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勒教授(ernest weekley)的《文字的故事》、《姓名的故事》,斯密士


    (l.p. smith)的《英國言語》(the englishuguage)等,都極有興味,


    很愉快地消磨了幾天病裏的光陰。文法的三方麵中,講字義的一部分比講聲


    與形的更多趣味,在“素人”看去也是更好的閑書,我願意介紹給青年們,


    請他們留下第十遍看《紅樓夢》的工夫翻閱這類的小書,我想可以有五成五


    的把握不至於使他們失望。


    這幾冊小書裏我想特別地介紹斯密士的著作。德倫支的或者出板年月未


    免太早一點了,威克勒的徵引稍博,隻有斯密士的單講英語的發達變遷,內


    容簡要,又價廉易得,所以似最適宜。這是《家庭大學叢書》(home univ. lib.)


    之一,就是美國板也售價不出二元,英國板尤廉,不過歐戰後裝訂很壞了。


    全書共小板二百五十葉,內分九章,首三章述英語之起源以至成立,第四五


    章說造字,六至八章說言語與歷史,九章說言語與思想。第五章“造字之人”


    裏邊歷舉好些文人製用新字或使廢語復活,司各得亦其中之一,他從古民歌


    中採用那個“浪漫的名詞.. mour(魔力,迷魂的美),此字出於grammerye,


    在中古義雲文法學、拉丁文研究,於是同哲學這字一樣,在愚民心目中不久


    轉變含有魔術的意味了。”(p.120)《文字的故事》第一及十章中均有相同


    的記述。這雖是一件小事,但能使我們知道在一個字裏會隱藏著怎樣奇妙的


    故事。言語與歷史三章述黑暗時代以後英語的發達,至於現代。末章則專論


    言語與思想之關係,表示文詞之發生與意義之變遷皆與時代相關,以文化為


    背景、如讀文化人類學的一部分。斯密士的書原是通俗的小冊,但盡足供我


    們入門之用,以後尚欲研究,自有他的書目可以遵循,不是我們這樣外行所


    能說,我的意思不過當作一本閑書介紹給讀者罷了。


    德倫支引愛默生(emerson)的話說“字是化石之詩”。我想這的確是不


    錯的,所以說字義部分的通俗文法書可以當文藝作品去讀,講聲與形的方麵


    的又可以供給稍傾於理知的人去消遣,與無事閑讀《幾何原本》聊以自娛一


    樣。現在暑假不久就到,青年們拿一兩本這樣的書在山坳水邊去讀,——或


    與愛人共讀,或與《紅樓夢》夾讀,也都無不可,——倒是一種消夏的妙法。


    有興味的人除《文字的故事》等以外,再買■■—■(skeat)或威克勒的一


    冊小本《英語語源字典》,隨便翻翻也好,可以領解一種讀字典的快樂。


    臨了我還要表一表我的奢望,希望中國也出一本這類的小書,略說漢字


    的變遷,特別注重於某字最初見於何時何人何書,本意什麽,到了何時變了


    什麽意思:這不但足以引起對於文字學的興趣,於學術前途有益,實在我們


    個人也想知道這種有趣味的事實。


    (十四年三月末日)


    □1925年


    5月刊《語絲》25期,署名開明


    □收入《雨天的書》


    陀螺序


    劉侗《帝京景物略》記童謠雲,“楊柳兒活抽陀螺”,又雲“陀螺者木


    製如小空鍾,中實而無柄,繞以鞭之繩而無竹尺,卓於地,急掣其鞭,一掣,


    陀螺則轉無聲也。視其緩而鞭之,轉轉無復住。轉之急,正如卓立地上,頂


    光旋旋,影不動也。”英國哈同(a.c.haldon)教授在《人之研究》中引希


    勒格耳(g.v.schlegel)之說,謂荷蘭之阿耳(tol)從爪哇傳至日本,稱作


    獨樂,後又流入中國。唯日本源順(minamotonoshitagau)編《和名抄》雲,


    “獨樂,和名古末都玖利,有孔者也。”獨樂明明是漢語,日本語今簡稱“古


    末”(koma)。源順係十世紀初的人,當中國五代,可見獨樂這玩具的名稱


    在唐朝已有,並不是從外洋傳入的了。


    我用陀螺做這本小書的名字,並不因為這是中國固有的舊物,我隻覺得


    陀螺是一件很有趣的玩具,幼小時玩過一種有孔能叫的,俗名“地鵓鴿”,


    至今還記得,此外又因了《帝京景物略》裏的歌辭以及希臘的陶器畫,便使


    我想定了這個名稱。這一冊小集子實在是我的一種玩意兒,所以這名字很是


    適合。我本來不是詩人,亦非文士,文字塗寫,全是遊戲,——或者更好說


    是玩耍。平常說起遊戲,總含有多少不誠實的風雅和故意的玩笑的意味,這


    也是我所不喜歡的,我的仍是古典文字本義的遊戲,是兒戲(paidia),是


    玩,畫冊圖象都是(paignia)之一。我於這玩之外別無工作,玩就是我的工


    作,雖然此外還有日常的苦工,馱磚瓦的驢似的日程。馱磚瓦的結果是有一


    口草吃,玩則是一無所得,隻有差不多的勞碌,隻是一切的愉快就在這裏。


    昨天我看滿三歲的小侄兒小波波在丁香花下玩耍,他拿了一個煤球的鏟子在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周作人知堂書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周作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周作人並收藏周作人知堂書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