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頁
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 作者:劉祖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計劃的控製數字,規定從1976年到1980年,國民收入增長27~29%(其中斯洛伐克增長34%)
,而90%以上靠提高勞動生產率,工業增長32~34%,農業增長14~14%。這一計劃也是在建設“發達社會主義”的總路線的指導下提出來的。舊體製的弊端和主觀主義的指標,使六五計劃難以完成。當時,“六五”計劃執行的結果是:國民收入僅增長20%,工業增長247%,農b業增長9%。
1981年4月,捷共16大繼續堅持建設“發達社會主義”
的總路線,提出了“七五”計劃(1981~1984)的指標,規定國民收入增長14~16%,工業生產增長18~20%,農業增
434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
長10%。計劃執行不到一年,證明它的指標脫離實際。捷共領導對計劃作了調整,國民收入增長率降為10~13%,工業增長率降為14~18%,農業增長率降為7~10%。調整後的七五計劃執行情況仍然不佳。國民收入僅增長114%,工業b增長13%,農業增長91%,大部分指標未完成計劃。
b1986年3月,捷共17大根據建設“發達社會主義”的總路線,在蘇共27大提出的加速戰略的“啟示”之下,提出了“八五”
計劃(1986~190)
的指標,國民收入增長18~19%,(年增長率應達到34%)
,工業生產增長14~18%,農業增b長6~7%。這個五年計劃的特點是:國民收入的增長首次要超過生產總值的增長;國民收入的增長是在不增加能源和原材料消耗的前提下,依靠提高勞動生產率來實現,即所謂少投入,多產出。這對捷國民經濟而言,幾乎是不可能的。這個五年計劃以失敗而告終。
1986年,國民收入僅增長28%,b工業增長31%,農業增長04%。1987年,國民收入增長b b2%,工業增長23%,農業增長09%。這還是拔高了的官b方的統計數字。
“八五”計劃的失敗,也是建設“發達社會主義”總路線的失敗,它暴露出捷經濟長期存在的一係列問題:
一、經濟發展速度持續下降,人民生活水平難以提高。
從“六五”計劃開始,執行結果都不好。不少企業(有時竟達13)
完不成計劃,企業無支付能力。
建築業發展緩慢,a住房不足,人民不滿。有人諷刺說,捷共忙於建設“發達社會主義”
,卻把住房建築忘記了。生產上不去,提高人民生活
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434
水平就是一句空話。為了保持現有的生活水平,政府隻好動用儲備。居民收入超過生產發展的速度,總需求和總供給的矛盾擴大。如1984年社會消費比1980年增長232%,190b年比1984年增長314%。
b二、勞動生產率低,科技落後,與西方國家差距拉大據捷官方統計,以1970年的生產效益為10,1974年下降為904%,1980年降至821%,1966年,捷具有世界水b平的產品占全國產品的121%,1978年僅占2%。生產同樣b的產品,捷所有消耗的能源和鋼材幾乎為奧地利的2倍。出口產品技術水平不高,缺乏競爭力,使捷在世界外貿中的比重由過去的19%降到80年代的09%。為了增加外匯,引b進技術,一個具有工業傳統的國家,隻好增加原材料的出口。
這類出口竟占出口總額的23。
企業設備老化,設備和產品更a新緩慢,高科技產業發展不足,使捷經濟難以向集約化過渡,拉大了同資本主義國家的差距。以鄰國奧地利為例。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捷經濟水平和國民收入均高於奧地利,在世界上屬前10名。
可是到1977年,捷人均國民收入為3840美元,奧地利為6360美元。
據世界銀行材料,1989年,奧地利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17820美元,占世界第12位,屬於高收入國家,捷不足400美元,占世界第33位,被列為上中等收入國家。
三、基建規模過大,產品積壓很多,經濟比例失調捷公共積累在國民收入中的比重呈上升趨勢,1940年,
634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
占49%,1943年—167%,1960年—194%,1964年—b134%,1970年—233%,1974年—26%,1976年—247%,b1977~1980年—24%左右,1981年—202%,1982年—b198%,1983年—182%。生產的發展主要靠增加投入。由b於粗放經營,基建投資大,戰線長,成本收回慢。
1988年4月捷議長英德拉說,在建的基建項目相當於一年的國民收入。
產品往往不對路,但為了完成計劃,照樣生產,結果造成產品嚴重積壓。
1987年,庫存積壓達6400億克朗,為聯邦預算的3倍,比國民收入增長速度還快。由於價格不合理,每年給農業、交通等方麵以大量的補貼,80年代高達960億克朗,占捷一年財政收入的14。
重工業和輕工業、農業和工業、生a產和消費的嚴重不平衡,使捷經濟進入了死胡同。
第四節 改革與保守之爭,反對派的崛起
捷經濟出現種種困難和問題,原因是多方麵的。計劃管理體製的高度集中和僵化,則是一個根本原因。有識之士早已提出對舊體製進行改革的建議和試驗,但均未能成功。胡薩克掌權後,全麵恢復高度集中的計劃管理體製。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問題越積越多,人們又開始思考改變舊體製的問題。
</br>
,而90%以上靠提高勞動生產率,工業增長32~34%,農業增長14~14%。這一計劃也是在建設“發達社會主義”的總路線的指導下提出來的。舊體製的弊端和主觀主義的指標,使六五計劃難以完成。當時,“六五”計劃執行的結果是:國民收入僅增長20%,工業增長247%,農b業增長9%。
1981年4月,捷共16大繼續堅持建設“發達社會主義”
的總路線,提出了“七五”計劃(1981~1984)的指標,規定國民收入增長14~16%,工業生產增長18~20%,農業增
434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
長10%。計劃執行不到一年,證明它的指標脫離實際。捷共領導對計劃作了調整,國民收入增長率降為10~13%,工業增長率降為14~18%,農業增長率降為7~10%。調整後的七五計劃執行情況仍然不佳。國民收入僅增長114%,工業b增長13%,農業增長91%,大部分指標未完成計劃。
b1986年3月,捷共17大根據建設“發達社會主義”的總路線,在蘇共27大提出的加速戰略的“啟示”之下,提出了“八五”
計劃(1986~190)
的指標,國民收入增長18~19%,(年增長率應達到34%)
,工業生產增長14~18%,農業增b長6~7%。這個五年計劃的特點是:國民收入的增長首次要超過生產總值的增長;國民收入的增長是在不增加能源和原材料消耗的前提下,依靠提高勞動生產率來實現,即所謂少投入,多產出。這對捷國民經濟而言,幾乎是不可能的。這個五年計劃以失敗而告終。
1986年,國民收入僅增長28%,b工業增長31%,農業增長04%。1987年,國民收入增長b b2%,工業增長23%,農業增長09%。這還是拔高了的官b方的統計數字。
“八五”計劃的失敗,也是建設“發達社會主義”總路線的失敗,它暴露出捷經濟長期存在的一係列問題:
一、經濟發展速度持續下降,人民生活水平難以提高。
從“六五”計劃開始,執行結果都不好。不少企業(有時竟達13)
完不成計劃,企業無支付能力。
建築業發展緩慢,a住房不足,人民不滿。有人諷刺說,捷共忙於建設“發達社會主義”
,卻把住房建築忘記了。生產上不去,提高人民生活
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434
水平就是一句空話。為了保持現有的生活水平,政府隻好動用儲備。居民收入超過生產發展的速度,總需求和總供給的矛盾擴大。如1984年社會消費比1980年增長232%,190b年比1984年增長314%。
b二、勞動生產率低,科技落後,與西方國家差距拉大據捷官方統計,以1970年的生產效益為10,1974年下降為904%,1980年降至821%,1966年,捷具有世界水b平的產品占全國產品的121%,1978年僅占2%。生產同樣b的產品,捷所有消耗的能源和鋼材幾乎為奧地利的2倍。出口產品技術水平不高,缺乏競爭力,使捷在世界外貿中的比重由過去的19%降到80年代的09%。為了增加外匯,引b進技術,一個具有工業傳統的國家,隻好增加原材料的出口。
這類出口竟占出口總額的23。
企業設備老化,設備和產品更a新緩慢,高科技產業發展不足,使捷經濟難以向集約化過渡,拉大了同資本主義國家的差距。以鄰國奧地利為例。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捷經濟水平和國民收入均高於奧地利,在世界上屬前10名。
可是到1977年,捷人均國民收入為3840美元,奧地利為6360美元。
據世界銀行材料,1989年,奧地利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17820美元,占世界第12位,屬於高收入國家,捷不足400美元,占世界第33位,被列為上中等收入國家。
三、基建規模過大,產品積壓很多,經濟比例失調捷公共積累在國民收入中的比重呈上升趨勢,1940年,
634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
占49%,1943年—167%,1960年—194%,1964年—b134%,1970年—233%,1974年—26%,1976年—247%,b1977~1980年—24%左右,1981年—202%,1982年—b198%,1983年—182%。生產的發展主要靠增加投入。由b於粗放經營,基建投資大,戰線長,成本收回慢。
1988年4月捷議長英德拉說,在建的基建項目相當於一年的國民收入。
產品往往不對路,但為了完成計劃,照樣生產,結果造成產品嚴重積壓。
1987年,庫存積壓達6400億克朗,為聯邦預算的3倍,比國民收入增長速度還快。由於價格不合理,每年給農業、交通等方麵以大量的補貼,80年代高達960億克朗,占捷一年財政收入的14。
重工業和輕工業、農業和工業、生a產和消費的嚴重不平衡,使捷經濟進入了死胡同。
第四節 改革與保守之爭,反對派的崛起
捷經濟出現種種困難和問題,原因是多方麵的。計劃管理體製的高度集中和僵化,則是一個根本原因。有識之士早已提出對舊體製進行改革的建議和試驗,但均未能成功。胡薩克掌權後,全麵恢復高度集中的計劃管理體製。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問題越積越多,人們又開始思考改變舊體製的問題。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