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人在後晉也就是石重貴一朝,算是位極人臣了,權力很大,再說石重貴也是他推上去的,他就覺得自己的功勞那是十分大的,所以行事也比較的囂張跋扈,這個人有骨氣,硬氣。


    但是在實際行動中卻是一個弱者,動動嘴皮還行,真要是整刀真槍的幹,它就顯得有點慫了,很多人把後晉的滅亡很大一部分責任都歸結到他的身上。


    景延廣字航川,他小時候喜歡練箭,他的父親就給他說道:“你拉弓射箭,要是不能射穿鐵甲,那還不如不練。


    聽這句話景延廣瞬間就頓悟了,從此以後開始拚命的練習強弓,所以在這一點上他也算是一個比較知名的人物,當時基本上一說起誰能拉強攻,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他景延廣。


    他一開始是在梁國跟著皇子朱友誨,後來朱友誨造反,他一看朱友誨成不了大事,就急忙逃跑了,也算是比較機靈。


    景延廣雖然後來飛黃騰達,但是他其實也算是一個苦命的人,一生經曆十分豐富,數次死裏逃生,所謂大難不死必有後福,或許就是說的他。


    在離開了朱友誨之後,他也算是一個自由人了,後來又跟著大將王彥章在黃河一帶對抗李存勖,結果王彥章戰敗,景延廣身負重傷奄奄一息,最終逃到了汴京,僥幸撿回了一條小命。


    等到後唐建立之後,他就跟著朱守殷混日子,我們也知道朱守殷後來背叛了李存勖投靠了李嗣源,所以李嗣源就吧汴州交給了朱守殷,但是不久就發生了朱守殷叛亂,做為朱守殷部下的景延廣也被追究責任。


    古時候造反那可是十惡不赦的大罪,所以不僅僅發起人要砍腦袋,協從人員也要看砍腦袋。很不幸,景延廣就在協從人員之列,按照判決和李嗣源的之一,這些人全部都是要砍腦袋的。


    當時主持抓人砍頭的事石敬瑭,他見了景延廣之後覺得這個家夥很不錯,是個人才,要是殺了真的可惜了,於是就偷偷的把他放了。


    事後景延廣感念石敬瑭的恩德,於是就投靠了石敬瑭做一個門客,開始跟著石敬瑭混。


    我一直覺得人生的際遇真的很重要,如果你不能自己改變自己的命運,跟對一個人可以對自己的人生有天翻地覆的變化。


    當時景延廣可不知道石敬瑭將來是要造反的,是要當皇帝的,他僅僅就是為了跟著石敬瑭報恩順便找一份工作而已。


    後來李從珂圍困太原,景延廣就被石敬瑭重用,行軍打仗都要參考他的意見,地位也是很高的。


    後來石敬瑭做了皇帝,他也是水漲船高,先到地方上做了幾年的藩鎮,他絕對是石敬瑭的嫡係部隊,隨後在石敬瑭統治的後期,就把他調到了京城做親軍統領。


    等到石敬瑭死了之後,他又是擁立石重貴的重臣,而且他覺得自己現在權勢、威望、功勞最大,所以就十分的囂張。


    舉兩個例子,他宣布了石敬瑭的死訊時候,隨即就宣布石敬瑭傳位給石重貴,但是當時石敬瑭有自己的親生兒子,為什麽要把皇位傳給石重貴呢?雖然石敬瑭的兒子小,但是作為石敬瑭的親生兒子,他還是有優先繼承權的。


    特別是後來景延廣就下達了命令,京城不能胡亂議論新的皇帝,也不能亂說為什麽先帝的親兒子不當皇帝反而要讓侄子當皇帝之類的話。


    這個行為在我看來,這就是做賊心虛,所以在上麵講到石重貴造反的時候我采用的就是石敬瑭傳位給石重睿,但是馮道和景延廣篡改遺命,支持石重貴當皇帝這種說法。


    一開始掌權,就想用政令讓百姓們閉嘴,這樣的囂張,還真是不多見,但是這僅僅是他對百姓們的囂張,他對於百官照樣很囂張。


    石敬瑭死了,大臣們按照規矩要去給石敬瑭哭喪吧,最起碼搞個告別儀式啥的,畢竟君臣一場。


    平時大臣們在皇宮外城是可以騎馬的,但是到了內城就要下馬步行或者抬著進入內城,但是這一次群臣們都來給石敬瑭哭孝了。一個個騎著馬抬著轎子都來了,但是剛進了外城,還沒有進入內門的時候,這些人就被攔下來了。


    守衛的官兵對這些大臣說道:“上頭有命,一律步行。”


    這個就是景延廣下的命令,至於這個措施目的是啥呢,不太清楚,但是的確是把滿朝文武都得罪的差不多了,那些當官的那個不是好幾十歲了,有的腿腳不靈便的,就靠著騎馬坐轎子,現在步行這麽遠那還不要了老命了。


    但是沒辦法,景延廣現在是第一權臣,誰也不能多說什麽,頂多就是腹誹兩句,但是景延廣聽不見,自然也懶得管。


    景延廣是一個內心很驕傲的人,石敬瑭在的時候,每次契丹來一副盛氣淩人,高人一等的樣子總讓景延廣感到心裏不舒服,他早就想擺脫契丹臣國的身份,從這一點上來說景延廣的確也算是一個人物。


    畢竟他反抗契丹並不是為了他的什麽好處或者利益,僅僅是因為他心裏不痛快,覺得有失國體,這個和安重榮的還稍微有點不一樣,他反抗契丹更加的純粹一點。


    但是這個家夥不是一個實幹型的人物,僅僅是一個口花花的家夥,談起來反抗契丹那是頭頭是道,理由能說上幾天幾夜不重樣,但是真要是開戰的時候卻又躲在了後麵。


    石敬瑭死了,契丹作為父國應該知道這件事,於是石重貴就準備找人寫個國書交給耶律德光,為石敬瑭的事報個喪。


    這算是石重貴第一個和契丹在國事上進行接觸,所以稱號問題又成了一個關鍵,石敬瑭是耶律德光的兒子,他是石敬瑭的侄子,按理說他應該叫耶律德光爺爺,但是耶律德光也不過是比他大了十多歲。


    這一生爺爺讓他有點叫不出來的感覺。但是比起這一聲爺爺,對契丹稱臣更讓他說不出口,於是他找來了他的大臣景延廣。


    景延廣也是一直不爽契丹,於是就對石重貴建議到:“咱們對契丹不能在這麽屈辱下去了,你既然是新皇帝即位,那就要拿出魄力來創造一個新氣象出來。”


    石重貴一看景延廣這腔調,和自己想的差不多,於是就問道具體怎麽辦。


    景延廣大手一揮繼續慷慨陳詞:“飯要一口一口吃,中原大國對蠻夷稱臣的確是不雅觀,我們可以先把這一塊去掉,至於你和契丹的爺孫關係,可以先保持。”


    石重貴聽了,覺的還不錯,關鍵是他也沒有更好的選擇了,於是就把這件事這樣辦了,對契丹的國書稱孫不稱臣。


    著一個微妙而且敏感的變化,立刻引起了契丹方麵的覺察,耶律德光很生氣,於是就派了一個使者叫做喬榮,到晉國來問問情況。


    景延廣準備充分,嘴皮子喬榮不是他對手:“先帝是你們契丹冊封的,對你們稱臣理所當然,但是現在的皇帝卻是我們自己擁立的,和你們沒什麽關係,沒有做臣子的道理啊。


    而且你回去告訴你們皇帝,我晉國有十萬磨得鋥亮的寶劍,要是打仗我們隨時奉陪,不過要是萬一爺爺打不過孫子,那就讓天下人笑話了,小心後悔莫及啊。”


    喬榮也是一個精明的人物,他雖然對景延廣的話很不滿,但是還是忍住了,他問道:“這是你說的,可是你讓我轉告給我們的皇帝,萬一他不信怎麽辦,你敢不敢給我留一個信物。”


    赤裸裸的激將啊,但是景延廣當時意氣風發,大有大權在手天下我有的氣概,毫不猶豫的就把他剛剛說的那句話寫了下來,還署了名蓋了章。恐怕他沒想到這個東西最後成了他的催命符吧。


    景延廣幹的還有一件事情就是把當時的大藩鎮楊光遠得罪了,最後楊光遠也是造反了事。


    雖然這上麵景延廣對契丹的使者說的很有氣概,但是真正到了打仗的時候,卻不行了。


    據說第一次和契丹交戰的時候,景延廣作為大將,軍機大事全部都是他一個人說了算,契丹派人進攻,站在城下大喊:“景延廣喊我等前來交戰,為什麽我們來了,還不趕緊出來開戰。”


    但是景延廣像是沒聽到一樣,就是不出來,後來他的部下大將高行周在半路上遇見了契丹兵,梁軍開始交戰,但是高行周戰事不利,派人向當時的最高統帥景延廣求援,但是景延廣卻是做起了縮頭烏龜,不出一兵一卒。


    這件事讓很多人對他怨氣很大,之前沒開站的時候,意氣風發,現在一開戰卻成了縮頭烏龜,在加上當時景延廣的母親死了,按照禮儀,他應該回去守孝三年,但是他卻還是“堅持”在抗契丹的第一線。


    這讓很多人都罵他是不忠不孝的家夥,後來石重貴也覺得景延廣掌握大權他不放心,雖然他對景延廣十分的信任,但是最終還是讓景延廣去了洛陽坐冷板凳。


    這一個冷板凳一坐就是好幾年,等到契丹大軍打了中原,景延廣想自殺,但是他還有一家老小,怕他自殺了契丹遷怒他的家人。最終還是被契丹抓住了,耶律德光在進入中原前就下令不惜一切代價抓住景延廣。


    後來景延廣還想抵賴狡辯,但是在喬榮那封蓋了章的證詞麵前最終也無話可說了。


    認罪後,契丹想將他帶回了北方,景延廣想想與其一路上受盡折磨,還不如早死早超生,於是就在開封不遠的陳橋(就是趙匡胤黃袍加身的地方)自縊身亡。


    景延廣能力一般,身居高位但是卻意氣用事,很多人說他不具備當大臣的能力,盲目挑釁強鄰卻沒有預備與之相配套的其他措施,稱得上是晉國的罪人,但是他力主抗擊契丹,而且最終選擇自縊而死,還是表現出了相當的英勇氣概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五代十國那些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觀書鈐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觀書鈐香並收藏五代十國那些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