當班長並不是自己能力不行。他想,隻要能給父親解釋清楚,他老人家一定會理解自己的兒子的。
於是,關英傑推開總結,重新拿來稿紙開始給父親寫信。腦子裏用來寫信的內容到處都是,比寫連隊工作總結容易多了,關英傑文思如湧,下筆千言,從第一個字開始,他就沒有停下過一秒鍾。他將自己在部隊三年來的表現,從工作情況談到思想轉變,從自己剛來部隊時的幼稚,談到現在的成熟,又重點講了指導員的性格特點,談了兩個人的性格差異、兩個人的分歧以及指導員的用人原則。
父親識字不多,他盡量用最通俗易懂的句子,挑最容易認的字來表達自己的意思。關英傑此時的思路很開闊,心裏似乎有千言萬語要往外湧,但又必須一個字一個字慢慢地寫,他生怕父親看不懂他的意思,生怕父親不能理解他的心情,所以,他的字寫的很工整,思想表達的很充分,感情流露的很真摯。
一個小時過去了,他基本上沒有抬頭,一口氣寫了四張,可是心裏還是有很多話要說,他想傾訴,他要發泄。此時,關英傑完全浸沉到家信的環境中去了,他忘記了周圍的一切,甚至忘記了自己的存在,他隻覺的自己是在給父親匯報三年來的思想和工作情況,他正在和父親麵對麵地進行談心交流,他隻覺得父親正坐在他對麵耐心地聽著自己的訴說,此時,他又覺得自己好像是一個受了委屈的孩子見到了久別的親人一樣,他要向親人訴說自己心中的冤屈。
突然,他聽見有人在使勁地敲門,他立即意識到是指導員來了,因為他早晨剛安排寫年終總結,現在一定是過來檢查自己是不是開始動筆了。這是指導員的一貫做法,關英傑對此有點反感。
指導員這個人,關英傑已經把他了解透了,他的一舉一動,關英傑基本上都能猜得清清楚楚。指導員也曾和他開玩笑地說:“你現在是最了解我的人,跟了我三年,把我給摸透了。”事實也確實是這樣。
關英傑急忙把還沒有寫好的信裝進抽屜,又把總結重新鋪到桌子上,這才起身去開門。誰知道進來的卻是李振。
李振一進門就喊:“你一個人在屋裏搞什麽鬼喲!這麽長時間也不給開門,我在外麵都快凍透了。”說完,又返身把門關好,走到爐子前烤了兩下手,便大大咧咧地走到關英傑桌子前看他到底在搞什麽“鬼”。
關英傑忙給他解釋說沒有聽見敲門聲,接著就隨便地問了一句:“你怎麽沒有跟連隊去訓練啊?”
李振也很隨便地說:“都快走的人了,訓練再好有什麽用啊!”
關英傑知道李振和師長有關係,所以聽了這話也就沒有再說什麽。李振平時對關英傑比較客氣,經常找他諞閑傳,所以兩人關係還算不錯。
看關英傑桌子上有稿紙,李振張口就問:“這麽專心是不是在寫情書啊?你那大學生妹子可真夠感情專一的,對你這傻大兵還咬住不放!”李振進來就一派胡言,讓關英傑哭笑不得。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