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僅生養我們,還要苦心培養我們,這種恩情,山高海深,永遠不能磨滅。
然則,我們為人子女者,應該如何孝順父母呢?環顧現實社會,大家講孝道,大多是嘴上講一講,真正能夠躬身實踐的實在很少。我們到飯店或電影院,大家不妨冷靜地觀察一下,大多數是父母攜兒女來玩樂,很少是子女出於孝養而扶持父母來的。
當然,所謂孝道,並非僅表現於扶持父母上飯店或電影院,隻不過說,在此我們可以得一概念,孝“子”的多,孝“父母”的少。
其實,父母對於子女的愛心,為人子女者,隻要相對地償報,已經可說達到孝道的標準了,不必要求超越這個標準。為人子女者,有一天也會為人父母,假如我們有了子女,我們會非常疼愛他們,希望他們成龍成鳳,想盡辦法,怎樣才能使子女如何如何的好;但是,如果我們反身自省一下,過去我們的父母正是這樣愛護我們、培養我們、期望於我們,現在我們有沒有像過去他們關心我們那樣,去關心他們呢?
---------------
心靈之約篇:王永慶(2)
---------------
再談一個有趣的問題。最親近的家人,除了父母,應該是兄弟姐妹。同胞手足,血統一樣,隻是因為出身時間有先後,生活環境不一樣,卻會互相計較起來。我個人總認為,對於兄弟姐妹的關照與容讓,應該要比對待子女為多才對。可是很奇怪的,兄弟爭產,時有所聞,要說有人把財產全部分給他的兄弟,可是絕無僅有的;對於子女,自己寧可每天隻吃兩餐,餓著肚皮,也情願把所有的財產全部給他們,這是很耐人尋味的,值得各位去想一想。
上麵說,子女對於父母的孝道盡得太少,則對社會國家的報答更屬難能。飲水思源,各位隻要承認了父母乃至國家所加於身上的恩惠,隻要反省到對父母的關懷應該比以往多一分,那麽也會了解到對社會國家的重責大任,應該多盡一分心力。隻要有了這層深切的認識,則不僅對父母能夠盡孝,對社會國家的貢獻更能夠忠誠盡職。古訓“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便是由此而來,是一步一步來的。所謂一室之不治,何以家國為?就是要各位反省,努力充實自己,想通為人處世的道理,才可以有所作為,有所表現,有所貢獻!
養成珍貴的勞動習慣
各位在“明誌工專”生產工廠工作時,我相信大家都做得非常沒有意思。為什麽呢?因為念機電的不能從事電機工作,念化工的也不能在化工部門工作,那麽在生產工廠工作有何意義呢?不但各位同學有這種批評,學校當局也這樣認為。
今天,我們不妨藉此機會,大家來談一談。
學化工的若要在化工部門工作,必須有一所大規模的石油化學工廠;學機電的若要從事電機工作,必須有與電力公司合作的或開設製造馬達電器開關的工廠,才能如願以償,這一點學校是無法做到的。
當初安排各位同學到生產工廠半工半讀,其出發點是希望給各位同學一個勞動的機會,使大家能夠體會勞動的真諦。
當時,我曾經說過,假如生產工廠業績不佳,使得大家沒有工作可做的話,就是拿起掃帚來掃地也可以。隻要同學懂得勞動的目的何在,半工半讀才會覺得有意義,明誌工專校園那麽遼闊,而又一天一天地在建設,如果生產工廠沒有工作了,還是可以半工半讀的,不愁沒有勞動的機會。半工半讀,對學校雖然也有幫助,可以節省許多費用,但這還是次要的,各位同學因而養成勞動的習慣,其收益將是難以計算的。
我每天早晨4點半到林口球場打球,22日那天是星期日,美國休斯敦大學副校長黃教授和我一道去,打球時,他笑著對我說:“王先生,我雖然是大學教授,但也當小工割草賺錢,你相信嗎?”
我說這是不可思議的,他說確有其事。
原來黃教授有3個孩子,大孩子今年已12歲了,為了讓他養成勞動的習慣,暑假找了一個園丁的工作,割草整理庭院。12歲不能駕車,所以黃教授每天早晨開車送他去上工,中午由主人家供應簡單的午餐,下午5點鍾再去接他回來。有一兩次,黃教授照常去接他的孩子,而他的孩子工作尚未完成。有一部分的工作,如果當天可以完成,第二天不去上工也可以。黃教授去的時候,他的孩子正在割草,如在那邊等著,也是浪費時間,為了給孩子一個深刻的印象,他脫下西裝,蹲下去參與工作,不是為了幫孩子賺錢,不是為了讓孩子早點完工,純粹是為了給孩子了解勞動的神聖,他自己也從中得到了勞動的快樂。所以,黃教授津津樂道,說他今天雖然是大學教授,卻也做了園丁,割草當小工賺錢。
我聽了這話,非常感動,這一席話說得很合情理,非常正確。
我相信黃教授叫他的孩子利用暑假時間去當園丁做小工,絕不是為了區區幾十元的工錢,而是希望他的孩子,趁此機會來磨練一下自己,體會一下工作的苦和苦後的樂趣。
幾年前,各位對生產工廠都不滿意,現在想一想,對於勞動的意義,應該多少有些認識才對。今天各位到社會上做事,應該了解勞動的價值,體會勞動的真諦,凡事必須由於體力勞動體驗出來的認識才是最深刻的,因其而養成的精神才是堅忍的、不拔的,以這份艱苦卓絕的無畏精神做基礎,何事不可成?
---------------
心靈之約篇:王永慶(3)
---------------
吃得了苦,便是最偉大的力量。
要想有所表現、有所創造、有所貢獻,不是憑學歷、憑口舌,是咬緊牙關忍受磨練的那份意誌那份精神力量,沒有經過這個過程,所有的成就都是不夠踏實的。
認清真假辛苦
今天我3點半起床做早操,4點20分到台北球場打球,遇到一些熟人,他們恭維我一番,說:“王董事長,你每天這麽早來打球,精神這麽好,非常了不起。”
我一邊謝謝他們,一邊在想:“打一次球要花一百多塊錢,如果我不是會員的話,差不多要花兩百元,這是在享受,為什麽人家還要佩服我,說我了不起?”
天下事有時實在太不公平。
前幾天,和幾位朋友一起吃飯,也有人說:“王董事長,你精神這麽健旺,風雨無阻到球場打球,我們實在是辦不到。”
我說這沒什麽,是在享受呀!清早打球,這是我個人的興趣,雖然要花錢,我也必須去做,因為對我的健康有好處,談不上什麽了不起。
我們看看那些魚販和菜販,每天早上兩點半就要起床,不管睡眠不足多麽疲倦,也不管冬天寒流來襲多麽冷冽,他們總是一心一意要趕到中央市場去批購魚蝦、蔬菜。在中央市場還得用腦筋去想,100元、95元、90元、85元,怎麽樣?不買的話,人家搶走了,機會便要失去了。所以這些小販也非用盡心機動腦筋去爭取不可,希望買到好的東西,拿出去叫賣容易出手,能夠多賺幾個錢。他們就這樣從清晨兩點半一直忙到11點多,實在夠辛苦的。東西賣完了,回到家裏,下午又得再做一些其他的工作,這樣才能貼補他的一家開銷。算一算今天賺了200元,目的剛達到,又要考慮明天:哪一條街道、哪一條巷,叫賣哪一種魚和哪一樣蔬菜,才容易賣出去,必須好好計劃一番。
</br>
然則,我們為人子女者,應該如何孝順父母呢?環顧現實社會,大家講孝道,大多是嘴上講一講,真正能夠躬身實踐的實在很少。我們到飯店或電影院,大家不妨冷靜地觀察一下,大多數是父母攜兒女來玩樂,很少是子女出於孝養而扶持父母來的。
當然,所謂孝道,並非僅表現於扶持父母上飯店或電影院,隻不過說,在此我們可以得一概念,孝“子”的多,孝“父母”的少。
其實,父母對於子女的愛心,為人子女者,隻要相對地償報,已經可說達到孝道的標準了,不必要求超越這個標準。為人子女者,有一天也會為人父母,假如我們有了子女,我們會非常疼愛他們,希望他們成龍成鳳,想盡辦法,怎樣才能使子女如何如何的好;但是,如果我們反身自省一下,過去我們的父母正是這樣愛護我們、培養我們、期望於我們,現在我們有沒有像過去他們關心我們那樣,去關心他們呢?
---------------
心靈之約篇:王永慶(2)
---------------
再談一個有趣的問題。最親近的家人,除了父母,應該是兄弟姐妹。同胞手足,血統一樣,隻是因為出身時間有先後,生活環境不一樣,卻會互相計較起來。我個人總認為,對於兄弟姐妹的關照與容讓,應該要比對待子女為多才對。可是很奇怪的,兄弟爭產,時有所聞,要說有人把財產全部分給他的兄弟,可是絕無僅有的;對於子女,自己寧可每天隻吃兩餐,餓著肚皮,也情願把所有的財產全部給他們,這是很耐人尋味的,值得各位去想一想。
上麵說,子女對於父母的孝道盡得太少,則對社會國家的報答更屬難能。飲水思源,各位隻要承認了父母乃至國家所加於身上的恩惠,隻要反省到對父母的關懷應該比以往多一分,那麽也會了解到對社會國家的重責大任,應該多盡一分心力。隻要有了這層深切的認識,則不僅對父母能夠盡孝,對社會國家的貢獻更能夠忠誠盡職。古訓“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便是由此而來,是一步一步來的。所謂一室之不治,何以家國為?就是要各位反省,努力充實自己,想通為人處世的道理,才可以有所作為,有所表現,有所貢獻!
養成珍貴的勞動習慣
各位在“明誌工專”生產工廠工作時,我相信大家都做得非常沒有意思。為什麽呢?因為念機電的不能從事電機工作,念化工的也不能在化工部門工作,那麽在生產工廠工作有何意義呢?不但各位同學有這種批評,學校當局也這樣認為。
今天,我們不妨藉此機會,大家來談一談。
學化工的若要在化工部門工作,必須有一所大規模的石油化學工廠;學機電的若要從事電機工作,必須有與電力公司合作的或開設製造馬達電器開關的工廠,才能如願以償,這一點學校是無法做到的。
當初安排各位同學到生產工廠半工半讀,其出發點是希望給各位同學一個勞動的機會,使大家能夠體會勞動的真諦。
當時,我曾經說過,假如生產工廠業績不佳,使得大家沒有工作可做的話,就是拿起掃帚來掃地也可以。隻要同學懂得勞動的目的何在,半工半讀才會覺得有意義,明誌工專校園那麽遼闊,而又一天一天地在建設,如果生產工廠沒有工作了,還是可以半工半讀的,不愁沒有勞動的機會。半工半讀,對學校雖然也有幫助,可以節省許多費用,但這還是次要的,各位同學因而養成勞動的習慣,其收益將是難以計算的。
我每天早晨4點半到林口球場打球,22日那天是星期日,美國休斯敦大學副校長黃教授和我一道去,打球時,他笑著對我說:“王先生,我雖然是大學教授,但也當小工割草賺錢,你相信嗎?”
我說這是不可思議的,他說確有其事。
原來黃教授有3個孩子,大孩子今年已12歲了,為了讓他養成勞動的習慣,暑假找了一個園丁的工作,割草整理庭院。12歲不能駕車,所以黃教授每天早晨開車送他去上工,中午由主人家供應簡單的午餐,下午5點鍾再去接他回來。有一兩次,黃教授照常去接他的孩子,而他的孩子工作尚未完成。有一部分的工作,如果當天可以完成,第二天不去上工也可以。黃教授去的時候,他的孩子正在割草,如在那邊等著,也是浪費時間,為了給孩子一個深刻的印象,他脫下西裝,蹲下去參與工作,不是為了幫孩子賺錢,不是為了讓孩子早點完工,純粹是為了給孩子了解勞動的神聖,他自己也從中得到了勞動的快樂。所以,黃教授津津樂道,說他今天雖然是大學教授,卻也做了園丁,割草當小工賺錢。
我聽了這話,非常感動,這一席話說得很合情理,非常正確。
我相信黃教授叫他的孩子利用暑假時間去當園丁做小工,絕不是為了區區幾十元的工錢,而是希望他的孩子,趁此機會來磨練一下自己,體會一下工作的苦和苦後的樂趣。
幾年前,各位對生產工廠都不滿意,現在想一想,對於勞動的意義,應該多少有些認識才對。今天各位到社會上做事,應該了解勞動的價值,體會勞動的真諦,凡事必須由於體力勞動體驗出來的認識才是最深刻的,因其而養成的精神才是堅忍的、不拔的,以這份艱苦卓絕的無畏精神做基礎,何事不可成?
---------------
心靈之約篇:王永慶(3)
---------------
吃得了苦,便是最偉大的力量。
要想有所表現、有所創造、有所貢獻,不是憑學歷、憑口舌,是咬緊牙關忍受磨練的那份意誌那份精神力量,沒有經過這個過程,所有的成就都是不夠踏實的。
認清真假辛苦
今天我3點半起床做早操,4點20分到台北球場打球,遇到一些熟人,他們恭維我一番,說:“王董事長,你每天這麽早來打球,精神這麽好,非常了不起。”
我一邊謝謝他們,一邊在想:“打一次球要花一百多塊錢,如果我不是會員的話,差不多要花兩百元,這是在享受,為什麽人家還要佩服我,說我了不起?”
天下事有時實在太不公平。
前幾天,和幾位朋友一起吃飯,也有人說:“王董事長,你精神這麽健旺,風雨無阻到球場打球,我們實在是辦不到。”
我說這沒什麽,是在享受呀!清早打球,這是我個人的興趣,雖然要花錢,我也必須去做,因為對我的健康有好處,談不上什麽了不起。
我們看看那些魚販和菜販,每天早上兩點半就要起床,不管睡眠不足多麽疲倦,也不管冬天寒流來襲多麽冷冽,他們總是一心一意要趕到中央市場去批購魚蝦、蔬菜。在中央市場還得用腦筋去想,100元、95元、90元、85元,怎麽樣?不買的話,人家搶走了,機會便要失去了。所以這些小販也非用盡心機動腦筋去爭取不可,希望買到好的東西,拿出去叫賣容易出手,能夠多賺幾個錢。他們就這樣從清晨兩點半一直忙到11點多,實在夠辛苦的。東西賣完了,回到家裏,下午又得再做一些其他的工作,這樣才能貼補他的一家開銷。算一算今天賺了200元,目的剛達到,又要考慮明天:哪一條街道、哪一條巷,叫賣哪一種魚和哪一樣蔬菜,才容易賣出去,必須好好計劃一番。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