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速射炮
1510我的環球航行 作者:狼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51章速射炮
1511年的春節,雖然在北方正是隆冬時節,但是對琉球來說卻是溫暖宜人。
首裏城中百姓沉浸在節日的氣氛中,大街小巷買賣興隆,人來人往,鞭炮聲不時在城中回響,和我們火藥廠的試驗爆炸聲混在一起。雖是節日,但戰備值班卻不可鬆懈,而且造船廠、火藥廠和武器廠的鑄造車間還在加班加點。聽著這鞭炮聲音,我突然想到一件事情,要去找佛朗聊聊。
我拉上老呂、吳子謙在各處巡視了一圈,最後來到武器廠。
佛朗在這裏建了一個工作室,把他帶來的稀奇古怪的東西和模型擺在這裏,和幾個技術工匠一起整日宅在裏麵。我們到來的時候,佛朗他們已經煉出了第一爐的炮鋼,正在指揮一班工匠澆鑄炮管。對於這炮鋼煉製,我們著實下了一番功夫,我隻知道理論,用在鐵水中吹入空氣或攪拌法去除鐵水中的碳和雜質,提升鐵含量,並加入微量鎳銅,提高金屬延展性,變鐵為鋼。但從理論到現實,我是不行的,須要大量試驗,這就要靠佛朗和工匠們的聰明才智和努力了。
大夥仔細地在模具中澆鑄完畢,在等待冷卻的過程中,我看到佛朗的工作室擺著一個大號的彈簧,好似火車車輪上的減震大彈簧一樣。我心想,有了這些東西,我們的新炮就要橫空出世了。
趁著佛朗工作空隙,我拿出了一個小鞭炮,在佛朗麵前晃了晃。這是一枚我剛在街市上買的小摔炮,火藥裏硫硝比例高,加入了燧石屑,沒有平常鞭炮的藥撚,並不需要火燭點燃,猛烈碰撞和擠壓就能炸響,孩子們把它摔在地上玩。我把這小摔炮放在地上,用腳猛的一踩。“啪”的清脆一聲,這小摔炮在我腳下炸響。
我笑著看看佛朗,這個大鼻子蹲下看了看摔炮的爆炸痕跡,又看了看我,會心一笑。說道:“將軍的意思莫非是要用這個代替燧發打火,實現新炮的後膛擊發?
我鼓掌大笑道:“知我者佛朗先生也。我們把類似摔炮的東西做成底火,固定在炮彈底部,發射時用燧發裝置的擊錘擊打撞針撞擊底火,引爆發射藥,實現新炮的後膛裝彈、後膛擊發。這是其一。”
我繼續說:“我們有了製銅作坊,可以用銅做成筒狀,筒底部嵌入底火,筒裏裝上發射火藥,再壓上彈頭,用來代替原來的絲綢發射藥包。這樣的好處是可以不等炮膛冷卻就可以迅速裝填下一發炮彈,大幅度提高火炮射速,而且銅皮比絲綢藥包便宜耐用,還能防水防潮。這是其二。”
“第三,有了大尺寸彈簧,我們可以把彈簧做成彈簧組,一頭連在炮身上,一頭連在炮架上,代替我們原先的滑輪組,抵消火炮發射時的後坐力。這樣的好處是以炮管後坐代替炮架後坐,發射後炮管在複進彈簧組的帶動下自動複位,一次瞄準可以連續多次擊發,效率比原先成倍提高。”
看著佛朗在認真聽著想著,我索性一步到位,接著說:“第四,把剛才搞的底火擊發係統裝在開花彈上,加上一個擊針和保險,讓我們的開花彈不用再費勁估算目標距離剪引信,直接利用炮彈擊中目標時的碰撞來引爆。”
我這一口氣連說了四條,其實跨越了人類對火炮和彈藥設計的幾十年時間。這四條完成以後,除了火炮膛線以外,基本達到了十九世紀末的水平,把明朝時期世界上現有的各類火器遠遠甩在了後麵。這四條其實每一條都不容易,需要反複研究試驗。換了別人肯定是叫苦連天,可是對於佛朗,他本身就深愛研究這些,我這些想法反而給他指明了方向,激發了他的興趣和鬥誌,讓他更加堅定地投入研製之中。這也是他不為名利,能夠義無反顧、發自內心和我們站在一起的強大動力。
琉球國的春節慶祝一直延續到了元宵節,受中華文明影響,琉球百姓的節日習俗和節氣觀念已經和明朝大陸基本相仿,隻是在有的服裝和飲食上保留了自己的特色。
轉眼到了4月初,北方早已是春暖花開的時節,我們盼來了兩個好消息。李誌雄的貿易船隊帶來了我們急需的優質鐵礦石和煤炭,一共八隻海沙船,運來了四百多噸的煤鐵,暫時緩解了我們的需求,價格也公道。而後,我派張益帶領“蕩驅”二艦跟隨李家的貿易船隊返回,一同參與第二批煤鐵貨物運輸。同時,佛朗團隊關於新炮的四項改進計劃終於完成了,造成了一門樣炮,準備開始試射。
早上,我帶領平倭團的眾位首領來到炮台。佛朗和工匠們已經把這門新炮安裝在炮台的炮位上,這裏依山臨海,視野極好,天氣清朗,海風輕拂,是個試驗的好日子。
大家圍著這門炮看來看去,這新炮與現有的十式艦炮相比,要更加修長一些,黝黑的炮身從炮口到炮身分為三節,逐節加粗,這是佛朗考慮到炮膛內膛壓變化,采用的炮身強化設計。炮身後部打開,厚重的炮閂用鋼製絞鏈固定在炮身一側,在炮閂中間有個彈簧擊發裝置,連著擊錘撞針,擊發裝置末端拴著一根長繩。炮身兩側對稱安裝著粗壯的金屬杆連在彈簧組上,構成了炮身的複進機構。全炮矗立在金屬炮架和轉台上,用兩側的搖動手輪控製火炮高低俯仰,用轉台兩側的把手推動轉台水平轉動。
因為時間緊急,佛朗暫時隻完成了十發碰炸式開花彈的製造,分列炮位兩側。黃澄澄的彈體,黑色的圓形彈頭一半露在彈體外麵。
僅從這外表看,從火炮到炮彈已經完全是現代火炮的樣子了。
由十幾個人組成的炮手已經就位,我們撤到兩側安全距離。炮手開始協力操縱火炮高低俯仰,對準了目標。那是距離一千五百米左右,海港入口處的一個十幾米長的小帆船,在最初剿滅倭寇時繳獲,現在派上了用場。
我看了一下我的電子表,調出秒表模式,示意佛朗開始。
“開始裝填!”佛朗下令道,舉起了手中的小旗子。
幾個炮手開始忙碌起來,裝填手將炮彈推進炮膛,擊發手將炮閂從炮身右側轉過來扣進炮膛,合上扳手,完成閉鎖。再將擊發裝置拉到待擊發位置,跑到炮身右側,拉起擊發繩,等待開火命令。
“開火!”佛朗喊到,同時旗子猛然落下。
“轟隆”一聲巨響,一股火焰自炮口噴出,炮口衝擊波帶動炮台周圍的地麵塵土四起,大地震顫。這聲音和以往炮聲完全不同,好像從人的腳底直衝頭頂,在腦袋裏回蕩,嗡嗡作響。與此同時,巨大的炮身猛然後坐,又在彈簧組的作用下回複原位,一縷青煙從炮口徐徐散開。
我心說這新炮新彈,用上了火藥廠新製的火藥,果然不同凡響。炮彈初速明顯提高,雖然還是開花彈,但我們肉眼已然看不到炮彈的飛行軌跡。
再看遠處目標,突然之間紅光一閃,整艘船從中間炸開,桅杆、帆布和船身碎片四散飛濺。少頃,炮彈爆炸的巨響傳來,首發命中!
炮手們沒有半點耽擱,打開炮閂,黃澄澄的空彈殼從炮膛內退出,咣當一聲掉落在地。不等炮膛冷卻,裝填手緊接著裝填了第二發炮彈,然後再關炮閂、擊發。然後是第三發、第四發……
在眾人瞠目結舌中,十發炮彈發射完畢,目標小船早已灰飛煙滅,以至於後麵幾發炮彈隻能在海中爆炸,激起衝天的水柱。
我按下秒表停止鍵,50秒整。這就是說,這門新炮每分鍾可以發射12發新型炮彈,達到了1894年甲午海戰時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吉野”號新銳巡洋艦速射炮的射速。這樣的射速、射程、精度和火力,比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風帆戰列艦整個側麵50門老艦炮的齊射還要強大得多,足以橫掃全球任何一艘水麵目標了。
我終於得到了夢寐以求的東西。
(本章完)
1511年的春節,雖然在北方正是隆冬時節,但是對琉球來說卻是溫暖宜人。
首裏城中百姓沉浸在節日的氣氛中,大街小巷買賣興隆,人來人往,鞭炮聲不時在城中回響,和我們火藥廠的試驗爆炸聲混在一起。雖是節日,但戰備值班卻不可鬆懈,而且造船廠、火藥廠和武器廠的鑄造車間還在加班加點。聽著這鞭炮聲音,我突然想到一件事情,要去找佛朗聊聊。
我拉上老呂、吳子謙在各處巡視了一圈,最後來到武器廠。
佛朗在這裏建了一個工作室,把他帶來的稀奇古怪的東西和模型擺在這裏,和幾個技術工匠一起整日宅在裏麵。我們到來的時候,佛朗他們已經煉出了第一爐的炮鋼,正在指揮一班工匠澆鑄炮管。對於這炮鋼煉製,我們著實下了一番功夫,我隻知道理論,用在鐵水中吹入空氣或攪拌法去除鐵水中的碳和雜質,提升鐵含量,並加入微量鎳銅,提高金屬延展性,變鐵為鋼。但從理論到現實,我是不行的,須要大量試驗,這就要靠佛朗和工匠們的聰明才智和努力了。
大夥仔細地在模具中澆鑄完畢,在等待冷卻的過程中,我看到佛朗的工作室擺著一個大號的彈簧,好似火車車輪上的減震大彈簧一樣。我心想,有了這些東西,我們的新炮就要橫空出世了。
趁著佛朗工作空隙,我拿出了一個小鞭炮,在佛朗麵前晃了晃。這是一枚我剛在街市上買的小摔炮,火藥裏硫硝比例高,加入了燧石屑,沒有平常鞭炮的藥撚,並不需要火燭點燃,猛烈碰撞和擠壓就能炸響,孩子們把它摔在地上玩。我把這小摔炮放在地上,用腳猛的一踩。“啪”的清脆一聲,這小摔炮在我腳下炸響。
我笑著看看佛朗,這個大鼻子蹲下看了看摔炮的爆炸痕跡,又看了看我,會心一笑。說道:“將軍的意思莫非是要用這個代替燧發打火,實現新炮的後膛擊發?
我鼓掌大笑道:“知我者佛朗先生也。我們把類似摔炮的東西做成底火,固定在炮彈底部,發射時用燧發裝置的擊錘擊打撞針撞擊底火,引爆發射藥,實現新炮的後膛裝彈、後膛擊發。這是其一。”
我繼續說:“我們有了製銅作坊,可以用銅做成筒狀,筒底部嵌入底火,筒裏裝上發射火藥,再壓上彈頭,用來代替原來的絲綢發射藥包。這樣的好處是可以不等炮膛冷卻就可以迅速裝填下一發炮彈,大幅度提高火炮射速,而且銅皮比絲綢藥包便宜耐用,還能防水防潮。這是其二。”
“第三,有了大尺寸彈簧,我們可以把彈簧做成彈簧組,一頭連在炮身上,一頭連在炮架上,代替我們原先的滑輪組,抵消火炮發射時的後坐力。這樣的好處是以炮管後坐代替炮架後坐,發射後炮管在複進彈簧組的帶動下自動複位,一次瞄準可以連續多次擊發,效率比原先成倍提高。”
看著佛朗在認真聽著想著,我索性一步到位,接著說:“第四,把剛才搞的底火擊發係統裝在開花彈上,加上一個擊針和保險,讓我們的開花彈不用再費勁估算目標距離剪引信,直接利用炮彈擊中目標時的碰撞來引爆。”
我這一口氣連說了四條,其實跨越了人類對火炮和彈藥設計的幾十年時間。這四條完成以後,除了火炮膛線以外,基本達到了十九世紀末的水平,把明朝時期世界上現有的各類火器遠遠甩在了後麵。這四條其實每一條都不容易,需要反複研究試驗。換了別人肯定是叫苦連天,可是對於佛朗,他本身就深愛研究這些,我這些想法反而給他指明了方向,激發了他的興趣和鬥誌,讓他更加堅定地投入研製之中。這也是他不為名利,能夠義無反顧、發自內心和我們站在一起的強大動力。
琉球國的春節慶祝一直延續到了元宵節,受中華文明影響,琉球百姓的節日習俗和節氣觀念已經和明朝大陸基本相仿,隻是在有的服裝和飲食上保留了自己的特色。
轉眼到了4月初,北方早已是春暖花開的時節,我們盼來了兩個好消息。李誌雄的貿易船隊帶來了我們急需的優質鐵礦石和煤炭,一共八隻海沙船,運來了四百多噸的煤鐵,暫時緩解了我們的需求,價格也公道。而後,我派張益帶領“蕩驅”二艦跟隨李家的貿易船隊返回,一同參與第二批煤鐵貨物運輸。同時,佛朗團隊關於新炮的四項改進計劃終於完成了,造成了一門樣炮,準備開始試射。
早上,我帶領平倭團的眾位首領來到炮台。佛朗和工匠們已經把這門新炮安裝在炮台的炮位上,這裏依山臨海,視野極好,天氣清朗,海風輕拂,是個試驗的好日子。
大家圍著這門炮看來看去,這新炮與現有的十式艦炮相比,要更加修長一些,黝黑的炮身從炮口到炮身分為三節,逐節加粗,這是佛朗考慮到炮膛內膛壓變化,采用的炮身強化設計。炮身後部打開,厚重的炮閂用鋼製絞鏈固定在炮身一側,在炮閂中間有個彈簧擊發裝置,連著擊錘撞針,擊發裝置末端拴著一根長繩。炮身兩側對稱安裝著粗壯的金屬杆連在彈簧組上,構成了炮身的複進機構。全炮矗立在金屬炮架和轉台上,用兩側的搖動手輪控製火炮高低俯仰,用轉台兩側的把手推動轉台水平轉動。
因為時間緊急,佛朗暫時隻完成了十發碰炸式開花彈的製造,分列炮位兩側。黃澄澄的彈體,黑色的圓形彈頭一半露在彈體外麵。
僅從這外表看,從火炮到炮彈已經完全是現代火炮的樣子了。
由十幾個人組成的炮手已經就位,我們撤到兩側安全距離。炮手開始協力操縱火炮高低俯仰,對準了目標。那是距離一千五百米左右,海港入口處的一個十幾米長的小帆船,在最初剿滅倭寇時繳獲,現在派上了用場。
我看了一下我的電子表,調出秒表模式,示意佛朗開始。
“開始裝填!”佛朗下令道,舉起了手中的小旗子。
幾個炮手開始忙碌起來,裝填手將炮彈推進炮膛,擊發手將炮閂從炮身右側轉過來扣進炮膛,合上扳手,完成閉鎖。再將擊發裝置拉到待擊發位置,跑到炮身右側,拉起擊發繩,等待開火命令。
“開火!”佛朗喊到,同時旗子猛然落下。
“轟隆”一聲巨響,一股火焰自炮口噴出,炮口衝擊波帶動炮台周圍的地麵塵土四起,大地震顫。這聲音和以往炮聲完全不同,好像從人的腳底直衝頭頂,在腦袋裏回蕩,嗡嗡作響。與此同時,巨大的炮身猛然後坐,又在彈簧組的作用下回複原位,一縷青煙從炮口徐徐散開。
我心說這新炮新彈,用上了火藥廠新製的火藥,果然不同凡響。炮彈初速明顯提高,雖然還是開花彈,但我們肉眼已然看不到炮彈的飛行軌跡。
再看遠處目標,突然之間紅光一閃,整艘船從中間炸開,桅杆、帆布和船身碎片四散飛濺。少頃,炮彈爆炸的巨響傳來,首發命中!
炮手們沒有半點耽擱,打開炮閂,黃澄澄的空彈殼從炮膛內退出,咣當一聲掉落在地。不等炮膛冷卻,裝填手緊接著裝填了第二發炮彈,然後再關炮閂、擊發。然後是第三發、第四發……
在眾人瞠目結舌中,十發炮彈發射完畢,目標小船早已灰飛煙滅,以至於後麵幾發炮彈隻能在海中爆炸,激起衝天的水柱。
我按下秒表停止鍵,50秒整。這就是說,這門新炮每分鍾可以發射12發新型炮彈,達到了1894年甲午海戰時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吉野”號新銳巡洋艦速射炮的射速。這樣的射速、射程、精度和火力,比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風帆戰列艦整個側麵50門老艦炮的齊射還要強大得多,足以橫掃全球任何一艘水麵目標了。
我終於得到了夢寐以求的東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