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士軒看著裴衍,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裴衍不是學經濟學的,但也知道大宋朝雖然在後世被處處詬病,被罵軟弱,可也並非全無可取之處。
有一點大宋朝是做的極好的,那就是文化和經濟上的開放。
近代學者陳寅恪說過:“華夏民族之文化,曆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
可見大宋並非如此不堪。宋朝的文化和經濟發展,甚至超越了居於他之前的唐,海外貿易的高度繁華,整個大宋朝的海岸線,北至膠州灣,中經杭州,南至廣州,再到瓊州海峽都對外開放,與世界諸國相比,大宋的gdp占據了全球的80%,可以說此時的大宋已經出現了資本主義的萌芽。
然而一盤好棋打得稀爛的,也就隻有這個大宋了。
“不滿伯父,侄兒做香水作坊,除了為貧苦之人謀求一份生計之外,也是在嚐試著尋找一條新的思路。”
“思路?這與商人又有何關係?”海士軒不解的道。
“侄兒想試著改變大宋財富的階級結構。”裴衍語不驚人死不休,這話說出口,登時驚得海士軒和一旁的海毅臉色驟變。
“大膽,毛頭小兒如何說出此等禍世之言。”海士軒當即一拍桌子,氣得直瞪眼道。
海士軒雖然不完全理解裴衍話裏的意思,可裴衍所提到的改變階級結構,分明有幾分當初範文正執掌新政時的樣子。
慶曆新政,那是多少人心中的痛,且不說那位人人敬仰的大相公為之付出了一生的心血。便是現在都還有不少當年的慶曆舊臣被外放為官,難以回到中樞。
海老太爺當年身為帝師,跟當年的官家和範相算是站在一條線上的人,海家人對於那次變法的認知自然深刻得多。
裴衍是什麽人,一個十八歲的毛頭小子,一個連科舉都還沒參加的白身,動不動就提改變,簡直是不要命了。
麵對氣極的海士軒,裴衍卻是麵不改色,靜靜的等著海士軒平息了怒氣,稍稍緩和之後方才開口說道:“伯父且先莫要生氣,侄兒並非口出狂言,更不是想一蹴而就的做成什麽,如今香水作坊的成功,受益者不過數百,侄兒隻不過是做了個試點,去驗證一個道理罷了。”
海士軒見裴衍依舊一副不卑不亢的樣子,也意識到是自己過激了,隻是朝廷難得風平浪靜幾年,他實在不願看到再起波折,也不願裴衍誤入歧途。
“你想驗證什麽道理?”平複了幾分的海士軒決定先聽聽裴衍怎麽說。
“伯父可發現了,無論是富戶還是貧農,手上有了餘錢之後所做的事無非兩件。”
裴衍稍稍頓了頓。海士軒還未開口。一旁的海毅卻是很快的反應過來:“置地、屯錢。”
裴衍點了點頭,說道:“置地、屯錢。無論商賈富戶,還是士族大家,一旦手上有了餘錢,都在收購窮人的田產,亦或者是把錢存起來。如此一來無非造成兩個結果,其一便是土地兼並,其二便是‘錢荒’。”
海士軒似是想到了什麽,眼神中閃過一絲精芒。
大宋缺銅,世家大族又把銅錢都屯了起來,民間還經常出現私自熔掉銅錢的行為,要知道大宋的銅錢,其價值是要比麵值大一些的,自然會引來宵小之徒做出違法行為。
如此一來,市麵上能夠流通的錢幣自然少得可憐。
“富人置地,以致於窮人賴以生存的土地越來越少,而富人屯錢,以致於百姓創造的財富隻淤積不動,加上士大夫地主兼並之時往往隱沒田籍,不繳賦稅。朝廷賦稅加諸百姓身上,長此以往士族豪紳越來越富,普通百姓卻越來越窮,國家也會越來越窮。”
海士軒的眉頭越皺越深,最終化作一聲歎息道:“土地兼並乃千百年未解之難題,又豈是大宋一朝的弊端。”
裴衍當然知道這個問題困擾華夏千百年,至於說怎麽解決,能夠徹底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隻怕除了偉大領袖之外再無他人了,畢竟土地國有化這個政策千百年前就有個叫王莽的猛人嚐試做過,然後就出現了傳說中的大魔導師位麵之子給他來了波天降正義。
裴衍當然不敢想國有化的問題,這話要敢說出去,用不了第二天就得被分屍。
他暫時能做的,是解決貨幣流通,讓民眾自帶生產力的問題。
“土地兼並之患非一朝一夕可解,但若百姓手上有餘錢,便不需要賣田賣地,如此一來,也算是緩解了些許兼並亂象。”
“想要百姓手上有餘錢,又豈是嘴上說說這般簡單...”海士軒正想說裴衍站著說話不腰疼,但忽的全身一震,意識到裴衍跟自己談論的問題不正是經濟嗎?
“難不成你是想說,商人的作用能讓百姓變得更富裕不成?”
裴衍露出了神秘的微笑,說道:“這便是侄兒先前所說的,新的思路。”
“何意?”直到這會兒,海士軒才終於開始正視裴衍的話。
“商人不事生產,但卻是幫助貨幣流通,促進生產的催化劑。就以裴家的香水作坊為例,裴家建廠,便需要雇傭工人,工人領了工錢,便可以回家蓋房子,蓋房子同樣需要石料木料,錢便花了出去。而製作香水需要原材料,便需要養殖花草的農戶源源不斷的供應,香水價格昂貴,但東京富戶何止千百,他們花錢購買了香水,裴家拿到了錢,便可以在其他地方繼續建廠,如此一來,便需要再招工人,再更多的花草養殖戶。如此循環,錢幣自然便流通了出來。”
裴衍頓了頓,繼續說道:“這便是商人在其中起到的作用,裴家的香水作坊不過是極小的一部分,商人的真正作用在於其能夠貫通南北,將各行各業之間的聯係打通,形成一條完整的產業鏈。同時疏通生產與銷售,將錢從有錢的人手裏解放出來,無論是誰,總會對一些事物存在著需求,隻要存在著供需關係,自然也就滿足了消費的條件。”
海士軒聽得極為認真,不時的點點了頭,又忽然像是被什麽點醒了一般,眼前豁然開朗。
如果真如裴衍所說的,那確實能夠很大程度的解決錢荒的問題。
看看如今的士族,手裏的錢沒地方花,就隻能從走投無路的人身上買地,買了地再租給佃戶耕種,佃戶種地還得給士族錢,每年交了租子還能剩多少,來年種子還得自己買,地主們就純純的坐收漁翁之利。這樣的惡性循環,百姓手裏能有錢才怪。
但商人卻不同,商人的生產需要依靠工人。雇人、買材料都是要花錢的,工人們賺了錢,自然也就用不上賣自家的地。還能留出來年買種子的錢。
而商人依靠工人生產的東西賣出了價錢,收回成本之餘還能有豐厚的利潤,錢多了可以擴大生產,循環往複,錢在不知不覺間完成了流通,同時讓各方都獲得了想要的東西。
“錢幣本身不存在價值,隻有當他流通的時候,才會產生價值。”裴衍最終意味深長的說道。
其實關於經濟的東西更深一層次的自然也有,比如如何讓士族把手裏囤積的大量錢財拿出來投資。
不論是古人還是宋人,都在想盡辦法的阻止財富向少數人身上聚集。
而裴衍要做的,不是阻止富人越來越富,而是讓富人在越來越富的時候,把手裏的錢拿出來轉一圈,帶動底層的農工商階層一並的富裕起來。
裴衍不是學經濟學的,但也知道大宋朝雖然在後世被處處詬病,被罵軟弱,可也並非全無可取之處。
有一點大宋朝是做的極好的,那就是文化和經濟上的開放。
近代學者陳寅恪說過:“華夏民族之文化,曆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
可見大宋並非如此不堪。宋朝的文化和經濟發展,甚至超越了居於他之前的唐,海外貿易的高度繁華,整個大宋朝的海岸線,北至膠州灣,中經杭州,南至廣州,再到瓊州海峽都對外開放,與世界諸國相比,大宋的gdp占據了全球的80%,可以說此時的大宋已經出現了資本主義的萌芽。
然而一盤好棋打得稀爛的,也就隻有這個大宋了。
“不滿伯父,侄兒做香水作坊,除了為貧苦之人謀求一份生計之外,也是在嚐試著尋找一條新的思路。”
“思路?這與商人又有何關係?”海士軒不解的道。
“侄兒想試著改變大宋財富的階級結構。”裴衍語不驚人死不休,這話說出口,登時驚得海士軒和一旁的海毅臉色驟變。
“大膽,毛頭小兒如何說出此等禍世之言。”海士軒當即一拍桌子,氣得直瞪眼道。
海士軒雖然不完全理解裴衍話裏的意思,可裴衍所提到的改變階級結構,分明有幾分當初範文正執掌新政時的樣子。
慶曆新政,那是多少人心中的痛,且不說那位人人敬仰的大相公為之付出了一生的心血。便是現在都還有不少當年的慶曆舊臣被外放為官,難以回到中樞。
海老太爺當年身為帝師,跟當年的官家和範相算是站在一條線上的人,海家人對於那次變法的認知自然深刻得多。
裴衍是什麽人,一個十八歲的毛頭小子,一個連科舉都還沒參加的白身,動不動就提改變,簡直是不要命了。
麵對氣極的海士軒,裴衍卻是麵不改色,靜靜的等著海士軒平息了怒氣,稍稍緩和之後方才開口說道:“伯父且先莫要生氣,侄兒並非口出狂言,更不是想一蹴而就的做成什麽,如今香水作坊的成功,受益者不過數百,侄兒隻不過是做了個試點,去驗證一個道理罷了。”
海士軒見裴衍依舊一副不卑不亢的樣子,也意識到是自己過激了,隻是朝廷難得風平浪靜幾年,他實在不願看到再起波折,也不願裴衍誤入歧途。
“你想驗證什麽道理?”平複了幾分的海士軒決定先聽聽裴衍怎麽說。
“伯父可發現了,無論是富戶還是貧農,手上有了餘錢之後所做的事無非兩件。”
裴衍稍稍頓了頓。海士軒還未開口。一旁的海毅卻是很快的反應過來:“置地、屯錢。”
裴衍點了點頭,說道:“置地、屯錢。無論商賈富戶,還是士族大家,一旦手上有了餘錢,都在收購窮人的田產,亦或者是把錢存起來。如此一來無非造成兩個結果,其一便是土地兼並,其二便是‘錢荒’。”
海士軒似是想到了什麽,眼神中閃過一絲精芒。
大宋缺銅,世家大族又把銅錢都屯了起來,民間還經常出現私自熔掉銅錢的行為,要知道大宋的銅錢,其價值是要比麵值大一些的,自然會引來宵小之徒做出違法行為。
如此一來,市麵上能夠流通的錢幣自然少得可憐。
“富人置地,以致於窮人賴以生存的土地越來越少,而富人屯錢,以致於百姓創造的財富隻淤積不動,加上士大夫地主兼並之時往往隱沒田籍,不繳賦稅。朝廷賦稅加諸百姓身上,長此以往士族豪紳越來越富,普通百姓卻越來越窮,國家也會越來越窮。”
海士軒的眉頭越皺越深,最終化作一聲歎息道:“土地兼並乃千百年未解之難題,又豈是大宋一朝的弊端。”
裴衍當然知道這個問題困擾華夏千百年,至於說怎麽解決,能夠徹底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隻怕除了偉大領袖之外再無他人了,畢竟土地國有化這個政策千百年前就有個叫王莽的猛人嚐試做過,然後就出現了傳說中的大魔導師位麵之子給他來了波天降正義。
裴衍當然不敢想國有化的問題,這話要敢說出去,用不了第二天就得被分屍。
他暫時能做的,是解決貨幣流通,讓民眾自帶生產力的問題。
“土地兼並之患非一朝一夕可解,但若百姓手上有餘錢,便不需要賣田賣地,如此一來,也算是緩解了些許兼並亂象。”
“想要百姓手上有餘錢,又豈是嘴上說說這般簡單...”海士軒正想說裴衍站著說話不腰疼,但忽的全身一震,意識到裴衍跟自己談論的問題不正是經濟嗎?
“難不成你是想說,商人的作用能讓百姓變得更富裕不成?”
裴衍露出了神秘的微笑,說道:“這便是侄兒先前所說的,新的思路。”
“何意?”直到這會兒,海士軒才終於開始正視裴衍的話。
“商人不事生產,但卻是幫助貨幣流通,促進生產的催化劑。就以裴家的香水作坊為例,裴家建廠,便需要雇傭工人,工人領了工錢,便可以回家蓋房子,蓋房子同樣需要石料木料,錢便花了出去。而製作香水需要原材料,便需要養殖花草的農戶源源不斷的供應,香水價格昂貴,但東京富戶何止千百,他們花錢購買了香水,裴家拿到了錢,便可以在其他地方繼續建廠,如此一來,便需要再招工人,再更多的花草養殖戶。如此循環,錢幣自然便流通了出來。”
裴衍頓了頓,繼續說道:“這便是商人在其中起到的作用,裴家的香水作坊不過是極小的一部分,商人的真正作用在於其能夠貫通南北,將各行各業之間的聯係打通,形成一條完整的產業鏈。同時疏通生產與銷售,將錢從有錢的人手裏解放出來,無論是誰,總會對一些事物存在著需求,隻要存在著供需關係,自然也就滿足了消費的條件。”
海士軒聽得極為認真,不時的點點了頭,又忽然像是被什麽點醒了一般,眼前豁然開朗。
如果真如裴衍所說的,那確實能夠很大程度的解決錢荒的問題。
看看如今的士族,手裏的錢沒地方花,就隻能從走投無路的人身上買地,買了地再租給佃戶耕種,佃戶種地還得給士族錢,每年交了租子還能剩多少,來年種子還得自己買,地主們就純純的坐收漁翁之利。這樣的惡性循環,百姓手裏能有錢才怪。
但商人卻不同,商人的生產需要依靠工人。雇人、買材料都是要花錢的,工人們賺了錢,自然也就用不上賣自家的地。還能留出來年買種子的錢。
而商人依靠工人生產的東西賣出了價錢,收回成本之餘還能有豐厚的利潤,錢多了可以擴大生產,循環往複,錢在不知不覺間完成了流通,同時讓各方都獲得了想要的東西。
“錢幣本身不存在價值,隻有當他流通的時候,才會產生價值。”裴衍最終意味深長的說道。
其實關於經濟的東西更深一層次的自然也有,比如如何讓士族把手裏囤積的大量錢財拿出來投資。
不論是古人還是宋人,都在想盡辦法的阻止財富向少數人身上聚集。
而裴衍要做的,不是阻止富人越來越富,而是讓富人在越來越富的時候,把手裏的錢拿出來轉一圈,帶動底層的農工商階層一並的富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