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起床,孫伯民已經跟著村裏人去服役了。
吃過早飯後,蘇氏急匆匆地拿著飯盒和小石板,招呼孫山:“山子,快點,我們去上學了。”
孫山擦了擦嘴,喝了一口水說:“阿娘,我和德哥兒去可以了,不用你送。”
難得有機會孫伯民不在,孫山想著自己能去上學,不需要別人送。
蘇氏斬釘截鐵地拒絕:“怎麽行,你還那麽小,去鄭家村的路你又不熟悉,走著走著迷路怎麽辦?還有飯盒小石板,你可拿不動,沒阿娘幫忙,你可走不到學堂的。”
隻有一個兒子,怎麽也不放心他小小年紀獨自上學。
山子以前隻在孫家村的活動範圍,上學才不得不離開村裏。蘇氏可不放心,要是半路被拐子看中,拐了去,找誰要。
黃氏也在一邊附和:“山子,聽你阿娘的,孫家村離學堂也挺遠的,自己走可不好走,讓阿娘送你。”
孫山沒辦法,隻好跟著蘇氏出門,路過孫三叔家,喊了一聲德哥兒。
德哥兒急速地開門,嘴角還有番薯殘渣,看到蘇氏,奇怪地問:“大伯母,今天怎麽是你送的?”
蘇氏一邊催促兩人走,一邊解釋:“你大伯要去服役了,隻能我送山子了。”
德哥兒傲嬌地拍了拍胸膛,自信滿滿地說:“大伯母,我和山子能去學堂,你不送也可以的。”
蘇氏立即反駁:“山子肯定要送的,他一個人不敢去學堂。”還有跟你一起去,更不放心,你太活脫了,走著走著,可能路就拐了,不知道去哪裏玩。
蘇氏想著一定要接送山子,不能讓他跟德哥兒獨自上學。
三人很快走到鄭家村,穿過鄉間小道,走到距離鄭氏學堂50米處。
蘇氏停了下來說:“山子,你跟德哥兒進學堂,阿娘在這裏看著你們進去就行了。”
孫山和德哥兒不解。
蘇氏解釋道:“學堂可不準女子靠近的,記得放堂的時候,阿娘不去學堂門口等你,在這個地方,阿娘來接你。”
孫山和德哥兒沒聽過學堂不準女子靠近,但的確沒看到學堂邊上有女子來過。
把內心的疑惑壓住,跟蘇氏告別,急速地走到學堂門口,和鄭伯打了一聲招呼,走入院子,拐到廚房放食盒,然後走入教室。
和早到的楊清北打了一聲招呼,鄭夫子就從外麵進來了。
鄭夫子先讓學生交昨天布置的作業,再抽查學生昨天學的知識。
對孫山和楊清北很滿意地說:“你們兩個學得很認真,不錯,繼續努力。”
轉過頭,冷冷地看著德哥兒,大聲說:“孫定德,伸出手來。”
德哥兒支支吾吾不想伸,可又沒膽量拒絕鄭夫子的要求。兩隻小手攤開,懼怕地看著鄭夫子。
夫子二話不說,拿起戒尺,狠狠地拍了下去。
嚴肅地說:“背書背得斷斷續續,磕磕碰碰,寫字,寫的缺胳膊缺腿,歪歪扭扭,一看就沒用心學。你說,打你,打得對不對?”
德哥兒好想說不對,可沒膽量說,癟著嘴,委屈地說:“老師,打得對。”
鄭夫子哪裏不知道他的小心思,就因為知道,更氣,又朝他的小手打下去,嚴厲地說:“我知道你不服氣,我是打你的態度。學習態度不端正,認錯態度不端正。今天就打到這,明天要是像今天這樣,我繼續打板子。”
德哥兒這次更委屈了,低著頭,不敢看鄭夫子。
德哥兒被打,隻不過課堂的小插曲。
鄭夫子很快進入正題,認真傳授知識。
這次教36個字,而且速度加快。還是先用廣南話解說一遍,再用上京官話讀。
鄭夫子讀一句,孫山三人讀一句。相互交叉,讀了好幾遍。
孫山偷偷摸摸地在書本上寫上借音,有些實在太難讀了,又或者讀過後,老是記不住。
讀讀停停,直到三個學生能獨自讀一遍,鄭童生才到隔壁班。
夫子一走,德哥兒像隻漏氣的氣球,精神萎靡地癱在椅子上。
孫山好心提醒:“德哥兒,坐好,要是被夫子看到,肯定又打你板子。”
德哥兒立即挺直腰,委屈巴巴地看著窗外,一句話也不說。
孫山不理會他,剛才鄭夫子是教會了如何讀,可還未能背誦出來。
孫山一邊默讀,一邊背誦。重複好幾次才把今天學的36個字背誦好。
又把前幾天學的背誦。
背完一次又一次終於自我感覺能默寫了。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先背下來,再默寫下來,反反複複,才能學習透徹。
邦邦邦的響聲傳來,孫山放下書本,拉著德哥兒,又喊了楊清北,跑到廚房,找飯盒。
幹飯人,幹飯魂,幹飯使人快樂。
這不,德哥兒得到孫山一塊臘肉幹,楊清北一筷子魚肉,笑得見牙不見眼,剛才被夫子打的事立即拋之腦後,忍著雙手的疼痛,愉快地幹飯了。
孫山擺出鄭夫子嚴肅地神情,教導道:“德哥兒,我們的學費是阿爹阿娘,阿奶,大姑辛苦賺的,一定要好好學,不能浪費。你放堂回到家後,先把老師留的課業做完,才準出去玩。”
德哥兒低著頭說:“好難寫,好難背。”
真不想讀書,但要是不讀,肯定被阿爹阿娘輪番上陣,交叉混打。
孫山搖了搖頭說:“開始肯定難,慢慢就習慣了,就不會難了。”
主要是德哥兒態度不端正,書背不下,情有可原,可寫的字,擺明心不在焉,一筆一劃對著抄寫,都能缺胳膊腿的,可見是隨便應付,趕著出去耍。
另一邊的楊清北也說:“阿山說得對,阿德,你可要乖乖學,要是再像今天這樣,夫子肯定又打你板子了。”
偷偷瞄了瞄德哥兒的小手,紅紅的,不知道明天腫不腫,夫子剛才打得真大力,一點也不留情麵。
楊清北懷疑夫子殺雞儆猴,打的是德哥兒,實際也打給他和孫山看。
借德哥兒的錯誤,提醒其他學生不要犯錯。
三人蹲坐在石板階上,曬著太陽,吃著熱飯,聽著旁邊的學子高談闊論。
由於鄭氏學堂人少,大家用幾天時間就混熟了。
學堂也沒有什麽霸淩,誰叫孫家村的人占了一半,隻要孫家子弟不霸淩別人,就沒人敢霸淩。
鄭氏學堂是少有的和諧相處。
吃過早飯後,蘇氏急匆匆地拿著飯盒和小石板,招呼孫山:“山子,快點,我們去上學了。”
孫山擦了擦嘴,喝了一口水說:“阿娘,我和德哥兒去可以了,不用你送。”
難得有機會孫伯民不在,孫山想著自己能去上學,不需要別人送。
蘇氏斬釘截鐵地拒絕:“怎麽行,你還那麽小,去鄭家村的路你又不熟悉,走著走著迷路怎麽辦?還有飯盒小石板,你可拿不動,沒阿娘幫忙,你可走不到學堂的。”
隻有一個兒子,怎麽也不放心他小小年紀獨自上學。
山子以前隻在孫家村的活動範圍,上學才不得不離開村裏。蘇氏可不放心,要是半路被拐子看中,拐了去,找誰要。
黃氏也在一邊附和:“山子,聽你阿娘的,孫家村離學堂也挺遠的,自己走可不好走,讓阿娘送你。”
孫山沒辦法,隻好跟著蘇氏出門,路過孫三叔家,喊了一聲德哥兒。
德哥兒急速地開門,嘴角還有番薯殘渣,看到蘇氏,奇怪地問:“大伯母,今天怎麽是你送的?”
蘇氏一邊催促兩人走,一邊解釋:“你大伯要去服役了,隻能我送山子了。”
德哥兒傲嬌地拍了拍胸膛,自信滿滿地說:“大伯母,我和山子能去學堂,你不送也可以的。”
蘇氏立即反駁:“山子肯定要送的,他一個人不敢去學堂。”還有跟你一起去,更不放心,你太活脫了,走著走著,可能路就拐了,不知道去哪裏玩。
蘇氏想著一定要接送山子,不能讓他跟德哥兒獨自上學。
三人很快走到鄭家村,穿過鄉間小道,走到距離鄭氏學堂50米處。
蘇氏停了下來說:“山子,你跟德哥兒進學堂,阿娘在這裏看著你們進去就行了。”
孫山和德哥兒不解。
蘇氏解釋道:“學堂可不準女子靠近的,記得放堂的時候,阿娘不去學堂門口等你,在這個地方,阿娘來接你。”
孫山和德哥兒沒聽過學堂不準女子靠近,但的確沒看到學堂邊上有女子來過。
把內心的疑惑壓住,跟蘇氏告別,急速地走到學堂門口,和鄭伯打了一聲招呼,走入院子,拐到廚房放食盒,然後走入教室。
和早到的楊清北打了一聲招呼,鄭夫子就從外麵進來了。
鄭夫子先讓學生交昨天布置的作業,再抽查學生昨天學的知識。
對孫山和楊清北很滿意地說:“你們兩個學得很認真,不錯,繼續努力。”
轉過頭,冷冷地看著德哥兒,大聲說:“孫定德,伸出手來。”
德哥兒支支吾吾不想伸,可又沒膽量拒絕鄭夫子的要求。兩隻小手攤開,懼怕地看著鄭夫子。
夫子二話不說,拿起戒尺,狠狠地拍了下去。
嚴肅地說:“背書背得斷斷續續,磕磕碰碰,寫字,寫的缺胳膊缺腿,歪歪扭扭,一看就沒用心學。你說,打你,打得對不對?”
德哥兒好想說不對,可沒膽量說,癟著嘴,委屈地說:“老師,打得對。”
鄭夫子哪裏不知道他的小心思,就因為知道,更氣,又朝他的小手打下去,嚴厲地說:“我知道你不服氣,我是打你的態度。學習態度不端正,認錯態度不端正。今天就打到這,明天要是像今天這樣,我繼續打板子。”
德哥兒這次更委屈了,低著頭,不敢看鄭夫子。
德哥兒被打,隻不過課堂的小插曲。
鄭夫子很快進入正題,認真傳授知識。
這次教36個字,而且速度加快。還是先用廣南話解說一遍,再用上京官話讀。
鄭夫子讀一句,孫山三人讀一句。相互交叉,讀了好幾遍。
孫山偷偷摸摸地在書本上寫上借音,有些實在太難讀了,又或者讀過後,老是記不住。
讀讀停停,直到三個學生能獨自讀一遍,鄭童生才到隔壁班。
夫子一走,德哥兒像隻漏氣的氣球,精神萎靡地癱在椅子上。
孫山好心提醒:“德哥兒,坐好,要是被夫子看到,肯定又打你板子。”
德哥兒立即挺直腰,委屈巴巴地看著窗外,一句話也不說。
孫山不理會他,剛才鄭夫子是教會了如何讀,可還未能背誦出來。
孫山一邊默讀,一邊背誦。重複好幾次才把今天學的36個字背誦好。
又把前幾天學的背誦。
背完一次又一次終於自我感覺能默寫了。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先背下來,再默寫下來,反反複複,才能學習透徹。
邦邦邦的響聲傳來,孫山放下書本,拉著德哥兒,又喊了楊清北,跑到廚房,找飯盒。
幹飯人,幹飯魂,幹飯使人快樂。
這不,德哥兒得到孫山一塊臘肉幹,楊清北一筷子魚肉,笑得見牙不見眼,剛才被夫子打的事立即拋之腦後,忍著雙手的疼痛,愉快地幹飯了。
孫山擺出鄭夫子嚴肅地神情,教導道:“德哥兒,我們的學費是阿爹阿娘,阿奶,大姑辛苦賺的,一定要好好學,不能浪費。你放堂回到家後,先把老師留的課業做完,才準出去玩。”
德哥兒低著頭說:“好難寫,好難背。”
真不想讀書,但要是不讀,肯定被阿爹阿娘輪番上陣,交叉混打。
孫山搖了搖頭說:“開始肯定難,慢慢就習慣了,就不會難了。”
主要是德哥兒態度不端正,書背不下,情有可原,可寫的字,擺明心不在焉,一筆一劃對著抄寫,都能缺胳膊腿的,可見是隨便應付,趕著出去耍。
另一邊的楊清北也說:“阿山說得對,阿德,你可要乖乖學,要是再像今天這樣,夫子肯定又打你板子了。”
偷偷瞄了瞄德哥兒的小手,紅紅的,不知道明天腫不腫,夫子剛才打得真大力,一點也不留情麵。
楊清北懷疑夫子殺雞儆猴,打的是德哥兒,實際也打給他和孫山看。
借德哥兒的錯誤,提醒其他學生不要犯錯。
三人蹲坐在石板階上,曬著太陽,吃著熱飯,聽著旁邊的學子高談闊論。
由於鄭氏學堂人少,大家用幾天時間就混熟了。
學堂也沒有什麽霸淩,誰叫孫家村的人占了一半,隻要孫家子弟不霸淩別人,就沒人敢霸淩。
鄭氏學堂是少有的和諧相處。