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淵將斥候李川留在身邊當了親衛。


    也算是變相提拔他。


    能在雁門一戰活下來的精銳,在他看來,可都是寶貝。


    兩日後,史憲之那邊傳來消息,說是在唐林縣境內,找了幾塊良田,可用來安置老卒。


    上千名老卒退伍,是件大事,稍有不慎,可能會引起嘩變。


    衛淵親自將他們召集到唐林,還帶著他們逛了良田四周。


    這些人,從小就在雁門一帶從軍,親朋、孩子,都在這裏。


    想將他們牽往別處,已然不太現實。


    逛了半圈良田,已經用去半日的功夫,衛淵朝著身後這些老卒們笑道:


    “你們覺得,這地怎麽樣?”


    大宋廂軍兵卒,忙時從戰,閑時耕田,他們對於田地很是熟悉,


    “這地自是極好的,適合種莊稼。”


    “隻需費些時日開荒。”


    “...”


    聽到他們讚不絕口,衛淵莞爾笑道:


    “如果,將這些田地給你們,你們意下如何?”


    聞聲。


    距離他最近的那些老卒,各個欣喜若狂,


    “衛將軍,這是真的?”


    “您可莫要騙我們啊!”


    “這都給我們?”


    “...”


    一時間,人人激動。


    衛淵看著眾人,思慮良久,終是開口道:


    “本就是給你們的,但前提是...從現在開始,你們離開軍中。”


    話音剛落。


    不少人都是神情一愣,旋即左右相視。


    其中有名老卒怒聲道:


    “衛將軍,您這是什麽意思?想讓我們退伍?”


    退伍?


    聽到這兩個字眼,所有人都慌了,臉色都有些不太對,


    “衛將軍,我們半生戎馬,參加大小戰役無數,如今,您卻讓我們退伍?”


    “這跟過河拆橋有什麽兩樣?”


    “就是!我們當了大半輩子兵,您現在讓我們種地?我們不願!”


    “不願!”


    “...”


    眾人激憤。


    這在衛淵意料之內,看向身旁一名老卒,笑問道:


    “老哥,如果我記得沒錯,您是天聖二年參軍的吧?”


    天聖,是當今官家所用的第一個年號。


    老卒神情一愣,他沒想到,自己幾時參軍,衛淵能記得那麽清楚,


    “回將軍,的確是天聖二年參的軍。”


    衛淵看著他有些跛腳的腿,道:


    “您曾年輕力壯過,不妨捫心自問,年輕時和現在比,誰強誰弱?”


    答案不言而喻。


    “原來是衛將軍覺得我們老了!”


    “可是,我們再老,仍然能上陣殺敵!”


    “依舊不是那些剛參軍的新卒可比!”


    老卒語氣有些激烈。


    餘者皆陸續開口道:


    “俺這條臂膀,是在五年前,與西夏兵開戰的時候負了傷,一到陰天下雨,極痛無比!您要是讓俺離開軍中種地,隻怕俺也種不好!”


    “衛將軍,我可是立過功的,三年前,遼軍入侵邊境,我殺了整整三個遼賊!您不能這樣過河拆橋!”


    “衛將軍...”


    “...”


    一時間,千名老卒,亂成一團。


    衛淵唉聲一歎,大聲道:“肅靜!肅靜!”


    “我知道,你們都是有功之臣,上,無愧於國家,下,對得起百姓!”


    “伱們為朝廷戎馬半生,朝廷將永遠記住你們的功勞,正因此,才要讓你們離開軍中,不忍你等,繼續上陣廝殺!”


    “請前輩們放心,有我等晚輩在,足以保證雁門無憂,代州無憂!”


    “現在,是到了我們這些晚輩,照顧你們的時候了。”


    他看到老兵們陸續沉默,繼續說道:


    “曾為國負傷,難以務農的前輩,本將軍會給你們一筆錢財,到鄉鎮裏做生意。”


    “現在,就請你們,好好看著,我們這些後生們,如何守衛大周邊疆!”


    話音剛落。


    就見不少年輕力壯的帶甲士卒朝著這邊走來,他們看向老卒,齊聲道:


    “嘉佑新卒,恭送老兵!”


    “請老兵放心,我等在,則代州在,邊境在!”


    言至於此,新卒單膝下跪,恭送老兵!


    他們為國家戎馬半生,甚至將一輩子都留在了軍中,值得如此禮遇!


    衛淵深深作揖道:“新卒衛淵,恭送老兵!”


    ----------


    送走老卒以後,衛淵就開始著手改革訓練士卒的方法。


    以往,軍中訓練士卒,主要是讓他們熟練地使用各種兵刃,以及懂得旗語。


    但是這樣的弊端很明顯,單兵種訓練,容易固化,無法完美做到多兵種之間的契合。


    對此,衛淵大膽地在戰術、體能、團隊協作、戰場臨時急救等各方麵,訓練兵卒。


    首先是戰術訓練,要確保士卒們通過這一訓練後,可以熟練掌握各種近戰、遠戰手段。


    緊接著便是體能訓練,比如負重越野、鍛煉野外生存能力,同時還包括一些基本的單杠引體向上訓練、雙杠臂屈伸訓練、仰臥訓練、越障訓練等。


    幾乎是將現代訓練單兵的那種方法全部照搬了回來。


    其中也包括著一些簡單的軍紀訓練。


    至於團隊協作,就是各兵種之間的秘密配合,進行紅藍軍對戰模擬了。


    衛淵不敢說,現代訓練士卒的方式會比古代要好。


    但最起碼,是能夠極大程度的提升將士們的生存能力與體能。


    “如果這套練兵方法,效果超乎想象,假以時日,推行全軍,可大大提高兵卒戰力,將來,到了戰場上,或許能少死很多人。”


    衛淵喃喃一聲。


    確定了基本的訓練方式,年關也快到了。


    這是他參軍以來,在邊境過得第三個年頭。


    歲月匆匆,時光荏苒,好似一切不再,又好似一切才剛剛開始。


    “長誌,年後,你隨我去京城向陛下謝恩,但去京之前,你要先跟我去趟揚州。”


    衛淵向徐長誌說道。


    隨著衛淵加官進爵,徐長誌在軍中地位,也是水漲船高,已是副團練使。


    “我也去京城?這不符合規矩吧?”徐長誌下意識開口道。


    衛淵笑道:“你如今立了軍功,前途無量,就不想歸家揚眉吐氣?”


    “其餘的,莫要擔心,有我在,我不行,還有張師在。”


    徐長誌笑了笑,“那就聽衛兄的。”


    ----------


    衛淵口中的張師,自然就是英國公張輔。


    如今,張輔率領大軍,已經快到京城。


    途中,倒是發生一件有關衛淵的事情。


    還是顧偃開不經意間想起,


    “英國公,衛淵這孩子快到了弱冠年齡,他父母早逝,俗話說,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你這個當老師的,也該考慮給他找個親事。”


    聞言,張輔突然神情一變,如臨大敵,道:


    “不該你操心的事,少操心,管好你家兒子就是。”


    “淵兒還小,結親之事,不著急。”


    十八了還小?


    顧偃開皺了皺眉頭,突然意識到什麽,笑道:


    “張帥,您是覺著您家那寶貝女兒還小吧?”


    張輔從脖子紅到臉龐,怒罵道:“關你屁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知否:我,異姓王,明蘭舅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z詠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z詠橘並收藏知否:我,異姓王,明蘭舅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