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頁
世界上最詭異的100個驚悚懸疑故事 作者:[美]愛倫·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我知道你們這些醫生都是科學至上者,可有時候比誰都迷信。”霍弗的話帶著挑釁的口氣,“當然,你們當中大部分人不相信這世上有靈魂一說。可我就相信,活人有時候可以用一種別的方式出現在另一個地方。那個地方可能有他深刻的回憶,或者他對那個地方產生了強烈的影響,在那裏留下了自己的痕跡。我說的是真的,一個人的確可以影響一個地方,我是說環境。於是,他可以出現在另一個人的麵前,就像你們說的幻覺一樣。當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影響環境的,這需要一個特別的個性,能看到他的人也需要有一雙特別的眼睛。我就有一雙這樣的眼睛。”
“是啊,特別的眼睛,可以把視覺傳遞到一個特別的大腦。”弗雷裏醫生笑著說,顯然他不贊同霍弗的說法。
“你這種回答方式對我算是客氣了。”霍弗說。
“請原諒我的態度,你剛剛說的這些,背後是不是有什麽故事?你可以跟我說一說,說說你有雙怎麽特別的眼睛。”弗雷裏醫生說。
“我知道你一定會說那是幻覺,不過無所謂。去年夏天,我到梅裏迪安鎮去度假,租了一套空公寓,房東叫曼納林,是個醫生,據說他幾年前離開家後就再也沒回來過,誰都不知道他去哪兒了。這房子是他自己蓋的,住了10年。當然不是他一個人,還有一個老僕人跟著他。他行醫沒幾年,因為病人少,就不幹了。從此以後他很少出門,幾乎不跟外界接觸。我聽當地人說好像他在家裏研究什麽東西,還把研究成果寫成一本書,可是得不到專家認可。那些人認為他有精神病。我沒看過那本書,也不記得書名,反正裏麵寫了一些常人所不能接受的理論。這個理論就是,人在活著的時候可以預測到自己的死亡日期。按照曼納林的說法,人在死前幾個月就可以預測到。我猜想最大期限應該是18個月。據說他在當地進行過幾次死亡預測,你們的專業用語叫死亡診斷。那些被預測的人都是在他說的那個日期死亡的,而且死亡原因查不出來。不過我要說的不是這些,算是個鋪墊吧。
“再說回公寓。這所公寓自從曼納林走了後,就沒有人住過。家裏的擺設十分陳舊,還透著一股陰森森的感覺,我也說不好,反正那感覺讓我不舒服。不過我能通過這些擺設感覺到曼納林是個怎樣的人,應該是這裏殘留了曼納林的一些特徵吧,我總感覺很不舒服,很抑鬱。絕對不是因為我一個人住這兒的緣故,我在家也是一個人住,就沒有這種感覺。你是知道的,我喜歡獨來獨往,大部分時間都在讀書,從來沒有感覺不舒服過。可在公寓裏,卻讓我有強烈的壓抑感,好像有什麽不好的事情發生了似的。特別是在曼納林的書房裏,感覺更強烈。可那房子明明又敞亮,又通透,不像是能讓人壓抑的地方。我也說不好是為什麽。在書房的牆壁上,掛著曼納林的畫像,幾乎是1∶1的比例。畫像上的曼納林大概50歲,長相普通,頭髮是灰色的,目光憂鬱又冰冷。這幅畫有些地方一直吸引著我,也不知道是什麽地方。總之我就像著了魔一樣迷戀這幅畫。
“有一天晚上,我拿著油燈回臥室,正好路過書房。我又被那幅畫吸引住了,在微弱的燈光下,那幅畫好像變了,曼納林的神情不再像白天那麽泰然自若,顯得有些別扭,讓人看了毛骨悚然。我當時對這幅畫充滿了興趣,拿著燈走了過去。我選擇了多個角度來觀察畫,好像不同的光線和角度的確會讓畫變得不一樣。看著看著,我突然想回身。就在我回身的時候,我看到一個男人穿過走廊向我走來。不是別人,正是曼納林。那種感覺,就像是畫像移動了一樣。
“‘對不起,’我說,我當時有點不高興,‘我沒聽到你敲門。’他當時跟我保持了一米左右的距離,然後從我身邊走過,還對我做了一個噤聲的動作,然後又出去了。可是我卻看不清楚他是怎麽離開的。我知道,你一定會說這是幻覺,可我認為這是靈魂。那個書房有兩扇門,一扇通往臥室,一扇是鎖著的。而且臥室沒有出口。我當時的感覺就不必多說了,你應該可以體會得到。接下來我要說的是,今天我在聯邦大街看到了曼納林,是的,他就從我身邊走過,他還活著。”
弗雷裏醫生沉默片刻後問:“他今天有跟你說話嗎?你怎麽判斷他還活著?”
霍弗睜大眼睛,沒有吭聲。
“或者他做了什麽動作,什麽姿態?比如一個噤聲的動作。這可是他的習慣性動作,每當他遇到一些嚴重的事情時就會做出這樣的動作,比如在宣讀診斷結果的時候。”弗雷裏醫生說。
“對,他做了那個噤聲的手勢。這麽說來,你認識他?”霍弗驚訝地說。
“是的,我認識他,還讀過他的書。應該說,每個醫生都讀過他的書,他的書為醫學界做出了極其重大的貢獻。三年前,我給他看過病,他死了有段時間了。”
霍弗嚇得從椅子上跳了起來,驚慌地在屋裏走來走去。他問弗雷裏:“難道是我的身體有什麽問題了?你是個醫生,又是我的朋友,你要如實告訴我。”
“不,霍弗,你想得太多了,你身體非常健康。你還是回家去吧。你是個出色的小提琴手,你要多拉一些歡快的曲子,這有助於你忘掉這件事。”
</br>
“是啊,特別的眼睛,可以把視覺傳遞到一個特別的大腦。”弗雷裏醫生笑著說,顯然他不贊同霍弗的說法。
“你這種回答方式對我算是客氣了。”霍弗說。
“請原諒我的態度,你剛剛說的這些,背後是不是有什麽故事?你可以跟我說一說,說說你有雙怎麽特別的眼睛。”弗雷裏醫生說。
“我知道你一定會說那是幻覺,不過無所謂。去年夏天,我到梅裏迪安鎮去度假,租了一套空公寓,房東叫曼納林,是個醫生,據說他幾年前離開家後就再也沒回來過,誰都不知道他去哪兒了。這房子是他自己蓋的,住了10年。當然不是他一個人,還有一個老僕人跟著他。他行醫沒幾年,因為病人少,就不幹了。從此以後他很少出門,幾乎不跟外界接觸。我聽當地人說好像他在家裏研究什麽東西,還把研究成果寫成一本書,可是得不到專家認可。那些人認為他有精神病。我沒看過那本書,也不記得書名,反正裏麵寫了一些常人所不能接受的理論。這個理論就是,人在活著的時候可以預測到自己的死亡日期。按照曼納林的說法,人在死前幾個月就可以預測到。我猜想最大期限應該是18個月。據說他在當地進行過幾次死亡預測,你們的專業用語叫死亡診斷。那些被預測的人都是在他說的那個日期死亡的,而且死亡原因查不出來。不過我要說的不是這些,算是個鋪墊吧。
“再說回公寓。這所公寓自從曼納林走了後,就沒有人住過。家裏的擺設十分陳舊,還透著一股陰森森的感覺,我也說不好,反正那感覺讓我不舒服。不過我能通過這些擺設感覺到曼納林是個怎樣的人,應該是這裏殘留了曼納林的一些特徵吧,我總感覺很不舒服,很抑鬱。絕對不是因為我一個人住這兒的緣故,我在家也是一個人住,就沒有這種感覺。你是知道的,我喜歡獨來獨往,大部分時間都在讀書,從來沒有感覺不舒服過。可在公寓裏,卻讓我有強烈的壓抑感,好像有什麽不好的事情發生了似的。特別是在曼納林的書房裏,感覺更強烈。可那房子明明又敞亮,又通透,不像是能讓人壓抑的地方。我也說不好是為什麽。在書房的牆壁上,掛著曼納林的畫像,幾乎是1∶1的比例。畫像上的曼納林大概50歲,長相普通,頭髮是灰色的,目光憂鬱又冰冷。這幅畫有些地方一直吸引著我,也不知道是什麽地方。總之我就像著了魔一樣迷戀這幅畫。
“有一天晚上,我拿著油燈回臥室,正好路過書房。我又被那幅畫吸引住了,在微弱的燈光下,那幅畫好像變了,曼納林的神情不再像白天那麽泰然自若,顯得有些別扭,讓人看了毛骨悚然。我當時對這幅畫充滿了興趣,拿著燈走了過去。我選擇了多個角度來觀察畫,好像不同的光線和角度的確會讓畫變得不一樣。看著看著,我突然想回身。就在我回身的時候,我看到一個男人穿過走廊向我走來。不是別人,正是曼納林。那種感覺,就像是畫像移動了一樣。
“‘對不起,’我說,我當時有點不高興,‘我沒聽到你敲門。’他當時跟我保持了一米左右的距離,然後從我身邊走過,還對我做了一個噤聲的動作,然後又出去了。可是我卻看不清楚他是怎麽離開的。我知道,你一定會說這是幻覺,可我認為這是靈魂。那個書房有兩扇門,一扇通往臥室,一扇是鎖著的。而且臥室沒有出口。我當時的感覺就不必多說了,你應該可以體會得到。接下來我要說的是,今天我在聯邦大街看到了曼納林,是的,他就從我身邊走過,他還活著。”
弗雷裏醫生沉默片刻後問:“他今天有跟你說話嗎?你怎麽判斷他還活著?”
霍弗睜大眼睛,沒有吭聲。
“或者他做了什麽動作,什麽姿態?比如一個噤聲的動作。這可是他的習慣性動作,每當他遇到一些嚴重的事情時就會做出這樣的動作,比如在宣讀診斷結果的時候。”弗雷裏醫生說。
“對,他做了那個噤聲的手勢。這麽說來,你認識他?”霍弗驚訝地說。
“是的,我認識他,還讀過他的書。應該說,每個醫生都讀過他的書,他的書為醫學界做出了極其重大的貢獻。三年前,我給他看過病,他死了有段時間了。”
霍弗嚇得從椅子上跳了起來,驚慌地在屋裏走來走去。他問弗雷裏:“難道是我的身體有什麽問題了?你是個醫生,又是我的朋友,你要如實告訴我。”
“不,霍弗,你想得太多了,你身體非常健康。你還是回家去吧。你是個出色的小提琴手,你要多拉一些歡快的曲子,這有助於你忘掉這件事。”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