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第 10 章
自有日月照山川(科舉) 作者:MM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小徑深處讀書房,鱗鱗經籍置滿箱。
書房是家中最大的房子,門窗南向,采光最佳,朝入晨暉,夜見星辰。
這裏雖比不得高門大戶那“插花、掛畫、焚香、點茶”之四雅軒堂,讀書的物件卻是齊全的——兩案一榻小屏風,筆墨紙硯與鎮紙,外加三牆藏書。
不滿三歲的喬時為手短腳短,橘子立起來都比他高。
架子上的書卷夠不著,喬時為每每隻能翻閱兄長們遺留在書案上的書籍,今日讀了《論語》,明日卻讀《禮記》,斷斷續續。
偶爾兄長“粗心”,出門“匆忙”,還能品讀到他們落下的課業。
沒寫完的那種。
小小的喬時為抬頭看高高的書架,頗有居低仰視萬仞書山的壓迫感。從藏書上,便可窺得科考之難。
焚香禮進士,撤幕待明經,進士出身與明經出身地位懸殊,世人重進士而輕明經。喬家的藏書也多與進士科相關。
以經義定去留。那便少不了詩書禮易和《論語》《孟子》,此乃基礎。
以詩賦論高下。若想金榜名傳四海知,且先過五言七字這一關。文風詩風是很玄妙的東西,既講究天賦,又吃學問底子,能做到“音韻鏗鏘、對仗工巧、熟練驅使典故”三者合一、樣樣不落,絕對稱得上一句筆力深厚。
以策論擇能吏。求天下真理,習官政世事,更是涉及古往今來、天南海北。
單說讀書,且不論背記,就已是一件苦事矣,可見“寒窗苦讀”並非一句虛言。
在書房待了一段時日,喬時為發現,兄長們所用的書卷大多是手抄本,通篇小楷,筆力剛勁沉穩,很是賞心悅目,必是老書生抄售,想來價格不菲。
練一手好字,是需要時間積澱的。
而父親所用的書卷,則多是刻版,偶有一兩頁暈開了墨水,或是模糊不清,都是常有的事。
父親對兄長學業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讀書時,獨個去看繁體、古體字時,喬時為感覺頗有壓力,句子連起來讀時,卻又莫名讀懂了。話雖如此,背記繁體、熟識筆劃是當務之急,需提上日程。
……
又是一日讀書時,小團子領著橘子摸入書房,依在一塊。
橘子窩成一團,任由喬時為靠著。
今日讀的是《論語·子路篇》。
喬時為把書卷鋪在身旁,手指對空描字,以此背記繁體。描得入神了,不知覺隨手取了個趁手的物件當作筆,繼續比比劃劃。
睡得迷糊的橘子半睜眼,發現是小五扯著自己的尾巴,鬼畫符般不知在揮舞什麽,隻當他在貪玩,便又睡下了。
喬時為起身抻腰時,才發現自己手裏拽著橘子的尾巴,手心沾了好些橘色毛。
一個上午過去,直到聽見吳媽哼著小曲兒走來:“小女繡荷包,一繡繡雁兒,郎君猜我多思念,二繡那個春日粉桃花……”喬時為把書卷放歸原處,抱住橘子閉上眼,佯裝跟橘子一樣,一睡睡半日。
今日收獲頗豐,一邊記繁體字,一邊順道把《論語·子路篇》給背完了。
喬時為不得不感慨一句,娃娃的記性果真好使,背記字句比前世還快一些。
成人的理解、前世的見識、孩童的記性,三管齊下,強得可怕。
……
日頭正好,吳媽給喬時為套了件襖子,將他領到前院,給他和喬大膽各塞了塊定皮酥。
白其真坐在小凳上,正抱著簸箕撿豆子——喬四郎最近換牙,喜食燉得軟爛的豆子。
“娘親,你吃。”喬時為將定皮酥舉過去。
“五郎乖。”白其真抿了一小口。
“娘親,我幫你撿豆子。”喬時為的手太小,撿不了五六顆,手心便滿了,所以動作很慢。
小團子聲音稚氣,喬時為至今還未接受自己“銀鈴般”稚雅清脆的聲音,哪怕他試圖壓低,聲音照舊清亮,他覺自己變成了一個“小夾子”。
而且會持續相當長的年頭。
每每這個時候,喬時為很是希望快些長大。
吳媽笑嗬嗬誇獎道:“時哥兒是懂孝敬夫人的。”她想起小曲裏唱那狀元郎的風光,便打趣喬時為道,“要我說,等哥兒年歲大些,同兩位兄長一道讀書考功名,科發少年郎,一門三桂枝,給夫人掙個誥命回來,那才風光哩,夫人怕是夜裏睡夢都要哼小調,俺也跟著沾光。”
白其真習慣了吳媽的話嘮,道:“五郎才多大點?你同他說這個。”
“倒也是,早兩年還穿開了襠的褲頭呢。”吳媽應道,“年紀小歸年紀小,這不是盼著呢嗎,哥兒仨長大了,事也就成了,夫人後頭有大福氣。”
本以為話到這就結束了,誰料,喬時為仰頭,認真問道:“娘親,嬤嬤說的話當真嗎?”
吳媽大喜:“瞧我說啥了,咱時哥兒是懂孝敬的。”
“當真,自然是當真。”白其真替喬時為緊了緊襖子,順帶摸摸頭,溫和道,“不過,五郎讀書是要為自己掙功名,不是為了娘親。”
“都為不成嗎?為自己也為娘親。”
白其真一愣,轉而歡喜點頭:“都為也成。”
吳媽繼續搭腔:“咱時哥兒這氣高誌大,了不得,以後是有大本事的,無怪早早就不肯穿開襠褲了。”
……
夜裏,喬時為經過和橘子商量,一致認為,是該適時顯露顯露天賦了。
讀書人家,娃娃三四歲開蒙也是有的,喬時為給自己放寬鬆一些——兩三歲。
一來,老打著睡懶覺的幌子混進書房,時間久了,說不通。
二來,喬時為想讀書架上的其他書卷了,總不能一直看書案上那幾本蒙學書卷罷。
……
翌日早晨,父親去了衙門,兄長上了學堂。
不打緊,還有祖父在家,喬時為曉得,祖父是家裏學問最好的一個。
小兒家家的,也沒什麽特別的能耐,顯露天賦最直截了當的法子,便是背書。
科考一道,要啃下那一本本磚頭般厚的書籍,決計是少不了好記性的。
這會兒,祖父正在自個小院裏搗藥,與平日勾勒作畫時一般,聚精會神,全神貫注。
喬時為手裏握著小棍,在祖父幾丈開外的平地上,佯裝自顧自地玩耍,嘴上一字一頓地背誦:“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一句連一句地往外抖,把子路篇從頭背到了尾。
喬時為原打算背個《千字文》就夠了,後來一想,大梁頗為推崇少年神童,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再者,這兩年,三哥、四哥在當地小有天才名聲,再加自己一個也不算多。
所以,喬時為選了昨日背的《論語·子路篇》。
豈料,祖父搗藥搗得入神,或說是習慣了孫兒們平日裏得讀書聲,沒分辨區別,一時間竟沒注意到是喬時為在背書。
喬時為苦惱,正打算再背一遍……
這時,祖父搗藥得動作忽而一滯,陡然轉過身來,手裏還握著搗藥的石杵子,終於察覺到異樣。
他滿臉不可思議地快步走過來:“時為小子,你……你方才在背甚麽?”說話聲都有些顫。
“是三哥教我的。”
實際上,喬見山確實教過。
老爺子依舊不敢相信,又問:“教一遍,你便記下來了?”
喬時為搖搖頭,默默伸出兩根手指:“教了兩遍才會。”
“了不得,了不得……”老爺子欣喜若狂,顧不得再問更多,先是跑進屋喊道,“孟桂秋,你出來瞧瞧,你小孫子出息了。”
老爺子把事情三言兩語說了一遍。
老太太亦是後知後覺,詫異道:“方才是時哥兒在誦書?”他才那麽點兒大,還沒老太太的鐵柄斧頭立起來高。
“不是誦,是背。”老爺子糾正道。
老太太看看喬時為,又看看老爺子,幾番來回,問道:“喬老倔呀,你務必仔細再想想……你當真不記得自家的祖墳埋在哪兒了嗎?”
“你突然提這個作甚麽?”
“先是山哥兒,後是川哥兒,如今又來了個時哥兒,誰家讀書人跟兔崽子似的,一窩一窩地出?你說,該不該是咱喬家祖墳冒青煙了?”老太太道,“若是找到了,花些銀錢修繕修繕,年年燒香,指不定過兩年我也能同你吟上兩句。”
老太太說得有趣,老爺子應得也有趣,他道:“照這情況,喬家祖先怕是架火將地府點著了,才能冒出這麽多青煙。”
老爺子抱起喬時為,去了正堂,叫他又背了幾段。
喬時為有意背錯一些,但也足夠驚人了。
待到學堂散學,三哥四哥歸了家,喬家院子再次熱鬧起來,他們亦歡喜。
隻是不多一會兒,喬見川突然要出門,說是要去孫家一趟,白其真勸都勸不住。
“娘親,我去去就回……”喬見川撒了腿跑,聲音漸遠。
三哥喬見山“嘖嘖”兩聲,攤手道:“這猴急的性子……”
“山兒,是怎麽一回事?”
喬見山說出由來:“午後堂間歇息時,四弟與孫鵬比誰的牙齒多,四弟輸了,孫鵬新長了兩枚門牙。”
白其真不解:“跟這事有什麽幹係?”
“娘親你不知道,孫鵬苦背了半個月,也沒背完子路篇,四弟是急著去找回場子。”
喬時為一聽,頓時明白,扶額苦笑——以四哥的能耐,不出三天,四哥便能把他的名聲傳得遠遠的,人盡皆知。
……
孫家大門前,喬見川果真是把孫鵬約了出來。
他胸前挽著手,踩在台階上,踮晃著腳,揶揄道:“孫鵬,連我家五弟都會背子路篇了,你還要磨蹭到什麽時候……我五弟還不到三歲。”
“喬見川,你喊我出來就為這個?”胖小子呶呶嘴,“你好沒意思,誰曉得你說的是真是假。”
“明日到我家一看,不就知道了。”
緊接,喬見川實誠勸道:“你還是要多用功些,免得天天挨夫子的尺子,再耽誤下去,隻怕是我家喬橘子都能背了。”
“這喬橘子又是哪個?”
忽而寒風起。
書房是家中最大的房子,門窗南向,采光最佳,朝入晨暉,夜見星辰。
這裏雖比不得高門大戶那“插花、掛畫、焚香、點茶”之四雅軒堂,讀書的物件卻是齊全的——兩案一榻小屏風,筆墨紙硯與鎮紙,外加三牆藏書。
不滿三歲的喬時為手短腳短,橘子立起來都比他高。
架子上的書卷夠不著,喬時為每每隻能翻閱兄長們遺留在書案上的書籍,今日讀了《論語》,明日卻讀《禮記》,斷斷續續。
偶爾兄長“粗心”,出門“匆忙”,還能品讀到他們落下的課業。
沒寫完的那種。
小小的喬時為抬頭看高高的書架,頗有居低仰視萬仞書山的壓迫感。從藏書上,便可窺得科考之難。
焚香禮進士,撤幕待明經,進士出身與明經出身地位懸殊,世人重進士而輕明經。喬家的藏書也多與進士科相關。
以經義定去留。那便少不了詩書禮易和《論語》《孟子》,此乃基礎。
以詩賦論高下。若想金榜名傳四海知,且先過五言七字這一關。文風詩風是很玄妙的東西,既講究天賦,又吃學問底子,能做到“音韻鏗鏘、對仗工巧、熟練驅使典故”三者合一、樣樣不落,絕對稱得上一句筆力深厚。
以策論擇能吏。求天下真理,習官政世事,更是涉及古往今來、天南海北。
單說讀書,且不論背記,就已是一件苦事矣,可見“寒窗苦讀”並非一句虛言。
在書房待了一段時日,喬時為發現,兄長們所用的書卷大多是手抄本,通篇小楷,筆力剛勁沉穩,很是賞心悅目,必是老書生抄售,想來價格不菲。
練一手好字,是需要時間積澱的。
而父親所用的書卷,則多是刻版,偶有一兩頁暈開了墨水,或是模糊不清,都是常有的事。
父親對兄長學業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讀書時,獨個去看繁體、古體字時,喬時為感覺頗有壓力,句子連起來讀時,卻又莫名讀懂了。話雖如此,背記繁體、熟識筆劃是當務之急,需提上日程。
……
又是一日讀書時,小團子領著橘子摸入書房,依在一塊。
橘子窩成一團,任由喬時為靠著。
今日讀的是《論語·子路篇》。
喬時為把書卷鋪在身旁,手指對空描字,以此背記繁體。描得入神了,不知覺隨手取了個趁手的物件當作筆,繼續比比劃劃。
睡得迷糊的橘子半睜眼,發現是小五扯著自己的尾巴,鬼畫符般不知在揮舞什麽,隻當他在貪玩,便又睡下了。
喬時為起身抻腰時,才發現自己手裏拽著橘子的尾巴,手心沾了好些橘色毛。
一個上午過去,直到聽見吳媽哼著小曲兒走來:“小女繡荷包,一繡繡雁兒,郎君猜我多思念,二繡那個春日粉桃花……”喬時為把書卷放歸原處,抱住橘子閉上眼,佯裝跟橘子一樣,一睡睡半日。
今日收獲頗豐,一邊記繁體字,一邊順道把《論語·子路篇》給背完了。
喬時為不得不感慨一句,娃娃的記性果真好使,背記字句比前世還快一些。
成人的理解、前世的見識、孩童的記性,三管齊下,強得可怕。
……
日頭正好,吳媽給喬時為套了件襖子,將他領到前院,給他和喬大膽各塞了塊定皮酥。
白其真坐在小凳上,正抱著簸箕撿豆子——喬四郎最近換牙,喜食燉得軟爛的豆子。
“娘親,你吃。”喬時為將定皮酥舉過去。
“五郎乖。”白其真抿了一小口。
“娘親,我幫你撿豆子。”喬時為的手太小,撿不了五六顆,手心便滿了,所以動作很慢。
小團子聲音稚氣,喬時為至今還未接受自己“銀鈴般”稚雅清脆的聲音,哪怕他試圖壓低,聲音照舊清亮,他覺自己變成了一個“小夾子”。
而且會持續相當長的年頭。
每每這個時候,喬時為很是希望快些長大。
吳媽笑嗬嗬誇獎道:“時哥兒是懂孝敬夫人的。”她想起小曲裏唱那狀元郎的風光,便打趣喬時為道,“要我說,等哥兒年歲大些,同兩位兄長一道讀書考功名,科發少年郎,一門三桂枝,給夫人掙個誥命回來,那才風光哩,夫人怕是夜裏睡夢都要哼小調,俺也跟著沾光。”
白其真習慣了吳媽的話嘮,道:“五郎才多大點?你同他說這個。”
“倒也是,早兩年還穿開了襠的褲頭呢。”吳媽應道,“年紀小歸年紀小,這不是盼著呢嗎,哥兒仨長大了,事也就成了,夫人後頭有大福氣。”
本以為話到這就結束了,誰料,喬時為仰頭,認真問道:“娘親,嬤嬤說的話當真嗎?”
吳媽大喜:“瞧我說啥了,咱時哥兒是懂孝敬的。”
“當真,自然是當真。”白其真替喬時為緊了緊襖子,順帶摸摸頭,溫和道,“不過,五郎讀書是要為自己掙功名,不是為了娘親。”
“都為不成嗎?為自己也為娘親。”
白其真一愣,轉而歡喜點頭:“都為也成。”
吳媽繼續搭腔:“咱時哥兒這氣高誌大,了不得,以後是有大本事的,無怪早早就不肯穿開襠褲了。”
……
夜裏,喬時為經過和橘子商量,一致認為,是該適時顯露顯露天賦了。
讀書人家,娃娃三四歲開蒙也是有的,喬時為給自己放寬鬆一些——兩三歲。
一來,老打著睡懶覺的幌子混進書房,時間久了,說不通。
二來,喬時為想讀書架上的其他書卷了,總不能一直看書案上那幾本蒙學書卷罷。
……
翌日早晨,父親去了衙門,兄長上了學堂。
不打緊,還有祖父在家,喬時為曉得,祖父是家裏學問最好的一個。
小兒家家的,也沒什麽特別的能耐,顯露天賦最直截了當的法子,便是背書。
科考一道,要啃下那一本本磚頭般厚的書籍,決計是少不了好記性的。
這會兒,祖父正在自個小院裏搗藥,與平日勾勒作畫時一般,聚精會神,全神貫注。
喬時為手裏握著小棍,在祖父幾丈開外的平地上,佯裝自顧自地玩耍,嘴上一字一頓地背誦:“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一句連一句地往外抖,把子路篇從頭背到了尾。
喬時為原打算背個《千字文》就夠了,後來一想,大梁頗為推崇少年神童,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再者,這兩年,三哥、四哥在當地小有天才名聲,再加自己一個也不算多。
所以,喬時為選了昨日背的《論語·子路篇》。
豈料,祖父搗藥搗得入神,或說是習慣了孫兒們平日裏得讀書聲,沒分辨區別,一時間竟沒注意到是喬時為在背書。
喬時為苦惱,正打算再背一遍……
這時,祖父搗藥得動作忽而一滯,陡然轉過身來,手裏還握著搗藥的石杵子,終於察覺到異樣。
他滿臉不可思議地快步走過來:“時為小子,你……你方才在背甚麽?”說話聲都有些顫。
“是三哥教我的。”
實際上,喬見山確實教過。
老爺子依舊不敢相信,又問:“教一遍,你便記下來了?”
喬時為搖搖頭,默默伸出兩根手指:“教了兩遍才會。”
“了不得,了不得……”老爺子欣喜若狂,顧不得再問更多,先是跑進屋喊道,“孟桂秋,你出來瞧瞧,你小孫子出息了。”
老爺子把事情三言兩語說了一遍。
老太太亦是後知後覺,詫異道:“方才是時哥兒在誦書?”他才那麽點兒大,還沒老太太的鐵柄斧頭立起來高。
“不是誦,是背。”老爺子糾正道。
老太太看看喬時為,又看看老爺子,幾番來回,問道:“喬老倔呀,你務必仔細再想想……你當真不記得自家的祖墳埋在哪兒了嗎?”
“你突然提這個作甚麽?”
“先是山哥兒,後是川哥兒,如今又來了個時哥兒,誰家讀書人跟兔崽子似的,一窩一窩地出?你說,該不該是咱喬家祖墳冒青煙了?”老太太道,“若是找到了,花些銀錢修繕修繕,年年燒香,指不定過兩年我也能同你吟上兩句。”
老太太說得有趣,老爺子應得也有趣,他道:“照這情況,喬家祖先怕是架火將地府點著了,才能冒出這麽多青煙。”
老爺子抱起喬時為,去了正堂,叫他又背了幾段。
喬時為有意背錯一些,但也足夠驚人了。
待到學堂散學,三哥四哥歸了家,喬家院子再次熱鬧起來,他們亦歡喜。
隻是不多一會兒,喬見川突然要出門,說是要去孫家一趟,白其真勸都勸不住。
“娘親,我去去就回……”喬見川撒了腿跑,聲音漸遠。
三哥喬見山“嘖嘖”兩聲,攤手道:“這猴急的性子……”
“山兒,是怎麽一回事?”
喬見山說出由來:“午後堂間歇息時,四弟與孫鵬比誰的牙齒多,四弟輸了,孫鵬新長了兩枚門牙。”
白其真不解:“跟這事有什麽幹係?”
“娘親你不知道,孫鵬苦背了半個月,也沒背完子路篇,四弟是急著去找回場子。”
喬時為一聽,頓時明白,扶額苦笑——以四哥的能耐,不出三天,四哥便能把他的名聲傳得遠遠的,人盡皆知。
……
孫家大門前,喬見川果真是把孫鵬約了出來。
他胸前挽著手,踩在台階上,踮晃著腳,揶揄道:“孫鵬,連我家五弟都會背子路篇了,你還要磨蹭到什麽時候……我五弟還不到三歲。”
“喬見川,你喊我出來就為這個?”胖小子呶呶嘴,“你好沒意思,誰曉得你說的是真是假。”
“明日到我家一看,不就知道了。”
緊接,喬見川實誠勸道:“你還是要多用功些,免得天天挨夫子的尺子,再耽誤下去,隻怕是我家喬橘子都能背了。”
“這喬橘子又是哪個?”
忽而寒風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