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網提醒書友注意休息眼睛喲四川省千佛塔
位於都江堰市北5公裏靈岩山靈岩寺左側。此塔係唐開元年間(713-741),印度僧人阿世多尊者重建靈岩寺時修建。為石雕堵坡式實心塔,通高3米,底徑約7.5米,下設須彌式塔基,上置覆缽形塔身,共13層,下大上小,各層雕滿結枷跌坐佛像,故稱千佛塔。下三層佛像刻有蓮坐項光,以上各層依次縮小。像高數厘米,精雕細刻,衣紋清晰,神態慈祥,總共約800餘尊。塔頂飾蓮花瓣兩層,上置蓮座,置鐵鑄釋跡牟尼佛座像一尊。此像與石雕像風格不同,疑為後配。千佛塔在宋代很有名,詩人範成大有“五橋今日新知路,千佛當年舊綴名”之句。造型奇特,雕琢精細,為蜀中鮮見。
江西省千佛塔
西林寺千佛塔——建於唐開元年間(713--741年),明代重修。塔為砌,呈六麵,各麵均有佛盒,底層南北開門,各層都有腰簷。塔身南麵每層門頂上均有題額,現為江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廣東梅州千佛塔
千佛塔坐落於梅州市東郊大東岩山頂,由南漢王劉鋹始建於大寶八年(公元965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曆史,現為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鐵塔分為七層,身高4.2米,呈四方形,塔底邊長1.6米,為生鐵鑄成,每麵鑄有大小佛像250個,四麵合計為一千佛,故名千佛塔。原塔建於修慧寺,因寺毀,清乾隆初年嘉應州官王者輔將鐵塔移於梅城東岩山頂,上麵蓋亭宇,周圍築欄杆,並砌石階,以供遊覽者登臨觀賞。中間嵌以黃遵憲的<<南漢修慧寺千佛塔歌>>及<<重修千佛塔記>>。
1990年,在政府支持和海內外熱心人士捐款讚助下,由千佛塔寺住持釋明慧主持,耗資4000多萬元,在大東岩山頂建造九層石塔,並經上級批準,將”南漢千佛鐵塔”移置於新千佛塔底層,統稱為”千佛寶塔”,由中國佛教協會主席趙樸初題署塔名,新建千佛塔九層高36米,全用花崗岩石砌築而成,高聳雲天,雄偉壯觀。二至八層內牆新雕千尊玉佛,第九層內塔安放千尊金佛,並懸掛一口一噸重的大銅鍾,保留唐代古塔風格,構成塔中有塔、塔上有塔、鐵佛、玉佛、金佛共容一塔的”三千佛塔”特色。各層外圍設有走廊、欄杆,可供遊客登高眺望梅州城區景色。
如今,在千佛塔下,又新建了雄偉的千佛殿,殿中有各樣栩栩如生的神像,中間毗盧庶那大佛像鑲嵌著兩萬顆寶石,為中國之最。大殿兩側的二十四諸天壁畫,全國僅有兩幅,另一幅在北京。千佛殿下還有沿山而上的九曲文化遊廊
,古建築與現代藝術融為一體,顯得更加燦爛輝煌。這樣的佛教文化精品,當然值得一看!千佛塔現在不僅是一座見證了客家曆史的建築文物,更是客家一處迷人的風景勝地,給來自四方的遊客講述著這千年以來的客家文化變遷。
長治武鄉千佛塔
位於武鄉縣城中央,原為段村鎮東門外淨業庵遺留建築。據舊縣誌記載,為清初名和尚閻福江(字洪潤)主持修建,自清康熙38年(公元1698年)始,至康熙49年(公元1710年)建成,距今290餘年。雖屢受地震、雷擊,至今仍完好無損。
其塔體為磚石結構,十三級錐形空心體,八角攆尖頂,每級內有樓梯相通,並置放有佛像;外以圍簷作界,挑角上均均係有風鏍,每當清風拂過,鈴聲悅耳。塔的底層外部,北有“清康熙四十九年建”字樣;第二級的南門上方有“花開見佛”的磚刻橫匾。塔的頂端置有金屬、硫璃混合而成的插花朵疊的皇冠形頂戴,頂戴高約二米,和整個建築渾然一體,遠遠望去,高聳的古塔映襯著藍天白雲,甚是壯觀,不失為縣三代建築的一處傑作。清人魏亮生有詩讚曰:“久有淩霄誌,登高景愈奇仰觀臨日月,俯視小城池。眼界開千裏,胸懷暢一時。青雲欣得路,雁塔快名題”。
1945年8月25日,我八路軍解放段村時,日寇以千佛塔為工事頑抗。我太行第三軍分區魯瑞林司令員,為保護這處古跡,斷然命令所部,嚴禁炮轟古塔。八路軍將士以鮮血和生命,將千佛塔完整無損地保存下來。
1980年8月1日,千佛塔列入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年,重新複製、裝飾了塔頂皇冠頂戴,並清理了內部。1982年,由縣人民政府撥款,對千佛塔開始了複原維修,並對外開放。登臨古塔,武鄉縣城風光盡收眼底,成為縣城居民閑暇瀏覽的好去處。每逢節日,整個古塔身披彩燈,在暗夜中耀然生輝,為縣城增添歡樂祥和的氣氛,為武鄉一大景觀。
1999年11月2日,千佛塔被列入長治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享受閱讀樂趣,盡在吾網,是我們唯一的域名喲!
位於都江堰市北5公裏靈岩山靈岩寺左側。此塔係唐開元年間(713-741),印度僧人阿世多尊者重建靈岩寺時修建。為石雕堵坡式實心塔,通高3米,底徑約7.5米,下設須彌式塔基,上置覆缽形塔身,共13層,下大上小,各層雕滿結枷跌坐佛像,故稱千佛塔。下三層佛像刻有蓮坐項光,以上各層依次縮小。像高數厘米,精雕細刻,衣紋清晰,神態慈祥,總共約800餘尊。塔頂飾蓮花瓣兩層,上置蓮座,置鐵鑄釋跡牟尼佛座像一尊。此像與石雕像風格不同,疑為後配。千佛塔在宋代很有名,詩人範成大有“五橋今日新知路,千佛當年舊綴名”之句。造型奇特,雕琢精細,為蜀中鮮見。
江西省千佛塔
西林寺千佛塔——建於唐開元年間(713--741年),明代重修。塔為砌,呈六麵,各麵均有佛盒,底層南北開門,各層都有腰簷。塔身南麵每層門頂上均有題額,現為江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廣東梅州千佛塔
千佛塔坐落於梅州市東郊大東岩山頂,由南漢王劉鋹始建於大寶八年(公元965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曆史,現為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鐵塔分為七層,身高4.2米,呈四方形,塔底邊長1.6米,為生鐵鑄成,每麵鑄有大小佛像250個,四麵合計為一千佛,故名千佛塔。原塔建於修慧寺,因寺毀,清乾隆初年嘉應州官王者輔將鐵塔移於梅城東岩山頂,上麵蓋亭宇,周圍築欄杆,並砌石階,以供遊覽者登臨觀賞。中間嵌以黃遵憲的<<南漢修慧寺千佛塔歌>>及<<重修千佛塔記>>。
1990年,在政府支持和海內外熱心人士捐款讚助下,由千佛塔寺住持釋明慧主持,耗資4000多萬元,在大東岩山頂建造九層石塔,並經上級批準,將”南漢千佛鐵塔”移置於新千佛塔底層,統稱為”千佛寶塔”,由中國佛教協會主席趙樸初題署塔名,新建千佛塔九層高36米,全用花崗岩石砌築而成,高聳雲天,雄偉壯觀。二至八層內牆新雕千尊玉佛,第九層內塔安放千尊金佛,並懸掛一口一噸重的大銅鍾,保留唐代古塔風格,構成塔中有塔、塔上有塔、鐵佛、玉佛、金佛共容一塔的”三千佛塔”特色。各層外圍設有走廊、欄杆,可供遊客登高眺望梅州城區景色。
如今,在千佛塔下,又新建了雄偉的千佛殿,殿中有各樣栩栩如生的神像,中間毗盧庶那大佛像鑲嵌著兩萬顆寶石,為中國之最。大殿兩側的二十四諸天壁畫,全國僅有兩幅,另一幅在北京。千佛殿下還有沿山而上的九曲文化遊廊
,古建築與現代藝術融為一體,顯得更加燦爛輝煌。這樣的佛教文化精品,當然值得一看!千佛塔現在不僅是一座見證了客家曆史的建築文物,更是客家一處迷人的風景勝地,給來自四方的遊客講述著這千年以來的客家文化變遷。
長治武鄉千佛塔
位於武鄉縣城中央,原為段村鎮東門外淨業庵遺留建築。據舊縣誌記載,為清初名和尚閻福江(字洪潤)主持修建,自清康熙38年(公元1698年)始,至康熙49年(公元1710年)建成,距今290餘年。雖屢受地震、雷擊,至今仍完好無損。
其塔體為磚石結構,十三級錐形空心體,八角攆尖頂,每級內有樓梯相通,並置放有佛像;外以圍簷作界,挑角上均均係有風鏍,每當清風拂過,鈴聲悅耳。塔的底層外部,北有“清康熙四十九年建”字樣;第二級的南門上方有“花開見佛”的磚刻橫匾。塔的頂端置有金屬、硫璃混合而成的插花朵疊的皇冠形頂戴,頂戴高約二米,和整個建築渾然一體,遠遠望去,高聳的古塔映襯著藍天白雲,甚是壯觀,不失為縣三代建築的一處傑作。清人魏亮生有詩讚曰:“久有淩霄誌,登高景愈奇仰觀臨日月,俯視小城池。眼界開千裏,胸懷暢一時。青雲欣得路,雁塔快名題”。
1945年8月25日,我八路軍解放段村時,日寇以千佛塔為工事頑抗。我太行第三軍分區魯瑞林司令員,為保護這處古跡,斷然命令所部,嚴禁炮轟古塔。八路軍將士以鮮血和生命,將千佛塔完整無損地保存下來。
1980年8月1日,千佛塔列入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年,重新複製、裝飾了塔頂皇冠頂戴,並清理了內部。1982年,由縣人民政府撥款,對千佛塔開始了複原維修,並對外開放。登臨古塔,武鄉縣城風光盡收眼底,成為縣城居民閑暇瀏覽的好去處。每逢節日,整個古塔身披彩燈,在暗夜中耀然生輝,為縣城增添歡樂祥和的氣氛,為武鄉一大景觀。
1999年11月2日,千佛塔被列入長治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享受閱讀樂趣,盡在吾網,是我們唯一的域名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