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海禁?


    聽到這個消息之後,瞬間眼前一亮的是漕幫之主石堅。


    漕幫以漕運為生。


    但漕運的生意再好,始終是比不得海運。


    一般來說,大周百姓出海,是要前往海外諸國,用以物換物的方式,來換取金錢。


    比如絲綢。


    大周生產的絲綢,在國內賣,一般的,也要二三兩銀子左右。


    但賣到海外諸國,可能就是二十兩乃至二百兩。


    朝廷也不會肆意讓商客去往海外以物換物,會讓市舶司嚴格控量。


    比如,有一位商旅,要前往倭國去賣絲綢,不可能讓他隨便去賣。


    否則換來的銀子一旦流通到國內,可能會引起銀錢價格浮動不穩。


    市舶司就會對其控量,嚴格要求這個商賈隻能販賣多少。


    當然,也不乏一些例外。


    比如與海外諸國簽訂大量訂單,朝廷想要賺取大單稅收,市舶司也得賺錢。


    這個時候,就會允許他囤積大量貨物運到海外諸國去賣。


    無論衛淵還是海家,都左右不了市舶司的心思。


    但海家極早時就靠海運為生,不然也不會姓‘海’,他們與海外諸國,一直都有著密切聯係,可以得到大量訂單。


    而衛淵即將帶兵南下平定倭寇,他的軍隊在哪,哪裏就要有他的規矩。


    海外諸國也需要大周的貨物來賺錢,所以,必然要與衛淵搞好關係。


    但解除海禁的盤子這麽大,衛淵一個人吃不下。


    河東、兩浙衛氏有人脈、有威望,漕幫是靠漕運為生,對海運略有了解。


    兩者相結合,再配合衛淵的權勢,市舶司也要讓步。


    屆時,以衛氏的名義,有漕幫的船隻,衛淵的權勢,還怕與海外諸國簽訂不了大單?


    事後,即使皇帝知道了,也隻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因為,衛淵這麽做,一來,是體現出了自己貪財。


    二來,可以讓市舶司與朝廷都能賺到相當大的利潤。


    趙禎的錢包也會鼓起來。


    又怎會反對呢?


    隻是此事宜早不宜遲,不然,等朝中大佬,望族勳貴們齊齊出手時。


    再大的蛋糕,也吃不飽了。


    早在衛淵辦案期間,他就已經通知了衛氏兩位長老還有石堅。


    榮家什麽心思,衛淵已經知曉。


    其背後,不止是榮家。


    今日榮飛燕邀請的那些女子,其背後家族勢力,至少有一半都會摻和此事。


    還有永昌伯夫人舉辦的馬球競技


    隻怕也是一場利益群體的聯合大會。


    “賢侄,解除海禁,非同小可。”


    “你想要讓我們怎麽做?”


    兩浙衛氏長老緩緩開口。


    衛淵沉聲道:


    “第一,以衛氏的名義,購買當地絲綢、茶葉、首飾等鋪子,囤聚貨物,待海運一開,即刻與海外諸國簽訂大單出售。”


    “第二,由我忠勇伯府與兩脈衛氏出錢,漕幫監製,造大船,禁得起風浪的大船,越大越好,以漕幫名義組成船隊。”


    “事成之後,由我等平攤利潤,如何?”


    此話一出,河東衛氏長老突然開口,“不妥。”


    衛淵微微皺起眉頭,“為何不妥?”


    河東衛氏長老笑道:


    “忠勇伯當占四成,餘下六成利,我等三家平分。”


    石堅等人陸續道:


    “若無忠勇伯您在,我等三家,難做這個生意,您理當占四成。”


    “沒錯.”


    “.”


    衛淵搖頭道:“我占三成,餘下七成,由你們三家平攤,這樣如何?”


    沒有人會嫌錢多。


    但也不必因一成利潤,使得今後各家生出間隙。


    畢竟衛淵隻負責統籌,具體擔當風險的人,是兩大衛氏與漕幫。


    比如,海運途中,一旦有任何損失,衛淵不用去擔責。


    他出的錢財,也不如兩衛。


    占三成利潤,其實就已經很高了。


    衛淵強烈建議,二衛與漕幫也隻得遵從,如此,就將各家利潤敲定。


    簡單來說,衛淵有權,二衛有錢,漕幫有人,一拍即合。


    衛淵沒有太大的胃口能獨吞,這時積攢下來的一些人脈,就起了作用。


    不久,榮妃派來的嬤嬤就到了忠勇伯府。


    石堅等人一聽,紛紛說道:


    “衛將軍,事情既然已經敲定,未免人多眼雜,我們即刻前往南方,就不在這兒多做逗留了。”


    “沒錯,此事還需秘密進行,我們繼續留在京城,免不了有人會盯上伯府。”


    “賢侄,待來年開春,南方再見。”


    “.”


    衛淵苦笑一聲。


    以他今時今日的地位權勢,若想不被人盯上,簡直不可能。


    榮家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既如此,我就不留諸位了。”


    “來年開春,南方再見!”


    衛淵抱拳。


    隨後,幾人相繼散去。


    衛淵在正堂見了那位嬤嬤,知曉了對方此來目的。


    他暗自心想,與榮家,遲早是要碰麵的。


    而吳大娘子舉辦的馬球競技,是個機會。


    於是想也沒想,就點頭應下。


    海運的生意,榮家或者其餘世家,可以摻和。


    這事衛淵也管不到。


    摻和的人越多,反而對他越有利。


    但唯獨一點兒,與倭國做生意,必須要占據主導性。


    涉及軍方絲毫,衛淵都不會答應。


    但以倭國的性子,隻怕大周開啟海運後,絕不隻想著簡單做些絲綢生意。


    ——


    半個時辰後。


    榮家宴席結束。


    榮妃帶著一眾女眷前往馬球場。


    富昌伯府門前,榮妃看著張桂芳,笑道:


    “桂芬妹妹,與我一道吧。”


    張桂芬道:“娘娘看重,桂芬感激不盡,隻是桂芬今日也是乘輦前來。”


    榮妃看了一眼不遠處停放的十八抬禦輦,笑道:


    “倒是忘了,桂芬妹妹曾被皇後娘娘禦賜過鳳輦。”


    “如此也好,咱們馬球場再敘。”


    一旁所有人,都忍不住地為張桂芬捏了把汗,暗道:


    “不愧是張家姑娘啊,就算是乘坐禦輦前來,也不該不給榮妃麵子.”


    “榮妃請她同乘,她居然沒有答應?不愧是國公府的獨女。”


    “.”


    榮飛燕跟著榮妃乘坐禦輦。


    明蘭跟著張桂芬。


    輦裏。


    明蘭問道:“舅媽,您這樣拂了榮妃的麵子,是否不妥?”


    張桂芬笑道:“現在,不是我們需要榮妃,而是榮妃包括整個榮家,需要我們。”


    自幼就在汴京城裏長大的張桂芬,豈能不知這些女眷之流的心思?


    此刻。


    通往馬球場的必經之路上。


    吳大娘子已經恭候多時。


    待看到為首的一座禦輦緩緩駛來,她連忙上前,豪爽拱手道:


    “娘娘,終於等到您了。”


    聞言,由榮飛燕掀開禦輦車簾。


    榮妃端坐身姿,應聲道:“用膳時晚了會兒,如今可開始了?”


    吳大娘子道:“寧遠侯府的燁哥兒即將與輔國公的嫡長子秦振比試馬球。”


    “再下一場,是齊國公府的小公爺與幾名文官的子嗣比試。”


    給顧廷燁安排的對手是將軍。


    給齊衡安排的是文臣之子。


    當著榮妃的麵重點提及齊衡,有其深意。


    榮飛燕聽到小公爺三字,瞬間低下頭去。


    榮妃瞧了她一眼,笑道:“那便是不曾來晚,如此甚好。”


    說罷,由吳大娘子引路,眾人遂至馬球場。


    此刻,平寧郡主與一眾高門女眷大娘子們,正站在馬球場外圍恭迎榮妃。


    榮妃下了禦輦。


    身後數十輛馬車裏,也走出不少年輕貌美的女子。


    平寧郡主瞧了瞧榮妃身後的一輛禦輦裏,走出張桂芬與明蘭二人,便是會心一笑。


    頓了頓,眾人相繼向榮妃開口,


    “見過榮妃娘娘,難得榮妃娘娘今日能來。”


    “是啊,倒是許久未見榮妃娘娘了呢。”


    “.”


    畢竟是皇帝的女人。


    這些高門女眷平時即使再傲,見了榮妃,也要低頭。


    “大家夥都別在這站著了,快快入座吧。”


    榮妃說著,又看了一眼平寧郡主,


    “郡主,前些日子你進宮向皇後娘娘問好,本宮本想見你一麵,與你說說話,結果臨時卻被別的事耽誤了。”


    平寧郡主笑道:“改日自會去宮中向娘娘您問好。”


    榮妃笑著點頭。


    隨後,便就前往馬球場裏的主座位置。


    平寧郡主故意停下腳步,待張桂芬與明蘭走來,她迎上前去,道:


    “張家姑娘今日穿得這身衣裳當真是好看,配得上你。”


    “聽衡兒說,最近明丫頭讀書特別用功?其書法一道,算是登堂入室了?”


    張桂芬先是應聲道:“郡主您的氣色是越來越好了,聽說小公爺也參與了馬球競技,想必今日必能拔得頭籌。”


    方才,明蘭一聽對方說起自己的‘書法’,便是俏臉一紅,


    “都是小公爺謬讚,我哪兒會什麽書法,隨便寫寫罷了。”


    平寧郡主笑了笑,“衡兒不過是想來放鬆一番,至於頭籌,還是讓給顧家子吧。”


    “明丫頭你隻要肯多練,終會有寫好的那一天。”


    實際上,明蘭曾為給衛淵寫信苦練書法的那段時間,她的字,已經算是可以了,絕對稱不上難看了。


    但隻要被人提及,她仍是覺得羞愧。


    這時,正走向主座的榮妃回首看了一眼平寧郡主那邊,眉頭一皺,道:


    “齊國公府,也想參與海運的生意?”


    一旁的榮飛燕壓低了聲音搖頭道:“妹妹不曾聽聞有此事。”


    榮妃‘哦’了一聲,又問道:“平寧郡主與張家姑娘還有忠勇伯的外甥女,關係很好嗎?”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知否:我,異姓王,明蘭舅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z詠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z詠橘並收藏知否:我,異姓王,明蘭舅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