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頁
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 作者:劉祖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生
1《史達林文選》下冊,第602頁。
646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
活。社會主義國家如果長期保持低下的生活水平,就顯示不出社會主義製度的優越性,人民就會對社會主義製度失去信心。
第二節 建設社會主義必須從本國實際情況出發,探索符合本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模式,決不能超越歷史發展階段
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原理同本國實際相結合是革命和建設取得勝利的根本保證。這是東歐共產黨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麵臨的艱巨而光榮的任務。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社會主義越出了一國範圍而成為世界體係。國際形勢發生了有利於和平與社會主義的變化。季米特洛夫、狄托、哥穆爾卡、哥特瓦爾德等東歐國家共產黨領導人,根據東歐國家的歷史傳統、民族特點和戰爭中形成的反法西斯民族統一戰線,提出了通過不同於蘇聯模式的人民民主模式探索通向社會主義的道路。戰後東歐建立的人民民主政權是幾個階級的聯合政權,而不是十月革命後建立的無產階級專政。人民民主模式在經濟方麵的特點是由社會主義公有經濟、合作社經濟和個體、私營經濟組成的混合經濟,由國家調節市場;在政治方麵的特點是共產黨領導下的多黨議會民主製;在工業化的方針上是採取漸進、緩慢的方式,反對用損害農民的利益或降低人民的消費水平來發展重工業。
他們鑑於東歐國家落後的生產力,認為東歐國家從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將是一個很長的歷史過程。
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746
哥穆爾卡說:“我們選擇了波蘭自己的發展道路,我們把它稱為‘人民民主道路’。在這條道路上和這些條件下,工人階級專政,或者說一黨專政,既無必要,也無目的。我們認為,我國的政權應該由彼此一緻密切合作的所有民主政黨來行使”。
1
人民民主模式在理論上是符合馬克思列寧主義的。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固然向共產黨人提出了“消滅私有製”的任務,但他們同時指出,廢除私有製的前提是必須具有高度發達的社會生產力。經濟落後的國家在無產階級奪取政權後不能過早消滅私有製,否則隻能“在社會的生產方式中引起停滯或甚至普遍衰落”。
2列寧在結束軍事共產主義以後宣布實行新經濟政策,其目的是為了發展自由貿易和國家資本主義,歸根到底是為了發展社會生產力。在政權問題上,列寧說過,當無產階級有保證得到小資產階級的支持時,可以“根本用不著談論‘專政’,因為那時完全能夠保證我們獲得如此壓倒多數,以至‘專政’大可不要了”。
3戰後東歐國家出現的特殊情況,使東歐共產黨有理由提出不經過無產階級專政而走向社會主義。
人民民主模式符合東歐國家的國情,受到人民的擁護。
但是隨著國際關係中冷戰的出現,蘇聯加強了對東歐的控製。
1引自波蘭《新路》月刊,1947年第1期。
2《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第610頁。
3《列寧全集》第2版,第6卷,第214~216頁。
846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
1947年9月成立的九國共產黨和工人黨情報局,就是這一行動的信號。史達林強迫東歐共產黨接受蘇聯模式,加速實行社會主義工業化和農業合作化。
1948年,人民民主模式的試驗被迫中止。凡反對蘇聯模式、堅持民族道路的共產黨人被扣上“右傾民族主義”和“反蘇”的帽子遭到清洗。東歐各國共產黨和工人黨同社會民主黨和社會黨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原則上”
,也就是在蘇聯模式的基礎上實行合併。
一些非工人政黨被取締解散。在東歐各國建立了蘇聯式的一黨製或實質上是一黨製的無產階級專政。
蘇聯模式有悖於東歐國家國情。從經濟上說,東歐國家都是中小國家,自然資源比較貧乏,不象蘇聯這樣的泱泱大國,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匈牙利礦產資源極為貧乏,主要礦物是鋁土礦,煤、鐵砂和石油均依賴進口。波蘭和捷克斯洛伐克雖有豐富的煤炭資源,但缺少鐵砂和石油。羅馬尼亞擁有比較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卻缺少硬煤。保加利亞也缺少硬煤。
南斯拉夫和阿爾巴尼亞擁有有色金屬礦和煤礦,但缺少石油。所以,東歐國家都不具備建立強大的冶金工業和比較完整的工業體係的條件。要使既缺煤又缺鐵的匈牙利成為一個“鋼鐵國家”是荒唐可笑的。從政治上說,東歐多數國家具有議會民主的傳統,同俄國的專製傳統迥然相異。
波匈兩國在16~17世紀即形成封建的兩院製議會。
保羅兩國在19世紀後半期建立了君主立憲製。
1918年後,東歐國家仿照西方議會製在波蘭和捷克斯洛伐克建立了共和國,在南斯拉夫等國建立了君主立憲製。
東歐各國人民都具有反對侵略、爭
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946
取民族獨立的光榮傳統,有強烈的民族意識。推行高度集權的蘇聯模式,不隻有悖於東歐國家的歷史傳統,更重要的是傷害了東歐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從文化上說,波蘭、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的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居民大多信奉天主教,屬拉丁文化圈,深受義大利、法國的文化影響,同接受拜占庭東正教文化傳統的俄羅斯是對立的。就文化的基本形態而言,前者是多元的,以個人為中心,而後者是一元的,以集體為中心。東歐發生的模式危機,實際上是兩種文化類型衝突的表現。
</br>
1《史達林文選》下冊,第602頁。
646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
活。社會主義國家如果長期保持低下的生活水平,就顯示不出社會主義製度的優越性,人民就會對社會主義製度失去信心。
第二節 建設社會主義必須從本國實際情況出發,探索符合本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模式,決不能超越歷史發展階段
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原理同本國實際相結合是革命和建設取得勝利的根本保證。這是東歐共產黨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麵臨的艱巨而光榮的任務。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社會主義越出了一國範圍而成為世界體係。國際形勢發生了有利於和平與社會主義的變化。季米特洛夫、狄托、哥穆爾卡、哥特瓦爾德等東歐國家共產黨領導人,根據東歐國家的歷史傳統、民族特點和戰爭中形成的反法西斯民族統一戰線,提出了通過不同於蘇聯模式的人民民主模式探索通向社會主義的道路。戰後東歐建立的人民民主政權是幾個階級的聯合政權,而不是十月革命後建立的無產階級專政。人民民主模式在經濟方麵的特點是由社會主義公有經濟、合作社經濟和個體、私營經濟組成的混合經濟,由國家調節市場;在政治方麵的特點是共產黨領導下的多黨議會民主製;在工業化的方針上是採取漸進、緩慢的方式,反對用損害農民的利益或降低人民的消費水平來發展重工業。
他們鑑於東歐國家落後的生產力,認為東歐國家從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將是一個很長的歷史過程。
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746
哥穆爾卡說:“我們選擇了波蘭自己的發展道路,我們把它稱為‘人民民主道路’。在這條道路上和這些條件下,工人階級專政,或者說一黨專政,既無必要,也無目的。我們認為,我國的政權應該由彼此一緻密切合作的所有民主政黨來行使”。
1
人民民主模式在理論上是符合馬克思列寧主義的。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固然向共產黨人提出了“消滅私有製”的任務,但他們同時指出,廢除私有製的前提是必須具有高度發達的社會生產力。經濟落後的國家在無產階級奪取政權後不能過早消滅私有製,否則隻能“在社會的生產方式中引起停滯或甚至普遍衰落”。
2列寧在結束軍事共產主義以後宣布實行新經濟政策,其目的是為了發展自由貿易和國家資本主義,歸根到底是為了發展社會生產力。在政權問題上,列寧說過,當無產階級有保證得到小資產階級的支持時,可以“根本用不著談論‘專政’,因為那時完全能夠保證我們獲得如此壓倒多數,以至‘專政’大可不要了”。
3戰後東歐國家出現的特殊情況,使東歐共產黨有理由提出不經過無產階級專政而走向社會主義。
人民民主模式符合東歐國家的國情,受到人民的擁護。
但是隨著國際關係中冷戰的出現,蘇聯加強了對東歐的控製。
1引自波蘭《新路》月刊,1947年第1期。
2《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第610頁。
3《列寧全集》第2版,第6卷,第214~216頁。
846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
1947年9月成立的九國共產黨和工人黨情報局,就是這一行動的信號。史達林強迫東歐共產黨接受蘇聯模式,加速實行社會主義工業化和農業合作化。
1948年,人民民主模式的試驗被迫中止。凡反對蘇聯模式、堅持民族道路的共產黨人被扣上“右傾民族主義”和“反蘇”的帽子遭到清洗。東歐各國共產黨和工人黨同社會民主黨和社會黨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原則上”
,也就是在蘇聯模式的基礎上實行合併。
一些非工人政黨被取締解散。在東歐各國建立了蘇聯式的一黨製或實質上是一黨製的無產階級專政。
蘇聯模式有悖於東歐國家國情。從經濟上說,東歐國家都是中小國家,自然資源比較貧乏,不象蘇聯這樣的泱泱大國,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匈牙利礦產資源極為貧乏,主要礦物是鋁土礦,煤、鐵砂和石油均依賴進口。波蘭和捷克斯洛伐克雖有豐富的煤炭資源,但缺少鐵砂和石油。羅馬尼亞擁有比較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卻缺少硬煤。保加利亞也缺少硬煤。
南斯拉夫和阿爾巴尼亞擁有有色金屬礦和煤礦,但缺少石油。所以,東歐國家都不具備建立強大的冶金工業和比較完整的工業體係的條件。要使既缺煤又缺鐵的匈牙利成為一個“鋼鐵國家”是荒唐可笑的。從政治上說,東歐多數國家具有議會民主的傳統,同俄國的專製傳統迥然相異。
波匈兩國在16~17世紀即形成封建的兩院製議會。
保羅兩國在19世紀後半期建立了君主立憲製。
1918年後,東歐國家仿照西方議會製在波蘭和捷克斯洛伐克建立了共和國,在南斯拉夫等國建立了君主立憲製。
東歐各國人民都具有反對侵略、爭
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946
取民族獨立的光榮傳統,有強烈的民族意識。推行高度集權的蘇聯模式,不隻有悖於東歐國家的歷史傳統,更重要的是傷害了東歐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從文化上說,波蘭、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的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居民大多信奉天主教,屬拉丁文化圈,深受義大利、法國的文化影響,同接受拜占庭東正教文化傳統的俄羅斯是對立的。就文化的基本形態而言,前者是多元的,以個人為中心,而後者是一元的,以集體為中心。東歐發生的模式危機,實際上是兩種文化類型衝突的表現。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