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竟與日本無大異,今年日本已開議院矣,進步之速為古今萬國所未
有,時與彼國穹官碩學言及東事,輒斂手推服無異辭。使事多暇,偶翻
舊編,頗悔少作,點竄增損,時有改正,共得詩數十首。
他自己說得很明白,就是我們平凡的讀者也能感到,若說《日本國誌》非黃
公度之作,那麽《雜事詩》當然也不是,這恐怕沒有人能夠來證明吧。本來
關於《日本國誌》應該專寫一篇文章,因為其中學術誌二卷禮俗誌四卷都是
前無古人的著述,至今也還是後無來者,有許多極好意思極大見識,大可供
我抄錄讚嘆,但是目下沒有這工夫,所以就在這裏附說幾句。(二月八日再
記)
□1937年
3月刊《逸經》25期,署名周作人
□收入《秉燭淡)
詩人黃公度
清末的詩人中間,有一個人為我所最佩服,這就是黃公度。公度名遵憲,
是廣東嘉應州人,曾參與戊戌政變,但是他政治上的主張不及文學上的更為
出色。不過講到詩的問題上,我是個外行,我所以佩服他的,還因他的學問
與見識,古人所謂“買櫝還珠”,我其實是難免這句話的諷刺的。
黃公度的著作有《日本國誌》、《人境廬詩草》和《日本雜事詩》這三
種,都已有刻本。《日本國誌》與《日本雜事詩》看似平常,這裏卻有黃公
度的特色。第一是因為他對中國文化有研究,看日本繼承中國文化的地方特
別清楚,也很有興趣。第二又因為他懂得新學,知道凡事應當革新,所以他
對於改革能夠了解。這兩種特色若不能具備,一個人的意見便不免於偏。雜
事詩定本序有雲:“餘所交多舊學家,微言諷刺,谘嗟太息,充溢於吾耳,
雖自守居國不非大夫之義,而新舊同異之見時露於詩中。及閱曆日深,聞見
日拓,頗悉窮變通久之理,乃信其改從西法,革故取新,卓然能自樹立,故
所作《日本國誌》序論往往與詩意相乖背。”因為定本刊於光緒戊戌(一八
九八),已在初版十九年之後,他的對於變法的見解已經大有改進了。如原
本卷上七十二論詩雲:
幾人漢魏溯根源,唐宋以還格尚存,
難怪雞林賈爭市,白香山外數隨園。
定本卻改作:
豈獨斯文有盛衰,旁行字正力橫馳,不知近日雞林賈,誰費黃金更
購詩。
日本人學做漢詩,可以來同中國人唱和,這是中國文人所覺得高興的一件事,
這裏黃君卻簡單的加以取消,無絲毫留戀之意,這在當時是不可及的了。
《人境廬詩草》十一卷是他的詩集,其特色在實行他所主張的“我手寫
我口”,開中國新詩之先河,此外便不是我所能說的了。我以前曾經得到一
種抄本,竹紙綠色直格,每半頁十三行,中縫刻“人境廬寫書”五字,書籤
篆文《人境廬詩草》,乃用木刻,當是黃君手筆,書高二十三公分,而簽長
有二十二公分,印紅色蠟箋上。書凡四卷,與刊本比較一下,內容大致與前
六卷相同,其中有九十四首乃被刪去,當係少作的集外詩,但也很值得收羅,
隻可惜這個抄本今已失去了。其中也有不少好詩,刊本中有《人境廬雜詩》
八首,抄本原有十首,所刪第九、十兩首昔曾抄存,今錄於下,也是人境廬
的掌故。
扶筇訪花柳,偶一過鄰家。高芋如人立,
疏藤當壁遮。絮談十年亂,苦問長官衙。
春水池塘滿,時聞閣閣蛙。
無數楊花落,隨波半化萍。未知春去處,
先愛子規聲。九曲欄迴繞,三叉路送迎。
猿啼並鶴怨,慚對草堂靈。
□1958年
8月
14日刊《羊城晚報》,署名啟明
□收入《木片集》
樸麗子
實在全是偶然的事,我得到了一部《樸麗子》。樸麗子本名馬時芳,河
南禹州人,副榜舉人,嘉慶道光間做過幾任教官,他的經歷就止於此。這部
書正編九卷,續編十卷,光緒乙未大梁王氏刊行,由鞏縣孫子忠選鈔,刻為
各上下二卷,已非原書之舊了。
這樣說來,似乎書與人都無甚可取,——然而不然。邵鬆年序開頭雲:
“樸麗子學宗王陸,語妙蒙莊。”老實說,我是不懂道學的,但不知怎
的嫌惡程朱派的道學家,若是遇見講陸王或顏李的,便很有些好感。馮安常
著《平泉先生傳》中敘其中年時事有雲:
“父菉洲公以拔萃仕江西,先生往省,過鄱陽湖遇暴風舟幾覆,眾倉皇
號呼,先生言動如常。或問之曰,若不怕死耶?先生曰,怕亦何益,我討取
暫時一點受用耳。”這一節事很使我喜歡,並不是單佩服言動如常,實在是
他回答得好,若說什麽孔顏樂處,未免迂闊,但我想希臘快樂派哲人所希求
的“無擾(ataraxia)或者和這心境有點相近,亦未可知罷。為求快樂的節
</br>
有,時與彼國穹官碩學言及東事,輒斂手推服無異辭。使事多暇,偶翻
舊編,頗悔少作,點竄增損,時有改正,共得詩數十首。
他自己說得很明白,就是我們平凡的讀者也能感到,若說《日本國誌》非黃
公度之作,那麽《雜事詩》當然也不是,這恐怕沒有人能夠來證明吧。本來
關於《日本國誌》應該專寫一篇文章,因為其中學術誌二卷禮俗誌四卷都是
前無古人的著述,至今也還是後無來者,有許多極好意思極大見識,大可供
我抄錄讚嘆,但是目下沒有這工夫,所以就在這裏附說幾句。(二月八日再
記)
□1937年
3月刊《逸經》25期,署名周作人
□收入《秉燭淡)
詩人黃公度
清末的詩人中間,有一個人為我所最佩服,這就是黃公度。公度名遵憲,
是廣東嘉應州人,曾參與戊戌政變,但是他政治上的主張不及文學上的更為
出色。不過講到詩的問題上,我是個外行,我所以佩服他的,還因他的學問
與見識,古人所謂“買櫝還珠”,我其實是難免這句話的諷刺的。
黃公度的著作有《日本國誌》、《人境廬詩草》和《日本雜事詩》這三
種,都已有刻本。《日本國誌》與《日本雜事詩》看似平常,這裏卻有黃公
度的特色。第一是因為他對中國文化有研究,看日本繼承中國文化的地方特
別清楚,也很有興趣。第二又因為他懂得新學,知道凡事應當革新,所以他
對於改革能夠了解。這兩種特色若不能具備,一個人的意見便不免於偏。雜
事詩定本序有雲:“餘所交多舊學家,微言諷刺,谘嗟太息,充溢於吾耳,
雖自守居國不非大夫之義,而新舊同異之見時露於詩中。及閱曆日深,聞見
日拓,頗悉窮變通久之理,乃信其改從西法,革故取新,卓然能自樹立,故
所作《日本國誌》序論往往與詩意相乖背。”因為定本刊於光緒戊戌(一八
九八),已在初版十九年之後,他的對於變法的見解已經大有改進了。如原
本卷上七十二論詩雲:
幾人漢魏溯根源,唐宋以還格尚存,
難怪雞林賈爭市,白香山外數隨園。
定本卻改作:
豈獨斯文有盛衰,旁行字正力橫馳,不知近日雞林賈,誰費黃金更
購詩。
日本人學做漢詩,可以來同中國人唱和,這是中國文人所覺得高興的一件事,
這裏黃君卻簡單的加以取消,無絲毫留戀之意,這在當時是不可及的了。
《人境廬詩草》十一卷是他的詩集,其特色在實行他所主張的“我手寫
我口”,開中國新詩之先河,此外便不是我所能說的了。我以前曾經得到一
種抄本,竹紙綠色直格,每半頁十三行,中縫刻“人境廬寫書”五字,書籤
篆文《人境廬詩草》,乃用木刻,當是黃君手筆,書高二十三公分,而簽長
有二十二公分,印紅色蠟箋上。書凡四卷,與刊本比較一下,內容大致與前
六卷相同,其中有九十四首乃被刪去,當係少作的集外詩,但也很值得收羅,
隻可惜這個抄本今已失去了。其中也有不少好詩,刊本中有《人境廬雜詩》
八首,抄本原有十首,所刪第九、十兩首昔曾抄存,今錄於下,也是人境廬
的掌故。
扶筇訪花柳,偶一過鄰家。高芋如人立,
疏藤當壁遮。絮談十年亂,苦問長官衙。
春水池塘滿,時聞閣閣蛙。
無數楊花落,隨波半化萍。未知春去處,
先愛子規聲。九曲欄迴繞,三叉路送迎。
猿啼並鶴怨,慚對草堂靈。
□1958年
8月
14日刊《羊城晚報》,署名啟明
□收入《木片集》
樸麗子
實在全是偶然的事,我得到了一部《樸麗子》。樸麗子本名馬時芳,河
南禹州人,副榜舉人,嘉慶道光間做過幾任教官,他的經歷就止於此。這部
書正編九卷,續編十卷,光緒乙未大梁王氏刊行,由鞏縣孫子忠選鈔,刻為
各上下二卷,已非原書之舊了。
這樣說來,似乎書與人都無甚可取,——然而不然。邵鬆年序開頭雲:
“樸麗子學宗王陸,語妙蒙莊。”老實說,我是不懂道學的,但不知怎
的嫌惡程朱派的道學家,若是遇見講陸王或顏李的,便很有些好感。馮安常
著《平泉先生傳》中敘其中年時事有雲:
“父菉洲公以拔萃仕江西,先生往省,過鄱陽湖遇暴風舟幾覆,眾倉皇
號呼,先生言動如常。或問之曰,若不怕死耶?先生曰,怕亦何益,我討取
暫時一點受用耳。”這一節事很使我喜歡,並不是單佩服言動如常,實在是
他回答得好,若說什麽孔顏樂處,未免迂闊,但我想希臘快樂派哲人所希求
的“無擾(ataraxia)或者和這心境有點相近,亦未可知罷。為求快樂的節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