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3年,朝鮮發生了東學黨組織的大規模請願活動,全國處於騷動不安之中。東學教是19世紀70年代開始流行於朝鮮的一種民間宗教,其基本教義雜糅了儒、佛、道教的很多成分,主旨是社會平等、反對貪官汙吏和外來思想影響,在農村和下層社會有很大影響。東學教的創始人是崔濟愚,由於其思想傳播愈來愈廣,信徒愈來愈多,引起了政府的注意和恐慌,1863年朝官府將其逮捕,翌年將其殺害並禁止信奉和傳播東學教。但東學教仍在地下傳播與發展,其第二代教主崔海月利用教徒和農民對政府的不滿,發起了為教祖崔濟愚申冤的活動,希望藉此使東學教取得合法地位。1892年,崔海月率教徒六十餘人赴漢城上書官府申冤,翌年又提出“懲辦貪官汙吏”、“斥倭斥洋”等政治性口號,並在忠清道組織了有數萬人參加的報恩集會,要求廢除取締東學教的禁令,號召廣大教徒不達目的誓不罷休。朝鮮統治階層對事態的發展極為震驚,感到單憑安撫已無濟於事,而僅靠自身的力量亦難以鎮壓,遂再次求助於袁世凱和清廷。
袁世凱一向主張早遏亂萌,早在東學教掀起為教主伸冤的活動時,他就“屢次勸韓廷早為翦除,毋使滋蔓”。在崔海月等赴漢城上書時,他又建議朝政府要“格外鎮定,毋遽驚惶。為士民倡,宜速治魁首以厲其餘,並出示剴切的諭令禁止。”在東學教舉行忠清報恩大集會時,麵對漸成燎原之勢的動亂,朝鮮王室、政府方寸已亂,籌商於袁。袁遂建策“勸其簡派公正重臣前往撫輯,將各城鎮的貪官汙吏和苛政分別汰除,再調各處練軍到那裏虛張聲勢,顯示將進行征討,並切實明白地吩咐其解散,倘若終不遵從,再議進剿58。”但韓廷畏葸不決,經袁再三勸說,並表示願自任督剿,朝政府才派魚允中帶兵趕往忠清道驅散了東學黨的集會。
就袁世凱為朝鮮政府設計的對策而言,可以看出他對民間社會動亂有著十分清醒的政治判斷。對東學黨這類以“神道設教”方式動員組織群眾的民間宗教(類似於中國歷史上之太平道、白蓮教、拜上帝教等),如不能及時將其遏製於萌芽之中,往往很快發展成燎原烈火,造成整個社會的大動亂,歷史上類似的事例屢見不鮮。而消除亂萌的手段就是擒賊先擒王,凡民間宗教運動均建立於對教主的迷信之上,除掉教主,教徒們建立於這種迷信之上的精神信仰亦會隨之崩潰,整個運動自會土崩瓦解。
凡一種民間宗教運動的興起,多出於對社會現實的不滿和政治的腐敗,鎮壓是治末,改良政治方為治本。袁建議派“公正重臣前往撫輯,將各邑貪吏苛政分別汰除”的用意即在於此。改良政治,消除腐敗的作用就如釜底抽薪,多數人的滿意度提高了,對社會的未來、自己的前途抱有希望,少數野心家就難有作為,歷史上政治開明、國家繁盛時期幾乎沒有動亂的原因即在於此。
當然,動亂已成氣候之際,政治改良緩不濟急,為免於整個社會的崩潰,暴力手段的使用必不可免。但怎樣使用,卻大有學問。舉而不用,通過暴力的震懾作用,不戰而屈人之兵,無疑是上策,但前提是相比於對手,你具有壓倒性的優勢。其次則通過謀略製勝,分化瓦解之,誅殺禍首、脅從不問,袁所建議的即此種方法,其後來在山東鎮壓義和團時用的也是這種方法。而且成功地治理動亂局麵,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但袁之建議,因朝政府“諸多畏葸,意更遊移”而未能全部採納與實行,東學黨運動在消沉了半年之後,又在全羅道復燃。
1894年3月,全羅道古阜、泰仁兩郡數千東學教徒和農民在全?準領導下舉行了起義,先後成功攻擊了兩郡官署,並向各地廣發檄文,稱:“吾輩舉義至此,決非他故。所希望的是拯百姓於塗炭,尊國家於磐石,當內斬貪虐之官吏,外逐橫暴之強敵59”,號召廣大民眾加入起義。5月31日,全?準攻占全羅道首府全州,東學黨聲勢大振,起義勢如野火,迅速蔓延到忠清、慶尚、京畿、江原、黃海等道,發展成為全國性的政治動亂。
早在3月古阜爆發起義時,袁即電告北洋,要求派兵船赴朝彈壓:
外交“雙簧” [四]
東學邪教聯名訴請韓王盡數驅逐洋人,屢有揭貼榜文,沿西方人門前多端詬詈,聲稱將驅逐殺戮。在漢城的洋人都大為恐慌,……凱屢勸韓國政府嚴厲緝拿懲辦,終畏怯不敢。剛才英國官員禧在明來稱,各國洋員均要求調兵船防範,(禧在明)已告以中國有彈壓責任,應該靜候。請求凱速調數船,以防意外,而消除各國的疑懼雲。查西方人既等待中國(出麵)彈壓,自然屬於好事,乞即電令水師,迅速派遣兩艘兵船來仁(川),以盡彈壓之責。60
甲午戰爭後,國人追原禍始,多把引發戰爭的責任歸咎於袁世凱,認為是他的錯誤情報導致李鴻章派兵赴朝平亂,給了日本發動戰爭的藉口。其實,無論清廷派兵與否,日本武力幹涉、控製朝鮮的大計已定,或遲或早都會挑起事端,找到藉口的,如前麵提到的經濟賠償案和金玉均被刺案,都是這種企圖的表現。袁的任務就是控製住朝鮮,阻止列強的滲透和幹預。從袁上述要求派兵的電文看,其動機在於穩定住漢城的局麵,杜絕列強以保護僑民的名義出兵幹預朝鮮局勢,與朝廷的方針是完全一致的。這也可由他就韓王求清廷派兵援助一事拍給李鴻章的電文中看出:“如不允,他國人必有樂為之者,將置中國於何地,自為必不可推卻之舉”;李鴻章也認為,“韓國歸中國保護,其內亂不能自我了結,求中國代其戡亂,自為上國體麵”,建議派陸海軍赴朝平亂61。而且李鴻章之相信日本不會出兵,也是日本人積極誘使的結果62。至於日本之所以能以此作為其出兵朝鮮的藉口,其遠因恰在於十年前李鴻章與伊藤博文簽定的《天津條約》中給了日本人這種藉口。6月7日,在接到清駐日公使汪鳳藻關於清廷派兵赴朝鮮平亂照會的第二天,日外務省即復照宣稱,日本將依照《天津條約》之規定,也派兵赴朝;同日,日駐華代理公使、駐天津領事也分別照會清總理衙門和李鴻章,宣布根據《天津條約》,中國出兵,日本亦將出兵“保護使署、領事及商民63。”而實際上在接到清廷照會的前一天(6月5日),日本即以護送日使大鳥圭介返任為名,派遣海軍陸戰隊400名隨其赴朝了。
《孫子兵法》曰:兵者,詭道也。其實政治、外交又何嚐不是詭道!日本謀占朝鮮,處心積慮已二十餘年,計劃、準備十分周密。東學黨起事後,日參謀本部次長川上操六即授意日本浪人團體玄澤社,派內田良平等黨徒赴朝鮮打入東學黨內部,以同情起義者的姿態推波助瀾,並企圖將運動鋒芒由“逐洋滅倭”引至以袁世凱為代表的清廷勢力方麵。袁對此有所覺察,而李鴻章猶認為“伊藤尚明大局,不致嗾使韓匪起事。來電似尚不知韓國有內匪也。……伊藤與我交好,並非虛偽64。”外交之詭道的表現是虛虛實實,真真假假,背後隱藏著的是爾虞我詐的利益爭奪,辦外交幾十年的李鴻章怎會看不透?其實這裏還有一段故事。李鴻章甲午兵敗後失勢,僅掛個總署大臣的名義略備顧問而已,居住在京城賢良寺,也是門庭冷落。閑下來常同在其幕中的曾國藩的孫女婿吳永聊天,曾話及曾國藩在辦外交上對他的重要影響:
</br>
袁世凱一向主張早遏亂萌,早在東學教掀起為教主伸冤的活動時,他就“屢次勸韓廷早為翦除,毋使滋蔓”。在崔海月等赴漢城上書時,他又建議朝政府要“格外鎮定,毋遽驚惶。為士民倡,宜速治魁首以厲其餘,並出示剴切的諭令禁止。”在東學教舉行忠清報恩大集會時,麵對漸成燎原之勢的動亂,朝鮮王室、政府方寸已亂,籌商於袁。袁遂建策“勸其簡派公正重臣前往撫輯,將各城鎮的貪官汙吏和苛政分別汰除,再調各處練軍到那裏虛張聲勢,顯示將進行征討,並切實明白地吩咐其解散,倘若終不遵從,再議進剿58。”但韓廷畏葸不決,經袁再三勸說,並表示願自任督剿,朝政府才派魚允中帶兵趕往忠清道驅散了東學黨的集會。
就袁世凱為朝鮮政府設計的對策而言,可以看出他對民間社會動亂有著十分清醒的政治判斷。對東學黨這類以“神道設教”方式動員組織群眾的民間宗教(類似於中國歷史上之太平道、白蓮教、拜上帝教等),如不能及時將其遏製於萌芽之中,往往很快發展成燎原烈火,造成整個社會的大動亂,歷史上類似的事例屢見不鮮。而消除亂萌的手段就是擒賊先擒王,凡民間宗教運動均建立於對教主的迷信之上,除掉教主,教徒們建立於這種迷信之上的精神信仰亦會隨之崩潰,整個運動自會土崩瓦解。
凡一種民間宗教運動的興起,多出於對社會現實的不滿和政治的腐敗,鎮壓是治末,改良政治方為治本。袁建議派“公正重臣前往撫輯,將各邑貪吏苛政分別汰除”的用意即在於此。改良政治,消除腐敗的作用就如釜底抽薪,多數人的滿意度提高了,對社會的未來、自己的前途抱有希望,少數野心家就難有作為,歷史上政治開明、國家繁盛時期幾乎沒有動亂的原因即在於此。
當然,動亂已成氣候之際,政治改良緩不濟急,為免於整個社會的崩潰,暴力手段的使用必不可免。但怎樣使用,卻大有學問。舉而不用,通過暴力的震懾作用,不戰而屈人之兵,無疑是上策,但前提是相比於對手,你具有壓倒性的優勢。其次則通過謀略製勝,分化瓦解之,誅殺禍首、脅從不問,袁所建議的即此種方法,其後來在山東鎮壓義和團時用的也是這種方法。而且成功地治理動亂局麵,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但袁之建議,因朝政府“諸多畏葸,意更遊移”而未能全部採納與實行,東學黨運動在消沉了半年之後,又在全羅道復燃。
1894年3月,全羅道古阜、泰仁兩郡數千東學教徒和農民在全?準領導下舉行了起義,先後成功攻擊了兩郡官署,並向各地廣發檄文,稱:“吾輩舉義至此,決非他故。所希望的是拯百姓於塗炭,尊國家於磐石,當內斬貪虐之官吏,外逐橫暴之強敵59”,號召廣大民眾加入起義。5月31日,全?準攻占全羅道首府全州,東學黨聲勢大振,起義勢如野火,迅速蔓延到忠清、慶尚、京畿、江原、黃海等道,發展成為全國性的政治動亂。
早在3月古阜爆發起義時,袁即電告北洋,要求派兵船赴朝彈壓:
外交“雙簧” [四]
東學邪教聯名訴請韓王盡數驅逐洋人,屢有揭貼榜文,沿西方人門前多端詬詈,聲稱將驅逐殺戮。在漢城的洋人都大為恐慌,……凱屢勸韓國政府嚴厲緝拿懲辦,終畏怯不敢。剛才英國官員禧在明來稱,各國洋員均要求調兵船防範,(禧在明)已告以中國有彈壓責任,應該靜候。請求凱速調數船,以防意外,而消除各國的疑懼雲。查西方人既等待中國(出麵)彈壓,自然屬於好事,乞即電令水師,迅速派遣兩艘兵船來仁(川),以盡彈壓之責。60
甲午戰爭後,國人追原禍始,多把引發戰爭的責任歸咎於袁世凱,認為是他的錯誤情報導致李鴻章派兵赴朝平亂,給了日本發動戰爭的藉口。其實,無論清廷派兵與否,日本武力幹涉、控製朝鮮的大計已定,或遲或早都會挑起事端,找到藉口的,如前麵提到的經濟賠償案和金玉均被刺案,都是這種企圖的表現。袁的任務就是控製住朝鮮,阻止列強的滲透和幹預。從袁上述要求派兵的電文看,其動機在於穩定住漢城的局麵,杜絕列強以保護僑民的名義出兵幹預朝鮮局勢,與朝廷的方針是完全一致的。這也可由他就韓王求清廷派兵援助一事拍給李鴻章的電文中看出:“如不允,他國人必有樂為之者,將置中國於何地,自為必不可推卻之舉”;李鴻章也認為,“韓國歸中國保護,其內亂不能自我了結,求中國代其戡亂,自為上國體麵”,建議派陸海軍赴朝平亂61。而且李鴻章之相信日本不會出兵,也是日本人積極誘使的結果62。至於日本之所以能以此作為其出兵朝鮮的藉口,其遠因恰在於十年前李鴻章與伊藤博文簽定的《天津條約》中給了日本人這種藉口。6月7日,在接到清駐日公使汪鳳藻關於清廷派兵赴朝鮮平亂照會的第二天,日外務省即復照宣稱,日本將依照《天津條約》之規定,也派兵赴朝;同日,日駐華代理公使、駐天津領事也分別照會清總理衙門和李鴻章,宣布根據《天津條約》,中國出兵,日本亦將出兵“保護使署、領事及商民63。”而實際上在接到清廷照會的前一天(6月5日),日本即以護送日使大鳥圭介返任為名,派遣海軍陸戰隊400名隨其赴朝了。
《孫子兵法》曰:兵者,詭道也。其實政治、外交又何嚐不是詭道!日本謀占朝鮮,處心積慮已二十餘年,計劃、準備十分周密。東學黨起事後,日參謀本部次長川上操六即授意日本浪人團體玄澤社,派內田良平等黨徒赴朝鮮打入東學黨內部,以同情起義者的姿態推波助瀾,並企圖將運動鋒芒由“逐洋滅倭”引至以袁世凱為代表的清廷勢力方麵。袁對此有所覺察,而李鴻章猶認為“伊藤尚明大局,不致嗾使韓匪起事。來電似尚不知韓國有內匪也。……伊藤與我交好,並非虛偽64。”外交之詭道的表現是虛虛實實,真真假假,背後隱藏著的是爾虞我詐的利益爭奪,辦外交幾十年的李鴻章怎會看不透?其實這裏還有一段故事。李鴻章甲午兵敗後失勢,僅掛個總署大臣的名義略備顧問而已,居住在京城賢良寺,也是門庭冷落。閑下來常同在其幕中的曾國藩的孫女婿吳永聊天,曾話及曾國藩在辦外交上對他的重要影響: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