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的皇帝們,在和帝以後都是短命的人。壽命較長的桓帝,死時才三十六歲。靈帝死時,三十二歲。順帝,三十歲。和帝自己,二十七歲。其餘的,兩位少帝,與質帝、沖帝、殤帝,都隻是一些小孩子而已。


    和、順、桓、靈之所以短命,因為後宮的妃子太多。其他的小皇帝,有病死的,也有被毒死的,和、順、桓、靈,留下了年輕的寡婦,以皇太後的身份垂簾聽政。她們所能相信的,隻能是自己的父親(國丈),或哥哥、弟弟(國舅)。於是竇、鄧、閻、何等幾家外戚,便先後當權。


    在皇太後之下的小皇帝,倘若是親生的,則問題比較簡單;倘若是“抱來的”(由別支皇族過繼而來的),那就每每發生小皇帝略為長大以後,就被宦官挑撥利用,以政變的方式推倒當權的國丈或國舅,使得大權落入宦官之手。


    中央的政治機構,由於不再有三權分工,一壞便全部都壞。地方官吏之推選孝廉,成為形式,真孝真廉的人競爭不過地方官吏的私人,地方官吏自己又每每都是宦官或外戚的私人。於是現任的及未來的官吏,從上到下,極大多數成為貪汙分子。老百姓隻能苟延殘喘於如虎如狼的貪官汙吏的統治之下。


    東漢在經濟上,本可以比西漢略好。光武帝把王莽所不曾能夠解救的奴隸,逐漸地解救了。光武帝又盡量減少貴族與大官的俸祿,盡量不捲入西域各國的糾紛,軍隊的開銷縮小,這些措施都是為了讓人民可以休養生息。


    可惜,由於政治的結構出了毛病,人民在賦稅方麵的負擔,表麵上比以前少,事實上比以前多。公開的負擔少,暗中的負擔多。所謂暗中負擔,第一是銅錢貶值。西漢從武帝元狩五年到平帝元始元年,一共鑄造了二百八十“億萬”(所謂億萬,是十萬萬。二百八十億萬是二千八百萬萬)。東漢的銅錢流通量,於王莽末年的大亂以後,經過光武帝的整理,原已比西漢少得多。但是,和帝以後的當權之人,一方麵連年打西羌、打匈奴,花錢太多;一方麵又在生活上窮奢極侈,不懂得什麽叫做量人為出,更不懂得什麽叫做“平衡國家收支”。他們貪圖鑄錢的方便:用少數的銅,鑄多量的錢。於是越鑄越多。在順帝的時候,中央政府一年的收入在數字上是六十萬萬,等於是西漢兩百年所鑄銅錢的總數之百分之二以上。


    其他的暗中負擔,是官吏的種種攤派、勒索,包括老百姓不敢不送上去的賄賂。


    官吏的生活費與娛樂費,都是取之於老百姓的,卻不替老百姓做事。水利的工程,讓它荒廢不修。黃河決口;別的河流也頗有泛濫的。大水之年以後,常常有大旱之年。水災與旱災,輪流地逼得老百姓沒有日子過。天公又不作關。老天,不僅對人世間貪汙橫行與種種不合理的現象,視若無睹,而且助紂為虐,於水災、旱災以外,又加了地震、地陷、蝗蟲、瘟疫。


    東漢末年的人民,對洛陽的中央政府失望,對老天也失望。於張角、張梁、張寶三兄弟的鼓動之下,人民相信老天也在生病、將死;倘若能另有一個新的老天、新的上帝來替代這生病將死的老天,該有多好!張家三兄弟告訴他們:這蒼天確是生病將死,替代這蒼天的,將是黃色的天。你們人民如果能在甲子年三月初五日,頭裹黃巾,便能於天崩地陷、宇宙換一紀元之時得救。結果,有三十六萬左右的人,都加入了張家的黃巾組織。


    二、黃巾


    東漢末年的“黃巾之亂”,是中國歷史上若幹次的失敗的農民革命之一。


    它的人數不為不多,組織不為不強,它之所以失敗是由於領導人物之不學無術,既沒有對於當前客觀環境的正確了解,又沒有對於未來的理想社會與理想政府的構想,更不曾聚集或培育軍事的與政治的幹部人才。


    作為黃巾徒眾之大頭目的張角,及其兩位弟弟張寶、張粱,懂得的隻是以畫符念咒、噴水治病的魔術或催眠術,用來廣收信徒,藉以推倒漢朝及其政府。漢朝的各級政府,何以會在安、順、桓、靈諸帝之時壞到那種田地?要用什麽樣子的政府來替換這東漢末年的政府?老百姓所受的痛苦,除了苛捐雜稅以外,還有什麽其他的原因?要用什麽措施來剷除當時經濟上的病根?這些大問題,不是張角等人所能答得出的,也不是他們所能想得出的。


    他們,正如其後若幹次的農民革命的領導人物(黃巢、李自成等等),隻不過是對現狀十分不滿而憑著一時衝動,“為革命而革命”、“先破壞了現狀再說”!從開頭起,他們便不想睜開眼睛,而隻肯閉著眼睛在黑暗中盲動,安得不失敗呢?


    計劃,張角不是沒有。他活動了十幾年,遣派大弟子八人分頭到各地區活動,吸收了三十六萬左右的徒眾,以一萬人為“一方”,有些方超過一萬,有些方不到一萬。每方,設一個“大帥”。這三十六萬人,遍布於十二州之中的八州:位於今日河北省的冀州、幽州,位於今日山東省的青州、兗州,位於今日河南省及湖北省、湖南省的豫州、荊州,位於今日江蘇省的揚州。


    他竟然也吸收了皇帝身邊的中常侍封諝與徐奉二人。這二人加入了他的組織,願作內應。


    他預定在甲子年光始七年(中平元年,公元184年)三月初五日,在全國各地同時起事。徒眾一概以頭裹黃巾為號。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細說三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黎東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黎東方並收藏細說三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