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用腦筋想了一陣,決定開兩條渠,用水道運糧,把糧食從今天河北省的中部,運到河北省的東部。這兩條渠,一條叫做平虜渠,從呼拖河(滹沱河)到泒水;另一條叫泉州渠,從坻河到潞河。這泉州不是福建的泉州,而是位於今日武清縣南的漢朝的泉州。換句話說,平虜渠在今日滄縣之北;泉州渠在寶洵縣東南。潞河是今天的白河,因漢朝的潞縣而得名,潞縣在河北通縣之東。
曹操在建安十二年四月間到達無終縣(河北五田),七月間遇到大雨,許多河流都泛濫了,海邊陸地的水也積了相當深。曹操原意想沿著海岸繞到今日遼寧省錦縣一帶,再向北轉往柳城,由於這“傍海道”不通,就辦不到了。
本地有一位了不起的人,姓田名疇,聚集了若幹家老百姓,移居在山地裏避亂。他本可以不管曹操與烏桓之間的事,卻感覺到這是漢族的自衛問題,義不容辭。他向曹操毛遂自薦,作曹軍的嚮導,領曹軍由一條叫做“盧龍道”的小路走,由薊縣之東,穿過喜峰口經喀喇沁左旗,直抵柳城之西,全長五百多裏(漢朝的裏,比現在的華裏短)。
曹軍於八月間在柳城附近的白狼山,與蹋頓等人的兵作遭遇戰,獲勝,殺了蹋頓,收降了胡人漢人二十幾萬。袁熙、袁尚與蘇仆延,逃往遼東,投公孫康。
一一、公孫度
公孫康是公孫度的兒子,公孫恭的哥哥;公孫淵的父親。
公孫氏一家,從公孫度在漢靈帝中平六年占據遼東,到魏明帝景初二年公孫淵被司馬懿消滅,前後共有五十個年頭,比劉備、劉禪父子占據四川與漢中多了八年。
公孫氏在幽州是一個大族,公孫瓚我們已經介紹過了,另有一位公孫琙,當過玄菟郡的太守。
公孫度的父親公孫延,是住在玄菟郡郡治的一位不敢留居在家鄉遼東郡襄平縣的亡命之徒,襄平的故城,在今天遼陽縣之北七十裏左右。
公孫度年輕之時,就做了太守衙門的小職員,很被公孫琙太守喜歡。公孫琙為什麽喜歡他?說來奇怪,是因為他原來的名字不是“度”,而是“豹”,公孫琙有過一個名叫“豹”的兒子,不幸早死,於是見了這個也叫做“公孫豹”的年輕人,便十分疼愛,把他送到有名的老師那裏去讀書,給他娶了妻,又保舉他為本郡的“有道”,送往洛陽(所謂“有道”比“茂才”、“孝廉”性質不同,卻也是進入仕途的一個資格)。
公孫度做了“有道”以後,被選為“尚書郎”,由尚書郎而逐漸升做了冀州刺史,他的名字也早就由“豹”字而改為“度”字了。
他的官運很好,別人在董卓當權以後會倒黴;他卻受到董卓的愛將、同為遼東郡人的徐榮的提拔,徐榮推薦他做遼東郡的太守(太守的官階是二千石,刺史的官階是六百石,太守比刺史高)。
公孫度就任以後,施出惡辣手段,殺掉“遼東陽國都尉公孫昭”,公孫昭不曾犯什麽罪,隻是曾經徵調過公孫度的兒子公孫康,以伍長的身份服應服的兵役而已。
公孫度也殺了本郡的有名人物田昭,以及與田昭地位相同的名豪大姓,他的目的,無非是立威,叫人害怕。
公孫度也對外族作戰:向東,打高句驪;向西,打烏桓;在這兩方麵,他都打了勝仗。
他仗著中原有群雄割據,互相爭戰;朝廷自從董卓以來,一向對他也是鞭長莫及,不聞不問,所以才敢於任性胡作非為,擴充勢力。他曾經對親信的左右說:“漢祚將絕,當與諸卿圖王耳。”
這“王”字應該是孟子所謂“王天下”的王:順人民之意而統一中國,更換朝代的王,不過,他也了解自己的力與德,均談不到取漢朝皇帝而代之;他所圖謀的,也不過是割據一方,創造一個“獨立王國”而已。
這小小野心,他確是一步一步地實現了。他不僅在名義上把遼東一郡擅自分為三郡,於遼東以外,新設遼西、中遼兩郡,以自己的人做三個郡的太守,而升自己為所謂“平州牧”,封自己為所謂“遼東侯”;而且用船運兵,渡過渤海海峽,占領了青州的東萊等縣。
曹操忙於對付袁術、呂布、劉備、袁紹,一時隻得對公孫度採取順水推舟的政策。不僅不加以討伐,而且派人拜他為“武威將軍”,封他為“永寧鄉侯”。
公孫度心中十分不快地向人說:“我已經是遼東王了,誰稀罕做什麽‘永寧’的‘鄉侯’。”
建安九年,公孫度去世;公孫康繼承了所謂遼東侯、平州牧的爵與位。
一二、公孫康
公孫康把父親所不要的“永寧鄉侯”的印與綬,送給了弟弟公孫恭。
建安十二年,袁熙與袁尚二人來投奔他,有人向曹操建議,乘此機會,以追擊二袁為名,派兵將公孫康解決,曹操說:“不必,我有辦法,叫公孫康把二袁的頭顱送來。”
曹操的辦法十分簡單:不派兵,也不叫人去命令公孫康如何如何。曹操知道,倘若派了人去,公孫康反而會與二袁及其殘部合在一起;不派兵去,公孫康就不懷疑曹操有順便解決他的企圖,就會殺了二袁,向曹操討好。
</br>
曹操在建安十二年四月間到達無終縣(河北五田),七月間遇到大雨,許多河流都泛濫了,海邊陸地的水也積了相當深。曹操原意想沿著海岸繞到今日遼寧省錦縣一帶,再向北轉往柳城,由於這“傍海道”不通,就辦不到了。
本地有一位了不起的人,姓田名疇,聚集了若幹家老百姓,移居在山地裏避亂。他本可以不管曹操與烏桓之間的事,卻感覺到這是漢族的自衛問題,義不容辭。他向曹操毛遂自薦,作曹軍的嚮導,領曹軍由一條叫做“盧龍道”的小路走,由薊縣之東,穿過喜峰口經喀喇沁左旗,直抵柳城之西,全長五百多裏(漢朝的裏,比現在的華裏短)。
曹軍於八月間在柳城附近的白狼山,與蹋頓等人的兵作遭遇戰,獲勝,殺了蹋頓,收降了胡人漢人二十幾萬。袁熙、袁尚與蘇仆延,逃往遼東,投公孫康。
一一、公孫度
公孫康是公孫度的兒子,公孫恭的哥哥;公孫淵的父親。
公孫氏一家,從公孫度在漢靈帝中平六年占據遼東,到魏明帝景初二年公孫淵被司馬懿消滅,前後共有五十個年頭,比劉備、劉禪父子占據四川與漢中多了八年。
公孫氏在幽州是一個大族,公孫瓚我們已經介紹過了,另有一位公孫琙,當過玄菟郡的太守。
公孫度的父親公孫延,是住在玄菟郡郡治的一位不敢留居在家鄉遼東郡襄平縣的亡命之徒,襄平的故城,在今天遼陽縣之北七十裏左右。
公孫度年輕之時,就做了太守衙門的小職員,很被公孫琙太守喜歡。公孫琙為什麽喜歡他?說來奇怪,是因為他原來的名字不是“度”,而是“豹”,公孫琙有過一個名叫“豹”的兒子,不幸早死,於是見了這個也叫做“公孫豹”的年輕人,便十分疼愛,把他送到有名的老師那裏去讀書,給他娶了妻,又保舉他為本郡的“有道”,送往洛陽(所謂“有道”比“茂才”、“孝廉”性質不同,卻也是進入仕途的一個資格)。
公孫度做了“有道”以後,被選為“尚書郎”,由尚書郎而逐漸升做了冀州刺史,他的名字也早就由“豹”字而改為“度”字了。
他的官運很好,別人在董卓當權以後會倒黴;他卻受到董卓的愛將、同為遼東郡人的徐榮的提拔,徐榮推薦他做遼東郡的太守(太守的官階是二千石,刺史的官階是六百石,太守比刺史高)。
公孫度就任以後,施出惡辣手段,殺掉“遼東陽國都尉公孫昭”,公孫昭不曾犯什麽罪,隻是曾經徵調過公孫度的兒子公孫康,以伍長的身份服應服的兵役而已。
公孫度也殺了本郡的有名人物田昭,以及與田昭地位相同的名豪大姓,他的目的,無非是立威,叫人害怕。
公孫度也對外族作戰:向東,打高句驪;向西,打烏桓;在這兩方麵,他都打了勝仗。
他仗著中原有群雄割據,互相爭戰;朝廷自從董卓以來,一向對他也是鞭長莫及,不聞不問,所以才敢於任性胡作非為,擴充勢力。他曾經對親信的左右說:“漢祚將絕,當與諸卿圖王耳。”
這“王”字應該是孟子所謂“王天下”的王:順人民之意而統一中國,更換朝代的王,不過,他也了解自己的力與德,均談不到取漢朝皇帝而代之;他所圖謀的,也不過是割據一方,創造一個“獨立王國”而已。
這小小野心,他確是一步一步地實現了。他不僅在名義上把遼東一郡擅自分為三郡,於遼東以外,新設遼西、中遼兩郡,以自己的人做三個郡的太守,而升自己為所謂“平州牧”,封自己為所謂“遼東侯”;而且用船運兵,渡過渤海海峽,占領了青州的東萊等縣。
曹操忙於對付袁術、呂布、劉備、袁紹,一時隻得對公孫度採取順水推舟的政策。不僅不加以討伐,而且派人拜他為“武威將軍”,封他為“永寧鄉侯”。
公孫度心中十分不快地向人說:“我已經是遼東王了,誰稀罕做什麽‘永寧’的‘鄉侯’。”
建安九年,公孫度去世;公孫康繼承了所謂遼東侯、平州牧的爵與位。
一二、公孫康
公孫康把父親所不要的“永寧鄉侯”的印與綬,送給了弟弟公孫恭。
建安十二年,袁熙與袁尚二人來投奔他,有人向曹操建議,乘此機會,以追擊二袁為名,派兵將公孫康解決,曹操說:“不必,我有辦法,叫公孫康把二袁的頭顱送來。”
曹操的辦法十分簡單:不派兵,也不叫人去命令公孫康如何如何。曹操知道,倘若派了人去,公孫康反而會與二袁及其殘部合在一起;不派兵去,公孫康就不懷疑曹操有順便解決他的企圖,就會殺了二袁,向曹操討好。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