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周氏,自然是不會為難兒媳婦,那周氏瞧著就是個沒脾氣的人。若是說定了,第一個周氏便要感激她了。
"到底也要寫信回去聽聽老爺的意思,都說兒女婚姻乃父母做主,我一個人也不能就此拿定了。"
趙氏附和著笑道:"也是這麽個理兒。"
裏頭蔣小姐不禁紅了臉,一抬眼見惠兒抿著嘴笑,就瞪了她一眼,和衣躺在船上。
這些天跟著蔣夫人也拜訪過許多人家,不是蔣小姐心高氣傲,隻是那些人打量她的目光著實叫人覺得怪異,更何況,一個個都是挑剔的目光。她自知過了說親事的年紀,又是一個庶出,也隻把目光放在一些匹配得上的。
那日躲在屏風後麵,隻見一個高大的身影走進來,便覺得心好像要從胸膛裏跳出來。比起那些出身大戶,童若遠沉穩的多。
"小姐您的臉怎麽這樣紅,是不是覺得熱?要不我給你打扇吧。"惠兒說的一本正經,眼底的笑意一覽無餘。
蔣小姐嗔怪地瞪了她一眼,側過身,強作鎮定地道:"是有些熱,使勁扇扇。"
"我也這樣覺得,上京的夏天比咱們徐州都熱呢!這日頭底下,站一會兒皮膚就曬黑了。不過,童家四姑娘倒是奇了怪了,聽說在鄉下長大的,今年才來了上京,皮膚卻那樣白皙。我還仔細看了看,臉上一點兒香粉都沒有,小姐,您說她們家是不是..."
"別說話,我要睡了。"話沒說完就被蔣小姐輕輕打斷了,耳畔回蕩著童若秋說的那些話,家裏很是清貧,童若遠從小到大連個像樣的先生都沒請過。那樣的人,卻深得歐陽先生賞識。
蔣家雖在徐州,上京也有一兩門子親戚,頭些年就聽父親提起過什麽歐陽先生,還將大哥二哥送來,可也不知為何,大哥二哥皆未入歐陽先生的眼。而入了歐陽先生眼的,最多在他哪裏呆上三年,便定然能入翰林。
還說起一段佳話,說是一個不學無術的子弟,讀了幾本書,便自恃才高,後卻屢屢應試不遂,後來去了歐陽先生哪裏一年,出來便考了二甲進士。
說起歐陽先生也是個十足十的怪人,不畏權貴,不管什麽來頭,他不要就是不要。那些權貴也有恨他入骨的,也有將他奉為上賓的,所以這些年他名聲越來越大,門前更是什麽事兒也沒發生過。所謂奇人,大概便是他這樣的了。
趙夫人陪著蔣夫人說了一會子話,便出來讓蔣夫人也歇歇。她側轉身往童若秋那邊去,蔣夫人雖還沒有完全應下,這事兒也十之八九。
周氏自然歡喜,童若秋朝童若瑤眨眨眼,童若瑤背著眾人給童若秋行了個道謝的禮,兩人相視一笑,聚精會神地聽著裏頭三位長輩的說話。
豈料,還沒聽出什麽,外麵就傳來一道興高采烈的嗓音:"聽說姨妹們來了,怎麽不早告訴我一聲?"
話音剛落,隻見孫博文從外麵走來,一瞧屋裏隻有童若秋和童若瑤,臉上的神情便頓住。
童若秋臉色不太好,卻含著笑道:"隻有四妹有心,大熱天的還來瞧瞧我。"
孫博文蹙了蹙眉頭,顯然還在為上次在童若瑤跟前碰一鼻灰的事兒不高興,童若瑤隻當沒看見,站起身規規矩站行了一禮。
孫博文也不顧及童若秋在場,直接張口問道:"三妹可還好?"
看來倒像是個癡情的,童若瑤不冷不熱地道:"我也好幾日沒見她了..."
趙氏的話從裏頭傳來,"怎麽這會子回來了?先生特許了麽?"
聽著趙氏頗有些威嚴的嗓音,孫博文下意識地垂下頭,忙回道:"先生午睡,我回來換身衣裳。"
"那就換了快些去,別叫先生等候你。"
童若秋立馬叫丫頭去櫃子裏將衣裳找出來送去隔壁屋裏,孫博文不甘心,可母親在這裏,他亦是不敢多逗留,隻得甩袖而去。
直到隔壁傳來關門聲,童若秋才放下手裏的茶杯,泛白的指骨逐漸恢複血色。換做以往她大概會摔了手裏的茶杯,隻是現在,她多了一份持重。
童若瑤倒有些同情她來,想給點兒安慰,可想想童若秋要強的性子,安慰反而不好,便笑著道:"這茶的味道真好,喝下去口齒留香,我不懂這些,二姐姐給我講講。"
童若秋回神,遂笑道:"說起來我也不大懂,不過蔣妹妹最懂這些了,一會兒咱們讓她來講講。"
童若瑤點點頭,童若秋就問起裙子做的怎麽樣了,童若瑤有些慚愧,倒是童若秋的丫頭幫著說道:"奶奶也真是急切,現在天氣熱,手心容易出汗,針都拿不穩如何做針線?四姑娘做的那裙子,針線極其講究,那些刺繡又細致,哪能這樣快。"
"倒也是,我竟沒想到這一層,昨兒我做針線還紮了手。四妹慢慢來吧,我又不急著穿。"
這樣一說,童若瑤還不能偷工減料了,瞥了那丫頭一眼,笑道:"你的嘴巴也忒厲害了,若是做的不好,二姐姐還說我應付了事呢!"
那丫頭忙道:"四姑娘說笑了,小玉姐姐都說你的針線好,還跟著你學,就是簡簡單單的,做出來也比我們這些手笨的做的好。"
小玉見狀,道:"既然你這樣說,那小姐就簡簡單單做吧,反正都是好的。"
這樣一鬧倒把童若秋眉宇間的陰霾鬧散了,但裏頭三位長輩說了什麽,童若瑤就沒聽見了。窗外又隱隱約約傳來蟬鳴,童若秋索性帶著童若瑤去右邊抱夏,裏麵也設了一張特大的軟榻,兩人和衣躺在上麵,有一搭沒一搭地說著話。(未完待續)
"到底也要寫信回去聽聽老爺的意思,都說兒女婚姻乃父母做主,我一個人也不能就此拿定了。"
趙氏附和著笑道:"也是這麽個理兒。"
裏頭蔣小姐不禁紅了臉,一抬眼見惠兒抿著嘴笑,就瞪了她一眼,和衣躺在船上。
這些天跟著蔣夫人也拜訪過許多人家,不是蔣小姐心高氣傲,隻是那些人打量她的目光著實叫人覺得怪異,更何況,一個個都是挑剔的目光。她自知過了說親事的年紀,又是一個庶出,也隻把目光放在一些匹配得上的。
那日躲在屏風後麵,隻見一個高大的身影走進來,便覺得心好像要從胸膛裏跳出來。比起那些出身大戶,童若遠沉穩的多。
"小姐您的臉怎麽這樣紅,是不是覺得熱?要不我給你打扇吧。"惠兒說的一本正經,眼底的笑意一覽無餘。
蔣小姐嗔怪地瞪了她一眼,側過身,強作鎮定地道:"是有些熱,使勁扇扇。"
"我也這樣覺得,上京的夏天比咱們徐州都熱呢!這日頭底下,站一會兒皮膚就曬黑了。不過,童家四姑娘倒是奇了怪了,聽說在鄉下長大的,今年才來了上京,皮膚卻那樣白皙。我還仔細看了看,臉上一點兒香粉都沒有,小姐,您說她們家是不是..."
"別說話,我要睡了。"話沒說完就被蔣小姐輕輕打斷了,耳畔回蕩著童若秋說的那些話,家裏很是清貧,童若遠從小到大連個像樣的先生都沒請過。那樣的人,卻深得歐陽先生賞識。
蔣家雖在徐州,上京也有一兩門子親戚,頭些年就聽父親提起過什麽歐陽先生,還將大哥二哥送來,可也不知為何,大哥二哥皆未入歐陽先生的眼。而入了歐陽先生眼的,最多在他哪裏呆上三年,便定然能入翰林。
還說起一段佳話,說是一個不學無術的子弟,讀了幾本書,便自恃才高,後卻屢屢應試不遂,後來去了歐陽先生哪裏一年,出來便考了二甲進士。
說起歐陽先生也是個十足十的怪人,不畏權貴,不管什麽來頭,他不要就是不要。那些權貴也有恨他入骨的,也有將他奉為上賓的,所以這些年他名聲越來越大,門前更是什麽事兒也沒發生過。所謂奇人,大概便是他這樣的了。
趙夫人陪著蔣夫人說了一會子話,便出來讓蔣夫人也歇歇。她側轉身往童若秋那邊去,蔣夫人雖還沒有完全應下,這事兒也十之八九。
周氏自然歡喜,童若秋朝童若瑤眨眨眼,童若瑤背著眾人給童若秋行了個道謝的禮,兩人相視一笑,聚精會神地聽著裏頭三位長輩的說話。
豈料,還沒聽出什麽,外麵就傳來一道興高采烈的嗓音:"聽說姨妹們來了,怎麽不早告訴我一聲?"
話音剛落,隻見孫博文從外麵走來,一瞧屋裏隻有童若秋和童若瑤,臉上的神情便頓住。
童若秋臉色不太好,卻含著笑道:"隻有四妹有心,大熱天的還來瞧瞧我。"
孫博文蹙了蹙眉頭,顯然還在為上次在童若瑤跟前碰一鼻灰的事兒不高興,童若瑤隻當沒看見,站起身規規矩站行了一禮。
孫博文也不顧及童若秋在場,直接張口問道:"三妹可還好?"
看來倒像是個癡情的,童若瑤不冷不熱地道:"我也好幾日沒見她了..."
趙氏的話從裏頭傳來,"怎麽這會子回來了?先生特許了麽?"
聽著趙氏頗有些威嚴的嗓音,孫博文下意識地垂下頭,忙回道:"先生午睡,我回來換身衣裳。"
"那就換了快些去,別叫先生等候你。"
童若秋立馬叫丫頭去櫃子裏將衣裳找出來送去隔壁屋裏,孫博文不甘心,可母親在這裏,他亦是不敢多逗留,隻得甩袖而去。
直到隔壁傳來關門聲,童若秋才放下手裏的茶杯,泛白的指骨逐漸恢複血色。換做以往她大概會摔了手裏的茶杯,隻是現在,她多了一份持重。
童若瑤倒有些同情她來,想給點兒安慰,可想想童若秋要強的性子,安慰反而不好,便笑著道:"這茶的味道真好,喝下去口齒留香,我不懂這些,二姐姐給我講講。"
童若秋回神,遂笑道:"說起來我也不大懂,不過蔣妹妹最懂這些了,一會兒咱們讓她來講講。"
童若瑤點點頭,童若秋就問起裙子做的怎麽樣了,童若瑤有些慚愧,倒是童若秋的丫頭幫著說道:"奶奶也真是急切,現在天氣熱,手心容易出汗,針都拿不穩如何做針線?四姑娘做的那裙子,針線極其講究,那些刺繡又細致,哪能這樣快。"
"倒也是,我竟沒想到這一層,昨兒我做針線還紮了手。四妹慢慢來吧,我又不急著穿。"
這樣一說,童若瑤還不能偷工減料了,瞥了那丫頭一眼,笑道:"你的嘴巴也忒厲害了,若是做的不好,二姐姐還說我應付了事呢!"
那丫頭忙道:"四姑娘說笑了,小玉姐姐都說你的針線好,還跟著你學,就是簡簡單單的,做出來也比我們這些手笨的做的好。"
小玉見狀,道:"既然你這樣說,那小姐就簡簡單單做吧,反正都是好的。"
這樣一鬧倒把童若秋眉宇間的陰霾鬧散了,但裏頭三位長輩說了什麽,童若瑤就沒聽見了。窗外又隱隱約約傳來蟬鳴,童若秋索性帶著童若瑤去右邊抱夏,裏麵也設了一張特大的軟榻,兩人和衣躺在上麵,有一搭沒一搭地說著話。(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