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就成天在翟讓的耳邊嘀咕,惡意灌水,說:老大,別看他現在給你當了東郡公,讓你做了司徒,可是瞧他那拽樣,他不會容忍你的,他會把咱們們給滅了的,早防早好。


    這幫人中,尤其以翟讓的哥哥翟弘最突出,他的智商比弟弟更低,說:“肥水不流外人田,這個老大的位子你不想坐,我去要回來,幫你坐。”


    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這話很快傳到了李密的耳朵裏。


    緊跟著,又發生了翟讓勒索總管崔世樞、拷打邢義期等事件,甚至,翟讓曾恫嚇和威脅左長史房彥藻說:你上次攻陷汝南,得了許多金銀珠寶,全部交給了李密,一丁點兒也沒給我,你丫的眼中難道隻有李密,沒有我嗎?你難道不知道李密的位子是我給的嗎?直娘賊,今日我先給李密坐這個位子,說不定我還會改變主意,要回來我自己坐。”


    房彥藻與左司馬鄭頲一起勸說李密:“翟讓貪心,而且剛愎自用,沒有領導人的氣度,留著是個禍害,得從速解決他。”


    李密說:“現在事業剛剛走上正軌,就要發生內亂,還怎麽發展?”


    鄭頲說:“毒蛇螫手,壯士解腕,都是為了顧全大局。請你早下決定。”


    於是,李密和翟讓的“蜜月期”終於走到了盡頭。


    大魏政權建立的當年冬天十一月,李密決定先下手為強了。


    這一天,天大寒,細雪飄飛。


    李密派人邀請翟讓,包括徐懋功、單雄信、王伯當等人,說,我得到了幾把好弓,堅挺,有力,好射。大家一起過來聚一聚,一邊喝酒,一邊賞弓。對了,還殺了十幾條小肥牛,特別香,還有狗肉火鍋。


    於是,一夥人來了。


    果然是好酒好肉


    吃,大筷子吃!


    來來來,喝酒,大碗喝!自己兄弟,招呼不周,也別客氣。


    酒酣耳熱,戒備的心理自然鬆懈了。


    等到李密出示良弓,翟讓歡歡喜喜拿上弓一看,好弓啊,技癢難耐,我要射!捋起衣袖,就想來顯擺顯擺自己的身手,站好馬步,造型還沒擺好,“颼”的一聲有條黑影從身後躥了出,照著翟讓的後腦勺就是一刀,半邊腦殼就飛了,鮮血四濺!


    ……


    唉,公元617年的第一場雪,比以往時候來得早了一些。


    被殺的還有翟弘、翟摩侯和幾個親信。


    單雄信見機得快,馬上跪地求饒。


    徐懋功轉身破門欲出,卻躲不過頭上挨了一刀,眼看第二刀就要砍下的時候,被王伯當喝住了。


    李密最愛惜徐懋功,徐懋功跟秦叔寶、王伯當這些將才不同,他是屬於帥才級的人物,親手為他裹傷。


    關於瓦崗寨這一次火拚,很多學者從階級矛盾的角度分析,說是貴族階級奪取了無產階級的政權。其實,持這種看法一則過於簡單,二則過於上綱上線。


    首先,以翟讓為代表的班子層,也並非什麽無產階級,以李密的君子雅量,也並非不能容翟讓。翟氏集團中,翟讓為人殘暴,翟摩侯猜忌極深,翟弘貪婪放縱,如果單由翟氏集團帶領瓦崗,也不見得有多大的發展前途;如果要在山寨中實行一山兩製,那又需要有非常超前的意識了,太強人所難了。


    打掃幹淨了地上的血泊,瓦崗表麵上繼續旺旺地發展。


    武安、永安、義陽、弋陽、齊郡相繼降於李密,竇建德、朱粲等也遣使歸附李密,共推他為海內豪傑盟主。


    有人勸李密“瓦崗現在節節勝利,士氣高漲,如果能沿流東指,突襲江都,活捉了楊廣,號令天下,誰敢不從?”這是一個非常可行的戰略設想,但現在李密的眼裏隻有洛陽,不取下洛陽,誓不罷休。


    繼續頓兵堅城之下,錯過了最後一次統一天下的機會。


    王世充早料翟讓與李密必有一場龍虎爭,一直想等待瓦崗內亂一起,便趁亂而攻。


    想不到,內亂很快平息,在外表根本看不出瓦崗的變化,不由大失所望,嘆息道:“李密天資明決,為龍為蛇,不可預料啊”


    內亂過後,到了臘月,陸陸續續有王世充的兵士部有投降李密的,說是快年底了,來討口吃的,喝臘八粥。


    李密詳細了解,知道王世充軍中嚴重缺糧了。


    於是命平原公郝孝德、琅邪公王伯當、齊郡公孟讓率所部埋伏倉城附近守候王世充來找糧。


    王世充部果然來了,趁著清冷的夜色,探頭探腦,鬼鬼祟祟的。


    王伯當斷喝一聲,大家七手八腳的朝王世充狠狠的打悶棍。


    隋軍驍將費青奴及士卒千餘人被打死溺死。


    王世充挨了幾棍悶棍後,老實多了,帶領上下官兵勒緊褲帶過新年。


    直到公元618年的正月,王世充才得後方的補充。


    十五元宵,王世充命令大家飽飽吃了一餐湯圓,然後架起浮橋,吹響進攻號角,渡過洛水,直衝瓦崗營寨。


    這次李密真是險過剃頭。


    因為是元宵佳節,中州盛日,融和天氣,次第並無風雨,王世充窮得叮噹響都有湯圓水餃吃,瓦崗軍中吃得更豐盛,每人三大碗,還有酒有肉。


    王世充部虎賁郎將王辯攻破瓦崗軍外柵,李密營中驚擾亂作一團將要敗潰。


    幸虧王世充卻不曉得這時戰況,鳴號角收攏王辯軍,李密乘機率領敢死隊猛烈反擊,才反敗為勝,隋軍爭相過橋,溺死者萬餘人。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歷史裏的隋唐英雄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江狼財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江狼財俊並收藏歷史裏的隋唐英雄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