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知遠死了之後,並沒有立刻把消息傳出來,而是秘不發喪,這是因為還有事情沒有辦完,原本在劉知遠病重的時候,大臣們就建議,趕緊把劉承佑封成王爵,這樣一來繼承皇位就好看多了,此時雖然劉承佑頂著一大堆的官職,但是卻不是王爵。


    可是還沒等劉知遠下詔,他就死了,大臣們很無奈,隻好自己拿主意,而劉知遠的死訊還是不能發布,劉知遠是一月份死的,但是他的死訊則是二月份才發布。


    當時執政的幾個大臣,先宣布封劉承佑為周王,隨後等了一會,就又宣布劉知遠駕崩了。這個消息封鎖的還是很好的,一宣布一時間天下縞素,朝堂中也是哭聲一片,但是幾分真心卻不清楚。


    此後,大臣們拿出劉知遠死之前的遺命,念了起來,反正就一個意思,他的二兒子劉承佑必須要當皇帝。


    不久劉承佑成功當皇帝,還是按照規矩來,大臣們上表請求劉承佑趕緊即位當皇帝,然後劉承佑拒絕,隨後大臣們再上表,劉承佑在拒絕,就這樣反反複複四次(這要浪費多少紙。),最終劉承佑這才接受了大臣們的建議和他父親的托付。


    劉承佑這個家夥是個少年皇帝,可能一說少年皇帝大家就想到了漢武帝劉徹(電視劇深入人心啊),但是雖然這兩個人都姓劉,而且當皇帝的時候都是比較年輕的,可是能力和成就的差別還是很大的,漢武帝一生戎馬追擊匈奴,開疆拓土,但是劉承佑卻是成了亡國之君,這就是差距。


    但是劉承佑能力不能,水準不夠,心智不是很成熟,但是他剛登基的時候麵臨的問題比漢武帝還要複雜一點。


    劉承佑不得不麵對一個現實,蜀國打過來了,其實這件事應該從劉知遠那時候說起,當時契丹進入中原,任命了兩個人一個是候益、一個是趙匡讚(趙延壽的兒子),等到劉知遠進入中原,趕走了契丹,候益和趙匡讚很擔心劉知遠會把他們幹掉,畢竟他們是跟著契丹混日子的,所以就準備投誠蜀國。


    蜀國一聽,有大將來投,也是十分高興,立馬就派人跑到大散關一帶聲援候益和趙匡讚等人,並且隨時準備進入鳳翔和關中。


    其實在造反之前,趙匡讚也是十分糾結的,他身邊有個謀士就曾經勸他:“你的父親趙延壽進入契丹,難道是心甘情願的嗎?現在劉知遠剛剛取得天下,正是收攏人心的時候,這時候你要是能夠主動認錯,歸順漢朝,富貴自然不是問題,到蜀國去,並不是萬全之策,‘蹄涔不容尺鯉’(牛馬蹄印裏的水,容不得尺長的鯉魚),你一定會後悔的。”


    趙匡讚聽了這話,覺得有理,蜀國雖然不錯,但是很明顯沒有在中原有前途,於是趙匡讚趕緊寫信給劉知遠,要求入朝歸順朝廷。


    劉知遠就問趙匡讚的使者:“趙匡讚為什麽要歸順蜀國呢?”那個使者答道:“趙匡讚之前跟著契丹,而且他的父親在契丹當官,怕你殺了他,所以想去蜀國避禍。”


    劉知遠聽了,嗬嗬一笑道:“趙匡讚父子本身就是中原漢人,趙延壽隻是不幸身陷契丹而已,現在聽說也已經被契丹關押起來了(被永康王擊敗,軟禁於契丹。),我又怎麽忍心加害趙匡讚呢?你回去就讓趙匡讚和候益放心大膽的來吧,我保證他們沒事。”


    趙匡讚的使者高高興興的回去了,而劉知遠卻還是一臉的憂慮,作為一個武將加政客,劉知遠上麵說的那些話不乏有表演的成分,其實如果有機會別說趙匡讚,就算是趙延壽他都想殺死,但是沒實力沒條件罷了,所以他隻能妥協。


    但是劉知遠還是派了大將王景崇前往關中一帶監視或者說威懾趙匡讚和候益,在臨行前劉知遠給了王景崇一個密詔:“趙匡讚、侯益的心,都不可知。你們兵到那裏,他們已經入朝,就不再過問;如果他們還在觀望猶豫,應當隨機從事,該殺殺,該滅滅。”


    王景崇到了長安,蜀國的軍隊已經到了秦川一帶,但是王景崇的兵比較少,於是就聯合趙匡讚的一千多名牙兵一起抗擊蜀國大軍。


    但是王景崇擔心趙匡讚的牙兵逃跑,於是就像在他們的臉上刺字,這時候蹦出來一個大將叫做趙思綰的,他主動請求給自己臉上刺字,但是他有一個要求,這些牙兵要他來統帥。


    這讓王景崇很高興,覺得趙思綰是一個忠心耿耿的人,於是對趙思綰也是十分的信任和重用。


    而趙匡讚在此之前已經進入了中原麵見劉知遠去了,所以他這一點也沒有什麽好說的了。


    而蜀國方麵跑到了長安,聽說趙匡讚已經進入中原了,想要回去,但是卻被王景崇攔截住了,王景崇擊敗蜀軍,蜀軍急忙逃遁,而在鳳翔的候益聽說蜀軍敗了,急忙關門自保,抗擊蜀軍。無憂中文網


    此後王景崇率領大軍將境內的蜀軍全部驅逐,打了好幾個勝仗,俘虜四百多人。


    上麵我們說到,趙匡讚那已經啟辰去了京城,但是還有一個人,候益他還沒出發,原本按照之前劉知遠的密詔,此時應該殺死候益,但是王景崇此時卻猶豫不決了,因為他不知道新皇帝對這件事怎麽看。


    劉知遠的密詔隻有他知道,新皇帝劉承佑並不知道,所以王景崇必須小心行事,萬一給劉承佑留下了嗜殺專橫的不好印象,他的前途就算是完了。


    就在王景崇還在猶豫的時候,候益聽到風聲,知道王景崇想要殺他,於是急忙連夜收拾東西往京城趕,而且還不敢而後王景崇告別,等到候益走了,王景崇後悔了,自己罵自己,但是候益已經在前往京城的路上了,也不可能再去追回來了。


    候益入朝見到了劉承佑,劉承佑問他:“為什麽聯合蜀軍進入我大漢。”


    候益也算是無恥,不慌不忙,麵不改色的答道:“微臣是想把蜀軍引誘到鳳翔然後剿滅他們。”


    劉承佑也是嗬嗬一笑,對於這句話,他根本不信,但是就因為他的隨口一句話,大臣們就要小心的編假話來小心的伺候他,這讓他感覺到很滿足,這一種萬人敬仰百官跪伏的巨大成就感和驕傲,讓他沉迷或許此時他明白了為什麽人人都想當皇帝了。


    候益小人一個,他在外麵當了不少年的節度使藩鎮,所以手裏麵還是很有錢的,他剛剛到了開封,為了好好的混下去,他知道,不僅僅要皇帝高興,要皇帝對他的印象好,還要做到這些大臣們也要和他的關係好。


    所以他拿出家產,一個個的賄賂當時時大臣們,這些大臣們拿了候益的錢,自然要為候益說話,一時間整個朝廷的風向都發生了不小變化,朝堂上對於候益那是交口稱讚。


    劉承佑也覺得候益不錯,人很機靈,再說現在大家都說候益不錯,於是他就覺得候益或許真的不錯,但是他真的沒看出來候益是個小人,劉承佑還是太年輕了。


    不久封候益為中書令,代理開封尹,這就是現在的北京市市長兼市高官,權力還是很大的。


    候益當了大官,成了劉承佑身邊的紅人,他心裏還是很記恨王景崇的,因為之前王景崇想殺他,要不是他跑得快恐怕他現在就已經死了。


    所以他也不想讓王景崇好受,於是整天在劉承佑的身邊說王景崇的壞話,說王景崇在關中和鳳翔恣意妄為,啥都敢幹,就像是一個土皇帝一般。


    皇帝最記恨也是最忌諱的就是有人和他比權威,現在聽到王景崇在關中做起了土皇帝,要是劉知遠可能就嗬嗬一笑,但是劉承佑是個少年,十七八歲的年紀,想東西還不行,腦瓜還不夠用,他覺得有人和他比權威,那肯定是要拿下的,於是在他心裏麵對王景崇也得多了一份想法。


    王景崇聽了這件事,心裏也很擔心,自從候益當上了開封尹之後他就明白,這風向是要變了,候益從原先的契丹舊臣變成了現在的寵臣,就憑他和候益之間的仇恨,候益絕對不會放過他,所以王景崇也開始尋求自保。


    正好這個時候,劉承佑下令趙匡讚的牙兵要趕緊到開封去,這讓趙思綰很沒有安全感,他曾經對他的部下說道:“小太尉(趙匡讚)已落入他們的手中,我們到達京城,都得死了,怎麽辦?”


    他的那些手下討論了半天也就一句話:“見機行事”


    王景崇一看趙思綰基本上也算是和自己一個陣營的,所以就準備拉攏趙思綰一起鬧事,不然的話等待他的絕對是一個悲慘的結局。


    趙思綰到了長安,突然發動,殺死守門的士兵,衝勁武器庫,把武器分給大家,隨後又招募年輕人,也分發武器,固守長安城,加上招募的新兵,一共四千多人,在長安城內修繕武器,整治城牆,各種守衛作戰的器械全部齊備,趙思綰準備要造反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五代十國那些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觀書鈐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觀書鈐香並收藏五代十國那些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