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解決的是名原的車子到底跑到哪裏去了。”藤中打斷倆人的對話插嘴道。
藤中本身在東京報社工作時曾經親自體驗過爬地而行,分草而進,跟拾撿垃圾並無二致的艱辛的取材生活。
翌日,藤中見到了被調到警察學校的岸田,向他問起名原汽車的去向。
未出所料,受害車被作為垃圾委託給鬆山進行了處理。為了教育汽車司機,遭遇交通事故後的支離破碎的受害車有時會作為展品被拿到杜絕交通事故運動大會上去做展覽。然而名原的車子卻沒有享受到這種待遇,而是作為廢車交給鬆山去處理了。
聽了藤中的匯報後岸田說道:“調查得太棒了!那些警察會大驚失色的。雖然我早就認定鬆山和永澤是一丘之貉,但是卻不知道他們曾經和名原一起到百老匯去喝過酒。僅此一點就可以證明那次事故絕不是單純的交通事故!”
“聽說靠違法手段收集到的證據不能作為證據,不知……”
“那不過是大原則罷了,如果在現場淨講這個理兒的話,壞蛋還不都跑光了?到鬆山的空地和小屋裏去查找證據是值得的。”藤中得到了岸田的鼓勵。
“我有一件小小的禮物要送給你。”岸田鄭重其事地說。
“有禮物要送給我?”
“你看看吧。”岸田將裝在塑膠袋中的東西遞了過來。袋子裏裝著一粒像是老虎機彈子的鋼球。鋼球上刻印著鴿子圖案。
“這好像是老虎機鋼球啊?”
“沒錯,正是老虎機鋼球。”
“這鋼球有什麽問題嗎?”
“肇事現場拐彎處的鏡子不是被打碎了嗎?我對肇事現場一帶做了仔細的搜索,結果發現了這個鋼球。”
“你是說有人用這個鋼球打破了鏡子?”
“老虎機的鋼球是不會散落在那種地方的,隻能是有人發射了這種鋼球打破了鏡子。”
“那你把這個鋼球交給我是為了……”
“從我的口中說出這種話來真是有些叫人難為情啊。目前你們報社要比福原警察署更令人放心。如果交給警察的話,他們會把它碾成粉末的。這個鋼球你想怎麽處置就怎麽處置好了,在這個鋼球上好好動動腦筋吧。”岸田一直在感到懊悔。他曾經將自己的人生完全託付給了警察事業,卻又對警察失去了信任,這種遺憾的情感已經溢於言表。
二
在最近一段時間裏,有人向福原新報提供了有力的檢舉情報。就在發生了事故的那天夜裏,有人在自家門前的道路上拾到了從卡車的車廂上掉落下來的物品。
最初該人還以為是垃圾掉到了地上。因為妨礙了交通,所以就把那個掉落物拽到靠近自家的路邊上。當他窺望其中的物品時,卻發現都是一些古舊書籍和古舊雜誌。
那個人向警察做了匯報。於是,警察便要他把東西送到警察署去。他覺得麻煩,便將物品扔進了自家的小倉房。但是又一想,會不會和那個事故有關聯呢?於是就給福原新報遞了個信兒。
“您為什麽要通知我們報社呢?”藤中問。
“警察是靠不住的。聽說福原新報正在調查那個事故,於是就通知你們一下啦!”該居民說。
這個居民所提供的物品與藤中看到的鬆山的組裝式房屋內的紙盒箱一模一樣,似乎是一件從肇事車上掉落下來的物品。那個居民說他曾經看到過藤中和熊穀在出事現場進行調查時的情形。
福原市民中的有心人相信福原新報勝過相信警察署,這一事實與岸田的話語融合在一起,令藤中心境複雜百感交集。
紙盒箱中的古舊書刊五花八門。種類也好出版時間也罷,雜亂無章,毫無統一性可言。
在幾本書上貼著印有n市某古舊書店名稱的標籤。位於n市的一心堂書店是一家歷史相當悠久的古舊書鋪,但是據傳受到最近不斷問世的古舊書店的排擠已經破產了。
“也許是前往n市那家已經破產了的古舊書店去拉古舊圖書的吧。”熊穀說。
“破產書店的古舊圖書倒也許可以被視為一種工業廢品啊。”藤中頷首贊同道。
兩個人翻看了一下紙盒箱中的圖書。突然,一個物體骨碌碌地滾落到地麵上。藤中用手指頭將那個物體拾起來一看,不由得喊出聲來。
“哎,這不是鋼球嗎?”熊穀也知道老虎機鋼球的含義。
“老虎機的鋼球怎麽會跑到紙盒箱裏去了呢?”
聽了熊穀的問話後,兩個人麵麵相覷起來。老虎機鋼球上刻印著顯示出店名的鴿子標記。二人想起了岸田送給他們的禮物——那粒鋼球上也刻印著相同的標記。
藤中將這些鋼球與從岸田處拿來的鋼球進行了比較。相同的標記毋庸置疑地刻印在鋼球上。
二人思考著這一事實的含義。從肇事車上掉落貨物的事實發生在自n市開往福原的時候,因此可以推測出是發生在事故發生之前。
在發生事故之前,與射破丁字路口反視鏡相同的鋼球被發現存在於肇事車所載貨物之中。其含義不容低估。
相同種類的鋼球既掉落在了丁字路口的反視鏡附近又出現在了肇事車的貨物中,這種概率可以說極低。於是,便可以進行如下的推理:即丁字路口反視鏡的破壞者與貨物的主人有著某種聯繫。
在貨主的身邊存在著射破反視鏡的犯罪嫌疑人。二人興奮不已。
“證據還算不上十分充足啊。”藤中說。
“有什麽不充足的?”熊穀問。
“首先,還不能肯定掉在路上的鋼球就是從笨事車輛上掉落下來的。其次就是我們還沒有找到證據證明反視鏡就是被鋼球射破的。隻要這兩個問題不解決,我們就仍然是徘徊在沒有拿到確鑿證據的歧路上。”
“對肇事車上的貨物或許是可以進行確認的。”
“怎樣確認?”
“我們可以從鬆山那座組裝式房子內偷出一些事故發生日他運進去的貨物嘛。隻要那些貨物中有一部分與之相符,就可以證明路上的掉落貨物是從肇事車上掉落下來的。”
“你這個方案我可是不敢恭維呀。不過倒是立竿見影來的快啊。”
“如果和受害車一起偷的話,那可就是一箭雙鵰了。”
“這也能叫一箭雙鵰嗎?”
三
藤中和熊穀迅速製定了行動計劃。
夜幕降臨之際,二人來到了鬆山的組裝式房屋附近。二百五十餘平方米的空地上根本就不可能圈上圍牆之類,所以出入自然暢通無阻。
藤中上次曾經前來偵查過一次,對情況十分熟悉。附近隻有一些星星點點地夾雜在蔬菜園子中間的狹小的住宅或新興的公寓樓。到了夜晚則人跡杳然。
鬆山建造這個組裝式房子的目的似乎隻是為了當倉庫用,幾乎就沒有採取任何安全防範措施。但是,藤中等人的行為卻毫無疑問是侵入民宅,而下麵接著要做的事情則難逃盜竊之嫌。藤中悄悄地靠近了組裝式房屋。上次偵查之際他已經查探清楚了門上的鎖頭隻不過是一把簡單的圓筒形鎖頭而已。
</br>
藤中本身在東京報社工作時曾經親自體驗過爬地而行,分草而進,跟拾撿垃圾並無二致的艱辛的取材生活。
翌日,藤中見到了被調到警察學校的岸田,向他問起名原汽車的去向。
未出所料,受害車被作為垃圾委託給鬆山進行了處理。為了教育汽車司機,遭遇交通事故後的支離破碎的受害車有時會作為展品被拿到杜絕交通事故運動大會上去做展覽。然而名原的車子卻沒有享受到這種待遇,而是作為廢車交給鬆山去處理了。
聽了藤中的匯報後岸田說道:“調查得太棒了!那些警察會大驚失色的。雖然我早就認定鬆山和永澤是一丘之貉,但是卻不知道他們曾經和名原一起到百老匯去喝過酒。僅此一點就可以證明那次事故絕不是單純的交通事故!”
“聽說靠違法手段收集到的證據不能作為證據,不知……”
“那不過是大原則罷了,如果在現場淨講這個理兒的話,壞蛋還不都跑光了?到鬆山的空地和小屋裏去查找證據是值得的。”藤中得到了岸田的鼓勵。
“我有一件小小的禮物要送給你。”岸田鄭重其事地說。
“有禮物要送給我?”
“你看看吧。”岸田將裝在塑膠袋中的東西遞了過來。袋子裏裝著一粒像是老虎機彈子的鋼球。鋼球上刻印著鴿子圖案。
“這好像是老虎機鋼球啊?”
“沒錯,正是老虎機鋼球。”
“這鋼球有什麽問題嗎?”
“肇事現場拐彎處的鏡子不是被打碎了嗎?我對肇事現場一帶做了仔細的搜索,結果發現了這個鋼球。”
“你是說有人用這個鋼球打破了鏡子?”
“老虎機的鋼球是不會散落在那種地方的,隻能是有人發射了這種鋼球打破了鏡子。”
“那你把這個鋼球交給我是為了……”
“從我的口中說出這種話來真是有些叫人難為情啊。目前你們報社要比福原警察署更令人放心。如果交給警察的話,他們會把它碾成粉末的。這個鋼球你想怎麽處置就怎麽處置好了,在這個鋼球上好好動動腦筋吧。”岸田一直在感到懊悔。他曾經將自己的人生完全託付給了警察事業,卻又對警察失去了信任,這種遺憾的情感已經溢於言表。
二
在最近一段時間裏,有人向福原新報提供了有力的檢舉情報。就在發生了事故的那天夜裏,有人在自家門前的道路上拾到了從卡車的車廂上掉落下來的物品。
最初該人還以為是垃圾掉到了地上。因為妨礙了交通,所以就把那個掉落物拽到靠近自家的路邊上。當他窺望其中的物品時,卻發現都是一些古舊書籍和古舊雜誌。
那個人向警察做了匯報。於是,警察便要他把東西送到警察署去。他覺得麻煩,便將物品扔進了自家的小倉房。但是又一想,會不會和那個事故有關聯呢?於是就給福原新報遞了個信兒。
“您為什麽要通知我們報社呢?”藤中問。
“警察是靠不住的。聽說福原新報正在調查那個事故,於是就通知你們一下啦!”該居民說。
這個居民所提供的物品與藤中看到的鬆山的組裝式房屋內的紙盒箱一模一樣,似乎是一件從肇事車上掉落下來的物品。那個居民說他曾經看到過藤中和熊穀在出事現場進行調查時的情形。
福原市民中的有心人相信福原新報勝過相信警察署,這一事實與岸田的話語融合在一起,令藤中心境複雜百感交集。
紙盒箱中的古舊書刊五花八門。種類也好出版時間也罷,雜亂無章,毫無統一性可言。
在幾本書上貼著印有n市某古舊書店名稱的標籤。位於n市的一心堂書店是一家歷史相當悠久的古舊書鋪,但是據傳受到最近不斷問世的古舊書店的排擠已經破產了。
“也許是前往n市那家已經破產了的古舊書店去拉古舊圖書的吧。”熊穀說。
“破產書店的古舊圖書倒也許可以被視為一種工業廢品啊。”藤中頷首贊同道。
兩個人翻看了一下紙盒箱中的圖書。突然,一個物體骨碌碌地滾落到地麵上。藤中用手指頭將那個物體拾起來一看,不由得喊出聲來。
“哎,這不是鋼球嗎?”熊穀也知道老虎機鋼球的含義。
“老虎機的鋼球怎麽會跑到紙盒箱裏去了呢?”
聽了熊穀的問話後,兩個人麵麵相覷起來。老虎機鋼球上刻印著顯示出店名的鴿子標記。二人想起了岸田送給他們的禮物——那粒鋼球上也刻印著相同的標記。
藤中將這些鋼球與從岸田處拿來的鋼球進行了比較。相同的標記毋庸置疑地刻印在鋼球上。
二人思考著這一事實的含義。從肇事車上掉落貨物的事實發生在自n市開往福原的時候,因此可以推測出是發生在事故發生之前。
在發生事故之前,與射破丁字路口反視鏡相同的鋼球被發現存在於肇事車所載貨物之中。其含義不容低估。
相同種類的鋼球既掉落在了丁字路口的反視鏡附近又出現在了肇事車的貨物中,這種概率可以說極低。於是,便可以進行如下的推理:即丁字路口反視鏡的破壞者與貨物的主人有著某種聯繫。
在貨主的身邊存在著射破反視鏡的犯罪嫌疑人。二人興奮不已。
“證據還算不上十分充足啊。”藤中說。
“有什麽不充足的?”熊穀問。
“首先,還不能肯定掉在路上的鋼球就是從笨事車輛上掉落下來的。其次就是我們還沒有找到證據證明反視鏡就是被鋼球射破的。隻要這兩個問題不解決,我們就仍然是徘徊在沒有拿到確鑿證據的歧路上。”
“對肇事車上的貨物或許是可以進行確認的。”
“怎樣確認?”
“我們可以從鬆山那座組裝式房子內偷出一些事故發生日他運進去的貨物嘛。隻要那些貨物中有一部分與之相符,就可以證明路上的掉落貨物是從肇事車上掉落下來的。”
“你這個方案我可是不敢恭維呀。不過倒是立竿見影來的快啊。”
“如果和受害車一起偷的話,那可就是一箭雙鵰了。”
“這也能叫一箭雙鵰嗎?”
三
藤中和熊穀迅速製定了行動計劃。
夜幕降臨之際,二人來到了鬆山的組裝式房屋附近。二百五十餘平方米的空地上根本就不可能圈上圍牆之類,所以出入自然暢通無阻。
藤中上次曾經前來偵查過一次,對情況十分熟悉。附近隻有一些星星點點地夾雜在蔬菜園子中間的狹小的住宅或新興的公寓樓。到了夜晚則人跡杳然。
鬆山建造這個組裝式房子的目的似乎隻是為了當倉庫用,幾乎就沒有採取任何安全防範措施。但是,藤中等人的行為卻毫無疑問是侵入民宅,而下麵接著要做的事情則難逃盜竊之嫌。藤中悄悄地靠近了組裝式房屋。上次偵查之際他已經查探清楚了門上的鎖頭隻不過是一把簡單的圓筒形鎖頭而已。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