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龍女說:“既有其生, 必有其死。”
反過來說, 也差不多。
劉閎的娘死了,劉徹的外孫降生了。曹宗,未來的平陽侯, 他的祖母是大漢朝的長公主,他的母親, 是當今陛下的長女。滿月宴的排場,出奇地大。
韓嫣接到陽信公主的請柬, 隻得去了。陽信公主的麵子, 雖然不小,倒不至於一封書柬就讓韓嫣非去不可。韓嫣去平陽侯府,是因為陽信公主以如今的身份出麵張羅這事, 本身就很耐人尋味。
陽信長公主殿下, 如今不是平陽侯家的媳婦,她在曹時死後, 又改嫁了汝陰侯夏侯頗。這樣的場合, 她是孩子的祖母,不出席說不過去;可她又不算是曹家人,出席又不大好安排。最終,夏侯頗沒有出現,陽信自己去看孫子了, 也免了彼此見麵不知怎麽稱呼才能合適的尷尬。
都是喜歡向自己弟弟推薦漂亮女人的長公主,陽信卻無疑比劉嫖要高明一些,不是因為她薦的人生了皇子, 而是她從沒覺得單憑一項功勞就能坐吃山空受用一輩子。再者,同樣是選男人,陽信三嫁,先是萬戶侯,再是高祖功臣之後,最後一位丈夫則是軍功侯萬戶的衛青。比起自降身價在丈夫未亡前就養情夫的劉嫖,陽信哪怕嫁了三次,都顯得更莊重些。
陽信的腦筋,比起劉嫖更清楚一點。哪怕衛氏是從她家門口走進未央宮的,兒子娶了當利公主,她也沒有打算把自己與衛氏綁在一起,更別說為衛氏籌劃賣命了。後宮產子者有三,衛子夫年紀漸長,色衰愛馳,李姬向來無寵,唯劉閎之母風頭最盛,衛青甚至給王家送了五百金賀壽。陽信心裏一琢磨,情勢不明,不能太近著衛氏了。心裏還有一點不好意思說的就是,雖然她是個重利益的女人,卻也好麵子重身份,曾經的家奴現在大翻身,再讓她硬貼上去百般扶持,實在抹不開臉。
衛氏興,她是衛長公主的親婆婆,衛氏過得不好,她還是當今皇帝的親姐姐。所以,她人還是照樣改嫁,聽到李延年唱曲也沒有猶豫地把李延年妹子長得不錯這事給說了出來。
然而現在,情形又變了。王氏死了!李姬就沒得過勢,最有勝算的就是衛子夫了,劉據又占了個長子的名份,這樣的情勢下,再不推衛家一把,就是傻子了。
於是,曹宗滿月宴,陽信以自己的名義邀了不少人。須知曹襄與當利兩人畢竟年輕,說話的份量比起陽信要差一些,他們相邀,有些人未必會到場,陽信相邀,大家就得更慎重一些了。
能被邀請的,都不是傻子,大家心照不宣。公孫家、陳家、衛家自是知情的,心下也是暗喜。劉徹的情性,這些人不是不知道,因此一向還算守規矩,老一輩自不用說,小一輩的衛伉兄弟還小,公孫敬聲雖有些紈絝習氣還沒有闖什麽大禍,霍去病更是個“寡言少泄”的。但是,這樣的情形下,太子寶座唾手可得的時候,聖人都難免有點想法。想與朝臣拉近點關係,又怕動作大了劉徹不喜,先帝時大行請立栗姬為後的教訓真是鮮血淋漓,那還是太子之母呢。於是,心裏躁動,麵上還得老老實實。可巧陽信太善解人意,曹宗生得實在是時候,給大家提供了機會。
兩位姨母,親自跑到平陽府上幫正在月子裏的外甥女籌劃安排宴席,兩位姨父保證當日會相幫外甥女婿招呼客人,舅舅也允諾一定出席,招呼客人的事算他一份。連因為接了異母弟到長安照顧而與母家發生不快的霍去病,也答應過來。親戚之間,空前的團結。
韓嫣到的時候,平陽侯府正是熱鬧的時候。曹襄站在門內迎客,見到韓嫣,忙趨了上來,行了個晚輩禮,寒暄幾句親自引著韓嫣到了正廳。韓嫣的座次很靠前,旁邊就是公孫賀。一般宴會,如果主人家裏人手不夠,關係好的親戚也會多擔待一點,幫著與其他客人聊聊天,顯得主人家沒有怠慢了客人。公孫賀現在充當的就是這個角色,與擔負著同樣任務的,還有衛青和陳掌。
一個月大的嬰兒,正在嬌貴的時候,怕風怕光怕吵鬧,尋常人家也不會抱出來隨便炫耀,平陽侯的嫡長子更不能這麽隨便就拿出來示眾。於是,這場名義上的滿月酒,在客人說完了祝語,送完了禮,主人舉盞答謝之後,便成了徹徹底底的成年人的舞台。
韓嫣環視了一下場上,賓客三三兩兩聚成一小團,略交換一下意見,又散開,再與其他人又聚成一小團,再八卦一下。此時,陽信卻到跟前來了,韓嫣忙起身。
“我倒沒想到你還肯賞臉呢,”陽信笑道,“先前還好些,這些日子,卻是連人影都不見了,你就那麽忙?整日不是宮裏就是悶在家裏,大小宴上就沒見過你。”
“家裏亂糟糟的,哪有心思到處跑。”
“怎麽了?”陽信皺眉,忽地明白了,“你不如續弦吧,身邊沒個人照顧是不行。”
韓嫣連連擺手:“不是為這個。現在這把年紀,阿靖都快成人了,我還折騰什麽呢?是家兄,身子不好,正愁著呢。”
哥哥病得七死八活,弟弟還想著續弦就有點不厚道了。
“他身子一向不算好,說句難聽的,一向康健的人病成他現在這個樣子是嚇人,他這樣一慣不好的,現在這樣子算不得很糟糕,還有得熬,一時半會兒啊,沒什麽大事。隻管放心。你別不信,先帝和襄兒的父親,都是身子不好的,也都熬了許久。”
韓嫣點頭應了。
“瞧瞧,光顧著說話了。”陽信舉盞。
韓嫣也舉起酒盞,一飲而盡。
“好。”陽信高興了,再舉杯。一旁的侍婢忙給韓嫣滿上酒,韓嫣隻得再飲。如是者三。韓嫣暗暗叫苦,該死的性別歧視,陽信拿酒水潤潤唇,自己就得陪著喝一盞。
聽到陽信叫好,韓嫣喝得爽快,便有人湊了上來。主人家是皇帝看重的皇親,客人自是樂意湊趣;現在喝酒的是當朝丞相,更是要多巴結一下,於是逮著機會的人開始朝韓嫣敬酒。
位份再高,也不能與廣大群眾作對,在正廳上的人位份也是不低的,麵子也是要給的,少不得是要一起喝一盞的。於是,推杯換盞,彼此喝得不少。
<a href="http:///"></a>
“我向來不善飲,已是醉了,不能再喝,”韓嫣見後麵還有人躍躍欲試,心道不好,站了起來,舉著酒盞,“這盞酒,僅謝諸位,此饒了我吧。今日可是平陽侯與當利公主的喜事,大家還是找正主去吧。”
眾人看他喝得確是不少,又是身份貴重,話說得也委婉,給足了大家麵子,倒不好強灌他了,慢慢各自歸席了。
“王孫若覺不適,不如且去更衣。”公孫賀在旁勸道。
“更衣”真是個好詞匯,韓嫣心裏直抽搐,可以指代許多不好在明麵上說的事情。一抬眼,發現公孫賀還在看著自己,韓嫣眯了眯眼,點頭。
—————————————————————————————————————————
有錢人家的廁所都比窮人家的臥室舒服,這絕對不是誇張而是實情。隻是,韓嫣再沒見識,也不會把這地方當成“更衣”的地方,這分明是間裝飾考究的小客廳。
掬起一把清水拍了拍臉,韓嫣打起精神。
果然,有人來了。
“可醒了酒了?這麽些年,酒量也沒見長,你怎麽混的呀?”雖然是在打趣,能這麽不客氣地跟韓嫣說話的人,這世上也是屈指可數,在平陽府裏,怕是隻有這麽一個人了。
“公主說笑了。”
“唉,”陽信歎氣,“你還是跟小時候一樣,一板一眼的。”
“到底,比小時候要好點兒吧?”打太極,其實是生活在這個圈子裏的人的必備技能。
“說起小時候,才想起來已經過了這麽多年了,剛見你的時候,你還是個是小不點兒,”陽信笑出聲兒,“明明漂亮得跟個小姑娘似的,偏要裝小老頭兒。”
見韓嫣有些尷尬地轉了眼,陽信移了腳步,坐下,招呼道:“坐吧,在這兒甭拘束了。外頭吵得很,陪姐姐說說話。”
“您這個姐姐,臣可不敢亂叫。”韓嫣到陽信的對麵坐定。
“自打你入宮,我從來也沒把你當外人,三十多年了,還跟我裝!守規矩?守規矩能把太子打得鼻青臉腫?”
“那不是小時候,那個,切磋武藝麽?”
“切磋到那樣?可憐父皇母後問的時候,陛下還說是習武太用功自己不小心磕到的,倒讓程太傅背了黑鍋,被父皇訓了一頓。”
韓嫣隻能傻笑,那時自控能力不好,開始還想著那人是太子,不能打得過份,挨了兩下之後,就紅了眼,狠狠地飽以老拳。現在想來,居然沒有因此挨罰,不隻是運氣好那麽簡單了。
陽信似乎來了談興,開始說起當年韓嫣做伴讀的趣事來了。平常規矩的人,一旦鬧出點笑話來,倒是讓旁人記得分外清楚。
說著說著,陽信歎道:“如今皇子們也到了你們那時的年紀了,我那些侄兒,都還好吧?”
“陛下的兒子,自是極好的。”
“誰最好?”陽信問得直接,東拉西扯了這麽多,她相信韓嫣應該想明白了,幹脆挑開了問。擺明了你別拿官麵兒上的那一套糊弄我,大家都是熟人。
“您問哪一條呢?”
“就沒有一個哪條都好的?”
“各有千秋。”劉徹都在猶豫的事情,我下什麽定論?就算有偏心,也不能到處亂說吧?
“不信!”
“陛下也是這麽覺得的。”
陽信垂下頭:“這麽說,事情還沒定?”
“一切自有聖斷。”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我要聽你說。”
“聖心未定,不敢妄度,”看到陽信有些不滿的目光,韓嫣平伸出手,五指上豎,“不能泄禁中語,”收回手,“今日府上的客人真是不少。”差不多都是來趁熱灶的,幾乎都在等著最後定音了,劉據的呼聲很高,高到讓韓嫣開始為韓說發愁。
“我心裏還是不寧。”
“皇子們,哪個不得喊您姑母呢?”
“難道?”陽信一驚。
擺手:“我可什麽都沒說,您也別再問了。統共一個位子四個人,跟您說實話吧,我心裏,也沒底。幹脆就不猜了,我已是太傅,何必自尋煩惱,您說是吧?”
“這麽些年,你少有看岔過眼的,實話跟你說吧,我也不為別的,你也看到了,今天是我孫子的滿月。”孫子她外婆姓衛。
韓嫣坐正了,笑道:“您要是這麽說,那也簡單,一句話,以不變應萬變。一動不如一靜。不管是您,還是旁的什麽人。這麽些年,我是沒出過什麽岔子,不是我有什麽眼力,隻是我隻要看到一條就行了——跟著陛下走。”車軲轆的話說了一圈,韓嫣就是圍著“陛下的主意”打轉。
陽信點頭,她當然知道最好不要跟皇帝弟弟擰著幹,不然會死得分外淒慘。
“我當然隨著陛下走,你——陛下定下的人,你——”
“陛下不是庸主。”
“你是丞相,立儲大事,怎麽能沒有個主意?”
“陛下的主意就是我的主意。公主知道,我也不是那麽拘謹的人,何必擰著來?”
“你覺得隻要是陛下定下的人,你都能接受?”
“反正,我是不會反對。”愛怎麽折騰都隨你們,我隻管看結果。胥和旦是沒戲了,不過閎、據二人。
作壁上觀,陽信明白韓嫣的意思。心下明白他這算是說了實話,到了韓嫣現在的位置,實在不必在立儲的事情上頭投機一把。韓嫣也沒有觸到她們的底線——反對劉據,陽信對此還算滿意。
話已說完,再略寒暄,韓嫣便借口酒醉告辭了。得到他的表態,陽信也不多留,命曹襄親自送客。
—————————————————————————————————————————
“怎麽了?沒精打采的?”
“昨晚喝多了,陽信公主灌酒可真狠。”
“哦,想起來了,昨天是宗兒滿月,你去了?”
“陽信公主下了帖子。”
“有什麽高興的事兒,讓你喝得忘了今兒還有正事兒。”
“說了些小時候的事兒,”韓嫣湊上去,笑道,“那時候,你怎麽不說實話?反倒讓程太傅跟著被罵不小心。”
劉徹咳嗽一聲:“什麽跟什麽呀,我早忘了!”撲,把韓嫣壓在席上,“笑什麽笑?我可替你遮掩著,你還不知道,到現在都沒謝過我。”
“你要怎麽個謝法?”屈起手肘勉強撐著上身。
“以身相許如何?”
韓嫣但笑不語,看著劉徹逼近,忽地眼波一轉,屈起的手肘又放下了,整個人平躺在席上。劉徹不防,整個人都趴到了韓嫣身上,一陣天旋地轉之後,發現跟韓嫣的位置掉了個個兒。身上的人笑著靠前,兩張臉貼近,嘴唇都能感受到他呼吸出來的熱氣,有些癢。當韓嫣的唇準確地貼上自己的唇,甜代替了癢。難得韓嫣肯主動,劉徹索性由著他了。
舌頭掃過牙齒探入口腔,遇到等候已久的同伴,糾纏共舞。放開劉徹的舌頭,舌尖繼續向上勾起,輕輕舔到了上齶,心癢難搔,劉徹呼吸加重,齶上的□□直傳到了心底。實在癢得不是地方,想止住這樣的癢,劉徹終於反客為主,狠狠抱住身上的人,纏住作怪的舌頭,用力吮-吸。韓嫣今天很乖,乖乖地任君采擷,劉徹不會與自己的好運作對,直到嘴巴發麻方才滿意地鬆開了。
分開時,兩人都是氣喘籲籲,彼此看了一眼,卻發現對方眼中激蕩未退。劉徹咳嗽一聲:“朕心中正有一件大事,欲與丞相相商,怕要費些時間,丞相不如且留宮中。”
“喏。”
—————————————————————————————————————————
劉徹的確實有要事相商,卻不是立儲,而是匈奴。漢之國力日盛而匈奴幾經打擊,劉徹覺得最終決戰的時機已到。關於最後一擊,漢廷已謀劃了好久,軍需上的準備也早已到位,將領的名單也大致確定。劉徹現在提出來,不過是想再確認一下。
一項一項把準備工作再細看了一遍,兩都有些吃不消。戰爭,不是兩邊各派一名大將,領著一群小弟兄互砍那麽簡單。那些隻是表麵,何時出擊、走什麽樣的路線、目標為何、計算兵力、需要的物資、各部之間的配合……都是需要注意的,甚至可以借用一句“功夫在詩外”來形容戰爭。
基本的配置倒沒什麽疑議,看到最後的統帥時,劉徹有些猶疑。吱吱唔唔,還是含糊地提出讓衛青、霍去病兩路出擊。
“他們倆,是再合適不過的人了。今天這事,很該一早召他們過來相商才是。”
劉徹有些黯然:“是我誤你,竟成籠中鳥,可我實在不願你遠離。”
“籠中鳥?”韓嫣失笑,“你把我關在哪裏了?我照樣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是我自己要退的,與你什麽相幹?”
“人貴有自知之明,我到底有多大的本事,自己還是知道的。哪怕你讓我出征,我都不願意再去。衛青在這上頭的天份,實是強我太多。我若強出頭,才是誤國誤己。”
隻是這樣,劉據的份量會更重。
韓嫣沉默半晌:“若是他,也好。”
“你先前對據兒,評價不算太好。”
韓嫣承認了:“是擔心。皇子,自幼生在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能生皇子者,無不將己子視若珍寶。外家對皇子,也分外重視。據有個能幹的舅舅,是好事,總比有個無賴的舅舅給皇家長臉。但是,換了你,你這麽爭氣的舅家,能沒有一絲得意?不會更依賴舅家一點?”
劉徹點頭,他是從皇子長到太子再成了皇帝的,對於外戚的理解,比韓嫣更深。皇帝更希望有個無賴舅舅了不起來個大義滅親,太子、皇子,隻會希望有個能幹的舅舅能穩固自己的地位。
“不是說有個爭氣的舅家不好,隻是,這樣會忽略很多其他的事情,反而於成長不利。隻有在逆境中,在沒有助力的時候,才能放寬眼界,努力尋找對自己有利的東西,磨煉自己的能力,天將降大任於斯人……”
“太子立得早了,經得磨煉太少,立得晚了,諸王又會生異心。實在是件難為的事情。”劉徹也擔心。
“實在為難,倒不如先立一個看看,”韓嫣想了一回,“這樣穩妥些。再等下去,真要讓所有人覺得自己都有希望、生出異心,就不好辦了。”
“真的立據?”
“立誰都隨你,我倒沒意見。”
“是麽?”
“當然,”笑了,“誰問都這麽答。”
“除怎麽還有人問麽?”
“陽信長公主,在她家喝酒時閑聊了幾句。”
“還以為你更喜歡閎呢。”
“他確是招人疼。可是不能誰招人疼就立誰。”
“姐姐到底是女人,沉不住氣,老愛瞎打聽,”劉徹似是不以為意,揮了揮手,複又笑道,“想了一天的事,累了,咱們——歇了吧?”
[不是我疑你,隻是,我想確認自己和你在一起的時候能夠安心。你對幾個孩子的偏向讓我擔心,你對據的改口讓我憤懣。你不知道,當我聽到你與陽信密談的時候我有多害怕,真怕連你也在立儲的事裏攪風攪雨。我很想能抱著一個人安心地睡一覺。]
[不是不知道你在問些什麽,隻是,我從來都不認為信任這東西是從天上掉下來然後就粘在一個人的身上不會跑掉,沒有一次次的確認,怎麽會有深信不疑?我也疑過你,所以,我接受你的懷疑。但是,劉徹,別確認了太多次,多到讓我不想被確認就好。]
反過來說, 也差不多。
劉閎的娘死了,劉徹的外孫降生了。曹宗,未來的平陽侯, 他的祖母是大漢朝的長公主,他的母親, 是當今陛下的長女。滿月宴的排場,出奇地大。
韓嫣接到陽信公主的請柬, 隻得去了。陽信公主的麵子, 雖然不小,倒不至於一封書柬就讓韓嫣非去不可。韓嫣去平陽侯府,是因為陽信公主以如今的身份出麵張羅這事, 本身就很耐人尋味。
陽信長公主殿下, 如今不是平陽侯家的媳婦,她在曹時死後, 又改嫁了汝陰侯夏侯頗。這樣的場合, 她是孩子的祖母,不出席說不過去;可她又不算是曹家人,出席又不大好安排。最終,夏侯頗沒有出現,陽信自己去看孫子了, 也免了彼此見麵不知怎麽稱呼才能合適的尷尬。
都是喜歡向自己弟弟推薦漂亮女人的長公主,陽信卻無疑比劉嫖要高明一些,不是因為她薦的人生了皇子, 而是她從沒覺得單憑一項功勞就能坐吃山空受用一輩子。再者,同樣是選男人,陽信三嫁,先是萬戶侯,再是高祖功臣之後,最後一位丈夫則是軍功侯萬戶的衛青。比起自降身價在丈夫未亡前就養情夫的劉嫖,陽信哪怕嫁了三次,都顯得更莊重些。
陽信的腦筋,比起劉嫖更清楚一點。哪怕衛氏是從她家門口走進未央宮的,兒子娶了當利公主,她也沒有打算把自己與衛氏綁在一起,更別說為衛氏籌劃賣命了。後宮產子者有三,衛子夫年紀漸長,色衰愛馳,李姬向來無寵,唯劉閎之母風頭最盛,衛青甚至給王家送了五百金賀壽。陽信心裏一琢磨,情勢不明,不能太近著衛氏了。心裏還有一點不好意思說的就是,雖然她是個重利益的女人,卻也好麵子重身份,曾經的家奴現在大翻身,再讓她硬貼上去百般扶持,實在抹不開臉。
衛氏興,她是衛長公主的親婆婆,衛氏過得不好,她還是當今皇帝的親姐姐。所以,她人還是照樣改嫁,聽到李延年唱曲也沒有猶豫地把李延年妹子長得不錯這事給說了出來。
然而現在,情形又變了。王氏死了!李姬就沒得過勢,最有勝算的就是衛子夫了,劉據又占了個長子的名份,這樣的情勢下,再不推衛家一把,就是傻子了。
於是,曹宗滿月宴,陽信以自己的名義邀了不少人。須知曹襄與當利兩人畢竟年輕,說話的份量比起陽信要差一些,他們相邀,有些人未必會到場,陽信相邀,大家就得更慎重一些了。
能被邀請的,都不是傻子,大家心照不宣。公孫家、陳家、衛家自是知情的,心下也是暗喜。劉徹的情性,這些人不是不知道,因此一向還算守規矩,老一輩自不用說,小一輩的衛伉兄弟還小,公孫敬聲雖有些紈絝習氣還沒有闖什麽大禍,霍去病更是個“寡言少泄”的。但是,這樣的情形下,太子寶座唾手可得的時候,聖人都難免有點想法。想與朝臣拉近點關係,又怕動作大了劉徹不喜,先帝時大行請立栗姬為後的教訓真是鮮血淋漓,那還是太子之母呢。於是,心裏躁動,麵上還得老老實實。可巧陽信太善解人意,曹宗生得實在是時候,給大家提供了機會。
兩位姨母,親自跑到平陽府上幫正在月子裏的外甥女籌劃安排宴席,兩位姨父保證當日會相幫外甥女婿招呼客人,舅舅也允諾一定出席,招呼客人的事算他一份。連因為接了異母弟到長安照顧而與母家發生不快的霍去病,也答應過來。親戚之間,空前的團結。
韓嫣到的時候,平陽侯府正是熱鬧的時候。曹襄站在門內迎客,見到韓嫣,忙趨了上來,行了個晚輩禮,寒暄幾句親自引著韓嫣到了正廳。韓嫣的座次很靠前,旁邊就是公孫賀。一般宴會,如果主人家裏人手不夠,關係好的親戚也會多擔待一點,幫著與其他客人聊聊天,顯得主人家沒有怠慢了客人。公孫賀現在充當的就是這個角色,與擔負著同樣任務的,還有衛青和陳掌。
一個月大的嬰兒,正在嬌貴的時候,怕風怕光怕吵鬧,尋常人家也不會抱出來隨便炫耀,平陽侯的嫡長子更不能這麽隨便就拿出來示眾。於是,這場名義上的滿月酒,在客人說完了祝語,送完了禮,主人舉盞答謝之後,便成了徹徹底底的成年人的舞台。
韓嫣環視了一下場上,賓客三三兩兩聚成一小團,略交換一下意見,又散開,再與其他人又聚成一小團,再八卦一下。此時,陽信卻到跟前來了,韓嫣忙起身。
“我倒沒想到你還肯賞臉呢,”陽信笑道,“先前還好些,這些日子,卻是連人影都不見了,你就那麽忙?整日不是宮裏就是悶在家裏,大小宴上就沒見過你。”
“家裏亂糟糟的,哪有心思到處跑。”
“怎麽了?”陽信皺眉,忽地明白了,“你不如續弦吧,身邊沒個人照顧是不行。”
韓嫣連連擺手:“不是為這個。現在這把年紀,阿靖都快成人了,我還折騰什麽呢?是家兄,身子不好,正愁著呢。”
哥哥病得七死八活,弟弟還想著續弦就有點不厚道了。
“他身子一向不算好,說句難聽的,一向康健的人病成他現在這個樣子是嚇人,他這樣一慣不好的,現在這樣子算不得很糟糕,還有得熬,一時半會兒啊,沒什麽大事。隻管放心。你別不信,先帝和襄兒的父親,都是身子不好的,也都熬了許久。”
韓嫣點頭應了。
“瞧瞧,光顧著說話了。”陽信舉盞。
韓嫣也舉起酒盞,一飲而盡。
“好。”陽信高興了,再舉杯。一旁的侍婢忙給韓嫣滿上酒,韓嫣隻得再飲。如是者三。韓嫣暗暗叫苦,該死的性別歧視,陽信拿酒水潤潤唇,自己就得陪著喝一盞。
聽到陽信叫好,韓嫣喝得爽快,便有人湊了上來。主人家是皇帝看重的皇親,客人自是樂意湊趣;現在喝酒的是當朝丞相,更是要多巴結一下,於是逮著機會的人開始朝韓嫣敬酒。
位份再高,也不能與廣大群眾作對,在正廳上的人位份也是不低的,麵子也是要給的,少不得是要一起喝一盞的。於是,推杯換盞,彼此喝得不少。
<a href="http:///"></a>
“我向來不善飲,已是醉了,不能再喝,”韓嫣見後麵還有人躍躍欲試,心道不好,站了起來,舉著酒盞,“這盞酒,僅謝諸位,此饒了我吧。今日可是平陽侯與當利公主的喜事,大家還是找正主去吧。”
眾人看他喝得確是不少,又是身份貴重,話說得也委婉,給足了大家麵子,倒不好強灌他了,慢慢各自歸席了。
“王孫若覺不適,不如且去更衣。”公孫賀在旁勸道。
“更衣”真是個好詞匯,韓嫣心裏直抽搐,可以指代許多不好在明麵上說的事情。一抬眼,發現公孫賀還在看著自己,韓嫣眯了眯眼,點頭。
—————————————————————————————————————————
有錢人家的廁所都比窮人家的臥室舒服,這絕對不是誇張而是實情。隻是,韓嫣再沒見識,也不會把這地方當成“更衣”的地方,這分明是間裝飾考究的小客廳。
掬起一把清水拍了拍臉,韓嫣打起精神。
果然,有人來了。
“可醒了酒了?這麽些年,酒量也沒見長,你怎麽混的呀?”雖然是在打趣,能這麽不客氣地跟韓嫣說話的人,這世上也是屈指可數,在平陽府裏,怕是隻有這麽一個人了。
“公主說笑了。”
“唉,”陽信歎氣,“你還是跟小時候一樣,一板一眼的。”
“到底,比小時候要好點兒吧?”打太極,其實是生活在這個圈子裏的人的必備技能。
“說起小時候,才想起來已經過了這麽多年了,剛見你的時候,你還是個是小不點兒,”陽信笑出聲兒,“明明漂亮得跟個小姑娘似的,偏要裝小老頭兒。”
見韓嫣有些尷尬地轉了眼,陽信移了腳步,坐下,招呼道:“坐吧,在這兒甭拘束了。外頭吵得很,陪姐姐說說話。”
“您這個姐姐,臣可不敢亂叫。”韓嫣到陽信的對麵坐定。
“自打你入宮,我從來也沒把你當外人,三十多年了,還跟我裝!守規矩?守規矩能把太子打得鼻青臉腫?”
“那不是小時候,那個,切磋武藝麽?”
“切磋到那樣?可憐父皇母後問的時候,陛下還說是習武太用功自己不小心磕到的,倒讓程太傅背了黑鍋,被父皇訓了一頓。”
韓嫣隻能傻笑,那時自控能力不好,開始還想著那人是太子,不能打得過份,挨了兩下之後,就紅了眼,狠狠地飽以老拳。現在想來,居然沒有因此挨罰,不隻是運氣好那麽簡單了。
陽信似乎來了談興,開始說起當年韓嫣做伴讀的趣事來了。平常規矩的人,一旦鬧出點笑話來,倒是讓旁人記得分外清楚。
說著說著,陽信歎道:“如今皇子們也到了你們那時的年紀了,我那些侄兒,都還好吧?”
“陛下的兒子,自是極好的。”
“誰最好?”陽信問得直接,東拉西扯了這麽多,她相信韓嫣應該想明白了,幹脆挑開了問。擺明了你別拿官麵兒上的那一套糊弄我,大家都是熟人。
“您問哪一條呢?”
“就沒有一個哪條都好的?”
“各有千秋。”劉徹都在猶豫的事情,我下什麽定論?就算有偏心,也不能到處亂說吧?
“不信!”
“陛下也是這麽覺得的。”
陽信垂下頭:“這麽說,事情還沒定?”
“一切自有聖斷。”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我要聽你說。”
“聖心未定,不敢妄度,”看到陽信有些不滿的目光,韓嫣平伸出手,五指上豎,“不能泄禁中語,”收回手,“今日府上的客人真是不少。”差不多都是來趁熱灶的,幾乎都在等著最後定音了,劉據的呼聲很高,高到讓韓嫣開始為韓說發愁。
“我心裏還是不寧。”
“皇子們,哪個不得喊您姑母呢?”
“難道?”陽信一驚。
擺手:“我可什麽都沒說,您也別再問了。統共一個位子四個人,跟您說實話吧,我心裏,也沒底。幹脆就不猜了,我已是太傅,何必自尋煩惱,您說是吧?”
“這麽些年,你少有看岔過眼的,實話跟你說吧,我也不為別的,你也看到了,今天是我孫子的滿月。”孫子她外婆姓衛。
韓嫣坐正了,笑道:“您要是這麽說,那也簡單,一句話,以不變應萬變。一動不如一靜。不管是您,還是旁的什麽人。這麽些年,我是沒出過什麽岔子,不是我有什麽眼力,隻是我隻要看到一條就行了——跟著陛下走。”車軲轆的話說了一圈,韓嫣就是圍著“陛下的主意”打轉。
陽信點頭,她當然知道最好不要跟皇帝弟弟擰著幹,不然會死得分外淒慘。
“我當然隨著陛下走,你——陛下定下的人,你——”
“陛下不是庸主。”
“你是丞相,立儲大事,怎麽能沒有個主意?”
“陛下的主意就是我的主意。公主知道,我也不是那麽拘謹的人,何必擰著來?”
“你覺得隻要是陛下定下的人,你都能接受?”
“反正,我是不會反對。”愛怎麽折騰都隨你們,我隻管看結果。胥和旦是沒戲了,不過閎、據二人。
作壁上觀,陽信明白韓嫣的意思。心下明白他這算是說了實話,到了韓嫣現在的位置,實在不必在立儲的事情上頭投機一把。韓嫣也沒有觸到她們的底線——反對劉據,陽信對此還算滿意。
話已說完,再略寒暄,韓嫣便借口酒醉告辭了。得到他的表態,陽信也不多留,命曹襄親自送客。
—————————————————————————————————————————
“怎麽了?沒精打采的?”
“昨晚喝多了,陽信公主灌酒可真狠。”
“哦,想起來了,昨天是宗兒滿月,你去了?”
“陽信公主下了帖子。”
“有什麽高興的事兒,讓你喝得忘了今兒還有正事兒。”
“說了些小時候的事兒,”韓嫣湊上去,笑道,“那時候,你怎麽不說實話?反倒讓程太傅跟著被罵不小心。”
劉徹咳嗽一聲:“什麽跟什麽呀,我早忘了!”撲,把韓嫣壓在席上,“笑什麽笑?我可替你遮掩著,你還不知道,到現在都沒謝過我。”
“你要怎麽個謝法?”屈起手肘勉強撐著上身。
“以身相許如何?”
韓嫣但笑不語,看著劉徹逼近,忽地眼波一轉,屈起的手肘又放下了,整個人平躺在席上。劉徹不防,整個人都趴到了韓嫣身上,一陣天旋地轉之後,發現跟韓嫣的位置掉了個個兒。身上的人笑著靠前,兩張臉貼近,嘴唇都能感受到他呼吸出來的熱氣,有些癢。當韓嫣的唇準確地貼上自己的唇,甜代替了癢。難得韓嫣肯主動,劉徹索性由著他了。
舌頭掃過牙齒探入口腔,遇到等候已久的同伴,糾纏共舞。放開劉徹的舌頭,舌尖繼續向上勾起,輕輕舔到了上齶,心癢難搔,劉徹呼吸加重,齶上的□□直傳到了心底。實在癢得不是地方,想止住這樣的癢,劉徹終於反客為主,狠狠抱住身上的人,纏住作怪的舌頭,用力吮-吸。韓嫣今天很乖,乖乖地任君采擷,劉徹不會與自己的好運作對,直到嘴巴發麻方才滿意地鬆開了。
分開時,兩人都是氣喘籲籲,彼此看了一眼,卻發現對方眼中激蕩未退。劉徹咳嗽一聲:“朕心中正有一件大事,欲與丞相相商,怕要費些時間,丞相不如且留宮中。”
“喏。”
—————————————————————————————————————————
劉徹的確實有要事相商,卻不是立儲,而是匈奴。漢之國力日盛而匈奴幾經打擊,劉徹覺得最終決戰的時機已到。關於最後一擊,漢廷已謀劃了好久,軍需上的準備也早已到位,將領的名單也大致確定。劉徹現在提出來,不過是想再確認一下。
一項一項把準備工作再細看了一遍,兩都有些吃不消。戰爭,不是兩邊各派一名大將,領著一群小弟兄互砍那麽簡單。那些隻是表麵,何時出擊、走什麽樣的路線、目標為何、計算兵力、需要的物資、各部之間的配合……都是需要注意的,甚至可以借用一句“功夫在詩外”來形容戰爭。
基本的配置倒沒什麽疑議,看到最後的統帥時,劉徹有些猶疑。吱吱唔唔,還是含糊地提出讓衛青、霍去病兩路出擊。
“他們倆,是再合適不過的人了。今天這事,很該一早召他們過來相商才是。”
劉徹有些黯然:“是我誤你,竟成籠中鳥,可我實在不願你遠離。”
“籠中鳥?”韓嫣失笑,“你把我關在哪裏了?我照樣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是我自己要退的,與你什麽相幹?”
“人貴有自知之明,我到底有多大的本事,自己還是知道的。哪怕你讓我出征,我都不願意再去。衛青在這上頭的天份,實是強我太多。我若強出頭,才是誤國誤己。”
隻是這樣,劉據的份量會更重。
韓嫣沉默半晌:“若是他,也好。”
“你先前對據兒,評價不算太好。”
韓嫣承認了:“是擔心。皇子,自幼生在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能生皇子者,無不將己子視若珍寶。外家對皇子,也分外重視。據有個能幹的舅舅,是好事,總比有個無賴的舅舅給皇家長臉。但是,換了你,你這麽爭氣的舅家,能沒有一絲得意?不會更依賴舅家一點?”
劉徹點頭,他是從皇子長到太子再成了皇帝的,對於外戚的理解,比韓嫣更深。皇帝更希望有個無賴舅舅了不起來個大義滅親,太子、皇子,隻會希望有個能幹的舅舅能穩固自己的地位。
“不是說有個爭氣的舅家不好,隻是,這樣會忽略很多其他的事情,反而於成長不利。隻有在逆境中,在沒有助力的時候,才能放寬眼界,努力尋找對自己有利的東西,磨煉自己的能力,天將降大任於斯人……”
“太子立得早了,經得磨煉太少,立得晚了,諸王又會生異心。實在是件難為的事情。”劉徹也擔心。
“實在為難,倒不如先立一個看看,”韓嫣想了一回,“這樣穩妥些。再等下去,真要讓所有人覺得自己都有希望、生出異心,就不好辦了。”
“真的立據?”
“立誰都隨你,我倒沒意見。”
“是麽?”
“當然,”笑了,“誰問都這麽答。”
“除怎麽還有人問麽?”
“陽信長公主,在她家喝酒時閑聊了幾句。”
“還以為你更喜歡閎呢。”
“他確是招人疼。可是不能誰招人疼就立誰。”
“姐姐到底是女人,沉不住氣,老愛瞎打聽,”劉徹似是不以為意,揮了揮手,複又笑道,“想了一天的事,累了,咱們——歇了吧?”
[不是我疑你,隻是,我想確認自己和你在一起的時候能夠安心。你對幾個孩子的偏向讓我擔心,你對據的改口讓我憤懣。你不知道,當我聽到你與陽信密談的時候我有多害怕,真怕連你也在立儲的事裏攪風攪雨。我很想能抱著一個人安心地睡一覺。]
[不是不知道你在問些什麽,隻是,我從來都不認為信任這東西是從天上掉下來然後就粘在一個人的身上不會跑掉,沒有一次次的確認,怎麽會有深信不疑?我也疑過你,所以,我接受你的懷疑。但是,劉徹,別確認了太多次,多到讓我不想被確認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