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彌合黨和群眾的分歧,穩定了人心,鞏固了政權。他們努力發展經濟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掀起社會主義建設高潮,超額完成了1948~1960年三年計劃,並於1961年完成了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1962年匈牙利社會主義工人黨第八次代表大會的召開,標誌著奠定社會主義基礎階段的結束。匈牙利人民共和國的歷史進入了以卡達爾的名字為標誌的歷史時期的鼎盛階段。


    在1962年11月20~24日舉行的匈牙利社會主義工人黨第八次代表大會上,卡達爾代表黨中央作了報告。在報告


    472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


    中他斷言,匈“結束了社會主義社會的奠基工作”。


    1他強調過去三年中的最大成果是農業社會主義改造的勝利。在這階段,農業生產也有所提高。


    1949~1961年的農業平均產量比前三年增長84%,國家收購的農產品總量比1948年提高了b13%。卡達爾進而闡明,在匈整個國民經濟中,社會主義生產關係已占了絕對優勢。


    目前國民收入近96%來自社會主義成分。


    工業品的98%由社會主義企業生產。


    農業中約96%的耕地為生產合作社和國營農場所經營。他宣布“匈牙利人民進入了完全建成社會主義的階段”。


    這一對發展階段性質的表述適用於卡達爾執政時期的幾乎整個全盛階段。


    在此前後,在某些文件或領導人講話中雖也曾使用“建設發達的社會主義”的提法,但正式表述仍為“完全建成社會主義”


    ,尤其在1966年匈黨“九大”


    、1970年匈黨“十大”上,這一對發展階段的認定得到重申。


    直至1974年3月17~22日舉行的匈牙利社會主義工人黨第11次代表大會,才正式提出“建設發達的社會主義社會”的任務。


    2鑑於1948年匈牙利勞動人民黨製定的綱領聲明主要目標業已完成,這次大會製定了匈牙利社會主義工人黨綱領聲明。綱領聲明明確指出,“在未來14~20年內,我們所麵臨的任務是,繼續沿著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前進,在我國建立發達的社會主義社會,以更加接近我們的歷史目標


    1引自《匈牙利社會主義工人黨第八次代表大會記錄稿》,匈牙利科蘇特出版社1963年版。


    2引自《匈牙利社會主義工人黨第11次代表大會記錄稿》,匈牙利科蘇特出版社1974年版。


    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472


    ——共產主義“。


    綱領闡明“在我國社會的社會主義發展過程中,社會主義國家的全民特點隨著階級差別的縮小而加強。


    隨著發達的社會主義社會的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將逐步地轉變為全民的社會主義國家,其領導力量仍然是工人階級。


    在發達的社會主義社會裏,共產主義社會的自治因素將日益充分地顯現並發展起來“。


    “在今後社會發展的進程中,隨著社會各階級、階層之間差別的縮小,黨將逐步變為全體人民的馬列主義先鋒隊”。


    綱領還具體提出了新發展階段黨在各方麵工作的任務和指標。其中,在經濟方麵,綱領提出人均國民收入要提高到已有水平的2~24倍,工業生產提高到24b~3倍,農業生產提高到14~2倍,建築工業生產提高到24b~3倍,全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到24~3倍,實行五天工作b周,勞動收入的實際價值提高到2倍,人均消費達到已有水平的2~24倍,並建造140~200萬套住宅,等等。由於國b際經濟環境形勢惡化和匈牙利本國經濟決策連續出現嚴重失誤,匈牙利社會主義建設逐步陷入困境,建立發達的社會主義的綱領未能得到貫徹實施。


    在這一發展階段內,匈牙利先後執行了三個五年計劃,即1961~1964年的第二個五年計劃、196~1970年的第三個五年計劃和1971~1974年的第四個五年計劃。


    1961~1964年的第二個五年計劃規定要繼續發展工業,首先是重工業,指出工業發展的決定性環節是提高勞動生產率、工業技術水平和改善產品質量。計劃還把發展農業生產力和鞏固農業生產合作社作為發展整個國民經濟的一個關鍵環節。計劃並規定,五年內國民收入增長36%,工業生產增


    672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


    長48~40%,農業總產量增長22~23%,消費基金提高22~23%,職工人均實際收入提高16~17%。


    由於計劃指標偏高,相當部分計劃任務未能完成。五年內,國民收入隻增長24%。工業生產增長47%,機械工業尤其化學工業增長更快,但工業勞動生產率增長低於原計劃,計劃完成較多依靠增加職工人數,經濟粗放發展的特徵仍較明顯。農業生產僅增長10%,但已實現糧食自給。進出口增長幅度均大於生產增長,但外貿出現逆差。職工人均實際收入增長18%,實際工資提高9%,消費基金增長22%。計劃執行過程中,由於連年遭受自然災害,農業未按期完成計劃,影響了經濟發展速度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計劃後半期,國民經濟發展速度放慢。


    196~1970年的第三個五年計劃規定基本任務是,在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上經常不斷地提高生活水平,在數量、質量和品種方麵改進生產和需求之間的協調,使國際收支達到平衡。提出提高生產率,減少生產開支,普遍提高技術水平的要求。計劃較現實地規定,五年內國民收入增長19~21%(年均4%)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劉祖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劉祖熙並收藏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