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封建製度的建立,便有封建意識形態的認同。農奴製的發展不僅需要專製


    製度政治上的保障,而且還需要封建思想在理論上的認同。19世紀的貴族歷史學家


    波將金主張:俄國歷史進程與西歐不同,西歐的自由未必適合於俄羅斯民族,「好


    的農奴主會比農民自己能更好維護農民利益。」在前麵我們提到,到19世紀30年代


    貴族思想家、教育大臣烏瓦羅夫提出了官方國民性原則,即「東正教。專製製度和


    民族性」是俄羅斯的國民性原則,他宣稱:「專製製度與農奴製是兩種平行的勢力,


    二者必須同時發展。」因此,「不發生普遍震盪,即不能觸動農奴製度。」貴族思


    想家的主張為農奴製的發展在理論上賦予合理性,以知識教化的形式侵蝕了一代代


    俄羅斯人。盡管19世紀初,世界資本主義的發展已成大潮,但俄國的農奴製仍頑固


    地延續了半個世紀的統治,到19世紀60年代才廢除,並且在農奴製改革後,農奴製


    的陰魂仍濃聚不散,長期地阻礙著俄國經濟現代化進程。


    四、歷史重負下的俄國農民群體


    農民和地主作為前資本主義的主要社會群體,是封建生產方式的代表者,該群


    體的經濟活動是我們的考察對象。在農奴製統治下,農民經濟行為的異化,導致農


    民勞動態度的扭曲、勞動目的的相悖、勞動積極性的下降和勞動生產率的低下。原


    始社會裏,俄羅斯農民受益於村社和土地,村社是互助和諧的集體,土地是養育農


    民的母親。然而當私有製的封建社會取代了田園詩般的原始社會後,農民對勞動、


    對土地態度發生了巨變。自由農民變成了農奴主的依附品,原來曾經給給農民幸福


    和希望的土地變成了禁錮他們的牢籠,一年的辛勤勞作之所得幾乎全部交予農奴主。


    於是農民發現原來自身所固有的素質和力量已變成與自己對立並支配自己的異己力


    量,農民「隻是物,是耕地的工具」,農民經濟行為出現了異化。在人身不自由、


    精神受壓抑、生活乏飽暖、未來無希望的情況下,農民厭惡勞動,因為勞動不再是


    幸福的源泉;農民憎恨土地,因為土地是地主的財產。農民的勞動態度變得消極被


    動,對生產和收成漠不關心。18至19世紀的地主申訴書中經常有這樣的抱怨,稱農


    民的勞動是「懶散、遲鈍和毫無興趣的」,「農民荒廢領地、踐踏莊稼、毒死牲畜,


    想方設法破壞主人的田產。」


    俄國的農業收穫量與種子比例經常是3 .5 :1 ,單位麵積產量十幾年甚至上


    百年也無明顯增長。幾百年來廣大俄羅斯農民就處於這種悲慘的境地,在這種矛盾


    心理背景下被迫從事經濟活動。


    價值觀念屬於民族文化傳統的內核,決定了人們的行為取向,並潛移默化地影


    響著一定文化背景下的人們。俄國封建的農民群體(包括從事農業經營的地主)對


    經濟事務的價值判斷和道德評估是在其直觀封閉型思維方式下進行的。


    該群體經濟價值觀念特點之一是其財產觀念的狹隘性。僅從消費和自然的角度


    看待財富,把財產和金錢當做養家餬口的必要的生產資料,認為利用它發財致富是


    不道德的。即「財富沒有獨立價值,也不是他們的生活目的,因為按照基督教的世


    界觀,隻有貧窮才能保證陰間得救」。另外,農民群體總是認為,資本不如土地穩


    定,雖然它對人相當誘惑力,但比土地更易失掉。大多數地主也把巧取豪奪來的金


    錢僅僅看成是生活資料,忙於用其進行淫逸享樂,疏於用其進行擴大再生產,更絕


    少將金錢投入流通領域開礦辦廠。


    特點之二即農民群體觀念的封閉保守性。農民長期廝守於土地和村社,村民的


    生活完全是建立在世代沿襲的民族傳統基礎之上,封閉守舊的生產方式更促成了安


    於現狀、不思進取的思想。他們在進行價值判斷時,習慣於把舊的體製、舊的模式、


    舊的章法、舊的生活方式和先人聖典作為標準,對於新生事物總是持懷疑態度。


    恩格斯在研究俄國村社問題時曾論述:「農民的利益沒有超出附近村莊的範圍,


    他們不需要同其它各地區的手工業者接觸,他們害怕競爭就像怕火一樣,他們這種


    因循守舊的生活是經不起任何人和任何事物的驚擾的。」


    特點之三即是俄國農民濃厚的集體主義和平均主義意識。村社是一個典型的宗


    法組織,集體主義和平均主義是維持村社內部秩序的公認原則,也是村社成員共同


    遵守的良好美德。盡管後來階級壓迫取代了平等互助,私有製取代了原始公有製,


    然而村社精神和原則卻保存下來。恩格斯曾認為「俄國是在全國範圍內,把農村村


    社保留至今的歐洲惟一國家」。俄國農民大多數人仍把集體主義和平均主義奉為神


    明,把這種思想升華為對未來理想社會的設想。最終在政治上,專製主義取代民主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色風暴之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建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建華並收藏紅色風暴之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