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五代第一明君這個稱號來說,僅僅能打仗那是不行的,關鍵是要能夠安民治國,讓百姓過上好日子,讓有才能的人才盡其用,而柴榮善於用人,也善於培養人才,這也是他能夠被稱為五代明君的一個原因,而柴榮用人其實也算是他在用人製度和選拔製度上麵一次改革,算是一次在政治上的改革。
柴榮用人主要是三點,第一點就是他在科舉考試上的態度,另一方麵就是他對於人才的態度,並不僅僅局限於科舉考試,而是不拘一格選用人才,除了科舉考試之外,柴榮還搞了一個薦官製度,其實這些東西在之前都用,主要就是讓有名望的人舉薦有才的人來當官。
柴榮對於這一點也是看的很重的,而且用的也很多。
最後一點就是他對於人才的使用和培養,這也是柴榮被稱為明君的一個重要原因。
在封建社會的大王朝,如果說是一個人的話,那麽皇帝就是這個人腦袋,而群臣就是這個人的四肢百骸,就算是皇帝這個腦袋再好,但是要是手和腳不能用,那也隻能幹瞪眼,所以在封建王朝,官僚集團那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上層組成部分。
柴榮的在政治上的改革,主要就是對於官僚集團的改革,他曾經和他的那些大臣們在一起討論問題,他就問他的那些大臣們:“為什麽咱們前麵的王朝都這麽快就滅亡了呢,皇帝成了亡國之君,臣子成了亡國之臣,你們覺得這是因為啥?”
這個問題說實話當時在座的各位大臣,應該都是深有體會的,因為他們很多人都是其中的一員,也都幹過亡國之臣,現在又到了柴榮的手下繼續做臣子。
雖然柴榮問的是臣子和皇帝各有什麽問題,但是這些大臣們卻是不敢說皇帝的事情,隻敢拿著陳子也就是他們自己說事。
於是就有人說了:“那些王朝迅速滅亡,主要就是因為臣子們放縱不法,恃寵而驕,貪圖享受,但是卻不盡到自己作為一個臣子的義務,所以最終亡國了。”
這種說法,和柴榮想的差不多,柴榮也一直覺得五代之所以這麽亂,一方麵是藩鎮割據,另一方麵就是他的這些官僚集團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有時候甚至起了反作用,大家想一下在沙陀三王朝時期,那一次都是一個王朝剛剛結束,這些官僚們就開始站在城外麵等著他們的新主子前來,然後高呼萬歲。
歐陽修對此事的官僚集團在這裏有一個很經典的評價:“春秋無義戰,五代無全臣。”意思就是說,五代十國的時候,臣子們都沒有臣節,不能為自己的君主和國家盡忠。
其實這也不能怪這些當臣子的,當時的社會環境就是這樣,也算是有他們的無奈,但是此時柴榮又把這個話題提出來,並不是為了批評他的這些臣子們,而是鄭重的提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這個問題就是當時風官僚集團沒有信仰,良莠不齊,忠誠度不高的問題,這個問題要是不解決,他柴榮想要平定四海統一天下的偉大願望就隻能是海市蜃樓,夢中泡影而已。
外治軍事,可以揮師征戰萬裏,內修政治就能安民富國,為統一大業提供一個穩定的環境和經濟支持,所以在政治中占據主要地位的官僚集團就必須要被好好地整治一下,達到柴榮想要的那種情況。
柴榮對官僚集團進行調整和改革的時候,他不僅僅看到了官僚們的問題,也就是剛剛那些大臣們回答的哪些問題,還有他自己作為一個皇帝的問題,柴榮覺得要是皇帝不對這些部下和臣子進行縱容和袒護,那麽這些臣子絕對不敢這麽放肆造次,歸根結底,要是想要好好地整治一下官場的風氣,還是需要換地發揮帶頭作用的。
而為了改變官場風氣,從新構造新的官僚集團,搞一個符合柴榮心意的官僚集體,所以他才決定在用人方麵做出變革。
所以對於唐朝五代固有的科舉取士製度還是一直都推行的,這一點不僅僅是柴榮,在五代的各個時期,雖然一直戰亂,但是科舉考試卻是還是一如既往的舉行,中間暫停的的時間並不長,總體上還是很連貫的,和唐朝的差別就是規模小,錄取的人數少。58讀書
而柴榮對於科舉考試也是很重視的,舉個例子,據說曾經有一次主考官報上來了十六個進士及第的名額(想一下宋朝的時候動輒上百數百的進士及第名額,十六個人實在是太少了。),讓柴榮給勾勾畫畫點定進士和狀元啥的,但是這個時候卻冒出來了不少不同意見的聲音,說的是這一次科舉考試有人作弊,考試不公平。
當時都說科舉考試這個好事,也是個好方法,但是很多人對於科舉考試也是褒貶不一的,不喜歡科舉的人,他們的理由就是科舉考試容易作弊。
所以那時候曆朝曆代對於科舉考試作弊這件事抓的還是很嚴的,而柴榮作為一個很厲害的皇帝,對於這一點也是抓得很緊的,他聽說這件事之後,就把這十六個人的文章全部拿了過來又看了一下,然後綜合考慮百官們的意見,結果最終這十六個人時留下了四個人,算是進士及第,剩下的十二個全部撤了回去,理由就是暫時不合格,希望繼續努力,對於相關的人員也做出了嚴肅處理。
這一次,展現了柴榮對於科舉考試的重視。此後後周的科舉製度越來也完善,也越來越受重視,而後來被柴榮撤掉的那十二個人又都考上了進士,也算是一段佳話。而柴榮對於科舉的態度,直接影響到了當時的殿前都虞候趙匡胤,所以後來的宋朝對於科舉進行了大發展和大改進,最終成為國家唯一的也是最大的公開人才選拔活動。
再有一點,就是柴榮自己搞了一個薦官製度,隻要是有才,你可以自己搞個毛遂自薦,也能經過其他的大臣推薦也行。
柴榮可能因為自己出身的原因,對於出身低微的人,經常進行直接選拔,隻要柴榮給覺得有才,那就立刻升官,這一方麵有利於選拔人才,避免了人才的埋沒,這的確是一個好製度,但是這個製度還是有不小的漏洞的,要是一個謹慎的皇帝來搞的話,估計還沒啥問題,但是柴榮是一個性子比較急的皇帝。
舉了例子,當時柴榮為了選拔人才,允許百姓上書言事,這裏麵就鬧了一個笑話,有個叫做趙守徽的人,他屬於那種一瓶子不滿半瓶子晃蕩的人,眼高手低,讀了幾本書,覺得自己狠厲害了,於是就走到了卡開封要給柴榮上書,結果柴榮看了趙守徽的折子之後,覺得還不錯,最起碼語言很樸實(沒水平的人,那也隻能寫出來“樸實”的文字了,讓他去堆砌辭藻,他還搞不來呢。)
於是柴榮就讓他當了個官,這一下子熱鬧了,趙守徽是個什麽人物?在家鄉臭名昭著,但是卻當了官,這這是滑天下之大稽啊。
後來趙守徽的父親和妻子就到官府狀告趙守徽,說趙守徽欺騙皇帝,把趙守徽幹的一些壞事全部說了出來,柴榮聽說後很生氣,他也不用查趙守徽到底幹了什麽壞事,直接就下令把趙守徽撤職滾蛋,被自己的父親和妻子狀告的人會是什麽好人?
最後一點,就是柴榮愛惜人才、培養人才和善於用人,他曾經說過絕對不應為生氣暴怒就斬殺人才,雖然從後麵來看,他執行的隻能說是一般,畢竟性子急躁,一發起怒來,自己都控製不了,但是他畢竟說了這句話,而且還用力去做了。
舉幾個例子吧,有個叫做景範的人,他的能力一般,但是品德高尚,後來柴榮也讓他做了大官,但是不讓他務實,主要就是務虛,發揮它的的長處,讓他的品行去感染影響更多的人。
還有一個叫做張美的人,能力很強,但是品行不太好,於是柴榮就用他的才能,讓他在有德之人的手下好好務實,這樣一來就發揮了張美的長處,而限製了他的不足。
還有一個例子,說的是有一個叫做孟貫的人,在後來柴榮出征的時候,寫了一首詩,這裏麵前兩句就是:“不伐有巢樹,多移無主花。”這是很含蓄的表示對於柴榮親征的反對,柴榮叫來了孟貫對他說:“我是討伐問罪,安撫人民,不是侵略,也就是我,要是別人當皇帝,你早就砍腦殼了。”
結果柴榮不僅沒殺孟貫,還給了他一個官做。
這上麵都是講柴榮愛惜人才,但是柴榮也是一個很善於培養人才的君主,最好的例子就是一直跟著他的王樸。
王樸是一個軍事家、天文學家、音樂家、政治家、建築學家等等,總之就是一個全能型的人才,但是這個人才,在他的前半生卻是過得很蹉跎,就是柴榮一步步發現了他的能力,鍛煉培養了他的能力,要是沒有柴榮就不會有連趙匡胤都敬重畏懼的後周重臣王樸了。
柴榮經過對於政治上的官僚製度的調整,改變了官場的風氣,使得大量有才能的人能夠發揮才幹,這也為他後來進行統一戰爭奠定了基礎。
柴榮用人主要是三點,第一點就是他在科舉考試上的態度,另一方麵就是他對於人才的態度,並不僅僅局限於科舉考試,而是不拘一格選用人才,除了科舉考試之外,柴榮還搞了一個薦官製度,其實這些東西在之前都用,主要就是讓有名望的人舉薦有才的人來當官。
柴榮對於這一點也是看的很重的,而且用的也很多。
最後一點就是他對於人才的使用和培養,這也是柴榮被稱為明君的一個重要原因。
在封建社會的大王朝,如果說是一個人的話,那麽皇帝就是這個人腦袋,而群臣就是這個人的四肢百骸,就算是皇帝這個腦袋再好,但是要是手和腳不能用,那也隻能幹瞪眼,所以在封建王朝,官僚集團那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上層組成部分。
柴榮的在政治上的改革,主要就是對於官僚集團的改革,他曾經和他的那些大臣們在一起討論問題,他就問他的那些大臣們:“為什麽咱們前麵的王朝都這麽快就滅亡了呢,皇帝成了亡國之君,臣子成了亡國之臣,你們覺得這是因為啥?”
這個問題說實話當時在座的各位大臣,應該都是深有體會的,因為他們很多人都是其中的一員,也都幹過亡國之臣,現在又到了柴榮的手下繼續做臣子。
雖然柴榮問的是臣子和皇帝各有什麽問題,但是這些大臣們卻是不敢說皇帝的事情,隻敢拿著陳子也就是他們自己說事。
於是就有人說了:“那些王朝迅速滅亡,主要就是因為臣子們放縱不法,恃寵而驕,貪圖享受,但是卻不盡到自己作為一個臣子的義務,所以最終亡國了。”
這種說法,和柴榮想的差不多,柴榮也一直覺得五代之所以這麽亂,一方麵是藩鎮割據,另一方麵就是他的這些官僚集團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有時候甚至起了反作用,大家想一下在沙陀三王朝時期,那一次都是一個王朝剛剛結束,這些官僚們就開始站在城外麵等著他們的新主子前來,然後高呼萬歲。
歐陽修對此事的官僚集團在這裏有一個很經典的評價:“春秋無義戰,五代無全臣。”意思就是說,五代十國的時候,臣子們都沒有臣節,不能為自己的君主和國家盡忠。
其實這也不能怪這些當臣子的,當時的社會環境就是這樣,也算是有他們的無奈,但是此時柴榮又把這個話題提出來,並不是為了批評他的這些臣子們,而是鄭重的提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這個問題就是當時風官僚集團沒有信仰,良莠不齊,忠誠度不高的問題,這個問題要是不解決,他柴榮想要平定四海統一天下的偉大願望就隻能是海市蜃樓,夢中泡影而已。
外治軍事,可以揮師征戰萬裏,內修政治就能安民富國,為統一大業提供一個穩定的環境和經濟支持,所以在政治中占據主要地位的官僚集團就必須要被好好地整治一下,達到柴榮想要的那種情況。
柴榮對官僚集團進行調整和改革的時候,他不僅僅看到了官僚們的問題,也就是剛剛那些大臣們回答的哪些問題,還有他自己作為一個皇帝的問題,柴榮覺得要是皇帝不對這些部下和臣子進行縱容和袒護,那麽這些臣子絕對不敢這麽放肆造次,歸根結底,要是想要好好地整治一下官場的風氣,還是需要換地發揮帶頭作用的。
而為了改變官場風氣,從新構造新的官僚集團,搞一個符合柴榮心意的官僚集體,所以他才決定在用人方麵做出變革。
所以對於唐朝五代固有的科舉取士製度還是一直都推行的,這一點不僅僅是柴榮,在五代的各個時期,雖然一直戰亂,但是科舉考試卻是還是一如既往的舉行,中間暫停的的時間並不長,總體上還是很連貫的,和唐朝的差別就是規模小,錄取的人數少。58讀書
而柴榮對於科舉考試也是很重視的,舉個例子,據說曾經有一次主考官報上來了十六個進士及第的名額(想一下宋朝的時候動輒上百數百的進士及第名額,十六個人實在是太少了。),讓柴榮給勾勾畫畫點定進士和狀元啥的,但是這個時候卻冒出來了不少不同意見的聲音,說的是這一次科舉考試有人作弊,考試不公平。
當時都說科舉考試這個好事,也是個好方法,但是很多人對於科舉考試也是褒貶不一的,不喜歡科舉的人,他們的理由就是科舉考試容易作弊。
所以那時候曆朝曆代對於科舉考試作弊這件事抓的還是很嚴的,而柴榮作為一個很厲害的皇帝,對於這一點也是抓得很緊的,他聽說這件事之後,就把這十六個人的文章全部拿了過來又看了一下,然後綜合考慮百官們的意見,結果最終這十六個人時留下了四個人,算是進士及第,剩下的十二個全部撤了回去,理由就是暫時不合格,希望繼續努力,對於相關的人員也做出了嚴肅處理。
這一次,展現了柴榮對於科舉考試的重視。此後後周的科舉製度越來也完善,也越來越受重視,而後來被柴榮撤掉的那十二個人又都考上了進士,也算是一段佳話。而柴榮對於科舉的態度,直接影響到了當時的殿前都虞候趙匡胤,所以後來的宋朝對於科舉進行了大發展和大改進,最終成為國家唯一的也是最大的公開人才選拔活動。
再有一點,就是柴榮自己搞了一個薦官製度,隻要是有才,你可以自己搞個毛遂自薦,也能經過其他的大臣推薦也行。
柴榮可能因為自己出身的原因,對於出身低微的人,經常進行直接選拔,隻要柴榮給覺得有才,那就立刻升官,這一方麵有利於選拔人才,避免了人才的埋沒,這的確是一個好製度,但是這個製度還是有不小的漏洞的,要是一個謹慎的皇帝來搞的話,估計還沒啥問題,但是柴榮是一個性子比較急的皇帝。
舉了例子,當時柴榮為了選拔人才,允許百姓上書言事,這裏麵就鬧了一個笑話,有個叫做趙守徽的人,他屬於那種一瓶子不滿半瓶子晃蕩的人,眼高手低,讀了幾本書,覺得自己狠厲害了,於是就走到了卡開封要給柴榮上書,結果柴榮看了趙守徽的折子之後,覺得還不錯,最起碼語言很樸實(沒水平的人,那也隻能寫出來“樸實”的文字了,讓他去堆砌辭藻,他還搞不來呢。)
於是柴榮就讓他當了個官,這一下子熱鬧了,趙守徽是個什麽人物?在家鄉臭名昭著,但是卻當了官,這這是滑天下之大稽啊。
後來趙守徽的父親和妻子就到官府狀告趙守徽,說趙守徽欺騙皇帝,把趙守徽幹的一些壞事全部說了出來,柴榮聽說後很生氣,他也不用查趙守徽到底幹了什麽壞事,直接就下令把趙守徽撤職滾蛋,被自己的父親和妻子狀告的人會是什麽好人?
最後一點,就是柴榮愛惜人才、培養人才和善於用人,他曾經說過絕對不應為生氣暴怒就斬殺人才,雖然從後麵來看,他執行的隻能說是一般,畢竟性子急躁,一發起怒來,自己都控製不了,但是他畢竟說了這句話,而且還用力去做了。
舉幾個例子吧,有個叫做景範的人,他的能力一般,但是品德高尚,後來柴榮也讓他做了大官,但是不讓他務實,主要就是務虛,發揮它的的長處,讓他的品行去感染影響更多的人。
還有一個叫做張美的人,能力很強,但是品行不太好,於是柴榮就用他的才能,讓他在有德之人的手下好好務實,這樣一來就發揮了張美的長處,而限製了他的不足。
還有一個例子,說的是有一個叫做孟貫的人,在後來柴榮出征的時候,寫了一首詩,這裏麵前兩句就是:“不伐有巢樹,多移無主花。”這是很含蓄的表示對於柴榮親征的反對,柴榮叫來了孟貫對他說:“我是討伐問罪,安撫人民,不是侵略,也就是我,要是別人當皇帝,你早就砍腦殼了。”
結果柴榮不僅沒殺孟貫,還給了他一個官做。
這上麵都是講柴榮愛惜人才,但是柴榮也是一個很善於培養人才的君主,最好的例子就是一直跟著他的王樸。
王樸是一個軍事家、天文學家、音樂家、政治家、建築學家等等,總之就是一個全能型的人才,但是這個人才,在他的前半生卻是過得很蹉跎,就是柴榮一步步發現了他的能力,鍛煉培養了他的能力,要是沒有柴榮就不會有連趙匡胤都敬重畏懼的後周重臣王樸了。
柴榮經過對於政治上的官僚製度的調整,改變了官場的風氣,使得大量有才能的人能夠發揮才幹,這也為他後來進行統一戰爭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