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台”又名“棋亭”,傳說是宋代趙匡胤和陳傳老祖變棋處。趙匡胤大敗,將華山輸給了陳傳老祖。至今亭內鐵鑄的殘局猶在。在這鐵鑄高二尺餘方亭內,有一麵鐵棋抨,鐵棋子二百餘顆,但多為人所取去,尚存數子,圓徑逾寸。


    另一傳說是秦昭王令工施鈞梯上華山,以鬆柏之心為博箭,長八尺,棋長八寸,而勒之曰,王與天神博於此,故謂為衛叔卿之“博台”。


    華山一帶,有陳傳老祖傳說甚多,如“十字院”與“雪台觀”,便傳另者祖隱居之地,常一眠數月不起,及聞趙匡胤陳橋嗣位,遂告人日:“天下從此定矣。”


    然則天下是不是真的就“從此定”了呢?


    東峰(朝陽峰),西峰,南峰鼎足而立,是為天外三峰,中峰。北峰則俯瞰如培堰,不能並媲。


    朝陽峰氣象萬千,氣勢挺拔,真是清山秀水,昂然於天地之間。


    華山誌上有雲,往老君犁溝要“斂神一誌,扔索以登,切忌亂談遊說,萬一神悸手鬆,墜不測矣。”但往東峰下棋亭,更為凶險。


    至棋亭處雖由東南隅懸崖,兩手攀鐵鎖,垂直而下,至崖石稍微凹處,立足翻身,扔崖腹而過。時鐵鎖斜橫,其下鑿孔,僅容半趾,以手攀鎖,須移數十步,稍一不慎,即粉身碎骨,是名‘鷂子翻身”。


    “鷂子翻身”之後,崖腹盡處,尚有鐵鎖一條,但懸空攀鎖蹈孔,在亂草滑石間,度過兩座山峰,才到“博台”;可謂曆盡艱辛,險上加險。


    蕭秋水、費士理,皇甫漩,秦風八,陳見鬼、瘋女等一行六人,匆匆趕到了“鷂子翻身”之處。因知“前路險惡”,費土理深諸山勢,故說:


    “我先過去。”


    當下迅如猴猿,攀爬過去,皇甫漩則道:


    “我殿後。”


    六人中以蕭秋水武功最高,即隨費士理之後過去。


    這時山風虎虎,雲霧籠罩,時見山不見頂,岩山濕冷。隻見遊霧紛紛而過,有時清時晦,連藝高膽大的蕭秋水,也不覺有些呼吸急促起來。


    費士理在前邊攀爬,一陣濃霧飄來,恰巧翻身迫人了另一凹壁,蕭秋水頓失其所在。


    就在這時,沒頭沒腦的半空間,忽聞衣袂之聲,原來是飄落了三道人影。


    衣影飄飄,而且腳底如有磁性而岩壁如似鐵鑄一般,竟斜飄而黏於壁上,蕭秋水心頭一凜,以為是上官族的高手,又乍以為是費家的暗算,就在這時,忽聞一聲情穆的琴韻:


    <a href="http:///"></a>


    然後是悠遠的笛聲,之後是幽傷的二胡韻律!


    “是你們!”


    這在蕭秋水闖蕩江湖過程中的,不斷神奇地出現又不斷神秘地消失的三個人。


    三個人,三種樂器,曾啟發他三種不同的境界,不同的考驗!


    ——二胡、笛子:琴。


    這三個人每一次出現,武功一次比一次高,而蕭秋水的武功與心境,也是一次比一次拔高;上一次他們出現的時候,就是唐方出現的時候……


    笛聲更為悠揚,好像在車馬蹄聲寂寥裏,有個少女在青石板的臨街圓窗後思量……唐方!


    蕭秋水頓忘了攀索,失聲叫喚:


    “唐方!”


    他的語音充滿丁切盼。他的眼眶如霧樣潮濕。唐方,唐方……你該來了,唐方。


    就在這時,“嗖嗖嗖”,三柄快利的劍,如同前次一般,凝在蕭秋水的咽喉上!


    “還是一樣,”白衣年青的溫豔陽冷峻地道:“你一想唐方,就方寸大亂,不能作戰。”


    “再要是這樣,”黃衣女子江秀音道:“你不但不能做一個劍客,而且也失去了當殺手的資格。”


    “做劍客和殺手都是無情的。”黑袍的登雕梁說:“否則隻有天下人負你,而你也不敢負天下人。”


    “你們是誰?”蕭秋水的情緒還在唐方的幻失裏,“你們……究竟是誰?!”


    蕭秋水的脖子上已炸起了一輕輕雞皮疙瘩,那三柄劍比山中泉水猶寒。


    那三人望視一眼,灑然緩緩抽回了劍。


    “你們是誰?”


    “你們究竟是誰?!”


    蕭秋水禁不住加問了一句:


    “唐方究竟在哪裏?!”


    陳見鬼,秦風八,劉友,皇甫漩等都聽到了蕭秋水聲聲的厲問。


    白霧茫茫中,他們卻什麽也看不見。


    他們想翻過山壁去,但一股淩厲的劍氣……不,也許是沛然的天地之氣,隔斷了他們前進的勇氣,粉碎了他們趨前的步伐。


    這種精氣之無所不及在淩厲,為眾人平生首遇。


    費士理在前頭,也是同樣,他想回頭救援,但衝不破那無形的勁氣。


    就在前後兩方都在躊躇急歎之際,那三人慢慢地與濃霧混在一起,變成忽隱忽現:


    “你們不要走!”


    蕭秋水揮劍怒斬厲問:


    “唐方呢?!”


    ——琴聲,笛聲,二胡聲依舊。


    隻是人世間一切,都如白雲蒼天。人世一切,都是易變的,好像這些來來去去的悸霧,隨手抓一把,都是沒有實質的。蕭秋水青。少年時期的戰役、弟兄、地方、故事,無一不曆曆在眼前。那“聽雨樓”前,水蔥花樹下的跟友朋練武,要澄清天下的一群歃血為盟立定大誌,死裏逃生的九龍奔江前之格鬥,初遇唐方時那美麗溫柔的夜晚……


    此刻上不見天,不下到地,所觸的隻有岩壁,四周都是迷蒙……


    上不到天,下不到地。


    蕭蕭劍氣。


    蕭秋水豁了出去。他劍氣縱橫,掌吐八方,在閃滅、迅奇、飄忽的樂音與劍法間穿梭。


    ——他反正已無天無地,長空間隻剩下個自己。


    他竭盡所能地發揮了武術的淋漓盡致。


    萬古雲霄一鴻毛。他隻是一個仗劍的決鬥者,要完成他的生命,要突破他眼前的一切阻撓。


    衣袂飛飄,韻樂遊走。忽而三柄劍,一齊壓住他的劍身。


    二胡、笛子、琴,卻一,齊向他遞襲而來。


    背後是堅實的岩壁,上不通天,下不抵地……蕭秋水想出掌,但對方是樂器,不是兵器呀……


    ——什麽兵器樂器,都是一樣!


    他一掌拍出,打碎了三件樂器。


    ——音樂候止。


    闔寂山崖上,猶如傳來樂聲陡止的悠悠握媚餘韻。


    隻聽溫豔陽清叱道:


    “好!”


    江秀音清脆的語音道:


    “若問我們是誰,且待下次見麵。”


    登雕梁說聲道:


    “我們走!”


    這三個字一響起,隻見一黑、一黃、一白,三道人影,在山崖間斜掠而上,瞬間消失不見。


    蕭秋水尤自怔忡。


    ……樂韻似來盡消……


    當皇甫漩等可以踱得過這一片岩崖時,蕭秋水已“鷂子翻身”。到了對崖。


    費士理急得滿頭大汗,扶注了他,正要問個究竟,隻見蕭秋水臉色一片白,眼色奇異但深不見底,反而先問了費士理一句話:


    “在哪裏?”


    “什麽在哪裏?”費土理一時沒有聽懂,


    “棋亭。”


    “哦,就在前邊。”


    “好,到前邊去。”


    蕭秋水望著費士理那沒有五官、五官要等待複仇後才能再次掀現的臉,這樣他說下了這句話。


    ——究意發生了什麽事情?


    費土理心中嘀咕著:


    ——難道就在適才,崖那邊發生了什麽令蕭秋水再世為人的事情?


    *


    風雲閣主掃描校對.nease.net/~jerrybai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神州奇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溫瑞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溫瑞安並收藏神州奇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