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車駕經過積英巷停在了盛家的門前。
國公府的車駕自是派頭十足,自裴仲元去世之後,這還是徐大娘子第一次如此正式的出門拜訪別的人家。
好些人這才想起來盛家老太太和這位徐大娘子原是同出自勇毅侯府的。
徐大娘子自嫁入國公府以來,行事處處低調,在京城一幫命婦的圈子裏堪稱一股清流。但要說這持家掌事的手段,卻是一點不比別人差了。
且不說其他,那國公府裏除了裴衍這位嫡子之外,也就她曾經的貼身女使給裴仲元剩下過子嗣,別的那些個妾室,無論是主動幫著納進來的,還是有心之人送進來的,最終沒能在公府掀起一丁點浪花來。
就這份手段,便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但切莫以為徐芷蘭就是靠著這些手段把持著家裏的,拋開這些不說,裴仲元雖也有幾個妾室,但與徐芷蘭之間也稱得上是伉儷情深。舉凡徐芷蘭所提的要求沒有不答應的。
放眼京城,這對模範夫妻之間的種種事跡無不叫人豔羨。
裴衍雖說在京城這幫二代三代公子哥兒裏名聲不算太響亮,可在這幫命婦圈子裏卻是香餑餑一塊。
任誰不知道國公府就這麽一位嫡孫,受老公爺萬般寵愛,打小便被保護的不受半點汙染。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又有一個知書達理的娘親。
身份顯貴,相貌出眾,品性純良,還有個好相與的婆婆。就這般人家,成國公府算是偌大的汴京城獨一份了。
隻不過有些事物極必反,一來國公府也不是人人可以攀附的起的,那些個小門小戶的人家總有些心思,也萬不敢表露出來,那些門第合適的,又多被裴仲元以裴衍年紀尚小一一回絕。
眼下裴仲元沒了,裴衍年紀也合適了,可擺在麵前的三年孝期卻又將一大批適齡的女子擋在了門外。
古代女子十五及笄,便是可以嫁了,真要等到十八歲,又要被人說成是老姑娘了。這麽一來,敢上成國公府說親的反倒是一個也沒有。
壽安堂裏,徐芷蘭緊挨著盛老太太坐著,裴衍站立在一旁。房嬤嬤奉上親手調製的茶湯。
“原本早就想著來見一見姑母,卻因家中諸般事情耽擱了下來,還望姑母見諒。”
徐芷蘭二十歲便生下裴衍,眼下也不過才三十五歲的年紀,加上國公府的生活錦衣玉食,也無甚隻得勞神費心的事情,倒是將儀態容顏保養的極好。
這會兒依偎在老太太身邊,倒像是個大姑娘似的。
盛老太太看著徐芷蘭,目光中閃著微光,伸出蒼老的手指撫摸著徐芷蘭的腦袋,心中著實生出不少感觸,眼中含淚道:“你這丫頭啊,還是跟當初一個樣。”
徐芷蘭登時便有些忍不住了,眼眶紅紅的:“這些年托人打聽姑母的消息,又是泉州,又是揚州的,蘭兒有心去看您,卻怕姑母還是對徐家心有芥蒂。好不容易把您盼來了京城,蘭兒心想著這回定要見您一麵了。”
盛老太太搖了搖頭:“說這些做什麽,你這丫頭是什麽性子,老婆子我可是清楚得很,你若真想來,還有人能攔得住你不成。”
她與勇毅侯府斷了聯係,也算是一時衝動,也是當初一心想著嫁給盛紘的父親,遭了家裏的反對,這麽多年過去了,雙方之間都有悔意,卻始終不知如何踏出這一步。
後來老太太一心撲在了盛家,盛老太爺負了她,她卻不願負了盛家,沒有自己的孩子,她就將盛紘一步步扶持下來。教他讀書,找最好的老師,督促他科考,幫著盛紘求娶王家的嫡女穩固了地位。將盛家的內院打理的井井有條,事後功成身退,不帶走一片雲彩。
這要把老太太年輕的故事拍成電視劇,那妥妥的大女主事業番。
上一屆的冠軍選手那也不是白叫的。
雖說苦盡甘來,可徐芷蘭卻知道老太太這一輩子受了太多委屈。勇毅侯府獨女,這是何等尊貴的身份啊,偏要在盛家這樣的小門小戶裏受氣。
徐芷蘭想想都為姑母感到不值。
“好啦,那些個陳芝麻爛穀子的事兒就不去說了,倒是你啊,當年侯府裏那麽多丫頭,就屬你最機靈,倒是沒想到你會嫁到國公府去,你父親倒是為你尋了一門好親事啊,可惜...”
盛老太太拍著徐芷蘭的肩膀,安慰著。
徐芷蘭也是麵色閃過一絲哀愁,但很快就掩飾了過去。笑道:“姑母,蘭兒現在有衍兒和寧兒這一對子女,還有什麽可不滿足的,便是旁人羨慕也羨慕不來呢。”
盛老太太點了點頭,笑道:“你倒是有福氣,衍兒這孩子孝順,在揚州時便每日來我跟前請安,逗老婆子開心。寧兒這丫頭我倒是還沒見過。”
徐芷蘭立馬招呼一旁怯生生躲在裴衍身後的裴寧兒。
“寧兒,去給外祖母請安。”
過完年已經七歲的裴寧兒這才走到老太太跟前,學著裴衍給盛老太太請安道:“孫女兒裴寧兒,見過外祖母,外祖母躬安。”
“好好好,這丫頭倒是跟你小時候生的一模一樣,都是一般的水靈。”老太太見著裴寧兒便笑開了花兒似的。
要說長得像,那還得是裴衍和徐芷蘭更像些,但裴寧兒是女娃兒,這一下子便讓老太太想到了還是孩童時的徐芷蘭,心下喜歡的不得了。
“姑母若是喜歡,蘭兒以後便讓寧兒常來給您請安。”
“何必這麽麻煩,我看寧兒與明兒年紀相仿,家裏有個莊學究,是個有學問的,平日裏教柏哥兒和長楓讀書,想著女孩子家也該識些禮數,過兩年讓她們一起到盛家學塾讀書便是。”
“如此自然大好,寧兒生性跳脫,平日裏也沒多少同齡的玩伴,六丫頭能養在祖母名下,自然是好的,我瞧著也喜歡。若能跟寧兒做個姊妹,蘭兒也不用擔心她交不到朋友。”徐芷蘭聽老太太一說,心裏也是頗為讚同。
本來年後裴衍也是要到盛家和長柏做同窗的,若是能把弟弟妹妹一起帶上,也能省了徐芷蘭好多事。
裴衍對於讓寧兒和明蘭做姊妹自是沒什麽意見,但要說讓寧兒和盛家一大幫人一起上學,還是有些猶豫的。
這幫人年紀相差這麽多,學習的進度都不一樣,冒然湊成一個班,最終能學成什麽樣子。
想來無非是讓這些丫頭們跟著聽一聽,練練字,能學多少是多少了。
裴衍本來可是給自家弟弟妹妹製定好了一套九年義務教育課程的,不用的話,有些可惜啊。
但見母親這麽高興,他也沒辦法反駁。
想來隻能自己辛苦些,課後再給弟弟妹妹們補習功課了。
多了也教不來,就先教數學和曆史、地理、物理、自然科學好了。
嗯,這個年代的孩子真幸福,才學這麽點東西。
這邊徐芷蘭和盛老太太聊得開心,便讓明蘭帶著裴寧兒先玩兒去,倆丫頭差不多的年紀,明蘭又沒有經曆前世的喪母之痛,都是活潑可愛的性子,自然很快便玩兒到了一塊去。
左右無事,老太太也不要裴衍在一旁幹站著,便將其一並趕了出去。
裴衍無事可做,便向人打聽了一番長柏的住處,自顧去書齋找他去了。
---------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然玉之為物,有不變之常德,雖不啄以為器,而猶不害為玉也。人之性因物則遷,不學則舍君子而為小人,可不念哉!”
長柏的手裏捧著一本禮記,認認真真的讀著。
最開始裴衍還險些以為這年頭就有《三字經》了,後來才意識到,這話原文出處乃是《禮記·學禮》。
要說古代這幫能考狀元的人真是了不起,那麽多名家名言,都能一一列舉出處。
出口成章,引經據典。這藏在腦子裏的知識量得有多少。
真以為古代人讀書隻會死記硬背那才是讓人笑掉大牙。
一想到這,裴衍不由得開始擔憂起自己的科考之路,別人寒窗十年苦讀,那叫一個發奮圖強,他自己呢,本來還覺得自己挺自律的,上午讀書下午學武,早睡早起,生活規律。
現在想想還是有些怠惰了。
果然,義務教育的內容還得多加一門背書啊。
裴殊:“......”
這不知不覺的就卷起來了。
國公府的車駕自是派頭十足,自裴仲元去世之後,這還是徐大娘子第一次如此正式的出門拜訪別的人家。
好些人這才想起來盛家老太太和這位徐大娘子原是同出自勇毅侯府的。
徐大娘子自嫁入國公府以來,行事處處低調,在京城一幫命婦的圈子裏堪稱一股清流。但要說這持家掌事的手段,卻是一點不比別人差了。
且不說其他,那國公府裏除了裴衍這位嫡子之外,也就她曾經的貼身女使給裴仲元剩下過子嗣,別的那些個妾室,無論是主動幫著納進來的,還是有心之人送進來的,最終沒能在公府掀起一丁點浪花來。
就這份手段,便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但切莫以為徐芷蘭就是靠著這些手段把持著家裏的,拋開這些不說,裴仲元雖也有幾個妾室,但與徐芷蘭之間也稱得上是伉儷情深。舉凡徐芷蘭所提的要求沒有不答應的。
放眼京城,這對模範夫妻之間的種種事跡無不叫人豔羨。
裴衍雖說在京城這幫二代三代公子哥兒裏名聲不算太響亮,可在這幫命婦圈子裏卻是香餑餑一塊。
任誰不知道國公府就這麽一位嫡孫,受老公爺萬般寵愛,打小便被保護的不受半點汙染。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又有一個知書達理的娘親。
身份顯貴,相貌出眾,品性純良,還有個好相與的婆婆。就這般人家,成國公府算是偌大的汴京城獨一份了。
隻不過有些事物極必反,一來國公府也不是人人可以攀附的起的,那些個小門小戶的人家總有些心思,也萬不敢表露出來,那些門第合適的,又多被裴仲元以裴衍年紀尚小一一回絕。
眼下裴仲元沒了,裴衍年紀也合適了,可擺在麵前的三年孝期卻又將一大批適齡的女子擋在了門外。
古代女子十五及笄,便是可以嫁了,真要等到十八歲,又要被人說成是老姑娘了。這麽一來,敢上成國公府說親的反倒是一個也沒有。
壽安堂裏,徐芷蘭緊挨著盛老太太坐著,裴衍站立在一旁。房嬤嬤奉上親手調製的茶湯。
“原本早就想著來見一見姑母,卻因家中諸般事情耽擱了下來,還望姑母見諒。”
徐芷蘭二十歲便生下裴衍,眼下也不過才三十五歲的年紀,加上國公府的生活錦衣玉食,也無甚隻得勞神費心的事情,倒是將儀態容顏保養的極好。
這會兒依偎在老太太身邊,倒像是個大姑娘似的。
盛老太太看著徐芷蘭,目光中閃著微光,伸出蒼老的手指撫摸著徐芷蘭的腦袋,心中著實生出不少感觸,眼中含淚道:“你這丫頭啊,還是跟當初一個樣。”
徐芷蘭登時便有些忍不住了,眼眶紅紅的:“這些年托人打聽姑母的消息,又是泉州,又是揚州的,蘭兒有心去看您,卻怕姑母還是對徐家心有芥蒂。好不容易把您盼來了京城,蘭兒心想著這回定要見您一麵了。”
盛老太太搖了搖頭:“說這些做什麽,你這丫頭是什麽性子,老婆子我可是清楚得很,你若真想來,還有人能攔得住你不成。”
她與勇毅侯府斷了聯係,也算是一時衝動,也是當初一心想著嫁給盛紘的父親,遭了家裏的反對,這麽多年過去了,雙方之間都有悔意,卻始終不知如何踏出這一步。
後來老太太一心撲在了盛家,盛老太爺負了她,她卻不願負了盛家,沒有自己的孩子,她就將盛紘一步步扶持下來。教他讀書,找最好的老師,督促他科考,幫著盛紘求娶王家的嫡女穩固了地位。將盛家的內院打理的井井有條,事後功成身退,不帶走一片雲彩。
這要把老太太年輕的故事拍成電視劇,那妥妥的大女主事業番。
上一屆的冠軍選手那也不是白叫的。
雖說苦盡甘來,可徐芷蘭卻知道老太太這一輩子受了太多委屈。勇毅侯府獨女,這是何等尊貴的身份啊,偏要在盛家這樣的小門小戶裏受氣。
徐芷蘭想想都為姑母感到不值。
“好啦,那些個陳芝麻爛穀子的事兒就不去說了,倒是你啊,當年侯府裏那麽多丫頭,就屬你最機靈,倒是沒想到你會嫁到國公府去,你父親倒是為你尋了一門好親事啊,可惜...”
盛老太太拍著徐芷蘭的肩膀,安慰著。
徐芷蘭也是麵色閃過一絲哀愁,但很快就掩飾了過去。笑道:“姑母,蘭兒現在有衍兒和寧兒這一對子女,還有什麽可不滿足的,便是旁人羨慕也羨慕不來呢。”
盛老太太點了點頭,笑道:“你倒是有福氣,衍兒這孩子孝順,在揚州時便每日來我跟前請安,逗老婆子開心。寧兒這丫頭我倒是還沒見過。”
徐芷蘭立馬招呼一旁怯生生躲在裴衍身後的裴寧兒。
“寧兒,去給外祖母請安。”
過完年已經七歲的裴寧兒這才走到老太太跟前,學著裴衍給盛老太太請安道:“孫女兒裴寧兒,見過外祖母,外祖母躬安。”
“好好好,這丫頭倒是跟你小時候生的一模一樣,都是一般的水靈。”老太太見著裴寧兒便笑開了花兒似的。
要說長得像,那還得是裴衍和徐芷蘭更像些,但裴寧兒是女娃兒,這一下子便讓老太太想到了還是孩童時的徐芷蘭,心下喜歡的不得了。
“姑母若是喜歡,蘭兒以後便讓寧兒常來給您請安。”
“何必這麽麻煩,我看寧兒與明兒年紀相仿,家裏有個莊學究,是個有學問的,平日裏教柏哥兒和長楓讀書,想著女孩子家也該識些禮數,過兩年讓她們一起到盛家學塾讀書便是。”
“如此自然大好,寧兒生性跳脫,平日裏也沒多少同齡的玩伴,六丫頭能養在祖母名下,自然是好的,我瞧著也喜歡。若能跟寧兒做個姊妹,蘭兒也不用擔心她交不到朋友。”徐芷蘭聽老太太一說,心裏也是頗為讚同。
本來年後裴衍也是要到盛家和長柏做同窗的,若是能把弟弟妹妹一起帶上,也能省了徐芷蘭好多事。
裴衍對於讓寧兒和明蘭做姊妹自是沒什麽意見,但要說讓寧兒和盛家一大幫人一起上學,還是有些猶豫的。
這幫人年紀相差這麽多,學習的進度都不一樣,冒然湊成一個班,最終能學成什麽樣子。
想來無非是讓這些丫頭們跟著聽一聽,練練字,能學多少是多少了。
裴衍本來可是給自家弟弟妹妹製定好了一套九年義務教育課程的,不用的話,有些可惜啊。
但見母親這麽高興,他也沒辦法反駁。
想來隻能自己辛苦些,課後再給弟弟妹妹們補習功課了。
多了也教不來,就先教數學和曆史、地理、物理、自然科學好了。
嗯,這個年代的孩子真幸福,才學這麽點東西。
這邊徐芷蘭和盛老太太聊得開心,便讓明蘭帶著裴寧兒先玩兒去,倆丫頭差不多的年紀,明蘭又沒有經曆前世的喪母之痛,都是活潑可愛的性子,自然很快便玩兒到了一塊去。
左右無事,老太太也不要裴衍在一旁幹站著,便將其一並趕了出去。
裴衍無事可做,便向人打聽了一番長柏的住處,自顧去書齋找他去了。
---------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然玉之為物,有不變之常德,雖不啄以為器,而猶不害為玉也。人之性因物則遷,不學則舍君子而為小人,可不念哉!”
長柏的手裏捧著一本禮記,認認真真的讀著。
最開始裴衍還險些以為這年頭就有《三字經》了,後來才意識到,這話原文出處乃是《禮記·學禮》。
要說古代這幫能考狀元的人真是了不起,那麽多名家名言,都能一一列舉出處。
出口成章,引經據典。這藏在腦子裏的知識量得有多少。
真以為古代人讀書隻會死記硬背那才是讓人笑掉大牙。
一想到這,裴衍不由得開始擔憂起自己的科考之路,別人寒窗十年苦讀,那叫一個發奮圖強,他自己呢,本來還覺得自己挺自律的,上午讀書下午學武,早睡早起,生活規律。
現在想想還是有些怠惰了。
果然,義務教育的內容還得多加一門背書啊。
裴殊:“......”
這不知不覺的就卷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