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勒麗,腫瘤的變小有多突然?”湯姆問。
“一天之內就看得出變化。一開始我以為一定是我的想像,是我的願望。但到了晚上,我決定告訴珀蒂大夫。”瓦勒麗聳聳肩,眼睛裏閃爍著自信的光芒。“而且我也感覺到好些了。我就意識到我的病情在好轉。”
他看著她自信的眼睛,點點頭。尼采經常被引用的話是什麽的?“沒能摧毀我們的東西使我們更堅強。”這時他理解了哲學家這句話的真正含義,不禁感到羨慕。這位姑娘再也不會對死神感到恐懼了。
“是什麽時候開始發生的?”
用蒂大夫看了一下材料。“今天是星期二。瓦勒麗是星期四晚上告訴我們的。最遲星期天我們就看到了很明顯的恢復。”他又遞過來兩張x光片。
湯姆接過片子,對著光線觀察。前後x光片的差別非常明顯。這兩張幾乎不像同一個病人的片子。胃部和腎部的大塊腫瘤隻剩下一點點,腦部腫瘤已消失。癌症已經沒有了。
“我們也做了探索手術檢查,”法國醫生解釋,“病理科大夫從腫瘤切片上證實腫瘤已壞死。腫瘤纖維死了。是被身體內的抗體殺死的。”
湯姆將兩組x光片並排放在一起看。“是怎麽殺死的,為什麽抗體會殺死癌細胞,一點線索都沒有嗎?”
“一點沒有。除了在巴黎天才所做的dna分析。”
“你們已經做了dna分析?”他感到既興奮又有點失望地問,“什麽也沒有發現?”
“正相反。”拍蒂大夫指著病房另一邊同樣鮮花包圍的床位。“我們在巴黎天才所的實驗室檢查了兩位病人的血液,這邊的瓦勒麗和那邊的科巴鬆先生。基因檢查顯示他們康復之前的血液帶有引起疚病的基因缺陷。但康復之後他們的基因組變了,不同了。”
“他們基因組的基因序列自動更正了?全部基因組?不單是受感染的細胞?”
“當然,”法國醫生說,“但我們不知道是怎麽改變的。兩名病人之間惟一聯繫就是他們血型相同,可能輸血時接受的同一批血漿。但血漿沒有留下樣本。”
“他們輸了同樣的血,別的就沒有什麽了?沒有其他共同點?”湯姆問。
珀蒂大夫搖搖頭:“沒有。”
“有沒有其他病人接受同一批血漿?”
“癌症病人沒有,沒有。是很少見的血型,ab型。”讓·呂克憂鬱的眼睛重又放出光彩。“跟我來!讓我們見見第二位奇蹟病人。再見,瓦勒麗。”
湯姆向瓦勒麗表示感謝並說了再見。等到他轉身準備跟上珀蒂大夫時,這位法國人已經站在病房另一邊的病床旁邊了。他焦急地做著快速的手勢讓他過來。
第二位奇蹟病人叫吉諾姆·科巴鬆,是一位來自圖洛斯的四十五歲農民。湯姆與他握握手並用法語跟他打招呼。
珀蒂大夫從胳膊下的第二個材料夾裏拿出一張照片解釋說,“科巴鬆先生原來大腿上有一個大肉瘤,並且全身都有轉移瘤。”他讓湯姆看照片,湯姆仔細看著病人右大腿上的巨大腫塊。一個葡萄抽大小的腫瘤,似乎要繃破皮膚冒出來。
湯姆問,“這是什麽時候拍的?”
“整整一周之前。不到八星期內長大了一倍。我們採取了一切辦法來控製它。”琅蒂大夫抬起頭來說,“同樣,我們剛剛準備給他做基因治療,腫瘤開始縮小了。”
“是不是和瓦勒麗·杜波瓦的病情好轉大約是同時?”
“相差一兩天。”珀蒂大夫回答。接著,他問病人能否看看他的腿。
“當然可以,”吉諾姆大聲回答,同時很急切地掀開被子,向醫生展示他勝利的證據。湯姆伸手摸了摸病人的大腿。感覺幾乎是平滑的。如果用力壓仍能摸到一小塊硬纖維,但已經很小很小,與照片上的相比就像一粒豌豆。
“真的難以置信!”
“是的,是很難以相信!”病人贊同地說,開心地咧開嘴笑著,露出兩顆缺失的門牙。
湯姆也朝他笑笑,然後轉向醫生:“繼發性轉移瘤怎麽樣了?”
“全都壞死了,徹底死了。現在我建議回到我的辦公室進一步討論。”
湯姆向科巴鬆道謝後跟著珀蒂醫生離開病房。他一邊走一邊繼續向珀蒂醫生提出一連串問題。
“讓·呂克,這不可能是巧合。你有兩名患不治之症的病人,隻有幾個月的生命,突然間他們都痊癒了。除了接受同一醫生的治療,住同一病房以外,他們惟一的共同之處是有著同樣的稀有血型,這意味著他們輸了同一批捐血。也許原因在輸血上?”
“比如說什麽原因?”珀蒂大夫問道。
湯姆無法回答,搖搖頭說:“也許是一種新病毒。一種稀有的有益病毒,能夠修復基因序列。這是可能發生的,讓·呂克。”
拍蒂醫生嘆了口氣,憂鬱的黑眼珠轉了轉。“是的,是可能發生。僅僅是可能而已,對吧?兩個病人都做過徹底的病毒感染檢查,結果什麽也沒發現。而且別忘了,所有血漿都經過無數次加熱處理,以殺死所有已知的病毒。”
</br>
“一天之內就看得出變化。一開始我以為一定是我的想像,是我的願望。但到了晚上,我決定告訴珀蒂大夫。”瓦勒麗聳聳肩,眼睛裏閃爍著自信的光芒。“而且我也感覺到好些了。我就意識到我的病情在好轉。”
他看著她自信的眼睛,點點頭。尼采經常被引用的話是什麽的?“沒能摧毀我們的東西使我們更堅強。”這時他理解了哲學家這句話的真正含義,不禁感到羨慕。這位姑娘再也不會對死神感到恐懼了。
“是什麽時候開始發生的?”
用蒂大夫看了一下材料。“今天是星期二。瓦勒麗是星期四晚上告訴我們的。最遲星期天我們就看到了很明顯的恢復。”他又遞過來兩張x光片。
湯姆接過片子,對著光線觀察。前後x光片的差別非常明顯。這兩張幾乎不像同一個病人的片子。胃部和腎部的大塊腫瘤隻剩下一點點,腦部腫瘤已消失。癌症已經沒有了。
“我們也做了探索手術檢查,”法國醫生解釋,“病理科大夫從腫瘤切片上證實腫瘤已壞死。腫瘤纖維死了。是被身體內的抗體殺死的。”
湯姆將兩組x光片並排放在一起看。“是怎麽殺死的,為什麽抗體會殺死癌細胞,一點線索都沒有嗎?”
“一點沒有。除了在巴黎天才所做的dna分析。”
“你們已經做了dna分析?”他感到既興奮又有點失望地問,“什麽也沒有發現?”
“正相反。”拍蒂大夫指著病房另一邊同樣鮮花包圍的床位。“我們在巴黎天才所的實驗室檢查了兩位病人的血液,這邊的瓦勒麗和那邊的科巴鬆先生。基因檢查顯示他們康復之前的血液帶有引起疚病的基因缺陷。但康復之後他們的基因組變了,不同了。”
“他們基因組的基因序列自動更正了?全部基因組?不單是受感染的細胞?”
“當然,”法國醫生說,“但我們不知道是怎麽改變的。兩名病人之間惟一聯繫就是他們血型相同,可能輸血時接受的同一批血漿。但血漿沒有留下樣本。”
“他們輸了同樣的血,別的就沒有什麽了?沒有其他共同點?”湯姆問。
珀蒂大夫搖搖頭:“沒有。”
“有沒有其他病人接受同一批血漿?”
“癌症病人沒有,沒有。是很少見的血型,ab型。”讓·呂克憂鬱的眼睛重又放出光彩。“跟我來!讓我們見見第二位奇蹟病人。再見,瓦勒麗。”
湯姆向瓦勒麗表示感謝並說了再見。等到他轉身準備跟上珀蒂大夫時,這位法國人已經站在病房另一邊的病床旁邊了。他焦急地做著快速的手勢讓他過來。
第二位奇蹟病人叫吉諾姆·科巴鬆,是一位來自圖洛斯的四十五歲農民。湯姆與他握握手並用法語跟他打招呼。
珀蒂大夫從胳膊下的第二個材料夾裏拿出一張照片解釋說,“科巴鬆先生原來大腿上有一個大肉瘤,並且全身都有轉移瘤。”他讓湯姆看照片,湯姆仔細看著病人右大腿上的巨大腫塊。一個葡萄抽大小的腫瘤,似乎要繃破皮膚冒出來。
湯姆問,“這是什麽時候拍的?”
“整整一周之前。不到八星期內長大了一倍。我們採取了一切辦法來控製它。”琅蒂大夫抬起頭來說,“同樣,我們剛剛準備給他做基因治療,腫瘤開始縮小了。”
“是不是和瓦勒麗·杜波瓦的病情好轉大約是同時?”
“相差一兩天。”珀蒂大夫回答。接著,他問病人能否看看他的腿。
“當然可以,”吉諾姆大聲回答,同時很急切地掀開被子,向醫生展示他勝利的證據。湯姆伸手摸了摸病人的大腿。感覺幾乎是平滑的。如果用力壓仍能摸到一小塊硬纖維,但已經很小很小,與照片上的相比就像一粒豌豆。
“真的難以置信!”
“是的,是很難以相信!”病人贊同地說,開心地咧開嘴笑著,露出兩顆缺失的門牙。
湯姆也朝他笑笑,然後轉向醫生:“繼發性轉移瘤怎麽樣了?”
“全都壞死了,徹底死了。現在我建議回到我的辦公室進一步討論。”
湯姆向科巴鬆道謝後跟著珀蒂醫生離開病房。他一邊走一邊繼續向珀蒂醫生提出一連串問題。
“讓·呂克,這不可能是巧合。你有兩名患不治之症的病人,隻有幾個月的生命,突然間他們都痊癒了。除了接受同一醫生的治療,住同一病房以外,他們惟一的共同之處是有著同樣的稀有血型,這意味著他們輸了同一批捐血。也許原因在輸血上?”
“比如說什麽原因?”珀蒂大夫問道。
湯姆無法回答,搖搖頭說:“也許是一種新病毒。一種稀有的有益病毒,能夠修復基因序列。這是可能發生的,讓·呂克。”
拍蒂醫生嘆了口氣,憂鬱的黑眼珠轉了轉。“是的,是可能發生。僅僅是可能而已,對吧?兩個病人都做過徹底的病毒感染檢查,結果什麽也沒發現。而且別忘了,所有血漿都經過無數次加熱處理,以殺死所有已知的病毒。”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