恍惚中,他丟掉了手中的寬刃刻刀,甩掉肩上的木提箱,抬手試圖掩住耳朵,卻找不準位置,不是手的問題,是腦袋,他的腦袋已經完全沒了知覺。於是他又開始撕扯胸前的衣服,仿佛要把自己的心髒挖出來,都無濟於事。
這是炸鬼嚎,取人魂魄的扣子,利用了太湖石巧奪天工的形狀來套扣,可以說是“玲瓏百竅”中的最高技法。
坎麵封口之後,在某處與旋道相接的封閉密室中,對家會用鼓風的器物對坎麵的竅口鼓風,風進入石洞的旋道,帶動其中的氣流,並始終保持在同一個強度和軌跡中。這原理就如同用管子抽水一樣,先將水抽出,然後將管子口放到水平麵以下,由於重力的不平衡,水會始終保持一個流速從管子中流出。
奇妙的還不止是這點。由於太湖石本身就竅眼玲瓏,無數的孔眼同時被風吹響,加上石頭的共鳴,就能發出更大的聲響,通過旋道的迴旋,疊加起來,如此循環,直到被扣子套住的人精神崩潰為止。
曾經有兩三個知道這扣子厲害的人,坎麵剛合,扣子還沒全收的時候,他們就咬斷舌根自盡了。
魯盛義被折磨得大張著嘴幹嘔,連咬舌的能力都失去了,可他必須死,努力去死,拚命去死。寬刃刻刀已經不知被他丟在旋道的哪個黑暗角落,就算能找到恐怕也沒有力量拿起它割破自己的喉嚨了。於是他摸索到腳邊的木提箱,那裏麵有可以輕易了卻自己生命的東西。
打開木箱的暗屜不需要太用力,隻要知道它的穴眼或是檔口,可是魯盛義卻費盡了他全身的力氣。找到檔口,他的手臂也已經完全無力了,隻有依靠整個身體的重量壓了下去……
聲響更大更亂了,這讓他覺得自己馬上就會被扯碎,恍惚中看到自己身體的碎片在空中飄散。
戰三重
魯恩看到了一個短廊道,其實更像是個畫舫形雨亭,說它是廊道是因為它連接著那小樓的前門,是小樓的一個入口。
廊道裏舖的是木板地,這是一般園子的廊道不會採用的材料。
魯恩縱身跨上木板地,疾走五六步,突然止住腳步。身後緊跟的腳步聲卻一時沒有能停下來,多走了一步。木板地麵上腳步聲更加清晰,魯恩聽出背後的腳步聲的確是自己的步法,輕重、速度和自己一模一樣,唯一不同的是最後多走的那一步。就這一步,讓魯恩確定了三件事情:“第一,跟在背後的不是鬼不是妖,而是個人;第二,那人有很強的模仿能力,他一直在模仿我的步法,我突然停住,那人收不住,隻好多走了一步;第三,這人在漸漸接近我,說明他步伐比較大,應該是身高腿長,弱點在下三路。”
但背後的這個人到底是用什麽法子掩住自己身形的?
魯恩的腳下暗暗使力下踏,動作很小。隨後他便放重腳步繼續朝前走,離小樓的正門已經沒幾步了。
走到第四步正邁出第五步,魯恩腳步突然變了,他高高抬起右腿,佯裝大步跨向門口。事實上,他左腳原地轉動九十度,身體側轉過來,成背劍式反虛步。與此同時,手中的刀瞬間換成垂手式。
以魯恩現在的姿勢,他可以看到背後的一切,確實沒有人,一個人都沒有,可他斜握著的垂手刀還是往背後斜下方刺下……
一大塊木板突然流出血來,扭曲變形,魯恩收刀的同時,那塊木板縮成一團飛出了廊外,閃入樹叢花圃不見了。
其實先前魯恩在木板上暗暗使力,是將地板踩出了一條微小裂紋,再回頭時卻看不到了,所以魯恩想也沒想就出刀了,朝著裂紋應該出現的方向,果然有人。
刀頭插入了一個血肉之軀。魯恩沒想這麽容易就傷到那個神秘無形的東西。那東西也沒想到魯恩會轉身邁腿,突然出刀,而且正好迎上他抬高邁出的右腿。
地上留下一攤殷紅血跡,過廊的欄杆上也有一些,花圃的草葉上也是。沒有這些血跡,這裏就和沒發生過任何事情一樣。沒有這些血跡,魯恩就沒法找到那個無形的東西。沒有這些血跡,也就不會有樓台前的一番大廝殺。
魯恩的動作不快,有條不紊地將背上有些累贅的背筐拿下,安放在過廊的一角。他知道現在需要的不是速度而是穩健,他不能讓那個已經受傷的怪玩意兒有突襲的機會。魯恩沒有循著血跡走,但卻讓血跡一直在他目光可及的範圍中。草地上的血跡隱入幾株美人蕉和大麗菊的背後,魯恩仍是遠遠地繞過那些植物,血跡又出現了,從一掛紫鈴藤旁過去,往池塘延伸。
魯恩走得很小心,他知道江湖中就有一種“留跡襲後”的險招,就是受傷的人忍痛再將身體的某個部分砍傷。將血噴灑在三尺之外,然後自己隱在—旁給循跡追殺的人致命一擊。
這裏池塘的水沿構造採用的是簸箕沿,就是說三麵用石塊壘砌,隻留一麵土坡。這樣不但可以將人工與天工並存,流通雕琢中又帶一些野趣,而且當大雨季節,池塘下暗河道輸流不及時,池塘水可以由簸箕口溢出,流到園外河中,從而保證園中其他構築不會水淹浸。
魯恩來到的這麵水沿就是簸箕口,除去樹木和石鋪小徑,就是泥草坡直接到水。那血跡延伸到了塘邊矮土坡上,再從坡上一直順著石階到水裏。魯恩的嘴角掛起一絲笑意,因為對象那隱形怪物的愚蠢讓他覺得可笑,居然將自己的逃跑跡象做到水裏。這麽短的時間裏,不曾有落水聲音,也沒見漣漪。
這破綻百出的小伎倆怎麽能騙過魯恩這老江湖?可他並沒有讓久違的搏殺帶來的興奮沖昏頭腦,二十多年“固梁”的研習讓他變得更加的沉穩,讓他覺得較量,特別是將生命作為籌碼的較量,應該如同架梁一般,瞄好架柱間距,對好每一把投入,無阻礙無縫隙,這才是高手。
魯恩的腳步始終平靜穩健,手中的刀更是如他所固之梁,但他的眼光卻是靈動如流,稍一掃視,就發現隻有那座小樓旁邊的一棵粗大銀杏樹可以藏身。
魯恩並沒有馬上行動,腦中設想:那個怪東西受傷逃到河邊,沒有入水,隻是用血跡做了個惑相,然後緊貼水邊橫向朝著那十幾步外的銀杏樹逃去。
這是個極合理也極為有效的逃跑途徑。這東西受的傷如果確實在下三路,就沒法狂奔快逃,也無論如何都跑不遠。
魯恩依然遵循“敵窩痕己不踏”的原則,遠遠地向銀杏樹那邊繞行,直到已經到達河邊水麵他才發現,水中沒有他設想的痕跡。於是心中不由一陣狂跳,手掌翻轉,回到立手刀,同時將身體放低。一腳踩得很實,鞋底都陷到了泥裏,另一隻腳前掌虛踏,隨時可以改變身體朝向,這是‘夜戰八方’的起勢,因為他已經感到有殺氣向他圍攏過來。
殺氣來自三個方向,可石台階上沒見到一個人影;頭頂斜上方,那裏隻有香樟樹和銀杏樹伸出的一些細樹枝;身後池塘的水下也沒有,而且這麽長時間悶在水中,除非殺手是條魚或是個水鬼。
殺氣很淩厲,方位很奇怪,卻許久都沒有發起攻擊。為什麽?魯恩也沒有時間去細細思量,他要做的是盡快找到一條活道。
</br>
這是炸鬼嚎,取人魂魄的扣子,利用了太湖石巧奪天工的形狀來套扣,可以說是“玲瓏百竅”中的最高技法。
坎麵封口之後,在某處與旋道相接的封閉密室中,對家會用鼓風的器物對坎麵的竅口鼓風,風進入石洞的旋道,帶動其中的氣流,並始終保持在同一個強度和軌跡中。這原理就如同用管子抽水一樣,先將水抽出,然後將管子口放到水平麵以下,由於重力的不平衡,水會始終保持一個流速從管子中流出。
奇妙的還不止是這點。由於太湖石本身就竅眼玲瓏,無數的孔眼同時被風吹響,加上石頭的共鳴,就能發出更大的聲響,通過旋道的迴旋,疊加起來,如此循環,直到被扣子套住的人精神崩潰為止。
曾經有兩三個知道這扣子厲害的人,坎麵剛合,扣子還沒全收的時候,他們就咬斷舌根自盡了。
魯盛義被折磨得大張著嘴幹嘔,連咬舌的能力都失去了,可他必須死,努力去死,拚命去死。寬刃刻刀已經不知被他丟在旋道的哪個黑暗角落,就算能找到恐怕也沒有力量拿起它割破自己的喉嚨了。於是他摸索到腳邊的木提箱,那裏麵有可以輕易了卻自己生命的東西。
打開木箱的暗屜不需要太用力,隻要知道它的穴眼或是檔口,可是魯盛義卻費盡了他全身的力氣。找到檔口,他的手臂也已經完全無力了,隻有依靠整個身體的重量壓了下去……
聲響更大更亂了,這讓他覺得自己馬上就會被扯碎,恍惚中看到自己身體的碎片在空中飄散。
戰三重
魯恩看到了一個短廊道,其實更像是個畫舫形雨亭,說它是廊道是因為它連接著那小樓的前門,是小樓的一個入口。
廊道裏舖的是木板地,這是一般園子的廊道不會採用的材料。
魯恩縱身跨上木板地,疾走五六步,突然止住腳步。身後緊跟的腳步聲卻一時沒有能停下來,多走了一步。木板地麵上腳步聲更加清晰,魯恩聽出背後的腳步聲的確是自己的步法,輕重、速度和自己一模一樣,唯一不同的是最後多走的那一步。就這一步,讓魯恩確定了三件事情:“第一,跟在背後的不是鬼不是妖,而是個人;第二,那人有很強的模仿能力,他一直在模仿我的步法,我突然停住,那人收不住,隻好多走了一步;第三,這人在漸漸接近我,說明他步伐比較大,應該是身高腿長,弱點在下三路。”
但背後的這個人到底是用什麽法子掩住自己身形的?
魯恩的腳下暗暗使力下踏,動作很小。隨後他便放重腳步繼續朝前走,離小樓的正門已經沒幾步了。
走到第四步正邁出第五步,魯恩腳步突然變了,他高高抬起右腿,佯裝大步跨向門口。事實上,他左腳原地轉動九十度,身體側轉過來,成背劍式反虛步。與此同時,手中的刀瞬間換成垂手式。
以魯恩現在的姿勢,他可以看到背後的一切,確實沒有人,一個人都沒有,可他斜握著的垂手刀還是往背後斜下方刺下……
一大塊木板突然流出血來,扭曲變形,魯恩收刀的同時,那塊木板縮成一團飛出了廊外,閃入樹叢花圃不見了。
其實先前魯恩在木板上暗暗使力,是將地板踩出了一條微小裂紋,再回頭時卻看不到了,所以魯恩想也沒想就出刀了,朝著裂紋應該出現的方向,果然有人。
刀頭插入了一個血肉之軀。魯恩沒想這麽容易就傷到那個神秘無形的東西。那東西也沒想到魯恩會轉身邁腿,突然出刀,而且正好迎上他抬高邁出的右腿。
地上留下一攤殷紅血跡,過廊的欄杆上也有一些,花圃的草葉上也是。沒有這些血跡,這裏就和沒發生過任何事情一樣。沒有這些血跡,魯恩就沒法找到那個無形的東西。沒有這些血跡,也就不會有樓台前的一番大廝殺。
魯恩的動作不快,有條不紊地將背上有些累贅的背筐拿下,安放在過廊的一角。他知道現在需要的不是速度而是穩健,他不能讓那個已經受傷的怪玩意兒有突襲的機會。魯恩沒有循著血跡走,但卻讓血跡一直在他目光可及的範圍中。草地上的血跡隱入幾株美人蕉和大麗菊的背後,魯恩仍是遠遠地繞過那些植物,血跡又出現了,從一掛紫鈴藤旁過去,往池塘延伸。
魯恩走得很小心,他知道江湖中就有一種“留跡襲後”的險招,就是受傷的人忍痛再將身體的某個部分砍傷。將血噴灑在三尺之外,然後自己隱在—旁給循跡追殺的人致命一擊。
這裏池塘的水沿構造採用的是簸箕沿,就是說三麵用石塊壘砌,隻留一麵土坡。這樣不但可以將人工與天工並存,流通雕琢中又帶一些野趣,而且當大雨季節,池塘下暗河道輸流不及時,池塘水可以由簸箕口溢出,流到園外河中,從而保證園中其他構築不會水淹浸。
魯恩來到的這麵水沿就是簸箕口,除去樹木和石鋪小徑,就是泥草坡直接到水。那血跡延伸到了塘邊矮土坡上,再從坡上一直順著石階到水裏。魯恩的嘴角掛起一絲笑意,因為對象那隱形怪物的愚蠢讓他覺得可笑,居然將自己的逃跑跡象做到水裏。這麽短的時間裏,不曾有落水聲音,也沒見漣漪。
這破綻百出的小伎倆怎麽能騙過魯恩這老江湖?可他並沒有讓久違的搏殺帶來的興奮沖昏頭腦,二十多年“固梁”的研習讓他變得更加的沉穩,讓他覺得較量,特別是將生命作為籌碼的較量,應該如同架梁一般,瞄好架柱間距,對好每一把投入,無阻礙無縫隙,這才是高手。
魯恩的腳步始終平靜穩健,手中的刀更是如他所固之梁,但他的眼光卻是靈動如流,稍一掃視,就發現隻有那座小樓旁邊的一棵粗大銀杏樹可以藏身。
魯恩並沒有馬上行動,腦中設想:那個怪東西受傷逃到河邊,沒有入水,隻是用血跡做了個惑相,然後緊貼水邊橫向朝著那十幾步外的銀杏樹逃去。
這是個極合理也極為有效的逃跑途徑。這東西受的傷如果確實在下三路,就沒法狂奔快逃,也無論如何都跑不遠。
魯恩依然遵循“敵窩痕己不踏”的原則,遠遠地向銀杏樹那邊繞行,直到已經到達河邊水麵他才發現,水中沒有他設想的痕跡。於是心中不由一陣狂跳,手掌翻轉,回到立手刀,同時將身體放低。一腳踩得很實,鞋底都陷到了泥裏,另一隻腳前掌虛踏,隨時可以改變身體朝向,這是‘夜戰八方’的起勢,因為他已經感到有殺氣向他圍攏過來。
殺氣來自三個方向,可石台階上沒見到一個人影;頭頂斜上方,那裏隻有香樟樹和銀杏樹伸出的一些細樹枝;身後池塘的水下也沒有,而且這麽長時間悶在水中,除非殺手是條魚或是個水鬼。
殺氣很淩厲,方位很奇怪,卻許久都沒有發起攻擊。為什麽?魯恩也沒有時間去細細思量,他要做的是盡快找到一條活道。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