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孝和剛走,李密就遭到了段達、龐玉、霍世舉的聯合反擊,他本人中了流矢,躲起來做了宿頭烏龜,派出去的裴仁基也大敗而歸,大將楊德方、鄭德韜雙雙陣亡,形勢很不妙,李密隻好放棄回洛倉,倉皇溜回洛口。
收到李密戰敗的報導,柴孝和沒了主意,一夥人嘩啦啦,全回來了。
也就在這時候,李密一生中的敵人——江都通守王世充進駐洛陽了。
煬帝在江都得知洛陽告緊,急派王世充率精兵增援,並令河北薛世雄南下,火速解救洛陽之圍。
薛世雄部在途中被河北義軍竇建德打殘了,隻有王世充率軍進入洛陽。
王世充入洛陽後,會同城中隋軍,共有十數萬軍隊,全部出動,向回洛城反擊。
李密率軍在洛水之南,王世充駐軍在洛水之北,二人隔水相望。
王世充指著李密大叫:豬頭,凶什麽凶?有本事放馬過來。
李密率指著王世充回應:豬頭,凶什麽凶?有本事放馬過來。
王世充作咬牙切齒狀。
李密作橫眉豎目狀。
王世充用力揚手中的刀。
李密誇張地豎中指。
都不敢貿然渡水,盈盈一水間,互發q表情,大打口水仗。
畢竟李密占了糧倉,主動權在手,心中不急,等待王世充變招。
王世充果然沒法子,隻好變招,在一個伸手不見五指的夜晚,偷渡,在黑石紮下營盤,留下精銳騎兵守營,自己又連夜返回,企圖兩路夾擊,像剪刀一樣,剪死李密。
剪刀、石頭、布!
李密見對方出剪刀,自己該出石頭了,就引兵到對岸截擊王世充的後路,可是王世充料個正著,半渡而擊,非常猛烈,此役,柴孝和死於亂軍之中,李密隻好狼狽退還。
徐懋功向李密建議,渡水攻擊王世充不行,可是,現在王世充留在黑石的營部不是送過河來給咱們欺負嗎?不欺負白不欺負,先去狠狠揍他,然後安排伏兵在黑石附近,等候王世充登陸搶灘,再狠揍。
李密哈哈大笑,依計而行,果然把王世充的黑石部打得哭爹叫娘,王世充聽到哭聲心疼不已,親自率軍來援,進入了瓦崗軍的伏擊圈,一時間箭如雨下,王世充叫苦不迭敗退,手下士眾被射殺三千餘人。
王世充是個胡人,不撞南牆不回頭,此後又屢向瓦崗軍攻擊,屢戰屢敗,屢敗屢戰。
在瓦崗軍節節勝利之時,徐懋功冷靜分析當時的戰略態勢:天下烽煙四起,所謂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路煙塵,可是,真正成為了隋軍主力心頭永遠的痛的,隻有瓦崗寨,而瓦崗寨現在的勢力範圍還僅僅局限於河南境內,很難有大的作為。
於是他對李密說:現在我們戰無不勝,勢如破竹,拿下洛陽,隻是時間問題,中原山東那邊水災成患,餓殍遍野,黎陽倉遲遲不肯開倉發糧,導致動亂不止,請給我五千士兵,奔襲黎陽,奪倉放糧,救濟百姓,擴充軍隊,然後攻取黎陽城,與回洛城成抵角之勢,形成有利的戰略態勢。
李密也是有戰略眼光的人,覺得奪取黎陽的話,就可以為日後向山東發展打下基礎。
於是徐懋功率部眾五千人,會同郝孝德、李文相等人從原武北渡黃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了黎陽倉。
徐懋功在黎陽倉的左邊貼開倉放糧的告示,在右邊貼招兵買馬的海報,效果極佳,一下子就招到新兵蛋子二十多萬人。
不久,就按原計劃攻占了黎陽城。
李密這邊的作戰也收到了重大成果。
西元 617年十一月,李密在石子河列陣與王世充決戰。
旌旗獵獵,戰鼓震耳。
翟讓領著三千騎兵一馬當先衝擊王世充大營,王世充欺他人少,親率二萬精兵迎頭痛擊。
兩軍剛一接觸,翟讓就大呼風緊,扯呼!
拔轉馬頭落荒而逃。
賊軍頭,哪裏逃?!
王世充可不肯放過這送上嘴的肉包子,狗一樣竄出急追。
馬跑得飛快,連風都被遠遠地甩到了後麵。
突然一聲炮響,王伯當、裴仁基兩側橫切出擊,王世充的追兵像蛇一樣被切成了兩斷,首尾不能相顧。
王世充正自驚心,又一聲炮響,李密親率主力四麵合攏。
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不同的對手,李密採用了成名之戰的同一戰法。
王世充想起了張須陀的死,有一股寒氣從背脊生起,傳遍了全身。
他可不想做張須陀第二,由數百親兵掩護著大敗西逃。
這次戰役後,李密的氣焰張天。
少年時,他曾經掛角讀書,在山道上遇到楊素,也就是楊玄感的爸爸,楊爸爸問他:喂,你個小屁孩,讀的是什麽書呀?
《項羽傳》。
嗯,喜歡項羽嗎?
喜歡,他是我的偶像。我長大了就要做像他那樣的人。
小朋友,有誌氣。
這樣,李密才和楊家結下了不解之緣。
現在,他覺得自己已經和項羽差不多了,天下無敵。
瓦崗軍的事業如日中天。
六 公元617年的第一場雪
看著自己的原來的草頭班子做強做大,翟讓也高興,由衷的,打心眼裏的高興,嘿嘿的傻笑。
可是他手下那幫小兄弟不幹,他們是最早入的原始股。不服氣,我們辛辛苦苦種的桃,憑什麽讓李密摘了呢?
</br>
收到李密戰敗的報導,柴孝和沒了主意,一夥人嘩啦啦,全回來了。
也就在這時候,李密一生中的敵人——江都通守王世充進駐洛陽了。
煬帝在江都得知洛陽告緊,急派王世充率精兵增援,並令河北薛世雄南下,火速解救洛陽之圍。
薛世雄部在途中被河北義軍竇建德打殘了,隻有王世充率軍進入洛陽。
王世充入洛陽後,會同城中隋軍,共有十數萬軍隊,全部出動,向回洛城反擊。
李密率軍在洛水之南,王世充駐軍在洛水之北,二人隔水相望。
王世充指著李密大叫:豬頭,凶什麽凶?有本事放馬過來。
李密率指著王世充回應:豬頭,凶什麽凶?有本事放馬過來。
王世充作咬牙切齒狀。
李密作橫眉豎目狀。
王世充用力揚手中的刀。
李密誇張地豎中指。
都不敢貿然渡水,盈盈一水間,互發q表情,大打口水仗。
畢竟李密占了糧倉,主動權在手,心中不急,等待王世充變招。
王世充果然沒法子,隻好變招,在一個伸手不見五指的夜晚,偷渡,在黑石紮下營盤,留下精銳騎兵守營,自己又連夜返回,企圖兩路夾擊,像剪刀一樣,剪死李密。
剪刀、石頭、布!
李密見對方出剪刀,自己該出石頭了,就引兵到對岸截擊王世充的後路,可是王世充料個正著,半渡而擊,非常猛烈,此役,柴孝和死於亂軍之中,李密隻好狼狽退還。
徐懋功向李密建議,渡水攻擊王世充不行,可是,現在王世充留在黑石的營部不是送過河來給咱們欺負嗎?不欺負白不欺負,先去狠狠揍他,然後安排伏兵在黑石附近,等候王世充登陸搶灘,再狠揍。
李密哈哈大笑,依計而行,果然把王世充的黑石部打得哭爹叫娘,王世充聽到哭聲心疼不已,親自率軍來援,進入了瓦崗軍的伏擊圈,一時間箭如雨下,王世充叫苦不迭敗退,手下士眾被射殺三千餘人。
王世充是個胡人,不撞南牆不回頭,此後又屢向瓦崗軍攻擊,屢戰屢敗,屢敗屢戰。
在瓦崗軍節節勝利之時,徐懋功冷靜分析當時的戰略態勢:天下烽煙四起,所謂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路煙塵,可是,真正成為了隋軍主力心頭永遠的痛的,隻有瓦崗寨,而瓦崗寨現在的勢力範圍還僅僅局限於河南境內,很難有大的作為。
於是他對李密說:現在我們戰無不勝,勢如破竹,拿下洛陽,隻是時間問題,中原山東那邊水災成患,餓殍遍野,黎陽倉遲遲不肯開倉發糧,導致動亂不止,請給我五千士兵,奔襲黎陽,奪倉放糧,救濟百姓,擴充軍隊,然後攻取黎陽城,與回洛城成抵角之勢,形成有利的戰略態勢。
李密也是有戰略眼光的人,覺得奪取黎陽的話,就可以為日後向山東發展打下基礎。
於是徐懋功率部眾五千人,會同郝孝德、李文相等人從原武北渡黃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了黎陽倉。
徐懋功在黎陽倉的左邊貼開倉放糧的告示,在右邊貼招兵買馬的海報,效果極佳,一下子就招到新兵蛋子二十多萬人。
不久,就按原計劃攻占了黎陽城。
李密這邊的作戰也收到了重大成果。
西元 617年十一月,李密在石子河列陣與王世充決戰。
旌旗獵獵,戰鼓震耳。
翟讓領著三千騎兵一馬當先衝擊王世充大營,王世充欺他人少,親率二萬精兵迎頭痛擊。
兩軍剛一接觸,翟讓就大呼風緊,扯呼!
拔轉馬頭落荒而逃。
賊軍頭,哪裏逃?!
王世充可不肯放過這送上嘴的肉包子,狗一樣竄出急追。
馬跑得飛快,連風都被遠遠地甩到了後麵。
突然一聲炮響,王伯當、裴仁基兩側橫切出擊,王世充的追兵像蛇一樣被切成了兩斷,首尾不能相顧。
王世充正自驚心,又一聲炮響,李密親率主力四麵合攏。
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不同的對手,李密採用了成名之戰的同一戰法。
王世充想起了張須陀的死,有一股寒氣從背脊生起,傳遍了全身。
他可不想做張須陀第二,由數百親兵掩護著大敗西逃。
這次戰役後,李密的氣焰張天。
少年時,他曾經掛角讀書,在山道上遇到楊素,也就是楊玄感的爸爸,楊爸爸問他:喂,你個小屁孩,讀的是什麽書呀?
《項羽傳》。
嗯,喜歡項羽嗎?
喜歡,他是我的偶像。我長大了就要做像他那樣的人。
小朋友,有誌氣。
這樣,李密才和楊家結下了不解之緣。
現在,他覺得自己已經和項羽差不多了,天下無敵。
瓦崗軍的事業如日中天。
六 公元617年的第一場雪
看著自己的原來的草頭班子做強做大,翟讓也高興,由衷的,打心眼裏的高興,嘿嘿的傻笑。
可是他手下那幫小兄弟不幹,他們是最早入的原始股。不服氣,我們辛辛苦苦種的桃,憑什麽讓李密摘了呢?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