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頁
趙匡胤私密生活全記錄 作者:司馬路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可是,著急歸著急,趙匡胤卻沒想過要放棄攻打太原。因為他堅信,太原城終究是會被攻克的。就在這時,那趙普為趙匡胤出了一個攻城的點子。這點子很實用,差一點就把太原城給攻克了。
流經太原城西側的汾河,在這一帶地勢較高。趙普對趙匡胤言道:“如果把河堤決開,那河水就會流進城裏……”
趙匡胤聞言大喜道:“對!妙!城裏隻要灌足了水,太原當不攻自下!”
於是,趙匡胤就命趙贊帶人挖河堤,又吩咐曹彬道:“你多準備一些弓箭手,埋伏在高地上,隻要劉繼元派人堵水道,你就放箭!”
趙贊很快就帶人將汾河大堤挖了一個大口子,河水翻騰著直往太原城裏灌。因為河水很急,不到半天工夫,整個太原城就浸了一層沒踝的河水,城內的水位還在眼見著往上漲。
這下子,太原城內的北漢軍民就慌了神。劉繼元急忙下令:在城西堵水,從城東放水。
然而,放水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城內街道高低不平,且房屋縱橫交錯,若想順利地放水,那就必須毀掉許多建築,這顯然難以辦到。而最不容易的,還是堵水。城外地勢高,不管在城內怎麽堵,河水照樣溢進城裏。要想使河水不流進城,那就必須到城外去堵住水道,叫河水流向別的地方。
太原城的西門打開了。數以千計的北漢官兵和老百姓衝出城外,拿著工具去堵水道。那曹彬看得真切,一聲令下,三千多名弓箭手一起放箭,衝出城外的北漢官兵和老百姓紛紛中箭倒地。
河水依然不停地往城裏灌。一批又一批的北漢官兵和老百姓衝出城外,企圖堵死水道。但結果,至少有數千名北漢官兵和老百姓中箭倒在了西門之外,屍體都堆成了小山,可水道依然沒能堵住。
這期間,趙匡胤和趙普是一直站在曹彬的身邊的。看著一批批的北漢軍民衝出城外又倒在城外,尤其是看著那些雖然中了箭卻一時尚未死去的在屍體叢中痛苦掙紮的人,曹彬的心中委實有些不忍。心中不忍了,嘴裏也就說出了相應的話。曹彬低低地對趙匡胤言道:“皇上恕臣無禮,臣總覺得,此情此景,多少有點殘忍……”
趙匡胤挺認真地言道:“曹愛卿,你說得沒錯,這的確有些殘忍,但這怨不得朕,挖堤放水,這是宰相為朕出的主意!”
“皇上冤枉微臣了!”趙普連忙道,“微臣隻是建議皇上開堤放水,根本與開弓放箭無關!而命令曹彬大人放箭殺人的,恰是皇上的旨意!”
“趙愛卿,”趙匡胤張大了眼,“你這就是在推卸責任了!你既然向朕建議開堤放水,那就等於是向朕建議開弓放箭。不然,開堤放水又有何用?”
趙普趕緊道:“皇上,臣以為,開堤放水是一回事,而開弓放箭則又是另一回事!”
趙匡胤卻道:“在朕看來,開堤放水與開弓放箭本就是一回事!”
那曹彬慌忙言道:“皇上,宰相大人,請允許微臣言說……微臣以為,眼前的景象雖然有些殘忍,但這怨不得宰相大人,更怨不得皇上,隻怨那死不改悔的劉繼元太不知好歹了……”
曹彬之所以這麽說,乃因為他覺得皇上與宰相之間的爭執是由自己引起的,他有責任將話題岔開。而趙普也順勢言道:“曹大人言之有理!隻怨那劉繼元頑固透頂、拒不投降,不然,又如何累及這麽許多無辜的百姓?”
趙匡胤“哈哈”一笑道:“兩位愛卿所言甚是!朕倒要看一看,那劉繼元還能支撐多久!”
劉繼元真的快要支撐不住了。太原城內的水位越來越高,平均水位恐已沒膝,而西城門內外的河水最深處已達腰部。照這種情形發展下去的話,要不了幾天,太原城就將變成一片汪洋。
那是一個黃昏,劉繼元頹然地坐在寢殿裏。他的身邊,除圍繞著一大幫妃嬪外,還站著宦官衛德貴和大將劉繼業。衛德貴因檢舉揭發郭無為叛國罪有功,已經榮升為北漢大內都點檢。
劉繼元隻那麽頹然地坐著,不言語,衛德貴和劉繼業便也不做聲,而那些妃嬪們就更是噤若寒蟬。寢殿裏的氣氛,自然十分凝重。所幸這寢殿的地勢較高,一時還沒有浸水,但寢殿之外的地麵上,早已是波光蕩漾。
忽然,劉繼元抬頭問衛德貴道:“愛卿,朕如果沒有記錯的話,朕去年登基伊始,那趙匡胤曾發來一封詔書,說是要封朕為平盧節度使……朕沒有記錯吧?”
衛德貴一驚,劉繼業也一驚。去年,李繼勛率宋軍圍住太原城的時候,趙匡胤的確曉諭過劉繼元:如果劉繼元獻城歸降,可任大宋平盧節度使,那郭無為可任邢州節度使,其他北漢大臣也都有封賞。但問題是劉繼元為何要在此時此刻提出這個問題?莫非劉繼元的心中已經有了降宋之念?
想到此,衛德貴趕緊言道:“皇上,那趙匡胤去年的確說過此話,但臣以為,趙匡胤隻不過是在欺騙而已!趙匡胤的目的,就是想欺騙皇上拱手讓出太原城。皇上去年沒買趙匡胤的帳,誓與太原共存亡,結果,宋兵大敗而歸,我大漢都城巍然屹立,劉繼業大人率軍一直打到了黃河岸邊……”
劉繼元“唉”了一聲道:“衛愛卿,誠所謂此一時彼一時也!去年,有遼人相救,可今日……朕真是憂心如焚啊!”
“皇上,”那劉繼業言道,“臣以為,縱然沒有遼人相援,我等也能保衛太原!”
劉繼元搖頭道:“劉愛卿啊,你智勇雙全,朕是知道的,你說能夠保衛太原,朕也相信,可事到如今,朕也是出於無奈啊……”
劉繼元真的有降宋之心了,隻差沒有明說了。衛德貴急忙言道:“皇上可還記得蜀國的那個孟昶?他降宋之後,趙匡胤封他為檢校太師兼中書令,還封他為秦國公,可到頭來,孟昶卻不明不白地死去,孟昶的母親也絕食而終……皇上,趙匡胤的話可千萬不能相信啊!”
劉繼元的身體一震,但沒言語。劉繼業又道:“皇上,臣敢保證,隻要再堅守月餘,待盛夏來臨,宋軍定不戰自退!”
劉繼元仍舊閉著口。衛德貴壓低嗓門言道:“皇上,臣等死不足惜,但如果讓趙匡胤的陰謀得逞,皇上將何以堪?這些皇妃娘娘又將何以堪?”
劉繼元聞言,不禁朝著周圍的那些妃嬪們看了幾眼。是啊,那些妃嬪們一個個如花似玉,如果給了別人,也著實難以割捨。那孟昶的妃子花蕊夫人不是被趙匡胤納入自己懷中了嗎?
想到此,劉繼元不禁對著衛德貴和劉繼業長嘆道:“愛卿啊,你們以為朕真的忍心放棄太原嗎?可不忍心放棄又能如何?劉愛卿適才說要再堅守月餘,可照此情形發展下去,用不了十日,太原就將被汾河之水淹沒!”
衛德貴咬牙切齒地言道:“皇上,堵水之事,由臣來負責,臣若堵不住河水,提頭來見皇上!”
劉繼業也信誓旦旦地對劉繼元言道:“皇上,隻要衛大人能夠堵住河水,臣就一定不讓宋軍跨入城內一步!”
</br>
流經太原城西側的汾河,在這一帶地勢較高。趙普對趙匡胤言道:“如果把河堤決開,那河水就會流進城裏……”
趙匡胤聞言大喜道:“對!妙!城裏隻要灌足了水,太原當不攻自下!”
於是,趙匡胤就命趙贊帶人挖河堤,又吩咐曹彬道:“你多準備一些弓箭手,埋伏在高地上,隻要劉繼元派人堵水道,你就放箭!”
趙贊很快就帶人將汾河大堤挖了一個大口子,河水翻騰著直往太原城裏灌。因為河水很急,不到半天工夫,整個太原城就浸了一層沒踝的河水,城內的水位還在眼見著往上漲。
這下子,太原城內的北漢軍民就慌了神。劉繼元急忙下令:在城西堵水,從城東放水。
然而,放水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城內街道高低不平,且房屋縱橫交錯,若想順利地放水,那就必須毀掉許多建築,這顯然難以辦到。而最不容易的,還是堵水。城外地勢高,不管在城內怎麽堵,河水照樣溢進城裏。要想使河水不流進城,那就必須到城外去堵住水道,叫河水流向別的地方。
太原城的西門打開了。數以千計的北漢官兵和老百姓衝出城外,拿著工具去堵水道。那曹彬看得真切,一聲令下,三千多名弓箭手一起放箭,衝出城外的北漢官兵和老百姓紛紛中箭倒地。
河水依然不停地往城裏灌。一批又一批的北漢官兵和老百姓衝出城外,企圖堵死水道。但結果,至少有數千名北漢官兵和老百姓中箭倒在了西門之外,屍體都堆成了小山,可水道依然沒能堵住。
這期間,趙匡胤和趙普是一直站在曹彬的身邊的。看著一批批的北漢軍民衝出城外又倒在城外,尤其是看著那些雖然中了箭卻一時尚未死去的在屍體叢中痛苦掙紮的人,曹彬的心中委實有些不忍。心中不忍了,嘴裏也就說出了相應的話。曹彬低低地對趙匡胤言道:“皇上恕臣無禮,臣總覺得,此情此景,多少有點殘忍……”
趙匡胤挺認真地言道:“曹愛卿,你說得沒錯,這的確有些殘忍,但這怨不得朕,挖堤放水,這是宰相為朕出的主意!”
“皇上冤枉微臣了!”趙普連忙道,“微臣隻是建議皇上開堤放水,根本與開弓放箭無關!而命令曹彬大人放箭殺人的,恰是皇上的旨意!”
“趙愛卿,”趙匡胤張大了眼,“你這就是在推卸責任了!你既然向朕建議開堤放水,那就等於是向朕建議開弓放箭。不然,開堤放水又有何用?”
趙普趕緊道:“皇上,臣以為,開堤放水是一回事,而開弓放箭則又是另一回事!”
趙匡胤卻道:“在朕看來,開堤放水與開弓放箭本就是一回事!”
那曹彬慌忙言道:“皇上,宰相大人,請允許微臣言說……微臣以為,眼前的景象雖然有些殘忍,但這怨不得宰相大人,更怨不得皇上,隻怨那死不改悔的劉繼元太不知好歹了……”
曹彬之所以這麽說,乃因為他覺得皇上與宰相之間的爭執是由自己引起的,他有責任將話題岔開。而趙普也順勢言道:“曹大人言之有理!隻怨那劉繼元頑固透頂、拒不投降,不然,又如何累及這麽許多無辜的百姓?”
趙匡胤“哈哈”一笑道:“兩位愛卿所言甚是!朕倒要看一看,那劉繼元還能支撐多久!”
劉繼元真的快要支撐不住了。太原城內的水位越來越高,平均水位恐已沒膝,而西城門內外的河水最深處已達腰部。照這種情形發展下去的話,要不了幾天,太原城就將變成一片汪洋。
那是一個黃昏,劉繼元頹然地坐在寢殿裏。他的身邊,除圍繞著一大幫妃嬪外,還站著宦官衛德貴和大將劉繼業。衛德貴因檢舉揭發郭無為叛國罪有功,已經榮升為北漢大內都點檢。
劉繼元隻那麽頹然地坐著,不言語,衛德貴和劉繼業便也不做聲,而那些妃嬪們就更是噤若寒蟬。寢殿裏的氣氛,自然十分凝重。所幸這寢殿的地勢較高,一時還沒有浸水,但寢殿之外的地麵上,早已是波光蕩漾。
忽然,劉繼元抬頭問衛德貴道:“愛卿,朕如果沒有記錯的話,朕去年登基伊始,那趙匡胤曾發來一封詔書,說是要封朕為平盧節度使……朕沒有記錯吧?”
衛德貴一驚,劉繼業也一驚。去年,李繼勛率宋軍圍住太原城的時候,趙匡胤的確曉諭過劉繼元:如果劉繼元獻城歸降,可任大宋平盧節度使,那郭無為可任邢州節度使,其他北漢大臣也都有封賞。但問題是劉繼元為何要在此時此刻提出這個問題?莫非劉繼元的心中已經有了降宋之念?
想到此,衛德貴趕緊言道:“皇上,那趙匡胤去年的確說過此話,但臣以為,趙匡胤隻不過是在欺騙而已!趙匡胤的目的,就是想欺騙皇上拱手讓出太原城。皇上去年沒買趙匡胤的帳,誓與太原共存亡,結果,宋兵大敗而歸,我大漢都城巍然屹立,劉繼業大人率軍一直打到了黃河岸邊……”
劉繼元“唉”了一聲道:“衛愛卿,誠所謂此一時彼一時也!去年,有遼人相救,可今日……朕真是憂心如焚啊!”
“皇上,”那劉繼業言道,“臣以為,縱然沒有遼人相援,我等也能保衛太原!”
劉繼元搖頭道:“劉愛卿啊,你智勇雙全,朕是知道的,你說能夠保衛太原,朕也相信,可事到如今,朕也是出於無奈啊……”
劉繼元真的有降宋之心了,隻差沒有明說了。衛德貴急忙言道:“皇上可還記得蜀國的那個孟昶?他降宋之後,趙匡胤封他為檢校太師兼中書令,還封他為秦國公,可到頭來,孟昶卻不明不白地死去,孟昶的母親也絕食而終……皇上,趙匡胤的話可千萬不能相信啊!”
劉繼元的身體一震,但沒言語。劉繼業又道:“皇上,臣敢保證,隻要再堅守月餘,待盛夏來臨,宋軍定不戰自退!”
劉繼元仍舊閉著口。衛德貴壓低嗓門言道:“皇上,臣等死不足惜,但如果讓趙匡胤的陰謀得逞,皇上將何以堪?這些皇妃娘娘又將何以堪?”
劉繼元聞言,不禁朝著周圍的那些妃嬪們看了幾眼。是啊,那些妃嬪們一個個如花似玉,如果給了別人,也著實難以割捨。那孟昶的妃子花蕊夫人不是被趙匡胤納入自己懷中了嗎?
想到此,劉繼元不禁對著衛德貴和劉繼業長嘆道:“愛卿啊,你們以為朕真的忍心放棄太原嗎?可不忍心放棄又能如何?劉愛卿適才說要再堅守月餘,可照此情形發展下去,用不了十日,太原就將被汾河之水淹沒!”
衛德貴咬牙切齒地言道:“皇上,堵水之事,由臣來負責,臣若堵不住河水,提頭來見皇上!”
劉繼業也信誓旦旦地對劉繼元言道:“皇上,隻要衛大人能夠堵住河水,臣就一定不讓宋軍跨入城內一步!”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