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便外出或參與典禮。


    天保九年閏四月十日,入夜阿百(其妻名)又對餘怨蔥,雲將捨身。餘徐諭之,七


    年以來吾家不治畢竟由吾不德所致,不能怨尤他人。夫婦已至七十餘歲,餘命幾何,勿因


    無益之事多勞心力,又諭以萬事皆因吾之不德所致。但彼未肯甘服,唯怨怒稍緩,旋止。


    女子與小人為難養,聖人且然,況吾輩凡夫,實堪愧恧。


    天保十五年五月六日,令阿路(其寡媳名,馬琴時已失明,一切著述都由她代筆)


    讀昨夜兼次郎所留置之為永春水著《大學笑句》,玩弄經書,不堪聽聞,即棄去。


    《大學笑句》蓋模擬《大學章句》之名,日本讀音相近。


    天保十五年六月十日,土屋桂助、岩井政之助來,致暑中問候。政之助不著裳,失


    禮也。


    但是我的偏見覺得這種謹嚴殊不愉快,很有點像法利賽人的模樣,從世


    俗的禮法說來,馬琴大約不愧為嚴謹守禮的君子,是國家的良民,但如要當


    文藝道中的騎士,似乎堅定的德性而外還不可不有深厚的情與廣大的心。我


    們讀詩人一茶的日記在這些方麵能夠更感到滿足。《七番日記》中有這樣一


    條,照原文抄錄於下,這是文化十一年(1814)五月的記事。


    四晴,夕小雨,夜大雨,處處川出水。


    今夜關之契下女,於草庵欲為同枕,有障殘書,關之歸野尻而下女不來。


    一茶在野尻村有門人關之,不能和情人相見,一茶便讓他們到自己家裏


    來會,後來關之因為有事,留下一封信,先回家去了,她卻終於沒有來,大


    約是因為大雨河水泛濫的緣故罷。一茶這種辦法或者不足為訓,但是寥寥幾


    行文字怎樣地能表出乖僻而富於人情味的特性來嗬。島崎藤村在《一茶旅日


    記》的序中說,與芭蕉、蕪村等相比,一茶是和我們的時代更相近的人物,


    的確不錯。這樣說來,馬琴也可以說是和我們的時代比較相遠的人物,雖然


    他比一茶還要小四歲。


    馬琴本名瀧澤解(takizawa kai),是士族出身。


    □1926年.. 5月刊《語絲》79期,署名豈明


    □收入《自己的園地》


    關於狂言十番


    四五年前,還是孫伏園君在編《晨報副刊》的時候,我譯了些古希臘的


    東西,登在報上,題名《古文藝》。後來又將兩篇日本的狂言譯了出來,也


    登在裏邊。丸山昏迷君見了很是喜歡,竭力慫恿我多譯幾篇,可以出一本小


    書,答應代我去搜集插畫。我覺得這倒也很好玩,便說就這樣辦罷,但是終


    於懶得動手,雖然本擬編入《陀螺》裏的兩篇狂言——《骨皮》與《伯母酒》


    ——已經抽下,放入別一個紙盒子裏了。民國十三年丸山君歸國去了一趟,


    抱病回京,躺在川田醫院多日,又復歸故鄉去,以後就沒有消息,直等到山


    川早水君寫信給我,才知道終於故去了。狂言我本是喜歡的,現在又似乎欠


    了亡友的一筆債,宿諾未踐,心常耿耿。從次年起著手續譯,先後共得十篇,


    遂編作一集,題曰《狂言十番》,“狂言”本係日本名詞,因無適當譯名,


    故沿用原文,並取原用專門語“十番”紀數,似頗相稱,雖然中國亦有此語,


    如音樂上之“打十番”及“馬上十番”之類。我所據的原文,“鷺流”係芳


    賀矢一校本《狂言二十番》,“和泉”及“大藏流”則為幸田成行校本《狂


    言全集》,此外山崎麓校注本《狂言記》及《外編》也稍資參照。插畫則從


    《狂言全集》選取五圖,又山口蓼洲畫《狂言百番》中亦取三幅。譯文因非


    一時之作,文句語氣頗有出入,今悉仍其舊,不加改易。關於狂言之說明,


    在有幾篇的附記裏稍有說及,現在也不多贅了。因為我覺得這一本小書原來


    不是研究狂言之作,要研究也非我的微力所能及,所以用不著那些方板的論


    文。我譯這狂言的緣故隻是因為他有趣味,好玩,我願讀狂言的人也隻得到


    一點有趣味、好玩的感覺,倘若大家不怪我這是一個過大的奢望。“人世難


    逢開口笑”,真是的,在這個年頭兒。我隻可惜丸山君死了,他不能再看了


    這小本子說“到底出來了麽”而微微的一笑了。


    民國十五年八月三十一日,周作人記於北京內右四區苦雨齋。


    □1926年


    9月刊《語絲》98期,署名豈明


    □未收入自編文集


    日本狂言選引言


    “狂言”是日本中古的民間喜劇。這時期相當於中國明朝,即公元十四


    世紀後半至十六世紀,正是西歐的文藝復興時代。在日本歷史上,這是武士


    專政七百年間的中段,在源氏鎌倉幕府與德川氏江戶幕府的中間,足利氏世


    襲將軍,幕府設在室町,所以稱為室町時代。這時代的文學普通稱作武士文


    學。


    這武士文學的代表作品是近於歷史演義的戰記,以及悲劇類的謠曲。戰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周作人知堂書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周作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周作人並收藏周作人知堂書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