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第十三次相親69
不但隻是一小段兒節片,還是人生黯淡時刻的片段。
糟糕的是,幾乎所有常住者都並非通常意義上的成功者。更糟糕的是,他們中一旦有誰稍有成就,第一件事就是忙不迭的搬離這裏,唯恐失去離開的機會。
或許他們在以後的某一天,會想懷念一切過往一樣,從時間的掩埋中嗅到這段經曆發酵的微甜,但首要的選擇仍是盡快離開這兒。
因此,那孩子幾乎就沒在這裏見過這個世界上哪怕稍有一點兒成就的人。這對一個人形成正常世界觀的負麵影響非常大。
可以想見,一個人若是錯誤的認為,人生下來就是要啃樹皮,喝雨水的,而且又從沒見過別人喝燒開的水,那麽這人恐怕永遠不知道,樹皮和雨水是處於絕境者的好糧食,但絕對不是人應該常吃的東西。
這樣說或許有些過分。可事實確實如此。住在那裏的人所有的並不是人通常所有的生活狀態,而是一種臨界點狀態,處在要麽好轉,要麽更糟的充滿未知和慌亂的陰陽界。
一個世界觀還沒成型的人,很容易錯把這些雜亂無章的生活狀態當做常態。
這在未來的成長道路上,會給人帶來毀滅性的災難。
就好比烏鴉本該飛在天上躲避地上的猛獸,不能像兔子一樣在草叢裏蹦蹦跳跳玩耍。
如果有隻烏鴉從一出生就存在常識性錯位認知,誤認為鳥應該像兔子一樣,在草堆土堆裏打洞。其結局就不言而喻了。
小家夥隻看到了一群人跟其父母觥籌交錯間,開懷暢飲聲大笑,卻不知道,酒桌前的每個人,從青年到中年,從男人到女人,每個人笑得都不是他人的可笑之事,而是自己過往與將要遭遇的心酸,那不是笑,是苦中作樂的淚。
在這裏住過的任何一個人,心裏都有同一個念頭:盡快離開這裏,永遠不要再住在這樣的地方。
這似乎有些荒誕,一群待在一起看起來無憂無慮、逍遙自在的人,實際上每個人想得都是早些離去。
可現實就是如此,就算是他的父母,心中所想也無非是趕快掙更多的錢,盡快離開遠非自己家鄉的大都市,再也不要天天和流水一樣的陌生人應酬,早點回到東北去過安穩日子。
畢竟,大家誰都不是梁山水泊裏的好漢,不可能一輩子聚在一起,天天大碗喝酒大口吃肉。
靜下心來想想,那段日子算得上是一種無效經曆。
m君不像社會上的那些厚臉皮,時不時美化一下過去的經曆。他總是覺得,欺騙自己沒什麽意思。
而且,人們不總是通過一個人的自我吹噓來了解另一個人的。有經驗,上歲數的人總能孺子識破狐狸的障眼法一樣,很輕易的就一眼看出某人的本來麵目。
比如:許多家長一眼就能瞧出來,傻姑當成寶貝帶回家的人,實際是坨無是處的垃圾。
為什麽年輕男女總會被對方的花言巧語迷惑雙眼,反倒是上點年紀的父母能一眼辨出真偽黑白呢?
其實,不是上歲數的人比年輕人更聰明,而是他們經曆過更多事情,聽過更多謊言,受過更多欺騙,痛定思痛之後,不再把目光放在千變萬幻的不實之處,而是盯住一個人的最真實、可量化的基數部分,而非主觀性太強的序數部分。
m君聽到過不少“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的婚姻故事。
總結起來,無非就是女孩或男孩被對方的外貌或言語迷惑,像得了癡心瘋一樣非多方不嫁或不娶,為此一哭二鬧三上吊,甚至遠赴他鄉,和家人徹底決裂。
在與家人鬥爭、抗爭、戰爭之後,拖著傷痕累累的軀殼,終於得償所願。但是很快,現實就會掄圓了粗胳膊,狠狠一記耳光,抽得這人滿地找牙。
事實總會證明過來和圍觀群眾人的眼睛是雪亮的。被幻象蒙住眼的人,就像被豬油蒙住心的二傻子。全世界都知道那是一隻披著人皮的豬狗,偏偏他或她本人把對方奉若神明。
造成這種結果的本質原因,就是年輕人看人不知道看人之為人的基數數值。
所謂人的基數,也就是可以清晰界定,其社會效應又可累計的社會屬性。
比如:康熙皇帝比較出名的幾個阿哥。大阿哥、身為太子的二阿哥、三阿哥、四阿哥、被稱為阿其那塞思黑的八與九阿哥、十三阿哥、以及大將軍王十四阿哥。
這些人有一個共同的社會屬性皇子。通常人們認為大阿哥、三阿哥才能較為平庸。四阿哥、八阿哥、十四阿哥才能比較出眾。
出眾者有當皇帝的可能,平庸者如三阿哥,雖注定無緣皇位,可最後得到王爵,就算他隻是一個阿哥,也是一出生就擁有常人無法企及的榮華富貴。
如果,m君是一位父親。現在女兒有兩個人可作為丈夫的選項。一個是能力平庸,相貌平常的皇子;另一個是才華橫溢,顧盼盛情的寒門學子。
m君會給女兒選那位皇子。因為這人單獨一項的基數值已經大於了後者的所有可能。後者除非能像王莽一樣奪權篡位,否則其終點永遠超不過前者的起點。
當然,這是一種極端情況的對比。日常生活中,人與人的差距不會大到如此這般有天壤之別。
大多數女孩需要麵對的是另一種選擇。
比如:
一個男孩是名牌大學畢業的高材生,工作穩定,收入不菲,但是為人不風趣幽默,長得也隻算五官端正,中人之姿態而已。
另一個男孩學曆不高,工作還沒找落,收入不穩定,有時很多,有時無,勝在幾句話就能讓女孩春心蕩漾,不能自持,腦子裏生出粉紅色的幻想,更難得的是身高樣貌都很出挑,走在街上回頭率高。
很多女孩會義無反顧的選擇後者,並美其名曰把自己交給了愛情。其實是把自己出賣給了無知與無法自製。
以基數來判斷,前者明顯優於後者。相貌好當然很重要,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相貌的基數值就像一條後彎的勞動與工資增率曲線,到達一定年齡節點後,就會開始隨著年齡增長迅速貶值。
而學識,社會分工帶來的基數紅利卻在隨著時間推移不短增長,幾乎是時間越久積累起的總量越大。
此消彼長之下,哪個人值得選擇不是顯而易見的嗎?
(本章完)
不但隻是一小段兒節片,還是人生黯淡時刻的片段。
糟糕的是,幾乎所有常住者都並非通常意義上的成功者。更糟糕的是,他們中一旦有誰稍有成就,第一件事就是忙不迭的搬離這裏,唯恐失去離開的機會。
或許他們在以後的某一天,會想懷念一切過往一樣,從時間的掩埋中嗅到這段經曆發酵的微甜,但首要的選擇仍是盡快離開這兒。
因此,那孩子幾乎就沒在這裏見過這個世界上哪怕稍有一點兒成就的人。這對一個人形成正常世界觀的負麵影響非常大。
可以想見,一個人若是錯誤的認為,人生下來就是要啃樹皮,喝雨水的,而且又從沒見過別人喝燒開的水,那麽這人恐怕永遠不知道,樹皮和雨水是處於絕境者的好糧食,但絕對不是人應該常吃的東西。
這樣說或許有些過分。可事實確實如此。住在那裏的人所有的並不是人通常所有的生活狀態,而是一種臨界點狀態,處在要麽好轉,要麽更糟的充滿未知和慌亂的陰陽界。
一個世界觀還沒成型的人,很容易錯把這些雜亂無章的生活狀態當做常態。
這在未來的成長道路上,會給人帶來毀滅性的災難。
就好比烏鴉本該飛在天上躲避地上的猛獸,不能像兔子一樣在草叢裏蹦蹦跳跳玩耍。
如果有隻烏鴉從一出生就存在常識性錯位認知,誤認為鳥應該像兔子一樣,在草堆土堆裏打洞。其結局就不言而喻了。
小家夥隻看到了一群人跟其父母觥籌交錯間,開懷暢飲聲大笑,卻不知道,酒桌前的每個人,從青年到中年,從男人到女人,每個人笑得都不是他人的可笑之事,而是自己過往與將要遭遇的心酸,那不是笑,是苦中作樂的淚。
在這裏住過的任何一個人,心裏都有同一個念頭:盡快離開這裏,永遠不要再住在這樣的地方。
這似乎有些荒誕,一群待在一起看起來無憂無慮、逍遙自在的人,實際上每個人想得都是早些離去。
可現實就是如此,就算是他的父母,心中所想也無非是趕快掙更多的錢,盡快離開遠非自己家鄉的大都市,再也不要天天和流水一樣的陌生人應酬,早點回到東北去過安穩日子。
畢竟,大家誰都不是梁山水泊裏的好漢,不可能一輩子聚在一起,天天大碗喝酒大口吃肉。
靜下心來想想,那段日子算得上是一種無效經曆。
m君不像社會上的那些厚臉皮,時不時美化一下過去的經曆。他總是覺得,欺騙自己沒什麽意思。
而且,人們不總是通過一個人的自我吹噓來了解另一個人的。有經驗,上歲數的人總能孺子識破狐狸的障眼法一樣,很輕易的就一眼看出某人的本來麵目。
比如:許多家長一眼就能瞧出來,傻姑當成寶貝帶回家的人,實際是坨無是處的垃圾。
為什麽年輕男女總會被對方的花言巧語迷惑雙眼,反倒是上點年紀的父母能一眼辨出真偽黑白呢?
其實,不是上歲數的人比年輕人更聰明,而是他們經曆過更多事情,聽過更多謊言,受過更多欺騙,痛定思痛之後,不再把目光放在千變萬幻的不實之處,而是盯住一個人的最真實、可量化的基數部分,而非主觀性太強的序數部分。
m君聽到過不少“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的婚姻故事。
總結起來,無非就是女孩或男孩被對方的外貌或言語迷惑,像得了癡心瘋一樣非多方不嫁或不娶,為此一哭二鬧三上吊,甚至遠赴他鄉,和家人徹底決裂。
在與家人鬥爭、抗爭、戰爭之後,拖著傷痕累累的軀殼,終於得償所願。但是很快,現實就會掄圓了粗胳膊,狠狠一記耳光,抽得這人滿地找牙。
事實總會證明過來和圍觀群眾人的眼睛是雪亮的。被幻象蒙住眼的人,就像被豬油蒙住心的二傻子。全世界都知道那是一隻披著人皮的豬狗,偏偏他或她本人把對方奉若神明。
造成這種結果的本質原因,就是年輕人看人不知道看人之為人的基數數值。
所謂人的基數,也就是可以清晰界定,其社會效應又可累計的社會屬性。
比如:康熙皇帝比較出名的幾個阿哥。大阿哥、身為太子的二阿哥、三阿哥、四阿哥、被稱為阿其那塞思黑的八與九阿哥、十三阿哥、以及大將軍王十四阿哥。
這些人有一個共同的社會屬性皇子。通常人們認為大阿哥、三阿哥才能較為平庸。四阿哥、八阿哥、十四阿哥才能比較出眾。
出眾者有當皇帝的可能,平庸者如三阿哥,雖注定無緣皇位,可最後得到王爵,就算他隻是一個阿哥,也是一出生就擁有常人無法企及的榮華富貴。
如果,m君是一位父親。現在女兒有兩個人可作為丈夫的選項。一個是能力平庸,相貌平常的皇子;另一個是才華橫溢,顧盼盛情的寒門學子。
m君會給女兒選那位皇子。因為這人單獨一項的基數值已經大於了後者的所有可能。後者除非能像王莽一樣奪權篡位,否則其終點永遠超不過前者的起點。
當然,這是一種極端情況的對比。日常生活中,人與人的差距不會大到如此這般有天壤之別。
大多數女孩需要麵對的是另一種選擇。
比如:
一個男孩是名牌大學畢業的高材生,工作穩定,收入不菲,但是為人不風趣幽默,長得也隻算五官端正,中人之姿態而已。
另一個男孩學曆不高,工作還沒找落,收入不穩定,有時很多,有時無,勝在幾句話就能讓女孩春心蕩漾,不能自持,腦子裏生出粉紅色的幻想,更難得的是身高樣貌都很出挑,走在街上回頭率高。
很多女孩會義無反顧的選擇後者,並美其名曰把自己交給了愛情。其實是把自己出賣給了無知與無法自製。
以基數來判斷,前者明顯優於後者。相貌好當然很重要,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相貌的基數值就像一條後彎的勞動與工資增率曲線,到達一定年齡節點後,就會開始隨著年齡增長迅速貶值。
而學識,社會分工帶來的基數紅利卻在隨著時間推移不短增長,幾乎是時間越久積累起的總量越大。
此消彼長之下,哪個人值得選擇不是顯而易見的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