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東吳大將軍孫綝親自動身直奔淮南。他再次撥給朱異五萬兵馬,命令他帶著丁奉等宿將北上。壽春離長江巢湖太遠,朱異把糧草輜重留在了半路上急忙馳援壽春。然而,他在前方被打敗,後方的糧草也被胡烈一把火燒光。朱異立刻就打不下去了,一路靠採摘能吃的樹葉勉強回到了孫綝麵前。孫綝還要給他三萬人馬,朱異一聽,頭皮發炸:什麽,又是三萬張嘴巴?我缺的不是兵,缺的是糧。這麽一來,不是死得更快了嗎?孫綝看他膽敢"犯上",大怒,立刻找了個城裏的諸葛誕城外的司馬昭都能看到的地方把他當著大家的麵絞死,然後一拍屁股回了建業。
司馬昭知道此事後,當時就洞察了孫綝的想法:他是以殺朱異來激勵壽春守軍的士氣。他判斷壽春守軍一定會採取減少口糧的方法來拖延堅守,立刻採取了相應的措施。他將部隊中的老兵送回淮河以北,製造並散布吳軍不久就會大舉反攻的假情報,還煞有介事地給魏軍士兵們每人發了三升大豆充口糧。諸葛誕看到司馬昭開始餵魏軍吃"飼料"了,輕信了這些司馬昭精心布置的謊言。既然如此那麽又何必讓大家餓肚皮?他當即放寬了口糧限製。然而,江南的援兵沒影,司馬昭的重圍依舊,唯一的變化是自己的糧倉卻很快就見了底。眼看著撐不下去了,諸葛誕的心腹蔣班焦彝力勸諸葛誕突圍,文欽死活不同意(注1),還要殺這兩個"胡言亂語"的傢夥。這兩人不願殉葬,當時就頭也不回地叛逃到了司馬昭那裏。
這個節骨眼上,留在東吳全懌的侄子因為內亂而北逃魏國。全琮是孫權的女婿,而他的後人都在江東呆不下去了,可見東吳內亂到了什麽程度!全懌本人及不少兄弟子侄都在壽春城裏給諸葛誕幫忙,司馬昭當即用鍾會的計策模仿全懌親人筆跡寫信給全懌(注2),說東吳內部因為他們救援不力要殺援軍將士家屬,他們實在受不了才棄暗投明。全懌看看筆跡又不是假的,東吳內部的烏煙瘴氣他也很清楚,他的親屬也確實逃到了司馬昭軍中,信以為真的他萬念俱灰,帶著幾千士兵於當年臘月出城投降,司馬昭以高官厚祿加以籠絡。城裏的人卻不知道這些細節,隻看到有人"無故"叛變,本來就不穩的軍心立刻就亂了起來。曾經堅決反對突圍的文欽帶頭來找諸葛誕:"蔣班焦彝和姓全的投降了,敵人肯定會得意忘形放鬆戒備,這下子可以突圍了。"
淮南三叛之三大戰
甘露三年(公元258年)正月,諸葛誕文欽唐谘等人集中兵力一連五六天猛攻包圍圈的南麵,意欲突圍而出。包圍圈上的魏軍居高臨下發石車火箭抗擊他們的猛攻,石林箭雨之下叛軍死傷遍地,流出的鮮血積滿了壕溝。諸葛誕突圍不成,隻好退回壽春堅守。城裏糧食即將吃光,迫於情勢出城投降的人達到了好幾萬。文欽試圖勸諸葛誕將北方的士兵(被諸葛誕劫持的魏軍)放出,僅以吳軍堅守來節省糧食,諸葛誕的眉頭立刻就擰成了麻花:這麽幹不是架空我嗎,你想幹什麽?淮南二叛時毌丘儉曾經拉攏過諸葛誕,諸葛誕就是因為與文欽關係惡劣而拒絕。如今情勢緊迫,二人矛盾激化,諸葛誕在議事時手刃文欽。文欽的兒子文鴦文虎聽說父親被殺,立刻起兵要找諸葛誕算帳,不果後單騎出城投降了司馬昭。司馬昭不但赦免了他們當初反叛的罪名,還加官進爵。文鴦兄弟從此帶著幾百名騎兵整天圍著壽春城牆轉:"文欽的兒子都沒事,你們還擔心什麽!"城裏的人本來就不是諸葛誕的死黨,走投無路之餘在這樣的誘惑下還能想什麽?司馬昭巡視時看到城牆上的士兵手拿弓箭,卻沒人往下射,當即就明白了:"攻城!"
魏軍於是四麵強攻,不久就將毫無鬥誌的壽春攻破。諸葛誕死在亂軍之中,吳將唐谘投降,隻有諸葛誕的親兵幾百人被俘後堅決不投降而就義。城裏還有東吳的人馬一萬多,連帶著他們帶來的大量軍用物資一起當了俘虜。手下有人建議將這些東吳士兵全都殺掉,司馬昭搖頭反對:“古人用兵,以保全對方的國家為上策,隻殺其首惡而已。吳兵得以逃回去,正好可以顯示我國的寬宏大度。”結果他一個也不殺,帶著俘虜回京師三河附近安頓。唐谘原來是魏國叛將,他也不計前嫌任命為安遠將軍。淮南將士軍民本來就是在諸葛誕的威逼下造反,他全都赦免,並任憑文鴦兄弟收葬淮南二三叛的主犯文欽。同時,他論功行賞,提升這一戰中表現出色的王基為征東將軍,任命他為揚州地區新統帥並作親筆信表揚嘉獎其"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孫綝出兵,本意是撿便宜,結果卻白白搭進了幾萬人馬,唯一的戰果是絞死了自己的一名將軍,成了賠本生意。地位本來就不穩固的他也立刻招致朝野怨恨。司馬昭聽說後,要趁勢滅吳,但被王基勸阻:"諸葛恪在東興,薑伯約在狄道,都是因為勝利後的輕敵而導致畫蛇添足,結果立刻大敗,這都是我們的前車之鑑。如今我們大勝之餘,他們肯定要加強戒備,相反我們的士卒卻因為打了八個月的仗而歸心似箭,這就是為什麽武皇帝(曹操)在官渡後不將剩勇追窮寇的原因。"司馬昭於是見好就收,安撫當地百姓後回師。就這樣,在大家的心悅誠服中,淮南三叛到此全部落幕。
淮南第三叛,是三國中規模最大的一場戰爭。南北雙方投入的兵力大約為二十五萬對三十萬,不但大大高於三國時最為出名的官渡,赤壁和夷陵,甚至大於後來的魏滅蜀晉平吳之役。然而,南北雙方數量上的接近掩蓋不了質量上的差異。司馬昭為了平叛傾盡全力,連長安地區防備西蜀的兵力都抽調了一部分過來,可見沒有濫竽充數的部隊,而諸葛誕的兵力一直是爭論的焦點。淮南二叛時毌丘儉隻有五六萬有戰鬥力的部隊,兩年後怎麽就到了十四五萬?有人對這個數字表示懷疑,更多的看法是他強行將沒有戰鬥力的屯田兵也拿來湊數,並臨時抓壯丁。這樣的部隊能否對抗強敵,不問可知。東吳先後出動的兵力也有十萬左右,但吳國的統帥孫綝軍事才能平平,吳軍深入後補給也相對困難,兵力又是逐次投入成了“添油”而被司馬昭挨個痛打而沒有相應的效果。其中因為吳國宮廷之爭還發生了全氏反叛投降之事。文欽和諸葛誕本來不但不算同仇敵愾,還有相當的舊怨。雙方在壓力下矛盾的激化直接導致了決策層的分崩離析。因此,看上去勢均,打起來力不敵,最終以北方的全勝告終。
</br>
司馬昭知道此事後,當時就洞察了孫綝的想法:他是以殺朱異來激勵壽春守軍的士氣。他判斷壽春守軍一定會採取減少口糧的方法來拖延堅守,立刻採取了相應的措施。他將部隊中的老兵送回淮河以北,製造並散布吳軍不久就會大舉反攻的假情報,還煞有介事地給魏軍士兵們每人發了三升大豆充口糧。諸葛誕看到司馬昭開始餵魏軍吃"飼料"了,輕信了這些司馬昭精心布置的謊言。既然如此那麽又何必讓大家餓肚皮?他當即放寬了口糧限製。然而,江南的援兵沒影,司馬昭的重圍依舊,唯一的變化是自己的糧倉卻很快就見了底。眼看著撐不下去了,諸葛誕的心腹蔣班焦彝力勸諸葛誕突圍,文欽死活不同意(注1),還要殺這兩個"胡言亂語"的傢夥。這兩人不願殉葬,當時就頭也不回地叛逃到了司馬昭那裏。
這個節骨眼上,留在東吳全懌的侄子因為內亂而北逃魏國。全琮是孫權的女婿,而他的後人都在江東呆不下去了,可見東吳內亂到了什麽程度!全懌本人及不少兄弟子侄都在壽春城裏給諸葛誕幫忙,司馬昭當即用鍾會的計策模仿全懌親人筆跡寫信給全懌(注2),說東吳內部因為他們救援不力要殺援軍將士家屬,他們實在受不了才棄暗投明。全懌看看筆跡又不是假的,東吳內部的烏煙瘴氣他也很清楚,他的親屬也確實逃到了司馬昭軍中,信以為真的他萬念俱灰,帶著幾千士兵於當年臘月出城投降,司馬昭以高官厚祿加以籠絡。城裏的人卻不知道這些細節,隻看到有人"無故"叛變,本來就不穩的軍心立刻就亂了起來。曾經堅決反對突圍的文欽帶頭來找諸葛誕:"蔣班焦彝和姓全的投降了,敵人肯定會得意忘形放鬆戒備,這下子可以突圍了。"
淮南三叛之三大戰
甘露三年(公元258年)正月,諸葛誕文欽唐谘等人集中兵力一連五六天猛攻包圍圈的南麵,意欲突圍而出。包圍圈上的魏軍居高臨下發石車火箭抗擊他們的猛攻,石林箭雨之下叛軍死傷遍地,流出的鮮血積滿了壕溝。諸葛誕突圍不成,隻好退回壽春堅守。城裏糧食即將吃光,迫於情勢出城投降的人達到了好幾萬。文欽試圖勸諸葛誕將北方的士兵(被諸葛誕劫持的魏軍)放出,僅以吳軍堅守來節省糧食,諸葛誕的眉頭立刻就擰成了麻花:這麽幹不是架空我嗎,你想幹什麽?淮南二叛時毌丘儉曾經拉攏過諸葛誕,諸葛誕就是因為與文欽關係惡劣而拒絕。如今情勢緊迫,二人矛盾激化,諸葛誕在議事時手刃文欽。文欽的兒子文鴦文虎聽說父親被殺,立刻起兵要找諸葛誕算帳,不果後單騎出城投降了司馬昭。司馬昭不但赦免了他們當初反叛的罪名,還加官進爵。文鴦兄弟從此帶著幾百名騎兵整天圍著壽春城牆轉:"文欽的兒子都沒事,你們還擔心什麽!"城裏的人本來就不是諸葛誕的死黨,走投無路之餘在這樣的誘惑下還能想什麽?司馬昭巡視時看到城牆上的士兵手拿弓箭,卻沒人往下射,當即就明白了:"攻城!"
魏軍於是四麵強攻,不久就將毫無鬥誌的壽春攻破。諸葛誕死在亂軍之中,吳將唐谘投降,隻有諸葛誕的親兵幾百人被俘後堅決不投降而就義。城裏還有東吳的人馬一萬多,連帶著他們帶來的大量軍用物資一起當了俘虜。手下有人建議將這些東吳士兵全都殺掉,司馬昭搖頭反對:“古人用兵,以保全對方的國家為上策,隻殺其首惡而已。吳兵得以逃回去,正好可以顯示我國的寬宏大度。”結果他一個也不殺,帶著俘虜回京師三河附近安頓。唐谘原來是魏國叛將,他也不計前嫌任命為安遠將軍。淮南將士軍民本來就是在諸葛誕的威逼下造反,他全都赦免,並任憑文鴦兄弟收葬淮南二三叛的主犯文欽。同時,他論功行賞,提升這一戰中表現出色的王基為征東將軍,任命他為揚州地區新統帥並作親筆信表揚嘉獎其"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孫綝出兵,本意是撿便宜,結果卻白白搭進了幾萬人馬,唯一的戰果是絞死了自己的一名將軍,成了賠本生意。地位本來就不穩固的他也立刻招致朝野怨恨。司馬昭聽說後,要趁勢滅吳,但被王基勸阻:"諸葛恪在東興,薑伯約在狄道,都是因為勝利後的輕敵而導致畫蛇添足,結果立刻大敗,這都是我們的前車之鑑。如今我們大勝之餘,他們肯定要加強戒備,相反我們的士卒卻因為打了八個月的仗而歸心似箭,這就是為什麽武皇帝(曹操)在官渡後不將剩勇追窮寇的原因。"司馬昭於是見好就收,安撫當地百姓後回師。就這樣,在大家的心悅誠服中,淮南三叛到此全部落幕。
淮南第三叛,是三國中規模最大的一場戰爭。南北雙方投入的兵力大約為二十五萬對三十萬,不但大大高於三國時最為出名的官渡,赤壁和夷陵,甚至大於後來的魏滅蜀晉平吳之役。然而,南北雙方數量上的接近掩蓋不了質量上的差異。司馬昭為了平叛傾盡全力,連長安地區防備西蜀的兵力都抽調了一部分過來,可見沒有濫竽充數的部隊,而諸葛誕的兵力一直是爭論的焦點。淮南二叛時毌丘儉隻有五六萬有戰鬥力的部隊,兩年後怎麽就到了十四五萬?有人對這個數字表示懷疑,更多的看法是他強行將沒有戰鬥力的屯田兵也拿來湊數,並臨時抓壯丁。這樣的部隊能否對抗強敵,不問可知。東吳先後出動的兵力也有十萬左右,但吳國的統帥孫綝軍事才能平平,吳軍深入後補給也相對困難,兵力又是逐次投入成了“添油”而被司馬昭挨個痛打而沒有相應的效果。其中因為吳國宮廷之爭還發生了全氏反叛投降之事。文欽和諸葛誕本來不但不算同仇敵愾,還有相當的舊怨。雙方在壓力下矛盾的激化直接導致了決策層的分崩離析。因此,看上去勢均,打起來力不敵,最終以北方的全勝告終。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