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七年。可知所謂“餘處”當在香港,而活字板與集珍亦本是一物,不過


    譯署官板用二號鉛字,遁窟本用四號耳。以言本文,則遁窟本似較差,注文


    多刪改處,未免謬妄。自刻本皆木刻,最有價值,乙酉本有自序一篇,戊戌


    本有新自序及跋各一篇,都是重要的文獻。《雜事詩》原本上卷七十三首,


    下卷八十一首,共百五十四首,今查戊戌定本上卷刪二增八,下卷刪七增四


    十七,計共有詩二百首。跋中自己聲明道:


    “此乃定稿,有續刻者當依此為據,其他皆拉雜摧燒之可也。”至其改


    訂的意思則自序中說得很明白,去年三月中我曾寫一篇小文介紹,登在《逸


    經》上,現在收入文集《風雨談》中,不復贅。這裏還有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便是這定本《雜事詩》雖然是“光緒二十四年長沙富文堂重刊”,(此字及


    書麵皆是徐仁鑄所寫),其改訂的時候卻還在八年前,說明這經過的自序係


    作於“光緒十六年七月”,——與他作《人境廬詩草》自序在一個年頭裏,


    這是多麽有意義的偶然的事。我們雖然不必像吳雨僧君對於詩草自序的那麽


    讚嘆,但也覺得這三篇序跋在要給黃君做年譜的人是有益的參考資料。話又


    說了回來,中國應做的文化研究事業實在太多,都需要切實的資本與才力,


    關於黃公度的著作之研究亦即其一,但是前途未免茫茫然,因為假如這些事


    情略為弄得有點頭緒,我們外行人也就早可安分守己,不必多白費氣力來說


    這些閑話了。


    (民國二十六年二月四日,在北平)


    [附記]去年秋天聽說有我國駐日本大使館的職員在席上大言《日本國


    誌》非黃公度所作,乃是姚棟的原著雲。日本友人聞之駭怪,來問姚棟其人


    的事跡,不佞愧無以對。假如所說是姚文棟,那麽我略為知道一點,因為我


    有他的一部《日本地理兵要》,但可以斷定他是寫不出《日本國誌》那樣書


    的。姚書共十卷,題“出使日本隨員直隸試用通判姚文棟謹呈”,其內容則


    十分之九以上係抄譯日本的《兵要地理小誌》,每節卻都註明,這倒還誠實


    可取。黃書卷首有兩廣總督張之洞谘總理衙門文,中有雲:


    “查光緒甲申年貴衙門所刊姚文棟《日本地理兵要》所載兵籍,於陸軍


    但存兵數,海軍存艦名而已,視黃誌通敘兵製姚略相去奚啻什伯。”末又雲:


    “二書皆有用之作,惟詳備精核,則姚不如黃。”此雖是公文,對於二書卻


    實地比較過,所評亦頗有理,可見二者不但不同而且絕異也。絕異之點還有


    一處,是極重要的,即是作者的態度。姚君在例言中暢論攻取日本的路道,


    其書作於甲午之十年前,可知其意是在於言用兵,雖然單靠日本的一冊《兵


    要地理小誌》未必夠用。黃書的意義卻是不同的,他隻是要知彼,而知己的


    功用也就會從這裏發生出來。原板《日本國誌》後有光緒二十二年(甲午後


    二年)的梁任公後序雲:


    中國人寡知日本者也。黃子公度撰《日本國誌》,梁啓超讀之欣懌


    詠嘆黃子,乃今知日本,乃今知日本之所以強,賴黃子也。又懣憤責黃


    子曰,乃今知中國,乃今知中國之所以弱,在黃子成書十年,久謙讓不


    流通,令中國人寡知日本,不鑒不備,不患不悚,以至今日也。


    《人境廬詩草》卷十《三哀詩》之一《袁爽秋京卿》篇中雲:


    馬關定約後,公來謁大吏,青梅雨翛翛,


    煮酒論時事。公言行篋中,攜有日本誌,


    此書早流布,直可省歲幣。我已外史達,


    人實高閣置,我笑不任咎,公更發深喟。


    錢《年譜》列其事於光緒二十一年,且引黃君從弟由甫之言曰:


    爽秋謂先生《日本國誌》一書可抵銀二萬萬。先生怪問其故,爽秋


    雲,此書稿本送在總署,久束高閣,除餘外無人翻閱,甲午之役力勸翁


    常熟主戰者為文廷式張謇二人,此書若早刊布,令二人見之,必不敢輕


    於言戰,二人不言戰則戰機可免,而償銀二萬萬可省矣。


    梁任公作黃君墓誌中雲:


    當吾國二十年以前(案墓誌作於宣統辛亥)未知日本之可畏,而先


    生此書(案指《日本國誌》)則已言日本維新之功成則且霸,而首先受


    其沖者為吾中國,及後而先生之言盡驗,以是人尤服其先見。


    由是觀之,黃姚二書黃蕕之別顯然,不待繁言。還有一層,《日本國誌》實


    與《日本雜事詩》相為表裏,其中意見本是一致。《雜事詩》定本序雲:


    餘所交多舊學家,微言諷刺,谘嗟太息,充溢於吾耳,雖自守居國


    不非大夫之義,而新舊同異之見時露於詩中。及閱曆日深,聞見日拓,


    頗悉窮變通久之理,乃信其改從西法,革故取新,卓然能自樹立,故所


    作《日本國誌》序論往往與詩意相乖背。久而遊美洲,見歐人,其政治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周作人知堂書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周作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周作人並收藏周作人知堂書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