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蘇共20大到22大期間,羅基本上還是聽從蘇共指揮,並在1960年布加勒斯特會議後一段時間裏追隨蘇共反華反阿爾巴尼亞,但由於赫魯雪夫借反個人崇拜企圖顛覆羅黨領導,並利用經互會加緊對羅進行控製,引起了羅的反抗,致使羅蘇矛盾日益加劇和公開化。由此,在羅共與蘇共之間展開了長期的顛覆與反顛覆、控製與反控製的鬥爭。


    蘇共20大後,喬治烏—德治沒有積極追隨赫魯雪夫在國內搞“反個人崇拜”


    ,而是重新批判羅共黨內早在1942年就已被清除的波克—盧卡集團。


    在對史達林的評價問題上,羅黨也有所保留。


    1946年後,蘇操縱經互會強調各國國民經濟計劃的配合,強調國際分工和生產專業化,羅在經互會會議上,對不利於羅經濟發展的決議和措施,曾多次表示異議。如羅否定了1960年2月經互會會議上關於在生產糧食和農業原料方麵實行社會主義各國間計劃配合和專業化的決議;1961年9月,羅反對事先不與大家商量,硬要把蘇共綱領草案中的一些觀點強加進社會主義國際分工的基本原則草案中的做法;也不同意蘇、捷代表關於建立有幾個國家參加的生產綜合體的主張等。


    羅認為這些都是有損羅主權和獨立的形式。為此,蘇從經濟上對羅施加了許多壓力。


    1961年蘇共22大後,再次掀起反個人崇拜的高潮,羅則在其黨內再度批判波克—盧卡和基辛涅夫斯基—康斯坦丁內


    613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


    斯庫兩個反黨集團,並指出這些人的反黨罪行曾得到蘇聯的支持。此後,羅擺脫蘇聯控製的傾向有了進一步發展。羅在國內建設的一些重要政策問題上也沒有盲目追隨赫魯雪夫所採取的措施,如:羅沒有實行按生產原則建立工業黨委和農業黨委的做法;沒有實行把工業和建築業管理權利下放,而是僅把地方工業—消費品、建築材料和服務性企業交給各企業所在地的人民會議管理;羅也沒有把拖拉機賣給集體農莊,而是繼續保留拖拉機站;羅國內遲遲才把以史達林命名的工廠、街道易名,史達林塑象也比較晚才拆除。與此同時,羅對赫魯雪夫的講話不再全文轉載或發表相應的社論,羅領導人公開講話中不再強調蘇的援助,而是突出羅黨本身的作用,從1962年“五一”


    節開始,羅在遊行時不再舉赫魯雪夫的像,隻舉本國領導人的像。羅採取的這些做法和措施,引起了蘇聯的不滿,從而蘇進一步在經濟上對羅施加壓力。


    1963年初,隨著羅蘇矛盾的發展並趨於表麵化,羅黨3月中央全會決定奉行獨立自主的方針,抵製蘇聯的壓力。會上一致批準了政治局決議和羅代表在經互會上所採取的立場,並發表公報,再次確認完全同意經互會成員國1962年6月各國共產黨和工人黨代表會議所通過的“社會主義國際勞動分工的基本原則”


    ,即:尊重獨立和國家主權、權利完全平等、同誌般的互相援助和互利原則。同時,羅採取一係列措施,縮小蘇的影響,並防止蘇聯的顛覆活動,如:要求在羅國家機關和機密部門工作的蘇僑改入羅籍,在組織上撤換了一些親蘇的幹部;取消俄語學院和俄文書店,停止發行蘇《新時代》和《和平與社會主義問題》的羅文版雜誌,停止出


    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713


    售赫魯雪夫的《三無世界》等書籍,並重新出售史達林的著作,俄語由必修課改為選修等。與此同時,羅黨也逐步向中共透露了羅蘇矛盾的一些情況,基本上退出了反華大合唱,並以對等的方式刊登中蘇雙方的有關信件,開始同中共接觸,並向我提出中羅兩黨進行高級接觸的建議。同時還改善了與阿爾巴尼亞的關係,重新派大使回阿爾巴尼亞。


    1964年初,羅黨中央分別致函中共中央和蘇共中央,呼籲停止公開論戰,說論戰的繼續和尖銳化將使國際共運和社會主義陣營的完全分裂成為不可避免,認為分裂將給共運的力量和社會主義陣營以沉重的打擊。同年3月,羅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毛雷爾率羅黨代表團(代表團成員中有齊奧塞斯庫)訪華,同中共領導人進行了會談,勸說中共停止同蘇公開論戰,強調公開論戰損害兄弟黨之間和社會主義國家之間的關係,削弱了資本主義國家兄弟黨的戰鬥力,對民族解放運動和新獨立國家產生了消極的影響。會談中,羅方要求中共發出停止公開論戰的呼籲,在達成各方都能接受的停止公開論戰的協議之前,先實現在默許情況下的暫時停戰。


    訪華後,羅黨代表團還訪問了朝鮮、蘇聯,並同蘇共領導也進行了會晤。代表團回國後,德治致信毛澤東,再次提出“共運的利益迫切要求停止公開論戰以及為冷靜的、耐心的和同誌式的討論現存分歧創造條件”


    ,並建議中、蘇、羅三個黨聯合呼籲停止公開論戰。


    羅共雖進行了這一係列活動,但未能實現其願望,於是羅黨在1964年4月中央全會後發表了《羅工人黨關於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和工人運動問題立場的聲明》,對國際共運中的一係列問題表明了羅黨的態度。


    聲明首


    813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


    先強調,世界共產主義運動和社會主義陣營正麵臨著分裂的危險,羅黨對國際共運中的公開論戰表示“憂慮”。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劉祖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劉祖熙並收藏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