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在老姐她們身後,一邊走著一邊打量著校園,之前那次來的時候並沒多注意,現在仔細一看還真的不錯。


    外麵的圍牆,下麵三層使用大塊的石磚做的牆基,上麵則用的是紅磚加水泥,靠近大門兩側的牆麵上還抹上了水泥找平,用紅色的油漆分別寫著“團結緊張,嚴肅活潑”八個字。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每個紅字的下麵還有白色的拚音注釋,一看就知道是今年才寫上去的。


    大門則是兩根寬度一米左右,紅磚砌成的柱子,右側的柱子上還掛著一麵白色的牌子,上麵寫著“京都市鐵路分局職工子弟第一中學校”。


    大門的上側則是一個拱形的鐵架,上麵還掛著一盞路燈。


    正對著學校大門的是一條寬敞的水泥路,寬度約有八米,路的兩旁則分布著一排排的教室,每一排教室靠近大路一側的牆麵上還都弄了一麵黑板,上麵出示的黑板報。


    從小衛看到的而言,整個校園都非常的整潔,人到之處都鋪設了水泥路,空地上也種植了不少樹木,而且一看就是從別的地方移植過來的,對此小衛隻能感慨一句不虧是鐵老大,有錢呐。


    現在能用水泥鋪設地麵的中學還真不算多,經費是一方麵,現在的水泥產量也低,到處搞建設的需求量卻大得很,一般的學校還真不見得能拿到多少份額。


    別說學校了,就是一些工廠建宿舍想買水泥都得滿滿排隊,為什麽現在的住房這麽緊張,還不是建築材料緊缺的緣故。


    跟著老姐她們一路往裏麵走,發現學校裏麵還有很多宣傳警示牌,內容就是建設文明校園之類的。


    路的盡頭則是一排很長的平房,中間還開了個門洞,從裏麵可以隱約看到另外一側是一塊空地,想來應該就是運動場了,因為小衛看到房子後麵的旗杆了。


    而這一排房子,外側還都用石灰刷了白牆,屋頂還安裝了兩個大喇嘛,之前入學考試的時候來的就是這邊,都是老師的辦公室。


    老姐把自行車推到到一側的停放點放好,冉秋葉則火急火燎的衝進一間辦公室,然後又衝了出來對老姐說到“咱們冉老師還在忙,我們先去教室吧。”


    小衛看著冉秋葉的樣子覺得有些好笑,她現在還真沒有劇裏那份做老師的成熟穩重,也不知道因為什麽原因改變這麽大的,從性格上來說簡直是判若兩人。


    老姐也笑嘻嘻的看著她,然後拉上小衛就往一側的教師走去,等他們三來到教室的時候,裏麵已經來了不少人了,其中不少人都熱情的跟老姐他們兩打著招呼,小衛則對這群豬審視一遍,嗯,沒有配當自己姐夫的。


    同樣,教室裏麵的人也有發現小衛的,這不,一個背著黃色挎包的男生就朝老姐喊到,語氣當中還有些起哄的架勢“周雲,你拉著這位誰,不給咱們介紹介紹啊。”


    一旁的其他男生也跟著起哄道“就是!”


    老姐也不生氣,笑嗬嗬的把小衛拉倒身旁“這是我弟弟,今年就轉入我們班,以後大家就是同學了,可要多多照顧一下。”


    小衛也裝老實的朝他們笑著“各位學長好。”


    其中也有和老姐比較熟悉的女生的,疑惑的問到“小雲,我記的你家的弟弟年齡還小吧?”


    老姐倒也不謙虛“他年紀是不大,但是成績不錯,今年跳級上來的,好了,以後大家還要一起好久呢,過段時間就熟悉了。”


    接著,老姐和冉秋葉她們帶著小衛來到教師後側,然後和人商量了一下,三人前後位的坐下了。


    等小衛他們坐好,看著教室裏麵的用品,再次感歎了一下鐵老大的力量,他們用的課桌椅一看就是新製的,都是單獨的桌椅,桌麵的角度略微向裏傾斜,而且桌麵還是可以掀開的,是用合頁連接起來了,下麵可以放置學習用品。


    摸著平滑的桌麵,真是不錯,就這桌椅,要比自己之前的那個小學裏麵的要好八輩子。


    也不光是桌椅,牆麵也都是抹了大白牆,下麵還刷了一層綠色的油漆,地也是經過細處理的水泥地。


    教室兩側的牆上各開了三扇窗戶,采光也非常的好,而且這七八十平方的教室內,安裝了十三個吊燈,就算現在的白熾燈泡不給力,也足夠學生使用了。


    教室前後各有一塊黑板,前麵還壘起了一個講台,前麵放著講桌,黑板上麵則是八個紅字,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中間則放著著教員的畫像。


    後側的黑板上是出的黑板報,這時候的黑板報沒有太多的花樣,就是字麵上的意思,把報紙上麵的新聞摘抄到上麵,還有就是最近下達的一些指令口號。


    剛才他還瞅了一眼,看到一則報道:京都三家店附近一處偉大的工地上,在工人和農民齊心協力之下,老式的抬筐和新式的技術匯合了,完成了攔河閘工程,在這以後,京都將不在缺水,京郊的農田也不會枯旱。


    小衛品了品,就是這個味,字裏行間都透露著驕傲,這兩年從上到下都充斥著信心。


    這也是現在普遍的情形,不說遠,就小衛眼前的這些學生,談笑間也都充滿著自信,說話的內容都是各種未來的暢想,家國天下。


    不過說起來自己的這一幫同學,他發現這些人的年齡差距並沒有之前小學那麽誇張,除了小衛,基本都是十七八歲左右的,沒有太小也沒有太大的。


    不想小學裏麵,相差個十來歲的情況都有,有的人一看還以為是老師來著呢。


    不過小衛想了一下也明白了,這時候初小算是基礎教育,高中就算是進階教育了。


    現在很多工廠在招人的時候,也是對學曆有所要求的,不高,但是不能沒有,基礎的識文斷字得有吧,所以初小算是硬需求,隻要還想著當工人,就必須得有。


    而高中嗎,如果二十來歲才上高中,等你再上幾年大學,畢業了之後都得二十七八了,這可不是以後,讀書讀到三十都不算啥,在現在可不算小了。


    年齡是一方麵,經濟也是另外一個方麵,供一個人上十來年學的花銷可不少,盡管大學都是免費的還有補助,但是也不能和上班比。


    而且家庭條件比較好的,那基本上也不會讓孩子上學上的太晚,所以到了高中,反而大家的年齡差距縮小了,一般年紀比較大的在高小畢業或者初中的時候,就會直接參加工作,或者是去專科學校學習。


    而且前幾年工作崗位對比較多,對於學曆要求的也比較低,像是老姐她們那一屆,很多人初中畢業就參加工作了,而且還都能進一個相對不錯的單位。


    不過從今年開始,崗位就逐漸開始飽和了,前兩年援建的各種工廠都差不多了,第二批援建的項目也才走程序,所以還是老老實實的上大學比較好。


    至於現在讀大學以後會不會被秋後算賬,基本上是不存在這種情況的,先不說小衛他們這些人是新華國自己培養的大學生,跟之前留洋的不一樣。


    就是上一輩的高級知識分子,很大的一部分在那一段時間過得也不錯,隻是相對於現在不算好,不是每個人的腦子都抽的,那股子熱情勁持續一兩年可以,再多,生活還過不過了。


    其實呢,現在除了大家所熟知的初小、高小、中學、高中、專科學校、大學之外,還有一種比較特別的,但也是比較普遍的,那就是幹校。


    這個和以後的幹校聯係不是很大,主要是招收農村的失學學生,對他們進行專業的培訓,比如財會啊、計統啊、物質供應啊。


    從專業的名稱相信大家就能看出,這些學生都是作為農村基層幹部培養的,所以也都是包分配的,而且待遇還都不錯。


    不過招生的時候比較嚴格,很看出身,小衛這種當然沒問題了,但是冉秋葉這種家庭人家是不收的,馬仁禮那種也不行,主要收的就是中下貧農。


    但是對於小衛這種出身的,還有一中比較特殊的學校,幹部子弟學校,算是鐵路子弟學校的升級版了,按照周叔和衛父的等級,小衛勉強也能去,但是吧,還是不說了,總之不去為好。


    就像育鷹還有101之類的,就那邊的環境,還真就不怎麽適合小衛這種作死的作風,玩不到一起去還整天膽顫心驚的。


    額,其實吧,現在還有一種承認初等學校,也可以稱之為幹校,主要招收的對象也是農村的,是農村的基層幹部。


    因為目前農村很多基層幹部就是當初會寫幾個字,可以打一手算盤的,但是知識總體來講還不如初小畢業的。


    不光是在知識儲備上,還有就是思想教育上,都差了些,之前幾十年,咱們d的成長是伴隨的各種整頓的,不能說每個人的都是無私的,但是整體上來說思想水平都比較高。


    而農村的基層幹部,隻能說當初的果黨太拉垮了,咱們推進的速度都超出自己的想象,像周叔這種老人才多少,根本就不夠用,所以看的差不多就提上來了,所以這部分人也是良莠不齊。


    其實李德全就是這類,隻不過是被帶到了城市裏麵,而且這樣的人很多,沒辦法,當初走的就是這條路,所以現在就是對他們進行再教育,不過效果嘛,反正以小衛看到了,不算是太好。


    當然了,也有好的,比如說老焦,但想想他之後遇到的那些人,那些才是最普遍的情況。


    就在小衛還在神遊的時候,一位穿著短袖襯衫、帶著黑框眼鏡的中年人領著五位學生進了教室“同學們,大家都各自回到座位上坐好,現在開始點名。”


    老姐用筆戳了下小衛,然後指著中年人“這就是冉秋葉的爸爸,咱們冉老師,也是咱們班的班主任,教生物的。”


    小衛上下打量著這位冉老師,方臉,濃眉大眼的,留著個小平頭,就這長相氣質,怎麽看都像是當領導的,說他是校長小衛都信,所以說人不可貌相啊,比如這位還有周叔,反差啊。


    冉老師兩手按著講桌“同學們,這學期我們班有些同學因為種種原因離開了,他們各自奔赴向自己的理想,我們祝福他們成功。但是,大家也不用難過,也有幾位新同學加入了我們的大家庭。”


    說著,冉老師轉身給大家示意幾位同學“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歡迎幾位新同學的到來。”


    在冉老師的示意下,幾位新來的學生往前走了兩步,講台下麵的學生也“啪啪”的鼓起掌來。


    冉老師壓了壓手讓大家停下“現在,就請這幾位新同學自我介紹一下。”


    三男兩女五位學生分別走上講台,首先是一位穿著白襯衫帶著藍帽子的男生“大家好,我叫萬言,來自錢塘,就是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那個錢塘,請大家以後多多照顧。”


    一位穿個紅色格子花紋布拉吉的女生也大方的介紹道“同學們好,我叫戴妮,來自琴島,以後大家有時間可以去我們那,我請大家吃海鮮。”


    接著一個背著黃綠色背包,操著吳淞口音的男生“大家好,我叫景安邦,是上滬人,有需要的大家盡管喊我,同學之間互相幫助嘛。”


    ……


    最後一位則是一個金發碧眼的高個子外國人,就聽他操著不生不熟的普通話“同學們好,大家可以叫我尼古拉,來自聖彼得堡,我很高興來到這片東方的土地上來學習。”


    冉老師看著不少學生都盯著尼古拉,開口解釋道“大家可能會有疑問,尼古拉同學為什麽會到我們學校來。


    這是因為我們華蘇兩國友誼深厚,親如兄弟,尼古拉同學的父母是這次來幫助我們建設鐵路的專家,而且尼古拉同學一家都對於中文有濃厚的興趣,希望大家在以後生活學習當中可以友好相處,幫助尼古拉同學多學習一下中文。”


    接著,冉老師給這幾位同學安排好了座位,之後又笑看看向小衛“我們班還有一位小同學,差點忘了。”


    小衛看到自己是跑不掉了,站了起來“各位同學好,我叫衛天明,周雲是我姐姐。”


    剛才大部分同學都聽老姐說過了,所以也沒有表示啥驚訝,隻是有些人眼神裏透著好奇,也許是在疑惑兩人為什麽不同姓吧。


    不過這時候也不是啥奇怪的事,因為種種原因,很多人之前都用的化名,名字是假的,姓也是假的,在這期間結婚生娃,孩子自然也就跟著用了假姓了。


    後麵可能因為紀念的原因,大人的名字改了回來,小孩的姓就沒有再改,所以現在有些家庭一家人好幾個姓,也不是啥奇怪事,再說也有子女隨母姓的。


    再有就是小衛這種收養家庭的,其實也不少,戰爭時期的友誼,算是最可靠得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四合院:從聾老太太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作家qyFqWh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作家qyFqWh並收藏四合院:從聾老太太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