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頁
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 作者:劉祖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2~3月間,華沙形勢緊張。
華沙大學師生聯名上書議會,抗議禁演《先人祭》。波蘭作家協會華沙分會對禁演《先人祭》提出了抗議。
3月4日,亞。米赫尼克等華沙大學學生被當局開除學籍。
3月8日,華沙大學學生舉行抗議集會並占領校舍,要求取消開除學生的決定。內務部長米。莫查爾派警察包圍了華沙大學。學生被驅散,有許多人被捕,其中有後
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442
來成為政治反對派的雅。庫龍和卡。莫澤萊夫斯基。在3月8日的反政府行動中,有不少前高級幹部家庭出身的猶太族青年學生參加。
3月8日在華沙大學發生的事件,又引發了華沙、克拉科夫、盧布林、波茲南、托倫和弗羅茨瓦夫等城市學生的抗議運動。
在三月事件中,又有不少學生被開除學籍,支持學生的十多名教授和副教授被開除公職。
1968年3月19日,哥穆爾卡在華沙文化科學宮會議大廳同300名華沙黨的積極分子會見中,猛烈抨擊《先人祭》的編導德依梅克和作家協會的少數人利用《先人祭》進行“反蘇”
、“反社會主義”活動,闡明了禁演《先人祭》的理由。
他的講話又引起了一片抗議的呼聲。經過三月事件,哥穆爾卡的威信急速下降。
三月事件以後,以哥穆爾卡和西倫凱維茲為首的波蘭黨和政府,沒有採取有力措施解決經濟困難和群眾日益滋長的不滿情緒,卻積極參與由蘇共中央總書記勃列日涅夫策劃的對捷克斯洛伐克內部事務的粗暴幹涉。
1968年7月14至14日,哥穆爾卡和西倫凱維茲以東道主身份,歡迎五個社會主義國家的最高級會議在華沙召開。這次會議向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中央發出了公開信,向他們提出了武裝入侵的警告。
8月20日晚,蘇聯、波蘭、民主德國、匈牙利和保加利亞五國的20萬軍隊入侵捷克斯洛伐克,顛覆了這個國家的合法政權,扼殺了這個國家的改革運動。
哥穆爾卡自己放棄改革,而且反對別國改革,在阿以戰爭和捷克斯洛伐克事件中緊跟蘇聯領導人,在60年代的中蘇衝突中站在蘇聯一邊,攻擊中國。他的所作所為,使他失去
642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
了越來越多人的信任。他孤立了,他的地位動搖了。
1968年11月11~16日,波蘭統一工人黨第五次代表大會在人民不滿情緒十分高漲的形勢下在華沙召開。代表大會的主要議題是製訂第四個五年計劃(1971~1974)
的草案。
蘇共中央總書記勃列日涅夫為了報答哥穆爾卡對他的支持,不辭辛苦,前來參加這次代表大會。代表大會選舉了新的中央委員會。
五屆一中全會選舉了由12人組成的政治局。
由於勃列日涅夫的幹預,哥穆爾卡勉強繼續當選為黨中央第一書記。
他深知自己的地位已經動搖,感嘆地說:“這恐怕是我最後一次的代表大會了”。
黨的“三大”以後,主張改革的原普瓦夫派的黨中央政治局委員莫拉夫斯基等人辭去黨內職務。
1963年,最後一個原普瓦夫派領導人、政治局委員和中央書記薩姆布羅夫斯基,也因“健康不佳”辭去黨內職務。而蘇聯模式的擁護者、原納托林派的希爾、托卡爾斯基卻相繼擔任了副總理職務。哥穆爾卡的圈子越來越小,隻有克利什科、洛加—索文斯基和斯彼哈爾斯基等幾個人了。在這種情況下,他不得不尋求以內務部長莫查爾為首的新崛起的“遊擊隊派”
1的支持。與此同時,以卡托維茲省委第一書記蓋萊克為首的“西裏西亞派”的影響越來越大。這兩派進行著激烈的角逐。三月事件後,遊擊隊派的影響削弱。蓋萊克正在取代年邁昏憒的哥穆爾卡。
60年代發生了若幹重大的人事變動,國務委員會主席兩次易人。
1964年8月,薩瓦茨基病逝。第三屆議會選舉奧
1以戰爭期間波蘭工人黨領導的人民軍遊擊隊員為骨幹組成,故名“遊擊隊派”。
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742
哈布為國務委員會主席。
1968年4月,第四屆議會選舉國防部長斯彼哈爾斯基為國務委員會主席。國防部長職務由沃。
雅魯澤爾斯基接任。
二、1970年十二月事件——波蘭戰後的第二次危機1970年12月是波蘭歷史上充滿重大事件的一個月。
這年12月7日,在蘇美兩個超級大國緩和緊張關係的基礎上,波蘭人民共和國和德意誌聯邦共和國關係正常化基礎條約在華沙舉行簽字儀式。在條約上簽字的,波蘭方麵是部長會議主席西倫凱維茲和外交部長英德裏霍夫斯基,德意誌聯邦共和國方麵是聯邦總理勃蘭特和外交部長謝爾。條約的主要設計師是波蘭統一工人黨中央第一書記哥穆爾卡,他站在簽字儀式的高級官員的中央。
1970年12月7日將作為揭開波蘭和德國關係史的新篇章而載入史冊。
早在1940年,波蘭和德意誌民主共和國簽訂了條約,民主德國承認奧得—尼斯河為波德界河,但聯邦德國政府一直不承認這為界河。
1969年,德國社會民主黨在選舉中獲勝。新的聯邦德國政府麵對現實,承認奧得一尼斯河為波德界河。這不能不說是波蘭外交政策的重大勝利。哥穆爾卡喜形於色,以為這會提高他的威信、鞏固他的地位。
</br>
華沙大學師生聯名上書議會,抗議禁演《先人祭》。波蘭作家協會華沙分會對禁演《先人祭》提出了抗議。
3月4日,亞。米赫尼克等華沙大學學生被當局開除學籍。
3月8日,華沙大學學生舉行抗議集會並占領校舍,要求取消開除學生的決定。內務部長米。莫查爾派警察包圍了華沙大學。學生被驅散,有許多人被捕,其中有後
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442
來成為政治反對派的雅。庫龍和卡。莫澤萊夫斯基。在3月8日的反政府行動中,有不少前高級幹部家庭出身的猶太族青年學生參加。
3月8日在華沙大學發生的事件,又引發了華沙、克拉科夫、盧布林、波茲南、托倫和弗羅茨瓦夫等城市學生的抗議運動。
在三月事件中,又有不少學生被開除學籍,支持學生的十多名教授和副教授被開除公職。
1968年3月19日,哥穆爾卡在華沙文化科學宮會議大廳同300名華沙黨的積極分子會見中,猛烈抨擊《先人祭》的編導德依梅克和作家協會的少數人利用《先人祭》進行“反蘇”
、“反社會主義”活動,闡明了禁演《先人祭》的理由。
他的講話又引起了一片抗議的呼聲。經過三月事件,哥穆爾卡的威信急速下降。
三月事件以後,以哥穆爾卡和西倫凱維茲為首的波蘭黨和政府,沒有採取有力措施解決經濟困難和群眾日益滋長的不滿情緒,卻積極參與由蘇共中央總書記勃列日涅夫策劃的對捷克斯洛伐克內部事務的粗暴幹涉。
1968年7月14至14日,哥穆爾卡和西倫凱維茲以東道主身份,歡迎五個社會主義國家的最高級會議在華沙召開。這次會議向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中央發出了公開信,向他們提出了武裝入侵的警告。
8月20日晚,蘇聯、波蘭、民主德國、匈牙利和保加利亞五國的20萬軍隊入侵捷克斯洛伐克,顛覆了這個國家的合法政權,扼殺了這個國家的改革運動。
哥穆爾卡自己放棄改革,而且反對別國改革,在阿以戰爭和捷克斯洛伐克事件中緊跟蘇聯領導人,在60年代的中蘇衝突中站在蘇聯一邊,攻擊中國。他的所作所為,使他失去
642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
了越來越多人的信任。他孤立了,他的地位動搖了。
1968年11月11~16日,波蘭統一工人黨第五次代表大會在人民不滿情緒十分高漲的形勢下在華沙召開。代表大會的主要議題是製訂第四個五年計劃(1971~1974)
的草案。
蘇共中央總書記勃列日涅夫為了報答哥穆爾卡對他的支持,不辭辛苦,前來參加這次代表大會。代表大會選舉了新的中央委員會。
五屆一中全會選舉了由12人組成的政治局。
由於勃列日涅夫的幹預,哥穆爾卡勉強繼續當選為黨中央第一書記。
他深知自己的地位已經動搖,感嘆地說:“這恐怕是我最後一次的代表大會了”。
黨的“三大”以後,主張改革的原普瓦夫派的黨中央政治局委員莫拉夫斯基等人辭去黨內職務。
1963年,最後一個原普瓦夫派領導人、政治局委員和中央書記薩姆布羅夫斯基,也因“健康不佳”辭去黨內職務。而蘇聯模式的擁護者、原納托林派的希爾、托卡爾斯基卻相繼擔任了副總理職務。哥穆爾卡的圈子越來越小,隻有克利什科、洛加—索文斯基和斯彼哈爾斯基等幾個人了。在這種情況下,他不得不尋求以內務部長莫查爾為首的新崛起的“遊擊隊派”
1的支持。與此同時,以卡托維茲省委第一書記蓋萊克為首的“西裏西亞派”的影響越來越大。這兩派進行著激烈的角逐。三月事件後,遊擊隊派的影響削弱。蓋萊克正在取代年邁昏憒的哥穆爾卡。
60年代發生了若幹重大的人事變動,國務委員會主席兩次易人。
1964年8月,薩瓦茨基病逝。第三屆議會選舉奧
1以戰爭期間波蘭工人黨領導的人民軍遊擊隊員為骨幹組成,故名“遊擊隊派”。
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742
哈布為國務委員會主席。
1968年4月,第四屆議會選舉國防部長斯彼哈爾斯基為國務委員會主席。國防部長職務由沃。
雅魯澤爾斯基接任。
二、1970年十二月事件——波蘭戰後的第二次危機1970年12月是波蘭歷史上充滿重大事件的一個月。
這年12月7日,在蘇美兩個超級大國緩和緊張關係的基礎上,波蘭人民共和國和德意誌聯邦共和國關係正常化基礎條約在華沙舉行簽字儀式。在條約上簽字的,波蘭方麵是部長會議主席西倫凱維茲和外交部長英德裏霍夫斯基,德意誌聯邦共和國方麵是聯邦總理勃蘭特和外交部長謝爾。條約的主要設計師是波蘭統一工人黨中央第一書記哥穆爾卡,他站在簽字儀式的高級官員的中央。
1970年12月7日將作為揭開波蘭和德國關係史的新篇章而載入史冊。
早在1940年,波蘭和德意誌民主共和國簽訂了條約,民主德國承認奧得—尼斯河為波德界河,但聯邦德國政府一直不承認這為界河。
1969年,德國社會民主黨在選舉中獲勝。新的聯邦德國政府麵對現實,承認奧得一尼斯河為波德界河。這不能不說是波蘭外交政策的重大勝利。哥穆爾卡喜形於色,以為這會提高他的威信、鞏固他的地位。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