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之文動輒千百言,蘿莎冗長,看著便厭。靈心慧舌,隻有東坡。
昨偶讀曾子固《戰國策》《說苑》兩序,責子政自信不篤,真笑殺人,
全不看子政敘中文義而要自占地步。宋人往往挾此等技為得意,那可與
之言文章之道。文章誠小技,可憐終日在裏邊盤桓,終日說夢。
傅君真是解人,所說並不怎麽淩厲,卻著實得要領,也頗有風致,這一點似
勝於鈍吟老人也。我常懷疑中國人相信文學有用而實在隻能說濫調風涼話,
其源蓋出於韓退之,而其他七大家實輔成之,今見傅馮二公的話,覺得八分
之六已可證實了,餘下的容再理會。《雜錄》卷一雲:
藥與無於衣食也,金石絲竹,先王以化俗,墨子非之。詩賦無與幹
人事也,溫柔敦厚,聖人以教民,宋儒惡之。
漢人雲,大者與六經同義,小者辨麗可喜。言賦者莫善於此,詩亦
然也。仁者樂山,智者樂水,詠之何害。
風雲月露之詞,使人意思蕭散,寄託高勝,君子為之,其亦賢於博
弈也。以筆墨勸淫詩之戒,然猶勝於風刺而輕薄不近理者,此有韻之謗
1《宇宙風》題作《宋人的文章思想》。
書,唐人以前無此,不可不知也。
講到詩,這我有點兒茫然,但以為放蕩的詩猶比風刺而輕薄不近理者為勝,
然則此豈不即是宋人論人物之文章耶。我近年常這樣想,讀六朝文要比讀八
大家好,即受害亦較輕,用舊話來說,不至害人心術也。鈍吟的意思或者未
必全如此,不過由詩引用到文,原是一個道理,我想也別無什麽不可罷。
《雜誌》卷一《家戒上》又有幾節關於教子弟的,頗多可取,今抄錄其
一雲:
為子弟擇師是第一要事,慎無取太嚴者,師太嚴子弟多不令,柔弱
者必愚,剛強者懟而為惡,鞭撲叱咄之下,使人不生好念也。凡教子弟
勿違其天資,若有所長處,當因而成之。教之者所以開其知識也,養之
者所以達其性也。年十四五時,知識初開,精神未全,筋骨柔脆,譬如
草木,正當二三月間,養之全在此際。噫,此先師魏叔子之遺言也,我
今不肖,為負之矣。
何注曰,“少小多過,賴嚴師教督之恩,得比人數,以為師不嫌太嚴也。及
後所聞見,亦有鈍吟先生所患者,不可以不知。”馮氏此言甚有理解,非普
通儒者們所能及。傅青主家訓亦說及這個問題,頗主嚴厲,不佞雖甚喜霜紅
龕的思想文字,但於此處卻不得不舍傅而取馮矣。(廿四年十二月廿八日)
□1936年
2月刊《宇宙風》10期,署名知堂
□收入《風雨談》
竇存
胡式鈺的《竇存》四卷從前時常看到,卻總沒有買,因為不是價貴,就
是紙太劣。其實這種書的價錢本來不會怎麽貴的,不過我覺得他不能值這些,
那就變成貴了,前幾天才買了一部,在還不算貴的範圍內。這書刻於道光辛
醜,距今才九十五年,正是清朝學術中落時期,其時雖然也有俞理初龔定庵
魏默深蔣子瀟等人來撐撐場麵,就一般的知識講未免下降了。我們讀《竇存》
時頗有此感,自然就是在幹嘉時也是賢愚不齊,不見得人人都有見識,隻是
到了衰季更易感到,或者由於主觀也不可知。
《竇存》分為書詩事語四類,其《語竇》一卷列舉俗語的出典,如《恆
言錄》之流,而範圍較寬,最無可非議。《詩竇》所談間有可取,《書竇》
多衛道之言,可謂最下,《事竇》則平平耳,大抵多講報應怪異,一般文人
的“低級趣味”都如此,不必單責胡氏也。卷一論東坡非武王,閻百詩議子
遊子夏,錢莘楣議程伊川,卷二論人或嗤昌黎以文為詩,皆大不以為然,其
理由則不外“何得輕議大賢人”,其議論可想見了。說詩處卻有佳語,如卷
二雲:
楊升庵謂杜子美滕王亭詩,春日鶯啼修竹裏,仙家犬吠白雲間,予
常怪修竹本無鶯啼,後見孫綽蘭亭詩,啼鶯吟修竹,乃知杜老用此也,
讀書不多未可輕議古人。此升庵薄子美厚孫綽也。子美言之不足信,孫
綽言之始足信,孫綽又本何書歟?且詩境貴真,使其時鶯非啼竹而強言
之,謂前人曾有此說,特因襲而已。前人未有此說而我自目擊其境,斯
言之正親切耳。吾且謂子美當日有目中之鶯啼修竹,而不必有孫綽之鶯
啼修竹可也。固哉,升庵之說詩也。
又有雲:“予題湯都督《琴隱圖》雲,碑括前皇篆。一徒請括字來歷,予曰,
史皇造字即來歷,前人經史等載籍豈別有來歷耶。”這都說得很好,有自己
的見識。但是這自信似乎不很堅,有時又說出別樣的話,如雲:
“宋葉適詩雲,應嫌履齒印蒼苔。按漢杜林高節不仕,居一室,階有綠
苔,甚愛之,輒謂人曰,此可以當鋪翠耳。人有躡屐者,曰,勿印破之。蓋
</br>
昨偶讀曾子固《戰國策》《說苑》兩序,責子政自信不篤,真笑殺人,
全不看子政敘中文義而要自占地步。宋人往往挾此等技為得意,那可與
之言文章之道。文章誠小技,可憐終日在裏邊盤桓,終日說夢。
傅君真是解人,所說並不怎麽淩厲,卻著實得要領,也頗有風致,這一點似
勝於鈍吟老人也。我常懷疑中國人相信文學有用而實在隻能說濫調風涼話,
其源蓋出於韓退之,而其他七大家實輔成之,今見傅馮二公的話,覺得八分
之六已可證實了,餘下的容再理會。《雜錄》卷一雲:
藥與無於衣食也,金石絲竹,先王以化俗,墨子非之。詩賦無與幹
人事也,溫柔敦厚,聖人以教民,宋儒惡之。
漢人雲,大者與六經同義,小者辨麗可喜。言賦者莫善於此,詩亦
然也。仁者樂山,智者樂水,詠之何害。
風雲月露之詞,使人意思蕭散,寄託高勝,君子為之,其亦賢於博
弈也。以筆墨勸淫詩之戒,然猶勝於風刺而輕薄不近理者,此有韻之謗
1《宇宙風》題作《宋人的文章思想》。
書,唐人以前無此,不可不知也。
講到詩,這我有點兒茫然,但以為放蕩的詩猶比風刺而輕薄不近理者為勝,
然則此豈不即是宋人論人物之文章耶。我近年常這樣想,讀六朝文要比讀八
大家好,即受害亦較輕,用舊話來說,不至害人心術也。鈍吟的意思或者未
必全如此,不過由詩引用到文,原是一個道理,我想也別無什麽不可罷。
《雜誌》卷一《家戒上》又有幾節關於教子弟的,頗多可取,今抄錄其
一雲:
為子弟擇師是第一要事,慎無取太嚴者,師太嚴子弟多不令,柔弱
者必愚,剛強者懟而為惡,鞭撲叱咄之下,使人不生好念也。凡教子弟
勿違其天資,若有所長處,當因而成之。教之者所以開其知識也,養之
者所以達其性也。年十四五時,知識初開,精神未全,筋骨柔脆,譬如
草木,正當二三月間,養之全在此際。噫,此先師魏叔子之遺言也,我
今不肖,為負之矣。
何注曰,“少小多過,賴嚴師教督之恩,得比人數,以為師不嫌太嚴也。及
後所聞見,亦有鈍吟先生所患者,不可以不知。”馮氏此言甚有理解,非普
通儒者們所能及。傅青主家訓亦說及這個問題,頗主嚴厲,不佞雖甚喜霜紅
龕的思想文字,但於此處卻不得不舍傅而取馮矣。(廿四年十二月廿八日)
□1936年
2月刊《宇宙風》10期,署名知堂
□收入《風雨談》
竇存
胡式鈺的《竇存》四卷從前時常看到,卻總沒有買,因為不是價貴,就
是紙太劣。其實這種書的價錢本來不會怎麽貴的,不過我覺得他不能值這些,
那就變成貴了,前幾天才買了一部,在還不算貴的範圍內。這書刻於道光辛
醜,距今才九十五年,正是清朝學術中落時期,其時雖然也有俞理初龔定庵
魏默深蔣子瀟等人來撐撐場麵,就一般的知識講未免下降了。我們讀《竇存》
時頗有此感,自然就是在幹嘉時也是賢愚不齊,不見得人人都有見識,隻是
到了衰季更易感到,或者由於主觀也不可知。
《竇存》分為書詩事語四類,其《語竇》一卷列舉俗語的出典,如《恆
言錄》之流,而範圍較寬,最無可非議。《詩竇》所談間有可取,《書竇》
多衛道之言,可謂最下,《事竇》則平平耳,大抵多講報應怪異,一般文人
的“低級趣味”都如此,不必單責胡氏也。卷一論東坡非武王,閻百詩議子
遊子夏,錢莘楣議程伊川,卷二論人或嗤昌黎以文為詩,皆大不以為然,其
理由則不外“何得輕議大賢人”,其議論可想見了。說詩處卻有佳語,如卷
二雲:
楊升庵謂杜子美滕王亭詩,春日鶯啼修竹裏,仙家犬吠白雲間,予
常怪修竹本無鶯啼,後見孫綽蘭亭詩,啼鶯吟修竹,乃知杜老用此也,
讀書不多未可輕議古人。此升庵薄子美厚孫綽也。子美言之不足信,孫
綽言之始足信,孫綽又本何書歟?且詩境貴真,使其時鶯非啼竹而強言
之,謂前人曾有此說,特因襲而已。前人未有此說而我自目擊其境,斯
言之正親切耳。吾且謂子美當日有目中之鶯啼修竹,而不必有孫綽之鶯
啼修竹可也。固哉,升庵之說詩也。
又有雲:“予題湯都督《琴隱圖》雲,碑括前皇篆。一徒請括字來歷,予曰,
史皇造字即來歷,前人經史等載籍豈別有來歷耶。”這都說得很好,有自己
的見識。但是這自信似乎不很堅,有時又說出別樣的話,如雲:
“宋葉適詩雲,應嫌履齒印蒼苔。按漢杜林高節不仕,居一室,階有綠
苔,甚愛之,輒謂人曰,此可以當鋪翠耳。人有躡屐者,曰,勿印破之。蓋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