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學院的時候,我以文學院教員的資格進去教書,又暫代劉半農先生擔任了
國文係的職務。前後才七個月,這一學年就完了,而這中間還經了好些波折,
法學院的打進來可以算是一個大災難,末了借到北小街的房屋,爭到女子學
院的名稱,是還好的事,卻也花了不少的光陰與氣力了。
平心想來,這一年於多難中無事地過去,能夠送這班畢業同學高高興興
地出去,總是極可感謝的。至於不佞以海軍下士,不知怎的忽於差不多是隔
教的國文學與女子教育貿然參加,因此亦得有歡送諸君之光榮,在不佞誠為
奇蹟,每想到時未嚐不深自詫異者也。
女子學院自有其遠大的前程,不待煩言,唯不佞老矣,常覺得榮華的未
來不及過去更為確實,古人雲,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處安樂的時代蓋尤為
不易。將來誠是無限的,不過那且由他罷,在我看來,似乎過去憂患的一年
更有意思,或者當時參議院的被圍,禮堂的會餐,北海的送別,日後追思,
將嘆為不可再得的盛時,亦未可知。不佞在學院的歷史極短,但這最短的歷
史未必不是最可念的,然則,同學錄序的題目雖枯窘,吾安能躲避而不寫幾
句以為紀念哉。
民國十八年七月三十一日,於北平。
□1929年
8月
8日刊《華北日報》,署名豈明
□未收入自編文集
介紹政治工作大綱
《政治工作大綱》,何容著,本年四月北平出版。洋紙六開本二四二頁,
定價大洋八角。
本書內容共計十章,即“總理紀念周”,“黨旗與國旗”,“贊禮”,
“總理遺囑”,“標語’,“口號”,“演說”,“軍民聯歡大會”,“黨
務”,“傳單”,是也。此外有緒論及後記,附錄三種,卷首有“獻給王得
勝同誌”的呈獻辭,次為題詞,引陳公博先生的文章裏一個武裝同誌的話:
“貼標語總要找人罷!”封麵圖案係“自《子愷漫畫》中偷來”,記得是一
張《病的汽車》。至於字呢,據精通掌故的人說,乃自中山先生手書的文章
中集出雲。
這是一本近來少有的好書,我一拿到手從頭至尾看了一遍,沒有一行跳
過不讀。是什麽緣故呢?這個我實在說不出。我想,未必因為彼此是同行罷?
老實說,我以前曾經有過一個計劃,想編一部完全的《宣傳大全》,內分天
文地理時令人物等門,人物門中按照百家姓,以人為綱,劃分擁護打倒兩目,
將某人的同一事件,依照擁打兩種場合,擬成適當文句,分別登錄,以備臨
時應用。這部《大全》如能編印成功,生意一定不會差,隻可惜工程浩大,
而且泄盡人天奧妙,恐遭造物之忌,也不很好,所以就擱下了。現在何君的
《大綱》出來,略可補此缺恨,自然是很好的,但是中國有句老話,“同行
嫉妒”,我既是著者的同行,又被他捷足先登,那麽因此而反愛讀該書,照
中國的道理是不會有的了。
其次,難道是因為意見相近麽?恐怕這也不見得。我平常有一種偏見,
不大喜歡口號與標語,因為仿佛覺得這是東方文化的把戲,是“古已有之”
的東西,玩了沒有什麽意思。假如相信它有實在的神力,那就有點近於符咒;
或者隻是根據命令,應時應節地裝點,這又有點類似八股了。即使以廣告論,
我又是很討厭廣告的,其原因當然是一半由於商業廣告之撒謊,一半則是被
沿路的香菸廣告——特別是畫廣告窮凶極惡地包圍,失去了姑妄觀之的忍耐
性了。反過來說,我因為不喜歡符咒,八股,以及廣告,所以對於標語口號
也不大喜歡,或者說得更為妥當一點亦未可知。但是,假如因為自己不喜歡,
看見人家有類似的意見,便五體投地的讚美他的全部著作,那也未免太感情
用事,是我所極想避免的。況且,著者也並未明瞭地表示他反對的意見呢。
我稱讚這本書的緣故是很簡單的,便是因為它能夠將政治工作的大綱,
簡明他說給我們知道。著者是專攻“標語學”(posterology)的同誌,凡讀
過他批評北大三十一周紀念標語的文章的人無不知道,這回他根據了多年的
經驗與研究,把以標語口號為中心的各項工作有條不紊地寫成一本書,的確
如著者所說“自黨國成立以來,這類著作似乎還不甚多見。”看官們手裏如
有八毛錢,想到平安去看有聲電影,我勸大家不如買一本這個大綱,拿回公
寓去讀。你如不贊成喊口號貼標語的,讀了也有意思,萬一是將來要去做這
些政治工作的,讀了尤有用處,反正是不會叫你上當的。不過若是手裏有一
塊六毛錢,想兩個人去看電影,那麽我就不好意思勸你買,因為叫人家犧牲
</br>
國文係的職務。前後才七個月,這一學年就完了,而這中間還經了好些波折,
法學院的打進來可以算是一個大災難,末了借到北小街的房屋,爭到女子學
院的名稱,是還好的事,卻也花了不少的光陰與氣力了。
平心想來,這一年於多難中無事地過去,能夠送這班畢業同學高高興興
地出去,總是極可感謝的。至於不佞以海軍下士,不知怎的忽於差不多是隔
教的國文學與女子教育貿然參加,因此亦得有歡送諸君之光榮,在不佞誠為
奇蹟,每想到時未嚐不深自詫異者也。
女子學院自有其遠大的前程,不待煩言,唯不佞老矣,常覺得榮華的未
來不及過去更為確實,古人雲,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處安樂的時代蓋尤為
不易。將來誠是無限的,不過那且由他罷,在我看來,似乎過去憂患的一年
更有意思,或者當時參議院的被圍,禮堂的會餐,北海的送別,日後追思,
將嘆為不可再得的盛時,亦未可知。不佞在學院的歷史極短,但這最短的歷
史未必不是最可念的,然則,同學錄序的題目雖枯窘,吾安能躲避而不寫幾
句以為紀念哉。
民國十八年七月三十一日,於北平。
□1929年
8月
8日刊《華北日報》,署名豈明
□未收入自編文集
介紹政治工作大綱
《政治工作大綱》,何容著,本年四月北平出版。洋紙六開本二四二頁,
定價大洋八角。
本書內容共計十章,即“總理紀念周”,“黨旗與國旗”,“贊禮”,
“總理遺囑”,“標語’,“口號”,“演說”,“軍民聯歡大會”,“黨
務”,“傳單”,是也。此外有緒論及後記,附錄三種,卷首有“獻給王得
勝同誌”的呈獻辭,次為題詞,引陳公博先生的文章裏一個武裝同誌的話:
“貼標語總要找人罷!”封麵圖案係“自《子愷漫畫》中偷來”,記得是一
張《病的汽車》。至於字呢,據精通掌故的人說,乃自中山先生手書的文章
中集出雲。
這是一本近來少有的好書,我一拿到手從頭至尾看了一遍,沒有一行跳
過不讀。是什麽緣故呢?這個我實在說不出。我想,未必因為彼此是同行罷?
老實說,我以前曾經有過一個計劃,想編一部完全的《宣傳大全》,內分天
文地理時令人物等門,人物門中按照百家姓,以人為綱,劃分擁護打倒兩目,
將某人的同一事件,依照擁打兩種場合,擬成適當文句,分別登錄,以備臨
時應用。這部《大全》如能編印成功,生意一定不會差,隻可惜工程浩大,
而且泄盡人天奧妙,恐遭造物之忌,也不很好,所以就擱下了。現在何君的
《大綱》出來,略可補此缺恨,自然是很好的,但是中國有句老話,“同行
嫉妒”,我既是著者的同行,又被他捷足先登,那麽因此而反愛讀該書,照
中國的道理是不會有的了。
其次,難道是因為意見相近麽?恐怕這也不見得。我平常有一種偏見,
不大喜歡口號與標語,因為仿佛覺得這是東方文化的把戲,是“古已有之”
的東西,玩了沒有什麽意思。假如相信它有實在的神力,那就有點近於符咒;
或者隻是根據命令,應時應節地裝點,這又有點類似八股了。即使以廣告論,
我又是很討厭廣告的,其原因當然是一半由於商業廣告之撒謊,一半則是被
沿路的香菸廣告——特別是畫廣告窮凶極惡地包圍,失去了姑妄觀之的忍耐
性了。反過來說,我因為不喜歡符咒,八股,以及廣告,所以對於標語口號
也不大喜歡,或者說得更為妥當一點亦未可知。但是,假如因為自己不喜歡,
看見人家有類似的意見,便五體投地的讚美他的全部著作,那也未免太感情
用事,是我所極想避免的。況且,著者也並未明瞭地表示他反對的意見呢。
我稱讚這本書的緣故是很簡單的,便是因為它能夠將政治工作的大綱,
簡明他說給我們知道。著者是專攻“標語學”(posterology)的同誌,凡讀
過他批評北大三十一周紀念標語的文章的人無不知道,這回他根據了多年的
經驗與研究,把以標語口號為中心的各項工作有條不紊地寫成一本書,的確
如著者所說“自黨國成立以來,這類著作似乎還不甚多見。”看官們手裏如
有八毛錢,想到平安去看有聲電影,我勸大家不如買一本這個大綱,拿回公
寓去讀。你如不贊成喊口號貼標語的,讀了也有意思,萬一是將來要去做這
些政治工作的,讀了尤有用處,反正是不會叫你上當的。不過若是手裏有一
塊六毛錢,想兩個人去看電影,那麽我就不好意思勸你買,因為叫人家犧牲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