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頁
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 作者:劉祖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70年代工業部門的a勞動生產率雖略有提高,但是無法彌補由於優先發展重工業的經濟戰略和經互會封閉的環境所造成的不符合本國發展條件和傳統優勢的經濟結構不合理和科技落後狀況。
第三節 保共黨內鬥爭和日夫科夫領導地位的確立
保共中央在1946年四月全會作出批判契爾文科夫個人
233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
崇拜的決定以後,於1947年7月召開全會,又對當時任部長會議第一副主席的強科夫和曾任部長會議副主席、當時任社會福利部長的台爾佩舍夫等人作出組織處理,解除了他們的領導職務或將他們開除出中央委員會。
按照日夫科夫在1983年總結黨內鬥爭時的說法,為了“保持上至司令部下到基層黨組織思想上的統一和行動上的一致”
,採取了一係列組織上和思想上的措施。
1961年10月日夫科夫率團參加蘇共22大回國後不久,便提出把反對個人崇拜的鬥爭進行到底的任務,要求“完全根除對契爾文科夫的個人崇拜的一切殘餘。”12月保共中央解除他的行政(部長會議副主席)職務。
1962年11月在保共第八次代表大會即將召開時舉行的中央全會上,於哥夫(當時任部長會議主席)和契爾文科夫被指摘為“將部長會議變為第二個領導中心”的罪魁禍首。全會決定將契爾文科夫開除出黨,免去於哥夫的部長會議主席職務,將他開除出中央委員會,還將長期任內務部長後又升任部長會議副主席的倉科夫免職,一起進行批判。
日夫科夫隨即出任部長會議主席,集黨政最高領導權於一身。
1971年製定新憲法後,日夫科夫當選為新設立的國務委員會主席,不再擔任部長會議主席。
但他兼任黨政最高領導人的局麵一直保持到1989年。難怪60~80年代出版的保共黨史都說,保共“八大”(1962年11月)標誌著“四月全會路線取得了徹底的不可逆轉的勝利”
,而“四月全會路線”就是日夫科夫時期的標誌。
在日夫科夫確立領導地位的這個時期,保加利亞的政治鬥爭持續不息。
1946~1962年設立的集中營,對“思想不軌
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33
者“
或反對本單位本地區領導而未被判刑者進行關押改造。
後來又出現過反對日夫科夫的政治事件。
這裏有1964年的軍人謀反案,有1968年破獲的“反對日夫科夫第二中心”案,有長期以漫畫和文字形式單槍匹馬反對日夫科夫的知識界人士等。這些事件曾長期鮮為人知,近年才被披露出來。例如在1964年前後,曾在二戰期間活躍於保西北部的遊擊隊領導人托多羅夫(遊擊隊中化名為戈魯尼亞)
、克勒斯特夫等對日夫科夫掌權後的黨內民主生活不滿,密謀起事,被內務部偵破。
為首的戈魯尼亞被迫自盡,同謀軍人數十名被分別處以監禁、流放等刑罰。次年,為抗議戈魯尼亞案件的處理,在佩爾尼克等市出現了反對日夫科夫的共產黨員和共青團員小組。他們印發和張貼傳單,秘密集會,均被抓獲並判刑。又如1948年畢業於保美術學院的漫畫家曹涅夫因創作諷刺日夫科夫的作品,被迫顛沛流離,屢遭監禁。
第四節 保共製定“建設發達社會主義社會”的新黨綱和保蘇進入“全麵接近”的時期
在“建設發達社會主義”理論的影響下,保共於1968年確認1947年製定的憲法已經過時,需要製定新的黨綱和憲法。同年先後成立了以日夫科夫為主席的國民議會新憲法起草委員會和保共中央新黨綱起草委員會,著手兩個文件的起草工作。由於受國內外形勢的影響,保共新黨綱和共和國新憲法直到1971年才由保共第十次代表大會和國民議會通過。
由於兩個文件的中心內容都是有關建設發達社會主義社會,
433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
所以一般稱之為“建設發達社會主義社會”的黨綱和憲法。
黨綱認定,保加利亞已“完成從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時期,取得了社會主義生產關係的完全勝利,並在此基礎上使整個社會生活體係發生了質和量的變化”
,從而進入“嶄新的發展階段——建設發達社會主義社會的階段”。認為在這個歷史階段社會階級將變得更加單一,工農階級的差別將消除,全民利益將更加一致,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將轉變為全民的國家,無產階級的政黨將轉變為全民的政黨。黨綱還說,在這個歷史階段,“各種所有製形式(國家所有製和合作社所有製)
將逐步溶合成統一的全民所有製“。
當時把農工綜合體當作兩種所有製溶合的典型形式。
黨綱還規定,保加利亞在建設發達社會主義社會期間必須實行與蘇聯“全麵接近”的方針。眾所周知,自戰後雅爾達體製形成以來,保的對外政策一直是以保蘇友好為基石的。
無論在戰後恢復被戰爭破壞的經濟時期,還是在後來執行各個五年計劃期間,保加利亞都是以蘇聯援助和經互會一體化為主要依託。從1960年到1974年,保的外貿總額增長近4倍,其中與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的貿易額一直占74%左右,與蘇聯的貿易額占貿易總額的40~4%。
</br>
第三節 保共黨內鬥爭和日夫科夫領導地位的確立
保共中央在1946年四月全會作出批判契爾文科夫個人
233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
崇拜的決定以後,於1947年7月召開全會,又對當時任部長會議第一副主席的強科夫和曾任部長會議副主席、當時任社會福利部長的台爾佩舍夫等人作出組織處理,解除了他們的領導職務或將他們開除出中央委員會。
按照日夫科夫在1983年總結黨內鬥爭時的說法,為了“保持上至司令部下到基層黨組織思想上的統一和行動上的一致”
,採取了一係列組織上和思想上的措施。
1961年10月日夫科夫率團參加蘇共22大回國後不久,便提出把反對個人崇拜的鬥爭進行到底的任務,要求“完全根除對契爾文科夫的個人崇拜的一切殘餘。”12月保共中央解除他的行政(部長會議副主席)職務。
1962年11月在保共第八次代表大會即將召開時舉行的中央全會上,於哥夫(當時任部長會議主席)和契爾文科夫被指摘為“將部長會議變為第二個領導中心”的罪魁禍首。全會決定將契爾文科夫開除出黨,免去於哥夫的部長會議主席職務,將他開除出中央委員會,還將長期任內務部長後又升任部長會議副主席的倉科夫免職,一起進行批判。
日夫科夫隨即出任部長會議主席,集黨政最高領導權於一身。
1971年製定新憲法後,日夫科夫當選為新設立的國務委員會主席,不再擔任部長會議主席。
但他兼任黨政最高領導人的局麵一直保持到1989年。難怪60~80年代出版的保共黨史都說,保共“八大”(1962年11月)標誌著“四月全會路線取得了徹底的不可逆轉的勝利”
,而“四月全會路線”就是日夫科夫時期的標誌。
在日夫科夫確立領導地位的這個時期,保加利亞的政治鬥爭持續不息。
1946~1962年設立的集中營,對“思想不軌
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33
者“
或反對本單位本地區領導而未被判刑者進行關押改造。
後來又出現過反對日夫科夫的政治事件。
這裏有1964年的軍人謀反案,有1968年破獲的“反對日夫科夫第二中心”案,有長期以漫畫和文字形式單槍匹馬反對日夫科夫的知識界人士等。這些事件曾長期鮮為人知,近年才被披露出來。例如在1964年前後,曾在二戰期間活躍於保西北部的遊擊隊領導人托多羅夫(遊擊隊中化名為戈魯尼亞)
、克勒斯特夫等對日夫科夫掌權後的黨內民主生活不滿,密謀起事,被內務部偵破。
為首的戈魯尼亞被迫自盡,同謀軍人數十名被分別處以監禁、流放等刑罰。次年,為抗議戈魯尼亞案件的處理,在佩爾尼克等市出現了反對日夫科夫的共產黨員和共青團員小組。他們印發和張貼傳單,秘密集會,均被抓獲並判刑。又如1948年畢業於保美術學院的漫畫家曹涅夫因創作諷刺日夫科夫的作品,被迫顛沛流離,屢遭監禁。
第四節 保共製定“建設發達社會主義社會”的新黨綱和保蘇進入“全麵接近”的時期
在“建設發達社會主義”理論的影響下,保共於1968年確認1947年製定的憲法已經過時,需要製定新的黨綱和憲法。同年先後成立了以日夫科夫為主席的國民議會新憲法起草委員會和保共中央新黨綱起草委員會,著手兩個文件的起草工作。由於受國內外形勢的影響,保共新黨綱和共和國新憲法直到1971年才由保共第十次代表大會和國民議會通過。
由於兩個文件的中心內容都是有關建設發達社會主義社會,
433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
所以一般稱之為“建設發達社會主義社會”的黨綱和憲法。
黨綱認定,保加利亞已“完成從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時期,取得了社會主義生產關係的完全勝利,並在此基礎上使整個社會生活體係發生了質和量的變化”
,從而進入“嶄新的發展階段——建設發達社會主義社會的階段”。認為在這個歷史階段社會階級將變得更加單一,工農階級的差別將消除,全民利益將更加一致,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將轉變為全民的國家,無產階級的政黨將轉變為全民的政黨。黨綱還說,在這個歷史階段,“各種所有製形式(國家所有製和合作社所有製)
將逐步溶合成統一的全民所有製“。
當時把農工綜合體當作兩種所有製溶合的典型形式。
黨綱還規定,保加利亞在建設發達社會主義社會期間必須實行與蘇聯“全麵接近”的方針。眾所周知,自戰後雅爾達體製形成以來,保的對外政策一直是以保蘇友好為基石的。
無論在戰後恢復被戰爭破壞的經濟時期,還是在後來執行各個五年計劃期間,保加利亞都是以蘇聯援助和經互會一體化為主要依託。從1960年到1974年,保的外貿總額增長近4倍,其中與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的貿易額一直占74%左右,與蘇聯的貿易額占貿易總額的40~4%。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