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衍回府後先去拜見了祖父裴墉,小蝶則隨著東林一道去了裴衍的院子蘭雅軒安置。
裴墉這會兒已經在書房等候多時,一早便有人來與他通報裴衍的行蹤,算算時間也差不多該到了。
一別兩個月時間,裴墉心裏對這個孫子也是掛念的緊。
“孫兒拜見祖父。”裴衍快步走上前行了一禮。
裴墉上下打量了裴衍幾眼,兩個月不見,裴衍看上去更精練了一些,
“回來了,聽說你在揚州遇上了刺客?”裴墉直入主題道。
裴衍倒是不覺得驚訝,這麽大的事要是祖父沒得到消息才叫奇怪。
“不過是些宵小之徒,有東林在,孫兒並無恙。”
得知裴衍遇刺之時,裴墉一怒之下險些著揚州府的駐兵平了附近的匪寇,後來知曉裴衍並沒有出事,這才隻是上書官家,下令揚州知州肅清境內的匪寇,沒有親自動手。
“聽說那些人是衝著顧家那二小子去的?”
“是。”
“白家這幫蠢貨,那顧侯再怎麽說也是張懷看上的人,這老東西有意讓他接掌北方的兵權,此時也是聖眷正隆,這幫人還敢去捋這家夥的虎須。”
“財帛動人心,自古成王敗寇不外如是。”
白亭預這幫人行事蠢是蠢了點,可說到底有個萬一,萬一真讓他們殺了顧廷燁,奪了白家的產業,誰說不能贏來一世的富貴。
裴墉點了點頭,又將話題說回到當今的朝堂:“年後開春便是陛下改元後第一次春闈,此次春闈主考官定了歐陽學士和梅學士。據知情人來報,這一科參考的士子俱是盛名在外啊。”
何止盛名在外啊。裴衍心裏苦笑,千古科舉第一榜,你以為隻是說說的啊。
這一科光是宰相就出了四個,名頭也是一個比一個大,更不用說還有蘇東坡這個猛人。
這一榜的那幾個人單拎出來放在其他年份,也都是足以讓旁人失色的存在,現在全擠一塊了。
裴衍隻能為這一科考試的其他人默哀了。
同期之中想要越過這幫人出頭是沒啥希望了。
“那兩位,莫不是對這一科的舉子有什麽想法?”
裴墉是武將,科舉這事兒在他是不太關心的,但這會兒主動提起來,想是知道了些什麽。裴衍立馬猜到了多半跟那兩位王爺有關。
“天子門生啊,那兩位對那個位置的心思朝上誰人不知,每年春闈三個主事之人,有歐陽學士和梅學士坐鎮主考官的位置,剩下的那個位置...”
裴墉沒有繼續說下去,是啊,主持春闈,那可是太子的待遇。
過去凡是太子出麵主持的科舉,一般考生都會把自己認作是太子的學生,
這兩位的競爭已經是擺到了明麵上了,可看官家的態度全然沒有鬆口的意思。
“這兩位未免太急不可耐了些。”
“不急不行啊,幾位相公雖有心催陛下立儲,可說到底他們心中也沒有堅定的對象,京城看似兗王和邕王勢頭最甚,可說到底這兩位都沒有非他不可的理由。”
裴衍卻是不置可否的搖了搖頭:“祖父也覺得將來的官家會在此二人中做選擇?”
裴墉看了眼孫子,裴衍說這話顯然是這兩位都不看好。
“兗王雖然有些賢名,可那也隻是在百官之中,而非百姓之中,況且他與當今陛下有著一樣的毛病,子嗣不興。這幫大相公未必需要一個多雄才大略的君主,但卻不能要一個需要每日擔心子嗣的官家,那邕王倒是子女眾多,還站著長兄的名分,眼下官家無嫡,這個長字能做的文章就多了。可偏生這個邕王殿下也是個跋扈不堪的。立這樣的人,相公們也是不樂意的。”
裴衍心知這兩位最終都沒能登上那個位置,讓禹州那位冷門宗室趙宗全撿了漏。
不過世事難料,這一世會怎樣裴衍不敢說,反正兗王的叛亂如果沒人提前阻止,多半該發生還是會發生。
自己不可能坐以待斃,畢竟兗王叛亂之時可是把朝上許多官員的家人圈禁在了宮裏。
成國公府重兵在握,兗王不可能不留後手,也就是說裴衍和他的母親到那時也會成為兗王的目標。
劇透到這份上了,裴衍再不做點什麽那真的是腦子瓦特了。
“你倒是通透,隻不過諸位王爺裏能與這二位爭鋒的少之又少,衍兒莫不是有看好哪位王爺?”裴墉試探的問道。
裴衍苦笑著搖了搖頭,他連宗室都認不全,拿來的時間去看好誰,隻是說道:“時間還早,戲剛開場,看下去就是了。”
裴墉見他故弄玄虛的模樣,沒好氣的說道:“小猢猻,還跟你爺爺打起啞謎來。”
不過裴墉也沒有繼續追問,自打兒子去世之後,裴墉對裴衍的關注日益增多,對裴衍的了解也逐漸增多。知道裴衍是個心有成算的,心中又是欣慰,卻也有幾分擔憂。
欣慰的是裴衍慢慢有了獨當一麵的能力,擔憂的是少年心性,做出衝動的決定。
時局微妙,裴家在這場博弈中能得到什麽,最終還是要看棋手是誰,裴墉隻當自己是看棋的人,但焉知自己這個孫子不想成為下棋的人。
“既然回來了,便應當好好讀書,你既然想走科舉的道路,此次春闈你是趕不上了,三年之後倒是合適。”
裴衍點了點,忽然又想到了什麽,便躬身說道:“孫兒這次在江南遇刺,雖未出什麽大事,但我裴家世代將門,孫兒不會武功,若是處處需要別人來保護,豈非損了成國公府的顏麵,是以孫兒想著,讀書之餘,也當修習一些武事才是。”
“你要練武?”裴墉詫異的看著裴衍。
“是。”
裴墉大感不解,自己這個孫子對學武之事一向不太上心,甚至可以說很是看不上的,這回反倒自己提了出來。但看著裴衍堅定的眼神,倒也沒有多說什麽。
隻是點了點頭:“行,爺爺幫你找兩個好的師傅。”
“多謝爺爺。”裴衍拜謝道。
他身邊倒是有東林這麽個高手,但東林的武功是戰場上拚殺出來的,加上他天生神力,這一身功夫走的是極霸道的路數,裴衍是學不來的,這在回京的路上東林便與他說過。
裴衍也不沮喪,成國公府那麽多高手,還能找不出兩個適合教自己的?
從裴墉這離開之後,裴衍便去了母親徐氏那頭。
見到兒子的徐芷蘭自然是好一陣噓寒問暖,看著自家兒子瘦了幾分,便覺得是在江南受了苦。
還好裴墉將其在江南遇刺之事瞞了下來,否則徐芷蘭還不定擔心成什麽樣呢。
裴衍將他在江南見到老太太的事一一告知母親。
徐芷蘭幼時與盛老太太感情最好,得知姑母身體尚好,不日便會來京城,頓時喜極而泣。
裴衍安慰了母親一陣,又說了些自己在江南的經曆,隱去了白家的事情,隻說了自己幫助衛小娘母女的事情,順便把自己帶回小蝶的事情告訴了她。
如今家裏內院是母親在做主,小蝶的事情自然要征得母親的同意。
當然這不過是小事,徐芷蘭沒有拒絕的意思,隻說既然是裴衍帶回來的,便留在裴衍的院裏伺候便是。
隻不過這事兒也算是提醒了徐氏,如今裴衍已經十四歲,再過幾天就十五了。
所謂年少而慕少艾,很快裴衍便到了血氣方剛的年紀,有些事還是需要告誡一下才是。
畢竟裴衍的父親才剛去世不滿一年,按規矩,裴衍還有兩年多的孝期要守。這世界守孝是大事,規矩雖不似華夏古代那般苛刻,但像是三年內不得婚配這些事還是有的。
孝期滿之後裴衍十七八歲的年紀也剛好合適。
徐氏心裏盤算著,也是該多注意一下京城裏那些家世年齡合適的女眷了。
裴衍回到蘭雅軒,看著眼前熟悉的院子,內心不由得低呼一聲,我胡漢三又回來啦。
小蝶在東林的安排下由裴衍身邊原來的一等女使初雲帶著,初雲是裴衍來到這個世界見到的第一個人,也是身份最信任的人之一。
倆人年齡相仿,很快便聊到一塊去。
裴衍的院子平日裏事情不多,但因為院子大的關係,負責修建花草,打掃衛生的下人卻也不少,反倒是伺候裴衍起居的女使此前就初雲一個,現下多了個小蝶,也算是有個伴。
裴家家風嚴謹,裴衍身邊女使不多也是他的父親裴仲元生前安排的,國公府家大業大的,裴衍又是唯一的繼承人,雖說有個庶子,可嫡庶有別,裴衍在府內受到的關注可要多太多了。
這就難保不會有些別有用心的丫鬟想著爬上裴衍的床,當個通房什麽的,運氣好的,提成妾室,這一輩子可就發達了。
裴衍慌神的功夫,院外便傳來了倆孩童嬉鬧的聲音,一邊喊著“哥哥...”一邊朝院子跑過來。
正是裴衍的嫡親妹妹裴寧兒和白小娘的兒子裴殊。
寧兒今年不過六歲,過了年也才七歲,豆丁兒點大,上來便要自己抱抱,對裴衍表現頗為親昵,畢竟是一母同胞,父親去世之後,寧兒對自己這位兄長便表現的更加依賴了。
自己去揚州一去便是兩月,小丫頭可謂是望眼欲穿了。
而一旁的裴殊也是眼巴巴的看著自己,裴殊比裴寧兒要大些,但也才八歲,他的母親白氏原是母親從娘家帶來的貼身女使,懷裴衍那會兒母親主動幫父親納進府裏。
白小娘是個懂分寸的,是以主仆情分仍在,父親的妾室中也隻有她誕下了子嗣。
裴殊打小與裴衍也算親近,如今裴衍體內靈魂雖然換了,但是麵對弟弟妹妹的疼愛卻不會減少。
裴衍一把抱起裴寧兒,笑著舉高高道:“哎喲,兩個月不見,寧兒這是又胖了呀。”
裴寧兒雖然才六歲,但依稀可見繼承了父母身上的優秀基因,長得粉粉嫩嫩,跟個瓷娃娃似的。
見裴衍這麽說自己,一下子便不高興的嘟起嘴道:“哥哥好壞,怎麽可以這麽說女孩子。”
說著便掙紮著要下來。
裴衍這才將小丫頭放下來,轉過身摸了摸裴殊的腦袋,笑道:“殊兒這兩月功課可曾拉下,字練了多少?”
裴殊原本還在感受著兄長掌心傳來的溫暖,一聽裴衍的話小臉立馬耷拉了下來。
古人四五歲便開始啟蒙,國公府有請專門的老師來教裴殊和裴寧兒讀書,裴仲元還在的時候對自己的幾個孩子還是比較嚴厲的。
現如今倆弟弟妹妹的功課落在了裴衍身上,裴衍不像父親那般嚴格,畢竟他的認識裏八歲的小孩才剛上小學,沒必要整那麽大壓力。
裴殊算是最大的受益者,但該有的要求還是要有的。
這次離京兩月,回來還是要對裴殊進行一番小考試的。
嗯,期末考這種東西怎麽能少。
裴墉這會兒已經在書房等候多時,一早便有人來與他通報裴衍的行蹤,算算時間也差不多該到了。
一別兩個月時間,裴墉心裏對這個孫子也是掛念的緊。
“孫兒拜見祖父。”裴衍快步走上前行了一禮。
裴墉上下打量了裴衍幾眼,兩個月不見,裴衍看上去更精練了一些,
“回來了,聽說你在揚州遇上了刺客?”裴墉直入主題道。
裴衍倒是不覺得驚訝,這麽大的事要是祖父沒得到消息才叫奇怪。
“不過是些宵小之徒,有東林在,孫兒並無恙。”
得知裴衍遇刺之時,裴墉一怒之下險些著揚州府的駐兵平了附近的匪寇,後來知曉裴衍並沒有出事,這才隻是上書官家,下令揚州知州肅清境內的匪寇,沒有親自動手。
“聽說那些人是衝著顧家那二小子去的?”
“是。”
“白家這幫蠢貨,那顧侯再怎麽說也是張懷看上的人,這老東西有意讓他接掌北方的兵權,此時也是聖眷正隆,這幫人還敢去捋這家夥的虎須。”
“財帛動人心,自古成王敗寇不外如是。”
白亭預這幫人行事蠢是蠢了點,可說到底有個萬一,萬一真讓他們殺了顧廷燁,奪了白家的產業,誰說不能贏來一世的富貴。
裴墉點了點頭,又將話題說回到當今的朝堂:“年後開春便是陛下改元後第一次春闈,此次春闈主考官定了歐陽學士和梅學士。據知情人來報,這一科參考的士子俱是盛名在外啊。”
何止盛名在外啊。裴衍心裏苦笑,千古科舉第一榜,你以為隻是說說的啊。
這一科光是宰相就出了四個,名頭也是一個比一個大,更不用說還有蘇東坡這個猛人。
這一榜的那幾個人單拎出來放在其他年份,也都是足以讓旁人失色的存在,現在全擠一塊了。
裴衍隻能為這一科考試的其他人默哀了。
同期之中想要越過這幫人出頭是沒啥希望了。
“那兩位,莫不是對這一科的舉子有什麽想法?”
裴墉是武將,科舉這事兒在他是不太關心的,但這會兒主動提起來,想是知道了些什麽。裴衍立馬猜到了多半跟那兩位王爺有關。
“天子門生啊,那兩位對那個位置的心思朝上誰人不知,每年春闈三個主事之人,有歐陽學士和梅學士坐鎮主考官的位置,剩下的那個位置...”
裴墉沒有繼續說下去,是啊,主持春闈,那可是太子的待遇。
過去凡是太子出麵主持的科舉,一般考生都會把自己認作是太子的學生,
這兩位的競爭已經是擺到了明麵上了,可看官家的態度全然沒有鬆口的意思。
“這兩位未免太急不可耐了些。”
“不急不行啊,幾位相公雖有心催陛下立儲,可說到底他們心中也沒有堅定的對象,京城看似兗王和邕王勢頭最甚,可說到底這兩位都沒有非他不可的理由。”
裴衍卻是不置可否的搖了搖頭:“祖父也覺得將來的官家會在此二人中做選擇?”
裴墉看了眼孫子,裴衍說這話顯然是這兩位都不看好。
“兗王雖然有些賢名,可那也隻是在百官之中,而非百姓之中,況且他與當今陛下有著一樣的毛病,子嗣不興。這幫大相公未必需要一個多雄才大略的君主,但卻不能要一個需要每日擔心子嗣的官家,那邕王倒是子女眾多,還站著長兄的名分,眼下官家無嫡,這個長字能做的文章就多了。可偏生這個邕王殿下也是個跋扈不堪的。立這樣的人,相公們也是不樂意的。”
裴衍心知這兩位最終都沒能登上那個位置,讓禹州那位冷門宗室趙宗全撿了漏。
不過世事難料,這一世會怎樣裴衍不敢說,反正兗王的叛亂如果沒人提前阻止,多半該發生還是會發生。
自己不可能坐以待斃,畢竟兗王叛亂之時可是把朝上許多官員的家人圈禁在了宮裏。
成國公府重兵在握,兗王不可能不留後手,也就是說裴衍和他的母親到那時也會成為兗王的目標。
劇透到這份上了,裴衍再不做點什麽那真的是腦子瓦特了。
“你倒是通透,隻不過諸位王爺裏能與這二位爭鋒的少之又少,衍兒莫不是有看好哪位王爺?”裴墉試探的問道。
裴衍苦笑著搖了搖頭,他連宗室都認不全,拿來的時間去看好誰,隻是說道:“時間還早,戲剛開場,看下去就是了。”
裴墉見他故弄玄虛的模樣,沒好氣的說道:“小猢猻,還跟你爺爺打起啞謎來。”
不過裴墉也沒有繼續追問,自打兒子去世之後,裴墉對裴衍的關注日益增多,對裴衍的了解也逐漸增多。知道裴衍是個心有成算的,心中又是欣慰,卻也有幾分擔憂。
欣慰的是裴衍慢慢有了獨當一麵的能力,擔憂的是少年心性,做出衝動的決定。
時局微妙,裴家在這場博弈中能得到什麽,最終還是要看棋手是誰,裴墉隻當自己是看棋的人,但焉知自己這個孫子不想成為下棋的人。
“既然回來了,便應當好好讀書,你既然想走科舉的道路,此次春闈你是趕不上了,三年之後倒是合適。”
裴衍點了點,忽然又想到了什麽,便躬身說道:“孫兒這次在江南遇刺,雖未出什麽大事,但我裴家世代將門,孫兒不會武功,若是處處需要別人來保護,豈非損了成國公府的顏麵,是以孫兒想著,讀書之餘,也當修習一些武事才是。”
“你要練武?”裴墉詫異的看著裴衍。
“是。”
裴墉大感不解,自己這個孫子對學武之事一向不太上心,甚至可以說很是看不上的,這回反倒自己提了出來。但看著裴衍堅定的眼神,倒也沒有多說什麽。
隻是點了點頭:“行,爺爺幫你找兩個好的師傅。”
“多謝爺爺。”裴衍拜謝道。
他身邊倒是有東林這麽個高手,但東林的武功是戰場上拚殺出來的,加上他天生神力,這一身功夫走的是極霸道的路數,裴衍是學不來的,這在回京的路上東林便與他說過。
裴衍也不沮喪,成國公府那麽多高手,還能找不出兩個適合教自己的?
從裴墉這離開之後,裴衍便去了母親徐氏那頭。
見到兒子的徐芷蘭自然是好一陣噓寒問暖,看著自家兒子瘦了幾分,便覺得是在江南受了苦。
還好裴墉將其在江南遇刺之事瞞了下來,否則徐芷蘭還不定擔心成什麽樣呢。
裴衍將他在江南見到老太太的事一一告知母親。
徐芷蘭幼時與盛老太太感情最好,得知姑母身體尚好,不日便會來京城,頓時喜極而泣。
裴衍安慰了母親一陣,又說了些自己在江南的經曆,隱去了白家的事情,隻說了自己幫助衛小娘母女的事情,順便把自己帶回小蝶的事情告訴了她。
如今家裏內院是母親在做主,小蝶的事情自然要征得母親的同意。
當然這不過是小事,徐芷蘭沒有拒絕的意思,隻說既然是裴衍帶回來的,便留在裴衍的院裏伺候便是。
隻不過這事兒也算是提醒了徐氏,如今裴衍已經十四歲,再過幾天就十五了。
所謂年少而慕少艾,很快裴衍便到了血氣方剛的年紀,有些事還是需要告誡一下才是。
畢竟裴衍的父親才剛去世不滿一年,按規矩,裴衍還有兩年多的孝期要守。這世界守孝是大事,規矩雖不似華夏古代那般苛刻,但像是三年內不得婚配這些事還是有的。
孝期滿之後裴衍十七八歲的年紀也剛好合適。
徐氏心裏盤算著,也是該多注意一下京城裏那些家世年齡合適的女眷了。
裴衍回到蘭雅軒,看著眼前熟悉的院子,內心不由得低呼一聲,我胡漢三又回來啦。
小蝶在東林的安排下由裴衍身邊原來的一等女使初雲帶著,初雲是裴衍來到這個世界見到的第一個人,也是身份最信任的人之一。
倆人年齡相仿,很快便聊到一塊去。
裴衍的院子平日裏事情不多,但因為院子大的關係,負責修建花草,打掃衛生的下人卻也不少,反倒是伺候裴衍起居的女使此前就初雲一個,現下多了個小蝶,也算是有個伴。
裴家家風嚴謹,裴衍身邊女使不多也是他的父親裴仲元生前安排的,國公府家大業大的,裴衍又是唯一的繼承人,雖說有個庶子,可嫡庶有別,裴衍在府內受到的關注可要多太多了。
這就難保不會有些別有用心的丫鬟想著爬上裴衍的床,當個通房什麽的,運氣好的,提成妾室,這一輩子可就發達了。
裴衍慌神的功夫,院外便傳來了倆孩童嬉鬧的聲音,一邊喊著“哥哥...”一邊朝院子跑過來。
正是裴衍的嫡親妹妹裴寧兒和白小娘的兒子裴殊。
寧兒今年不過六歲,過了年也才七歲,豆丁兒點大,上來便要自己抱抱,對裴衍表現頗為親昵,畢竟是一母同胞,父親去世之後,寧兒對自己這位兄長便表現的更加依賴了。
自己去揚州一去便是兩月,小丫頭可謂是望眼欲穿了。
而一旁的裴殊也是眼巴巴的看著自己,裴殊比裴寧兒要大些,但也才八歲,他的母親白氏原是母親從娘家帶來的貼身女使,懷裴衍那會兒母親主動幫父親納進府裏。
白小娘是個懂分寸的,是以主仆情分仍在,父親的妾室中也隻有她誕下了子嗣。
裴殊打小與裴衍也算親近,如今裴衍體內靈魂雖然換了,但是麵對弟弟妹妹的疼愛卻不會減少。
裴衍一把抱起裴寧兒,笑著舉高高道:“哎喲,兩個月不見,寧兒這是又胖了呀。”
裴寧兒雖然才六歲,但依稀可見繼承了父母身上的優秀基因,長得粉粉嫩嫩,跟個瓷娃娃似的。
見裴衍這麽說自己,一下子便不高興的嘟起嘴道:“哥哥好壞,怎麽可以這麽說女孩子。”
說著便掙紮著要下來。
裴衍這才將小丫頭放下來,轉過身摸了摸裴殊的腦袋,笑道:“殊兒這兩月功課可曾拉下,字練了多少?”
裴殊原本還在感受著兄長掌心傳來的溫暖,一聽裴衍的話小臉立馬耷拉了下來。
古人四五歲便開始啟蒙,國公府有請專門的老師來教裴殊和裴寧兒讀書,裴仲元還在的時候對自己的幾個孩子還是比較嚴厲的。
現如今倆弟弟妹妹的功課落在了裴衍身上,裴衍不像父親那般嚴格,畢竟他的認識裏八歲的小孩才剛上小學,沒必要整那麽大壓力。
裴殊算是最大的受益者,但該有的要求還是要有的。
這次離京兩月,回來還是要對裴殊進行一番小考試的。
嗯,期末考這種東西怎麽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