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的薑維,正在撤退的路上。他聽說諸葛瞻戰死後就知道不妙,不知道劉禪會往哪裏跑,再也顧不上劍閣撤兵向巴東(重慶湖北一帶)。原本打算撤退的鍾會也重新出手,進占劍閣後緊追不捨。鍾會自己進據益州樞紐涪城後得理不饒人,命令胡烈等部下追著薑維的屁股猛打。半路上薑維得到了後主劉禪的命令,也被迫舉起了白旗。他先將自己的節鉞送給了魏軍前鋒胡烈,然後自己帶著張翼廖化等人親自去見鍾會投降。蜀漢將士見到如此窩囊地當了亡國奴,拔刀怒砍路邊的石頭,以為奇恥大辱。然而,生米成了熟飯,各地的官吏也在劉禪命令下一一舉起了白旗,這時是景元四年十一月。自景元四年(公元263年)八月到此三個月間,魏國全麵征服了蜀漢,稱帝四十二年的蜀國滅亡。


    注1這時大赦並非死到臨頭的閑情逸緻,其目的大概可以從下麵的事情中看出來。在古羅馬和迦太基之間的第二次布匿戰爭中,漢尼拔率迦太基軍於公元前216年8月在義大利東南部的坎尼之戰中,以5萬兵力消滅羅馬軍8萬餘人,羅馬一度岌岌可危。此後羅馬採取了一係列措施來防止局勢的惡化,其中一項就是從奴隸主手裏贖買了八千名奴隸,同時徵召在押罪犯四千人用以組織兩個軍團。此時蜀漢的大赦,大概是同樣的目的,即遭受嚴重威脅時盡量積蓄力量的非常手段。


    注2鄧艾的偷襲部隊有多少人,史書沒有明確記載。鄧艾軍原有3萬人,準備偷渡陰平小道,不可能將全部人馬帶來,史書稱是率輕兵偷渡,那麽必定會留下騎兵和重裝部隊來看守營壘和輜重。《中國戰術史》(解放軍出版社2002年)中認為約為1萬人,而《中國戰爭史》認為是精兵1萬,另2萬人在後麵負責運輸和後勤


    原來偶然不偶然


    回顧蜀漢的歷史,建國時相當艱辛。劉璋引狼入室,劉備仍花了三年才拿下成都,後來更是血戰一年多才攻取漢中。這樣的艱辛,其重要的原因當然是因為地形的險要。然而,這麽一個"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的天府之國此時居然如此不堪一擊,在短短三個月間亡國,為什麽?這樣的兵敗如山倒是不能僅僅從軍事上解釋的。個人認為,和軍事上的失策相比,其罪魁禍首應當是經濟上的崩潰。


    首先清點一下蜀漢的遺產,三國誌後主傳中對此有很明確的記載。蜀漢亡國時"戶二十八萬,男女口九十四萬,帶甲將士十萬二千,吏四萬人,米四十餘萬斛,金銀各二千斤,錦綺采絹各二十萬匹,餘物稱此。"軍隊官吏對平民百姓比例高得驚人(注1),其內政負擔可想而知。有網友說這體現了蜀漢治理內政的能力,這僅僅是硬幣的一麵。硬幣的另一麵,猶如射箭,將弓拉滿當然有助於打擊遠處的目標,但同時也增加了拉斷的危險。長期繃緊則必然導致其使用壽命的縮短。而"米四十餘萬斛,金銀各二千斤,錦綺采絹各二十萬匹",這樣的家底到底是富還是窮?為了說明這個問題,這裏首先列舉以下的數字進行對比。


    1按照華陽國誌記載,劉備入成都時一次性賞給關羽張飛諸葛法正四人每人黃金五百斤,白銀一千斤,銅錢五千萬,其他人的封賞還沒有計算在內。而此時的蜀漢,連關張孔(明)法四人的賞錢都拿不出來了。


    2按照鄧艾在淮南推廣屯田時的自述,僅淮河兩岸每年即可淨收入五百萬斛軍糧;青龍三年(公元235年)洛陽鬧饑荒時,僅司馬懿從長安就送來了五百萬斛,蜀漢此時的糧食庫存不到這個數字的十分之一。


    3還是按照鄧艾在淮南推廣屯田時的自述,三千萬斛軍糧等於十萬大軍五年的用度。根據這個比例,四十萬斛夠蜀漢的十萬軍隊吃二十四天(注2)。


    4東吳兵敗孫皓投降時,晉朝繳獲了米穀二百八十萬斛。在沒有都江堰等水利工程的情況下,人口是西蜀的兩倍半的東吳,其存糧卻達到了西蜀的七倍。


    早在春秋時代,管仲就曾經提出國家如果沒有兩年以上的存糧則“眾有飢色”,而蜀漢此時的糧食儲備是多少?一旦有個風吹草動根本經不起折騰,難怪史料中會有蜀漢“民有菜色”的記載。除去蜀錦外,蜀漢已經是赤貧!蜀錦的價值,在於當時可以作為貨幣使用,這正是蜀漢貧富的爭議點。但是如果把目光放大,先舉一個現代的例子。日本最為缺乏的是土地,其在經濟最為繁華時號稱有財力將整個美國按照其地價買下。然而,美國會賣嗎?以此類比,此時蜀漢最為缺乏的,毫無疑問是糧食。即使假定蜀錦很值錢,它買得到所需的東西嗎?糧食一直是魏國用來掐蜀漢脖子的戰略物資。從這個角度來看,爭論蜀錦的價值並沒有太大的意義。在最為根本的糧食問題上蜀漢實際上已經破產。曾經的天府之國如今是傾家蕩產,為什麽?值得注意的是,蜀漢的官吏基本上是廉潔的(這一點上,三國的官吏都很出色),那麽蜀漢的錢都浪費在什麽上麵了?答案無非是兩個,第一,劉禪的奢侈揮霍;第二,北伐的勞民傷財。後人有人說蜀漢亡於征伐,其實並不是指戰場上的得失,而是指北伐,尤其是薑維掌大權之後的不計成本對內部經濟客觀上的破壞。有網友將蜀漢的北伐與劉鄧千裏躍進大別山向比,個人對此不能認同:劉鄧的關鍵,是爭取到了毛澤東三種前途中最好的一種,即付出了代價而在大別山站穩了腳跟,將原來的國統區變成了自己的根據地,因此有此消彼漲之勢;而蜀漢從來不曾在魏國土地上建立起根據地,每次的人力物資消耗都要靠益州漢中來彌補,其實是此消彼消。意圖或有相同之處,效果無法相提並論。和北方司馬氏掌權後上亂下不亂相比,蜀漢作為一個龐然大物,實際上爛在了經濟基礎,好比一棵樹的樹根上。其之所以一觸即潰,這是最根本的原因。三國演義中將黃皓作為垃圾桶,有什麽責任都往他身上推,並不公允。黃皓幹預朝政,始於蜀漢滅亡前六年,而這個時候蜀漢的內部危機早已經表麵化,譙周的仇國論便是在那時出台。順便說一句,個人讀三國演義中這一段的描述時,第一個感覺是蜀漢窮兵黷武,正是這個感覺讓我拿起了史書。相對之下,北方經過多年的修養生息,拉大了雙方原本就懸殊的實力差距,最後終於發動了對蜀漢泰山壓頂般的攻擊。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簡稱周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簡稱周郎並收藏三國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