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俏獨自一個在灶間裏,手上舉著木棒,衝著案板上一塊肥厚的河蚌肉重重地捶下去。
“砰——”
自從生母寧淑出現,她心頭就一直亂亂的,悶悶的。
——十五年將她拋在娘家不聞不問,然後突然出現,提出要將她帶回阮家,要她認祖歸宗?
盡管同樣的事兒她上輩子曾經曆過一回,可是阿俏心裏卻到底還是怨的。
母親寧淑初識父親阮茂學的時候,阮茂學是個膝下拖著個女兒的鰥夫。寧家人無一看好阮茂學,然而母親卻鐵了心要嫁。阮家也是,臉盤有井口那麽大,提出寧淑隻有為阮家生下兒子,才準進阮家的門。舅父寧沛為此曾當場和父親阮茂學翻臉。
豈料寧淑卻真的放下身段,沒名沒分地跟著阮茂學,甚至生下長女之後,將阿俏寄放在娘家,自己則一直住在省城。直到生下阿俏的親弟弟阮浩宇,寧淑才得以正式向阮家長輩敬茶,以繼室的身份入主阮家。
算起來,自己的弟弟都已經九歲了,母親竟然到這時候才想起自己在潯鎮上還有一個女兒——
想到這裏,阿俏眯了眯雙眼,舉起手中的木棒,對準了河蚌上肉質最為肥厚的斧足用力捶了下去,“砰砰砰”……直到她渾身都覺出些汗意,阿俏這才甩開手中的木棒:河蚌的肉這樣捶過,燉起來會格外酥爛,而她心裏的鬱悶,也多少消解了一些。
“嘖嘖,”母親寧淑的聲音在灶間外頭響起,“阿俏看起來真是能幹。”
“什麽叫看起來能幹?”舅舅寧沛替阿俏打抱不平,“這鎮上所有的姑娘家,阿俏若說是廚藝第二,就沒人敢認第一了。阿俏,你這是要做什麽?”
阿俏側過身,對舅舅說:“家裏沒什麽旁的菜了,就做個菜薹河蚌。我去片兩片火腿下來。”
說著她麻利地爬上梯子,將梁上掛著的一塊金華火腿取了下來,片出了幾片薄薄的火腿。寧淑留神看她的手法,見她手勁均勻,片出來的火腿大小厚薄完全一致,胭脂色的火腿,襯著雪白的蚌肉、翠綠的菜薹,十分好看。
阿俏便將蚌肉、火腿和菜薹都放在砂鍋裏上火燉,轉臉對母親與舅舅說:“你們先聊,一會兒河蚌燉好了我送到堂屋來。”
少時河蚌燉好了,阿俏自己嚐了一口,覺得這河蚌的鮮味被火腿一吊,已經盡數被吊了出來,融在湯頭裏。溫潤的味道,熱乎乎的湯水,剛好可以祛一祛人們心頭的寒氣。
她小心翼翼地捧著滾燙的砂鍋,慢慢往堂屋過去。
大約是見到寧淑回來,外人都已告辭了。寧家如今就寧老爺子、舅舅寧沛、舅母張英陪著寧淑坐在堂屋裏。表兄寧有信搬了個小板凳正坐在堂屋門口,見到阿俏就跳了起來。
阿俏小心地將砂鍋放在桌上,淡淡地對寧淑說:“……娘,外頭寒氣重,你喝口熱湯,再和……舅舅舅母談事兒。”
她以前管寧沛叫“阿爸”,管張英叫“媽”,如今可得一一改過口來。
隻這一聲,寧沛的臉色已經黯然。阿俏一瞥眼,舅母張英看上去已經要哭出來了。
阿俏轉身離開,聽見外祖父寧老爺子在堂上輕輕地歎了一口氣。寧有信則跟著阿俏到了堂屋口,終於沒說什麽,一跺腳就轉了回去,繼續聽父母和大姑說話。
阿俏自回廚下去收拾,不久就聽見堂上爭執起來,急脾氣的舅母終於還是忍不住高聲說:“大妹,不是我說,你當初把阿俏放在我們這兒,我們不說什麽;你生下侄兒進阮家門那年,若是就把阿俏領走,我們也沒什麽好說。可是如今阿俏養到十五歲,出落成這麽個能幹懂事的大閨女,你這會兒站出來了,說要將閨女討回去……”
下一刻舅母就哭出了聲兒,“……你當我們夫妻是什麽啊?”
阿俏雙眼也忍不住熱了起來。
寧淑在堂屋裏又說了些什麽,大約是向舅舅舅母解釋省城的情形,說她將阿俏帶到省城,能夠給她更好的生活。舅舅有些不忿,與寧淑爭了幾句。最終還是寧老爺子發了話,將阿俏叫了去,要阿俏自己做決定。
晚間,阿俏臥在自己房裏,睜著眼直直地望著雕花木床的床頂。
早先母親寧淑那種誌在必得的態度有點兒激怒了她,可是現在想想,母親的想法也能叫人理解:寧淑如今已經在阮家完全站穩了腳跟,又是在省城那樣的地方,哪怕是要給阿俏尋個歸宿,也比在潯鎮這樣的小地方要便宜許多。
而且寧淑反複向阿俏提起“見市麵”這三個字。阿俏承認,上輩子她之所以跟著母親去了省城,這三個字功不可沒——她的確曾想走出這世代所居的小鎮,見一見更大的天空;可她也從來沒想過,外麵的人心,比她所能想象到的,更複雜,更險惡。
這時候臥房門上輕輕敲了兩聲,舅母張英拉開門,一閃身進來,低聲問:“阿俏,睡著了嗎?”
阿俏趕緊支起身子,叫了一聲“舅母”。
舅母過來,在阿俏榻旁坐下,悄聲問:“阿俏,你可想清楚了?”
阿俏搖搖頭——
她心底早有決定了,隻是卻不願當著舅母的麵說出來。
“好阿俏,舅母其實……不是想攔著你們母女團圓。”舅母低著頭,坐在離阿俏較遠的地方,輕聲說,“隻是舅母總想著阿俏長這麽大,還從沒出過這麽遠的遠門……”
說到這兒,舅母的說話聲兒又開始打顫。
“又想著你一下子成了旁人家的女兒,家裏親戚怎麽待你,下人們又怎麽看你,會不會因為你是小鎮上長大的,就覺得你沒見過市麵,欺負你……”
阿俏聽得出了神。
這些話,上一世舅母大約也說過。隻是那時她並未在意,直到今日,她一字一句聽在心裏,才覺出眼前這位舅母全心全意,每個字都是在為她考慮。
上輩子她到了阮家,的確是被人當成了鄉下來的土包子,當了好一陣有名無實的“三小姐”,吃了不少苦頭。
“還有,聽說阮家的生意是做‘官府菜’,我早先見你娘隻嚐了一口你做的那道菜薹河蚌,眼裏就放光。原本她還猶猶豫豫的,結果嚐過了菜立刻就開口要帶你走。我就隻怕你娘巴巴地上門來把你討回去,是不是一多半隻是為了你的手藝……”
阿俏默然,她這位舅母心思細密敏感,竟然全說中了。寧淑願意帶阿俏回阮家認祖歸宗,確實是看中了她的廚藝天賦,認為她是有希望繼承阮家家業的人。
“……可這世上當娘的人,誰願意讓自己家的閨女一天到晚都在灶火油煙裏頭忙著?若是家裏窮沒法子倒也罷了,可明明你爹那裏是大戶人家……”
“阿俏啊,”張英忍不住嗚咽,“舅母平日裏時常數落你,可真不是討厭你。你若留下來,舅母隻會將你當親閨女養著。若是你也喜歡有信,你倆成親也沒啥不好,反正他隻是你姑表哥哥……”
阿俏聽到這裏,再也耐不住,撲上去用雙臂摟住舅母,低聲叫了一句:“媽!”
舅母也抱住了阿俏,眼淚撲簌而下,盡落在阿俏肩上。
舅母本是個刀子嘴豆腐心的人。阿俏前世並不覺得,隻曉得她嘴碎,講話又直又難聽。可是倒頭來,阮家遭逢大難,寧老爺子當即拍板,將寧園交與阿俏賣掉救急。舅舅舅母原本也有份繼承這座園子,然而卻一字未提,全力幫阿俏奔走。
重活一回,到底教她學會了看人心。
第二天,阿俏起了個大早,將自己隨身的東西都收拾出來,裝在一隻皮箱裏,提上箱子來到寧家堂屋裏。
寧老爺子已經起來了,正在逗窗上掛著的籠裏,那隻他養了好久的畫眉。
阿俏將皮箱放在身旁,然後伏在地上,恭恭敬敬向外祖父拜了三拜。
她心意已決:留在潯鎮,她固然能無風無浪地度過平靜一生,可待老去之時,卻難保不會後悔。
“想好啦!”寧老爺子沒回頭,“丫頭,別把這當回事兒。鎮子太小,埋沒你。”
這時候寧淑也已經收拾好了出來,見到阿俏,當真是又驚又喜,隨即上來挽住了阿俏的胳膊,笑著說:“乖阿俏,娘以前虧欠你,以後讓娘一點點都補償起來,好不?”
阿俏卻不露痕跡地將手臂從母親手中抽了出來,淡淡地說:“我隻是想去省城看看,見見那些素未謀麵的……親戚。”
寧淑聽見阿俏語氣冷淡,驚訝得睜圓了眼。
阿俏就自己去提起了箱子,回頭朝寧淑看了一眼,突然嫣然一笑,兩道秀眉挑了挑,問:“娘,您怎麽不走……難不成您還想在老家多住兩天?”
寧淑終於省起:阿俏似乎並不像是她想象中那個可以輕易擺布的小丫頭。她一時怔在當地,不知該答什麽好。
旁邊寧老爺子就打開了窗上的鳥籠,笑道:“走吧走吧!今日阿俏頭回出遠門,老頭子為討個吉利,放個生。”
那籠中的畫眉,陡然得了自由,不願錯過機會,就此雙翅一振,直上青天而去。
“砰——”
自從生母寧淑出現,她心頭就一直亂亂的,悶悶的。
——十五年將她拋在娘家不聞不問,然後突然出現,提出要將她帶回阮家,要她認祖歸宗?
盡管同樣的事兒她上輩子曾經曆過一回,可是阿俏心裏卻到底還是怨的。
母親寧淑初識父親阮茂學的時候,阮茂學是個膝下拖著個女兒的鰥夫。寧家人無一看好阮茂學,然而母親卻鐵了心要嫁。阮家也是,臉盤有井口那麽大,提出寧淑隻有為阮家生下兒子,才準進阮家的門。舅父寧沛為此曾當場和父親阮茂學翻臉。
豈料寧淑卻真的放下身段,沒名沒分地跟著阮茂學,甚至生下長女之後,將阿俏寄放在娘家,自己則一直住在省城。直到生下阿俏的親弟弟阮浩宇,寧淑才得以正式向阮家長輩敬茶,以繼室的身份入主阮家。
算起來,自己的弟弟都已經九歲了,母親竟然到這時候才想起自己在潯鎮上還有一個女兒——
想到這裏,阿俏眯了眯雙眼,舉起手中的木棒,對準了河蚌上肉質最為肥厚的斧足用力捶了下去,“砰砰砰”……直到她渾身都覺出些汗意,阿俏這才甩開手中的木棒:河蚌的肉這樣捶過,燉起來會格外酥爛,而她心裏的鬱悶,也多少消解了一些。
“嘖嘖,”母親寧淑的聲音在灶間外頭響起,“阿俏看起來真是能幹。”
“什麽叫看起來能幹?”舅舅寧沛替阿俏打抱不平,“這鎮上所有的姑娘家,阿俏若說是廚藝第二,就沒人敢認第一了。阿俏,你這是要做什麽?”
阿俏側過身,對舅舅說:“家裏沒什麽旁的菜了,就做個菜薹河蚌。我去片兩片火腿下來。”
說著她麻利地爬上梯子,將梁上掛著的一塊金華火腿取了下來,片出了幾片薄薄的火腿。寧淑留神看她的手法,見她手勁均勻,片出來的火腿大小厚薄完全一致,胭脂色的火腿,襯著雪白的蚌肉、翠綠的菜薹,十分好看。
阿俏便將蚌肉、火腿和菜薹都放在砂鍋裏上火燉,轉臉對母親與舅舅說:“你們先聊,一會兒河蚌燉好了我送到堂屋來。”
少時河蚌燉好了,阿俏自己嚐了一口,覺得這河蚌的鮮味被火腿一吊,已經盡數被吊了出來,融在湯頭裏。溫潤的味道,熱乎乎的湯水,剛好可以祛一祛人們心頭的寒氣。
她小心翼翼地捧著滾燙的砂鍋,慢慢往堂屋過去。
大約是見到寧淑回來,外人都已告辭了。寧家如今就寧老爺子、舅舅寧沛、舅母張英陪著寧淑坐在堂屋裏。表兄寧有信搬了個小板凳正坐在堂屋門口,見到阿俏就跳了起來。
阿俏小心地將砂鍋放在桌上,淡淡地對寧淑說:“……娘,外頭寒氣重,你喝口熱湯,再和……舅舅舅母談事兒。”
她以前管寧沛叫“阿爸”,管張英叫“媽”,如今可得一一改過口來。
隻這一聲,寧沛的臉色已經黯然。阿俏一瞥眼,舅母張英看上去已經要哭出來了。
阿俏轉身離開,聽見外祖父寧老爺子在堂上輕輕地歎了一口氣。寧有信則跟著阿俏到了堂屋口,終於沒說什麽,一跺腳就轉了回去,繼續聽父母和大姑說話。
阿俏自回廚下去收拾,不久就聽見堂上爭執起來,急脾氣的舅母終於還是忍不住高聲說:“大妹,不是我說,你當初把阿俏放在我們這兒,我們不說什麽;你生下侄兒進阮家門那年,若是就把阿俏領走,我們也沒什麽好說。可是如今阿俏養到十五歲,出落成這麽個能幹懂事的大閨女,你這會兒站出來了,說要將閨女討回去……”
下一刻舅母就哭出了聲兒,“……你當我們夫妻是什麽啊?”
阿俏雙眼也忍不住熱了起來。
寧淑在堂屋裏又說了些什麽,大約是向舅舅舅母解釋省城的情形,說她將阿俏帶到省城,能夠給她更好的生活。舅舅有些不忿,與寧淑爭了幾句。最終還是寧老爺子發了話,將阿俏叫了去,要阿俏自己做決定。
晚間,阿俏臥在自己房裏,睜著眼直直地望著雕花木床的床頂。
早先母親寧淑那種誌在必得的態度有點兒激怒了她,可是現在想想,母親的想法也能叫人理解:寧淑如今已經在阮家完全站穩了腳跟,又是在省城那樣的地方,哪怕是要給阿俏尋個歸宿,也比在潯鎮這樣的小地方要便宜許多。
而且寧淑反複向阿俏提起“見市麵”這三個字。阿俏承認,上輩子她之所以跟著母親去了省城,這三個字功不可沒——她的確曾想走出這世代所居的小鎮,見一見更大的天空;可她也從來沒想過,外麵的人心,比她所能想象到的,更複雜,更險惡。
這時候臥房門上輕輕敲了兩聲,舅母張英拉開門,一閃身進來,低聲問:“阿俏,睡著了嗎?”
阿俏趕緊支起身子,叫了一聲“舅母”。
舅母過來,在阿俏榻旁坐下,悄聲問:“阿俏,你可想清楚了?”
阿俏搖搖頭——
她心底早有決定了,隻是卻不願當著舅母的麵說出來。
“好阿俏,舅母其實……不是想攔著你們母女團圓。”舅母低著頭,坐在離阿俏較遠的地方,輕聲說,“隻是舅母總想著阿俏長這麽大,還從沒出過這麽遠的遠門……”
說到這兒,舅母的說話聲兒又開始打顫。
“又想著你一下子成了旁人家的女兒,家裏親戚怎麽待你,下人們又怎麽看你,會不會因為你是小鎮上長大的,就覺得你沒見過市麵,欺負你……”
阿俏聽得出了神。
這些話,上一世舅母大約也說過。隻是那時她並未在意,直到今日,她一字一句聽在心裏,才覺出眼前這位舅母全心全意,每個字都是在為她考慮。
上輩子她到了阮家,的確是被人當成了鄉下來的土包子,當了好一陣有名無實的“三小姐”,吃了不少苦頭。
“還有,聽說阮家的生意是做‘官府菜’,我早先見你娘隻嚐了一口你做的那道菜薹河蚌,眼裏就放光。原本她還猶猶豫豫的,結果嚐過了菜立刻就開口要帶你走。我就隻怕你娘巴巴地上門來把你討回去,是不是一多半隻是為了你的手藝……”
阿俏默然,她這位舅母心思細密敏感,竟然全說中了。寧淑願意帶阿俏回阮家認祖歸宗,確實是看中了她的廚藝天賦,認為她是有希望繼承阮家家業的人。
“……可這世上當娘的人,誰願意讓自己家的閨女一天到晚都在灶火油煙裏頭忙著?若是家裏窮沒法子倒也罷了,可明明你爹那裏是大戶人家……”
“阿俏啊,”張英忍不住嗚咽,“舅母平日裏時常數落你,可真不是討厭你。你若留下來,舅母隻會將你當親閨女養著。若是你也喜歡有信,你倆成親也沒啥不好,反正他隻是你姑表哥哥……”
阿俏聽到這裏,再也耐不住,撲上去用雙臂摟住舅母,低聲叫了一句:“媽!”
舅母也抱住了阿俏,眼淚撲簌而下,盡落在阿俏肩上。
舅母本是個刀子嘴豆腐心的人。阿俏前世並不覺得,隻曉得她嘴碎,講話又直又難聽。可是倒頭來,阮家遭逢大難,寧老爺子當即拍板,將寧園交與阿俏賣掉救急。舅舅舅母原本也有份繼承這座園子,然而卻一字未提,全力幫阿俏奔走。
重活一回,到底教她學會了看人心。
第二天,阿俏起了個大早,將自己隨身的東西都收拾出來,裝在一隻皮箱裏,提上箱子來到寧家堂屋裏。
寧老爺子已經起來了,正在逗窗上掛著的籠裏,那隻他養了好久的畫眉。
阿俏將皮箱放在身旁,然後伏在地上,恭恭敬敬向外祖父拜了三拜。
她心意已決:留在潯鎮,她固然能無風無浪地度過平靜一生,可待老去之時,卻難保不會後悔。
“想好啦!”寧老爺子沒回頭,“丫頭,別把這當回事兒。鎮子太小,埋沒你。”
這時候寧淑也已經收拾好了出來,見到阿俏,當真是又驚又喜,隨即上來挽住了阿俏的胳膊,笑著說:“乖阿俏,娘以前虧欠你,以後讓娘一點點都補償起來,好不?”
阿俏卻不露痕跡地將手臂從母親手中抽了出來,淡淡地說:“我隻是想去省城看看,見見那些素未謀麵的……親戚。”
寧淑聽見阿俏語氣冷淡,驚訝得睜圓了眼。
阿俏就自己去提起了箱子,回頭朝寧淑看了一眼,突然嫣然一笑,兩道秀眉挑了挑,問:“娘,您怎麽不走……難不成您還想在老家多住兩天?”
寧淑終於省起:阿俏似乎並不像是她想象中那個可以輕易擺布的小丫頭。她一時怔在當地,不知該答什麽好。
旁邊寧老爺子就打開了窗上的鳥籠,笑道:“走吧走吧!今日阿俏頭回出遠門,老頭子為討個吉利,放個生。”
那籠中的畫眉,陡然得了自由,不願錯過機會,就此雙翅一振,直上青天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