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之前,俄國雖已騙走了大半個東北(這裏是在蔣廷黻先生所說的“大東北”涵義上使用“東北”一詞),但在黑龍江右岸還有若幹屬於中國的飛地,有土生土長的少數民族和生意人在那裏居住。東三省(當時東北尚未建省,統稱滿洲,由於是所謂“龍興之地”,對外不開放,由幾個滿族將軍帶兵駐守)的將軍們都是滿族人,對太後編練義和團打洋人的上諭奉命惟謹,盛京(即今瀋陽)、吉林也小規模地鬧起了義和團,這就給了沙俄極好的藉口,實施其攫奪更多權益的計劃。
7月中旬,俄軍從海蘭泡(位於黑河對岸,原名孟家屯,今俄國布拉戈維申斯克)越界渡江;次日起,在海蘭泡居住的六千多(大多是做生意的)中國人,被分批押解到黑龍江邊,強行驅趕入水。掉隊或拒絕泅水者,被俄軍用斧子、刺刀砍殺。遊過江的中國人僅八十餘人,大部分人被殺或在江中淹死。
同時,俄軍將中國人集中居住的“江東六十四屯”(在璦琿對麵,黑龍江以北)焚掠一空,居民或被砍殺或被驅趕進江中溺死,慘死七千多人。8月14日,俄國阿穆爾省總督宣布黑龍江右岸土地全部並歸俄國所有。希望國人不要忘記黑龍江畔這些同胞的冤魂。
俄軍過江後即分三路向東北縱深挺進。8月28,黑龍江城(即齊齊哈爾)失守,黑龍江將軍壽山自殺。另兩路俄軍分別由鬆花江與黑龍江交匯處的哈喇蘇蘇(又稱三姓,今黑龍江依蘭)和中朝邊境的琿春入侵吉林,吉林將軍長順奉清廷之命“停戰講和”,9月21日俄軍進入吉林,收繳全省所有槍枝和官府的現銀。俄軍的南路,由屯駐旅順的俄軍北進,8月1日攻陷蓋平和熊嶽,以後相繼攻陷海城、牛莊、遼陽、鐵嶺等地,10月2日占領盛京(瀋陽),偏師直下山海關,與關內的俄軍會合。至此,東北全境基本上落入俄國的掌握之中。
11月9日,逃到義州的盛京將軍增祺派部下周冕與俄國總督阿萊謝耶夫(alexieff)的代表在旅順訂立了《奉天交地暫且約章》(簡稱《增阿暫章》),主要條款有:允許俄國建立哈爾濱至旅順的鐵路;中國交出軍火炮台,解散軍隊;營口暫由俄國人管理;俄國派官員駐盛京參與“緊要大事”;俄派兵協助地方上的治安巡捕等等4。16日增祺與阿萊謝耶夫批準了《增阿暫章》。但是由於當時交通通訊不通(太後一行正在“西狩”途中),增祺此舉未能事先請示朝廷,因此當太後知道他竟敢與洋人私訂約章,大為惱怒,次年(1901年)1月18日,命駐俄公使楊儒向俄國外務部聲明不予承認,並將增祺交部嚴加議處。
其實,《增阿暫章》不僅慈禧不滿意,俄國那一頭也不滿意。清廷既然不予承認,俄國樂得同意廢除《暫章》,並由外(務)部尚書拉姆斯獨夫向楊儒提出了一份更為苛刻的“東三省交地事約稿”,主要內容是:一、俄允將滿洲全行交還中國,吏治一切照舊;二、留兵一部保護鐵路,至地方平靖及中國將本約末四款辦到之日止;三、如遇變急,留駐之兵,全力助中國彈壓;四、中國允於路工未竣及開行以前,不設兵隊,他日設兵須與俄國商定數目,軍火禁入滿洲;五、凡將軍大員辦事不合邦交,經俄聲訴,即予革職,滿洲內地可設馬步巡捕,與俄商定數目;六、中國北境水陸師不用他國人訓練;七、劃金州於旅大租借地內;八、滿蒙新疆等處路礦及他項利益,非俄允許,不得讓與他國,或中國自行築路,除牛莊外不得將地租與他國人;九、此次俄兵費、各國賠款,均應清還,俄人賠款數目期限抵押,與各國會同辦理;十、被毀鐵路,及公司工(程)師被劫產業,及遲設路工賠費,均由中國與公司商賠;十一、上項賠款可與公司商定,將全數或分出若幹,以他項利益作抵,該利益可酌改舊合同,或另讓利益;十二、照中國前允成議,自幹路或支路向北京另造一路,直達長城,照現行路章辦理。5
由於俄國所提條件大有獨吞滿蒙權益之意,引起了視東北為其“國防外線”的日本的極度恐慌和不滿。於是日本拉俄國的老對頭英國和德國共同向中國施壓,勸中國勿與“別國”(即俄國)另定割讓土地及獨享利益的條約,一切條約應與各國公同商辦。清廷的態度是以夷製夷,利用英美德日勸阻俄國,中國則盡可能地兩邊都不得罪,總的原則是“因應機宜,善為操縱”。俄國公使格爾思則威脅李鴻章說,中國如果聽信各國讒言,不願立約,則滿洲必永為俄國占領,此事與各國無關,應置之不理。3月18日,俄國發出簽約的最後通牒,限令中國26日之前簽字。李鴻章的對策是拖,後來又利用列強間的矛盾,提議先定公約,後議專約,將此事暫時擱置了起來。
由於想在“公約”之外謀求更大的特殊利益,俄國向清廷秘密提出的條件,都是一些上不得台麵的東西。清廷於是通過劉坤一、張之洞等向英、日等國透露俄國的要求,激起了這些國家的強烈反彈。迫於壓力,4月12日,俄外務部向英美德三國公使否認俄曾向中國提出過特殊要求。之前(4月8日),俄駐日公使也通知日本外相加藤,中俄立約作罷,東三省仍照以前辦理,加藤當即轉告清廷駐日公使李盛鐸,並叮囑俄若再有誘逼情事可隨時與英、日密商。誠如張之洞所說,中國此時的生機全賴“各國牽製”四個字了6。
但是,俄國是不會無代價地將東三省璧還的,其他列強當然也不甘心俄國獨吞東北的權益,尤其是日本,在它看來,俄獨吞東北,對日本簡直就是生死攸關的事情。列強在中國問題上,本來就是矛盾重重,根本就不可能形成一致的對華政策,是太後鬧義和團把它們鬧到了一張床上。即便如此,列強仍然是同床異夢的,其中俄國尤其狡詐。庚子年的閏8月初4日,在馬上就要拿下盛京,實現自己的戰略目的時,俄國忽然向其他列強遞交了一份照會,宣稱解救各國使館的任務已經完成,俄軍及其公使館人員將一併撤退到天津,等候清廷派出的談判代表。這對原想團結一致壓迫清廷做出最大讓步和賠償的其他列強,分明是拆台;對清廷而言,則是示好。他們為什麽要撤到天津?因為負責談判的全權大臣李鴻章要從那裏上岸,而李鴻章被俄國視為“親俄派”,奇貨可居,所以一下船就被俄國派兵嚴密保護了起來。相對於李鴻章,另一位全權大臣慶親王則被認為是親英日的,但在外交折衝方麵,他還是個小兒科,老李根本不把他放在眼裏。據榮祿在京的眼線張翼向他密報說,在與列強的談判中,老李主持一切,“大權獨攬,左右無人也”,“甚至電奏照會竟有先發行而後知會者,一切獨斷獨行,決無與慶邸(即慶親王)就商之時7。”盡管與朝廷往來的電文公函,慶親王由於地位尊貴,名銜始終都列在老李前麵,但老李功在國家,有本錢倚老賣老。太後簡直把大清的江山和自己的命運全押在了老李一個人身上:“該大學士此行,不特安危係之,抑且存亡係之,旋轉幹坤,匪異人任,勉為其難,所厚望焉8。”
俄國人原以為老李收過他們的錢,這次也會像強租旅大那次一樣合作,不想老李親俄不假,但在關係國家重大權益的問題上,還是頂住了壓力。1901年10月10日,俄國公使向李提出以俄華道勝銀行名義辦約,以避列強耳目,他拒絕了。此後俄使又不斷威逼利誘,直到老李去世前一個小時,俄國公使還在病榻前逼他簽字。所以老李之死,一是讓太後攪得一團糟的國事給累的,一是讓列強尤其是俄國人給逼的。平心而論,明知道必會喪權辱國,背上歷史千載罵名(像“漢奸”、“賣國賊”這類罵名老李至今已經背了一百多年)的這類談判,別人避之惟恐不及,老李雖不情願,但為挽救神州於陸沉,“雖千萬人,吾往矣”,這種忍辱負重的勇氣和老成謀國的責任感,令人佩服。要知道,那些一向罵老李“漢奸”、“賣國”的翰林和禦史們此時都如“久旱之望雲霓”,盼著他來收拾好殘局呢。“於時列國軍隊尚紛屯京、津間,兩宮西狩未還,生民喘息甫蘇,中外喁喁仰望李相若長城。頓聞噩耗,舉國惶駭,朝廷亦怵然9。”得知李鴻章的死訊時,太後一行正在迴鑾的路上,消息傳來時,當時隨從扈駕的吳永描述了行在的場麵和感想:
</br>
7月中旬,俄軍從海蘭泡(位於黑河對岸,原名孟家屯,今俄國布拉戈維申斯克)越界渡江;次日起,在海蘭泡居住的六千多(大多是做生意的)中國人,被分批押解到黑龍江邊,強行驅趕入水。掉隊或拒絕泅水者,被俄軍用斧子、刺刀砍殺。遊過江的中國人僅八十餘人,大部分人被殺或在江中淹死。
同時,俄軍將中國人集中居住的“江東六十四屯”(在璦琿對麵,黑龍江以北)焚掠一空,居民或被砍殺或被驅趕進江中溺死,慘死七千多人。8月14日,俄國阿穆爾省總督宣布黑龍江右岸土地全部並歸俄國所有。希望國人不要忘記黑龍江畔這些同胞的冤魂。
俄軍過江後即分三路向東北縱深挺進。8月28,黑龍江城(即齊齊哈爾)失守,黑龍江將軍壽山自殺。另兩路俄軍分別由鬆花江與黑龍江交匯處的哈喇蘇蘇(又稱三姓,今黑龍江依蘭)和中朝邊境的琿春入侵吉林,吉林將軍長順奉清廷之命“停戰講和”,9月21日俄軍進入吉林,收繳全省所有槍枝和官府的現銀。俄軍的南路,由屯駐旅順的俄軍北進,8月1日攻陷蓋平和熊嶽,以後相繼攻陷海城、牛莊、遼陽、鐵嶺等地,10月2日占領盛京(瀋陽),偏師直下山海關,與關內的俄軍會合。至此,東北全境基本上落入俄國的掌握之中。
11月9日,逃到義州的盛京將軍增祺派部下周冕與俄國總督阿萊謝耶夫(alexieff)的代表在旅順訂立了《奉天交地暫且約章》(簡稱《增阿暫章》),主要條款有:允許俄國建立哈爾濱至旅順的鐵路;中國交出軍火炮台,解散軍隊;營口暫由俄國人管理;俄國派官員駐盛京參與“緊要大事”;俄派兵協助地方上的治安巡捕等等4。16日增祺與阿萊謝耶夫批準了《增阿暫章》。但是由於當時交通通訊不通(太後一行正在“西狩”途中),增祺此舉未能事先請示朝廷,因此當太後知道他竟敢與洋人私訂約章,大為惱怒,次年(1901年)1月18日,命駐俄公使楊儒向俄國外務部聲明不予承認,並將增祺交部嚴加議處。
其實,《增阿暫章》不僅慈禧不滿意,俄國那一頭也不滿意。清廷既然不予承認,俄國樂得同意廢除《暫章》,並由外(務)部尚書拉姆斯獨夫向楊儒提出了一份更為苛刻的“東三省交地事約稿”,主要內容是:一、俄允將滿洲全行交還中國,吏治一切照舊;二、留兵一部保護鐵路,至地方平靖及中國將本約末四款辦到之日止;三、如遇變急,留駐之兵,全力助中國彈壓;四、中國允於路工未竣及開行以前,不設兵隊,他日設兵須與俄國商定數目,軍火禁入滿洲;五、凡將軍大員辦事不合邦交,經俄聲訴,即予革職,滿洲內地可設馬步巡捕,與俄商定數目;六、中國北境水陸師不用他國人訓練;七、劃金州於旅大租借地內;八、滿蒙新疆等處路礦及他項利益,非俄允許,不得讓與他國,或中國自行築路,除牛莊外不得將地租與他國人;九、此次俄兵費、各國賠款,均應清還,俄人賠款數目期限抵押,與各國會同辦理;十、被毀鐵路,及公司工(程)師被劫產業,及遲設路工賠費,均由中國與公司商賠;十一、上項賠款可與公司商定,將全數或分出若幹,以他項利益作抵,該利益可酌改舊合同,或另讓利益;十二、照中國前允成議,自幹路或支路向北京另造一路,直達長城,照現行路章辦理。5
由於俄國所提條件大有獨吞滿蒙權益之意,引起了視東北為其“國防外線”的日本的極度恐慌和不滿。於是日本拉俄國的老對頭英國和德國共同向中國施壓,勸中國勿與“別國”(即俄國)另定割讓土地及獨享利益的條約,一切條約應與各國公同商辦。清廷的態度是以夷製夷,利用英美德日勸阻俄國,中國則盡可能地兩邊都不得罪,總的原則是“因應機宜,善為操縱”。俄國公使格爾思則威脅李鴻章說,中國如果聽信各國讒言,不願立約,則滿洲必永為俄國占領,此事與各國無關,應置之不理。3月18日,俄國發出簽約的最後通牒,限令中國26日之前簽字。李鴻章的對策是拖,後來又利用列強間的矛盾,提議先定公約,後議專約,將此事暫時擱置了起來。
由於想在“公約”之外謀求更大的特殊利益,俄國向清廷秘密提出的條件,都是一些上不得台麵的東西。清廷於是通過劉坤一、張之洞等向英、日等國透露俄國的要求,激起了這些國家的強烈反彈。迫於壓力,4月12日,俄外務部向英美德三國公使否認俄曾向中國提出過特殊要求。之前(4月8日),俄駐日公使也通知日本外相加藤,中俄立約作罷,東三省仍照以前辦理,加藤當即轉告清廷駐日公使李盛鐸,並叮囑俄若再有誘逼情事可隨時與英、日密商。誠如張之洞所說,中國此時的生機全賴“各國牽製”四個字了6。
但是,俄國是不會無代價地將東三省璧還的,其他列強當然也不甘心俄國獨吞東北的權益,尤其是日本,在它看來,俄獨吞東北,對日本簡直就是生死攸關的事情。列強在中國問題上,本來就是矛盾重重,根本就不可能形成一致的對華政策,是太後鬧義和團把它們鬧到了一張床上。即便如此,列強仍然是同床異夢的,其中俄國尤其狡詐。庚子年的閏8月初4日,在馬上就要拿下盛京,實現自己的戰略目的時,俄國忽然向其他列強遞交了一份照會,宣稱解救各國使館的任務已經完成,俄軍及其公使館人員將一併撤退到天津,等候清廷派出的談判代表。這對原想團結一致壓迫清廷做出最大讓步和賠償的其他列強,分明是拆台;對清廷而言,則是示好。他們為什麽要撤到天津?因為負責談判的全權大臣李鴻章要從那裏上岸,而李鴻章被俄國視為“親俄派”,奇貨可居,所以一下船就被俄國派兵嚴密保護了起來。相對於李鴻章,另一位全權大臣慶親王則被認為是親英日的,但在外交折衝方麵,他還是個小兒科,老李根本不把他放在眼裏。據榮祿在京的眼線張翼向他密報說,在與列強的談判中,老李主持一切,“大權獨攬,左右無人也”,“甚至電奏照會竟有先發行而後知會者,一切獨斷獨行,決無與慶邸(即慶親王)就商之時7。”盡管與朝廷往來的電文公函,慶親王由於地位尊貴,名銜始終都列在老李前麵,但老李功在國家,有本錢倚老賣老。太後簡直把大清的江山和自己的命運全押在了老李一個人身上:“該大學士此行,不特安危係之,抑且存亡係之,旋轉幹坤,匪異人任,勉為其難,所厚望焉8。”
俄國人原以為老李收過他們的錢,這次也會像強租旅大那次一樣合作,不想老李親俄不假,但在關係國家重大權益的問題上,還是頂住了壓力。1901年10月10日,俄國公使向李提出以俄華道勝銀行名義辦約,以避列強耳目,他拒絕了。此後俄使又不斷威逼利誘,直到老李去世前一個小時,俄國公使還在病榻前逼他簽字。所以老李之死,一是讓太後攪得一團糟的國事給累的,一是讓列強尤其是俄國人給逼的。平心而論,明知道必會喪權辱國,背上歷史千載罵名(像“漢奸”、“賣國賊”這類罵名老李至今已經背了一百多年)的這類談判,別人避之惟恐不及,老李雖不情願,但為挽救神州於陸沉,“雖千萬人,吾往矣”,這種忍辱負重的勇氣和老成謀國的責任感,令人佩服。要知道,那些一向罵老李“漢奸”、“賣國”的翰林和禦史們此時都如“久旱之望雲霓”,盼著他來收拾好殘局呢。“於時列國軍隊尚紛屯京、津間,兩宮西狩未還,生民喘息甫蘇,中外喁喁仰望李相若長城。頓聞噩耗,舉國惶駭,朝廷亦怵然9。”得知李鴻章的死訊時,太後一行正在迴鑾的路上,消息傳來時,當時隨從扈駕的吳永描述了行在的場麵和感想: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